茅山的傳說

有句歇後語叫:茅山的菩薩--照遠不照近。這話怎麼說起的?要講,就得先說說茅山的來歷。

從前,茅山並不叫茅山,叫句曲山。山上遍地長滿藥草,什麼山藥、何首烏、枸杞、明黨參,滿山滿嶺都是。

茅山腳下住著姓茅的弟兄三個,茅大、茅二和茅三。弟兄仨從小死了父母,家裡窮得叮噹響,三個人守著一間破草屋,兩畝薄地,平時靠上山挖藥草度日。

那辰光,挖了藥材,要跑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賣。山上虎狼比人多,一個人出外怕有失閃,弟兄仁總是結伴去賣藥草。

有一天,他們賣了藥材回家,快到家門口時,看見一個瘦精精的老太婆昏倒在路旁。弟兄住心腸軟,連忙上前把她救醒,誰知老太婆眼一睜,就號陶大哭起來。左問右問,老太婆才講出苦處,原來她是外地人,家鄉鬧災,逃荒到此,舉目無親,無依無靠,餓昏在這塊的。

茅三聽了,說:"老太也是受苦人,我們又沒有上人,不如把她背回家,供養起來吧。",

茅大為難了,說:"我們弟兄三個年輕力壯,起早摸黑,還糊不住三張口,能再添一張吃閒飯的嘴嗎?」

茅二望望哥哥,又望望弟弟,他覺得兩人說得都在理,自己又沒有主見,就不敢張口了。茅三心好,口直,見兩個哥不吱聲,便說。"我們弟兄仁從小死了娘,從來也沒有孝敬過娘,此刻路上遇到這位受苦老人,比如她是我們娘,你們不養,我來孝敬!"說完,背起老太婆就往家裡奔。

茅大、茅二聽小弟弟說得在理,便依了老三,一起認了娘。從此後,老太婆就和弟兄仁過日子了。老太婆燒燒煮煮,縫縫補補,整天忙得手不停,腳不歇,弟兄仁也十分孝敬老人,對她吩咐的事,總是說一不二。一家人過得安安逸逸,比親骨肉還親。

轉眼到了秋天。這年弟兄仁種的兩畝稻子長勢特別好,灌了漿,轉了黃,一棵棵稻穗頭像狗尾巴,低頭耷拉在那塊,再停十天八日就好開頭鐮了。這天晚上,老太婆把弟兄仁喊到跟前,說:"你們弟兄仁,聽不聽我的話?」

弟兄仁說:"娘,你說的話,我們哪句沒聽呀!」

老太婆說:"好,都聽,你們明天早起把兩畝田的稻子全部割回家。」

弟兄仨一聽,全傻了眼。

茅大想:"今天娘莫非昏了頭!稻子長勢這麼好,過幾天割不是收成更好嗎?"他忙說:「古人講,麥要搶,稻要養,這稻萬萬割不得!」

茅二也覺得娘這事做得大蹊蹺,他本來少主見,就放在肚裡咕嚕,又不吱聲了。

茅三說:"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娘比我們歲數大,見識多,我們聽娘的。"說著拿起鐮刀,連奔帶跑下了田。

茅大、茅二沒有辦法,只好也一起跟老三下田割稻子。第二天,稻子割好,堆得像座小山,老太婆又叫弟兄仁用泥巴把四周封起來,封得滴水不漏。第三天,天邊忽然飛來黑壓壓的一大片蝗蟲,見什麼啃什麼!不要說莊稼,連山坡上的青草、樹木也給啃得光禿禿的,這下百姓可遭了殃。

茅三說:"虧得聽娘的話吧!不然田里稻子長勢再好,也要顆粒無收。」

茅二說:"是呀,我總覺得娘說的話,還是......還是有點道理的。」

茅大說:"娘,這回,我算是服貼你了。」

從此,弟兄仁對老太婆更加孝敬。又過了十天,老太婆又把弟兄仁喊到面前,說:"你們弟兄仁聽不聽我的話?」

弟兄仁忙說:"你老說的話,我們哪次沒聽呀?」

老太婆說:"聽就好,你們替我趕快把糧食扒出來,裝上船,往北開,那塊的人正受災,百姓沒得吃,糧食比金子還金貴哩!」

這回,弟兄仁二話不說,七手八腳把糧食囤子扒開,扛的扛,背的背,連夜裝上大船,馱著老太婆上船離了家。大船開到半路,忽然老天爺翻了臉,又是風,又是雨,大船裝滿糧食,江水齊了船幫,船在江裡直晃,浪頭越來越大,眼看大船經不住浪打了。

老太婆又把弟兄仨喊到眼前。說:"今年年成不好,又鬧蟲害又鬧水災,多少老百姓受苦受難,保住船上的一粒糧食,就能多救活一口人命。如今沒有別的辦法,只有減輕船上的重量,不然船就難保了。」說完,她就要往江中跳。

