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捉蟬

孔子奔走於列國之間的時候,遇到許多奇怪卻又能給人以啟迪的事情。

這一天,他帶領學生走到一片樹林跟前,看到一位駝背的老翁用一根長竿子在樹上捉蟬,就像在地上拾取一些小石子那樣容易。

孔子笑吟吟地走到老翁身旁說:「您老可真靈巧啊!您捉蟬怎麼這麼容易呢?這裡面也有訣竅嗎?能否向您請教一二呢?」

捉蟬的駝背老翁見孔子是位彬彬有禮的讀書人,就停止捉蟬來說:

「捉蟬的確有訣竅。捉蟬的竿子首先要拿得穩,竿頭的粘膠要對準蟬的翅膀,在將要貼近蟬翅時,則要快速地送竿。

「這些技藝看似簡單,但都要好好學習。當初練的時候,我也有一個相當艱苦的過程。為了拿穩竿子,我起初練了五六個月,竿頭放著兩個圓的丸子,使手臂伸出來紋絲不動,這兩個丸子掉不下來,然後去捉蟬,蟬跑掉的很少。

「後來練到竿頭可放三個丸子,捉到的蟬就更多了。再後來練到竿頭可以疊放五個丸子而掉不下來,再去捉蟬,則無往而不獲,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樣容易。」

孔子聽到這裡,插話說:「唔,真是不容易啊!難怪您有這樣過硬的功夫呢!您站在樹下,就像粗壯的樹樁;您的手臂,就像挺拔的樹枝,穩健而有力量。如此專心,怎會捕不到蟬呢?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

老翁接下去說:「在我捉蟬時,雖然天地那麼大,萬物那麼多,而我卻什麼都不想,只注意蟬的翅膀。我不去左顧右盼,不因紛雜的萬物而分散對蟬翼的注意,因此怎麼會捉不到蟬呢?」

孔子聽了捉蟬老翁的話,不住地點頭稱是,又轉過頭來對身後的學生說:「今天真是給大家上了生動的一課啊!你們聽到了吧,學習知識,磨練本領,都要有這種吃苦精神,都要集中運用自己的心智!這位捉蟬老翁真是一位世外高人。」

【大視角】

即使捉蟬這般的小技,也非得苦心經營、專一忘形不可。何況萬象紛繁、頭緒雜多的知識之海,略有取向不明、用心不專、施力不透的誤區,即難登臨任何一座峰頭。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