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歸隱

陶淵明年輕時志向高尚,非常博學,善寫文章,為人爽直。曾經寫《五柳先生傳》描述自己,「宅邊種了五棵柳樹,所以自號五柳先生,向來不慕榮華富貴。喜愛書,又嗜好喝酒。可是家裡貧窮,不能常喝。親戚朋友知道他愛喝,有時就置酒招待他。他有酒必喝,一醉方休,醉了便回家,也不講究客套。家徒四壁,一貧如洗,牆不擋風,衣不遮體,照樣平靜安逸。常常寫些文章,自己欣賞,表示自己的志向,忘卻一切得失。」

開始因為家裡窮困,就去江州當一種叫祭酒的官。但沒有幾天,就因為討厭官場中的那種庸俗作風,辭職回家了。州里叫他去當主薄,他也不去,寧願在家裡種地。後來身體有了病,生活上也沒有來源,他又出任鎮軍、參軍等職。他對親戚朋友說:「我去做官,是為了有飯吃。」

陶淵明當了彭澤縣令後,就命令手下人在縣裡的公田全部種粘稻,以便用來釀酒。他說:「這下我就可以常常因酒而醉。」可是他妻子一定要種粳稻,後來就只好種一百五十畝粘稻,五十畝粳稻。

陶淵明在任上,從來簡慢上級。一次郡上督郵到縣裡來,按規矩他應該束帶迎接。陶淵明歎了一口氣說:「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伺候這種鄉里小人。」於是,寫了一篇《歸去來辭》後,在公元406年辭職不幹了。

【大視角】

能為生計而奔波,不為心志而委屈。心志暢達,雖則生計艱難,卻也無妨。心志暗昧,雖則生計無憂,卻也難安。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