茅三一把抱住娘,說:"娘,你不能跳,救人要緊。"說完,他把娘一放,自己往浪尖一跳,大浪吞下了他,轉眼不見了。茅大、茅二一看小弟弟為了救窮人,保糧食跳了大江,也就跟著「卜通、卜通」跳下了大江。

說也奇怪,弟兄仁跳進江後,轉眼大江又風平浪靜了,據說這船糧食運到受災的地方,老百姓執不完,扛不盡。扒完了,轉眼糧食又滿了,就這船糧食救活了無數受苦受難的老百姓。

後來,在茅家弟兄仁住的地方,長出三座大山,後世的人稱頂高的山為大茅峰,傳說是老三變的,為人最好;老二在二茅峰;老大呢?有點私心叫三茅峰,最矮。那些被茅家弟兄仨救活的遠方受災的老百姓,翻山越嶺替茅家弟兄塑像。從此,就留下這麼句歇後語,茅山的菩薩--照遠不照近。

句容縣有座茅山,山上供的茅山菩薩,是道家聖地,這茅山菩薩哩,不是生下來就成為菩薩,是茅氏三兄弟。後來,他們怎的成為菩薩呢?

茅大、茅二,這兩個人吃齋念佛,。心很善良:蚊子咬,他們不拍一下;螞蟻當道,他們不踩一下,一心想成一個正神。茅三呢,好佬,他呀,攔路搶劫、偷雞摸狗。

兩個哥哥想想啊,我們已經吃齋半世,可以見如來佛祖了。這天,兩人就帶了香燭紙馬,準備到西天取經。

茅三問:"二位兄長,你們到哪裡?」

"我們到西天去求如來佛祖。

"我跟你們一起去。"。

茅大心想,你一生壞事做絕了,還能去西天呢?

茅二說。"他要去就盡他去,走到途中他吃不了這個苦頭,會不去的。",

茅大說:"也好,就和我們一道走吧!"兄弟三人肩背包裹,走了幾個月。這天,走到兩山夾一凹的一個深山老林,雪中只有一條小道,道旁邊,有一棵大樹,還有一口井。井邊上呢,有個身穿重孝的年輕女子,在井邊哭得很傷心。

茅大、茅二合手在胸前念了幾聲阿彌陀佛,看都不看一眼就走過去了。茅三呢,他止住了腳步,問道:"你為什麼在井上哭啊?」

這位大姐就說了:"我公婆和丈夫都已生病死了,家中留下小男小女,我又無依無靠,這日子怎麼過呢?我哭我這個苦命,只有跳到井裡一死算了!」

茅三一聽到這話呢,說:"大姐呀,你不必哭了,你家不是沒勞力嗎?我到你家去,幫你種田種地,把你兒女帶大成人。"說著就隨這個大姐進了草棚棚,兩個哥哥只好隨他去了。茅三進了草棚棚,說:"大姐啊,你這個山谷豺狼虎豹多,我就住在你前頭一進,你帶孩子睡在後頭,好壯壯膽子。」

第二天,這個大姐起來忙好了早飯,再到前頭一看,這個香客不在房子裡面,再看前面的門也開了。大姐失望了,說:"這個香客在我這個地方騙住了一夜走了。」

她再跨出門檻一看,這個香客沒有走,正在山上開荒呢!

以後,茅三就同這位大姐到山上開荒,芝麻、黃豆什麼的到處種。漸漸地這位寡婦就有了愛慕之心,她才二十七歲呀。有一天,她實在忍不住了,就去摸茅三的手,調戲他了。茅三說:"大姐呀,我一生走了很多彎路,做了些壞事。今天我為什麼叫你大姐,好比是同胞姊妹呀,我是想把這幾個外甥男女帶大成人,補我前半生之過呀!」

茅三在她家裡耕種了三年,在這三年裡,他身上曬脫了皮,手上的老繭結了多厚的,家裡的糧食就像花果山上的猴兒洞樣的,到處都是的。

一天,茅三說了:"姐姐呀,我要辭行了。」

大姐說:"你到哪去?」

"我是去西天敬香的,我兩個哥哥已去了西天。我留下來三載,你的孩子已夠上飯碗了,我也該走了。」

第二天早上,茅三背著包裹起程,大姐送行。大姐就把手牽著茅三說:"你心腸好,去西天一定能見到如來佛祖。要是見不到,還回到我這塊,你的外甥男女都長大了,要報答你對我家的養育之恩!」

茅三走啊,走啊,前面有一條大河堵住了去路,他一看沒有渡船,就自己游過去,由北岸向南岸過。一到河岸,前面就有一位佛太太和胖墩墩的一個大和尚,手拿佛珠問:"你從哪塊來的?」

茅三說:"我是去西天見如來佛祖的。」

"心到神知,不要去啦,你前半生做了很多壞事,但是後半生,三年功勞為仙。你盡快回江南句曲縣縣,那地方有個茅山,茅山有個大茅峰,頂上正在造廟,你可以坐頂宮,你大兄長能坐二茅峰,二兄長能坐三茅峰。父母能坐印爆,你去收香火吧,已經排好了,是如來佛祖排的。」

茅三說:"我怎麼能去的了呢?」

佛太太說:"你看看你的後頭!」

他一看,如來佛祖正站在後頭呢!河裡漂著一具屍首,原來如來和觀音來渡他了。

如來說:"那就是你的化身,你肉體凡胎給蛻了,可以駕起一陣輕風浮雲,到江南的句曲山去了!"說完,如來和觀音化成一道浮雲,頓時無影無蹤。茅三忙跪下來磕頭,腳下已騰雲駕霧,他飛呀,飛呀,飛到句曲山,坐了茅山的頂宮,茅大坐二茅峰,茅二坐三茅峰,兄弟三人成了三茅菩薩。

異文二興周滅紂的時候,雙方都是擺陣圖作戰,今朝你殺過來,明朝他殺過去,打到末了,老百姓死的死,逃的逃,我們這方只剩下了茅家的弟兄三個。

一天,三個光蛋集在一起商議了:我們全都老大不小的了,不能就這麼混一輩子,還是到下蜀街買個嬤嬤1來傳傳後吧!

為什麼下蜀街有嬤嬤賣呢?那邊靠江,打的是船戰,不好屯兵,人也就死的不凶。弟兄三個帶著錢上了下蜀街。。

那時候嬤嬤怎個賣法呢?用捎袋2灌起來賣。摸到姑娘的就買姑娘,摸到奶奶的也只好買奶奶,不好挑,不好揀,弟兄三個隔著捎袋就摸,哪曉得一摸摸了個老奶奶!。

老大慪死了:"倒霉!我們要的是嬤嬤,弄個老奶奶家來有什麼用?」

老二說:"買已經買了,退又不好退,換又不好換,就讓她和我們住在一塊吧。」

老三的心腸最好。他說:"我們不是沒得娘嘛,乾脆買家去做娘吧!」

老二同意了,老大也不好再反對。

老三真的把老奶奶當娘待了,天天端茶端飯給她吃,服侍得逸逸當當。哪曉得老奶奶還蠻"吊筋3"的,就這樣還嫌好嫌丑。

一天子,老奶奶講:"你們既是我的兒子,今朝快去給我點稻種!"說著,就從袋裡掏出一把稻種來。

弟兄三個接過稻種就去種了。種在哪塊呢?李墅湖。三個人蠻會忙,稻長得很好,正做苞,老奶奶忽然要他們把稻鍘掉!啊呀呀,這老奶奶真是……鍘掉不可惜嗎?弟兄三個都捨不得。

"叫鍘就鍘,不鍘就是忤逆不孝!」

"好好好!鍘鍘鍘鍘鍘!」

三個人只好呼嚕呼嚕把稻全鍘了。老奶奶又叫他們把稻堆起來,泥起來。過去的人最犯忌忤逆不孝歐,三個人沒得法子,只好又照辦了。剛泥起來啊,壞了,風啊雨啊雪啊一齊到了,遮天蓋地的蝗蟲也跟水淌一樣的到了。蝗蟲一到嘛,連青草都沒得了。

家家都沒得吃的,老奶奶發話了:"不要急,不要急,給我把稻扒出來!」

弟兄三個把封泥一扒啊硝,全是好稻!老百姓一個個都來買了,要多少錢給多少錢,連價也不還。結果三個人弄了不少銀子。

老大蠻開心的,就講了:"這老奶奶還不錯呢,會當家呢!這下子我們又好買嬤嬤去了」

老奶奶說:"抬嬤嬤不行!傍我把銀子挑到東海去倒掉!」

銀子倒掉就行了嗎?不倒例又不得過去歐,三個人只好挑了銀子去東海倒掉了。

老奶奶說:"哈哈,這下好了,你們要得道了,給我往海裡跳吧!」

老大嚇了一跳:媽的,我連銀子都倒下去了,你還要我跳海?老二也不肯送死。老三最孝順,他說:"娘難不成會害兒子?他們不跳,我跳!"他"撲通"一聲就跳下去了。老二一看:哎,老三跳下去沒死,還真浮了上來,得道了嘛!他曉得老奶奶有根基,不是凡人,自己連忙也"撲通"一聲跳下去了。老大這時候也曉得老奶奶不會哄人,也跟著老二跳下去了。

老奶奶是哪個呢?是觀音老母,她下凡是想度茅氏三兄弟成仙的。

現在茅山頂宮裡,坐在正中央的神像是茅家老三,他最忠,先得了道,老三左邊是老大,右邊是老二。老三占的是大茅峰,老二占的是二茅峰,老大只佔了三茅峰。1嬤嬤:老婆。

1嬤嬤:老婆。

2捎袋:用線織的細長袋子。

3吊筋:古怪,愛找岔子。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