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伾風放箏求援

公元781 年(唐德宗建中二年)的一天,被叛軍楊朝光部圍困著的臨洺(今河北永年)城內,「得得得得」一隊馬隊由東向西而來。今天,臨洺守軍主帥張伾親自領兵到各營寨查哨來了。一路上,張將軍看到,官兵們雖然還在各司其職:有的在構築街壘,有的在了望敵陣,有的在擦拭武器..但無不顯出疲憊不堪的神色。

張將軍一邊巡查,一邊想:部隊困守孤城已經一個多月了,城內物資消耗殆盡,官兵也因長期孤守而對前途產生懷疑,軍心開始動搖。

「將軍,眼下城內只剩下不到三天軍糧。」軍需官報告。

「什麼?糧草只剩下三天不到了?」

回到中軍帳,張將軍閉門不出,開始苦思突圍之策。前幾天朝廷派人衝入重圍向張將軍報告:朝廷已經派出將軍馬燧率兵來援救臨洺。可是,最近幾天,楊朝光的叛軍把城圍得更嚴實了,內外已不能聯繫。如何才能把城內即將斷糧的情況送出城去呢?

張將軍邁著沉重的步子,在書房內來回踱著。突然,他被牆上懸掛著的一幅古畫吸引住了。那是前朝的一位大畫家畫的一幅牧童風箏圖。在空曠的田野上,牧童手牽蝴蝶風箏在奔跑,那風箏高入雲霄,以致在畫面上看來已經很模糊了。看著看著,張將軍的心裡突然一亮:對了,我也可以學學那牧童。心計一定,張將軍便匆匆跑出書房,命令親信去做一隻大風箏。

不一會兒,風箏做好了。這時,張將軍也早已把緊急求援的情報寫好,往風箏背後一貼。下午,在臨洺城內突然升起一隻風箏,它越飛越高,隨著風勢,爬到了叛軍軍營的上空。叛軍一看到這只奇怪的風箏,立即報告了楊朝光。可是,當楊朝光下令弓弩手用箭射擊時,那風箏已飛到一百多丈高處,早已超出了弓箭的射程了。

一會兒,風箏飄落下去,正好落到馬燧的營地中。馬燧一看到風箏上寫著:「三天內不來解救,臨洺將不攻自破!」知道張伾糧草將盡,立即點兵出擊,大戰臨洺城外的叛軍。張伾在城內積極響應,裡應外合,終於打敗了叛軍。顧少連畫雕巧諫

唐德宗時(公元780—805 年),有個奸臣叫裴延齡,靠了獻媚拍馬的一套功夫,取得皇帝的寵 愛和信任,以致執掌權柄,勢傾朝野。除了德宗皇帝一人以外,什麼人都不在他眼裡。朝廷百官見他如此猖狂,都怕觸犯他而遭到殺身滅家之禍。唯獨翰林學士顧少連,天生傲骨,且有聰慧的頭腦,決心運用計謀將他推翻。

一天,唐德宗擺下盛筵,歡宴文武百官。席上,裴延齡照例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概,評品時事,旁若無人。群臣都縮著脖子,埋頭喝酒,也沒有誰敢同他分庭抗禮的。

酒過數巡,顧少連滿臉通紅,裝出醉醺醺的樣子,唱起了歌曲,跳起了舞蹈。裴延齡見狀,嘲笑道:「聽說顧學士向來海量,而今不過吃了幾杯,就醉成這般模樣。看來,盛名之下其實難符啊!」

顧少連也不搭話,依然搖搖晃晃地唱呀、跳呀,快到達裴座時,突然,從杯裡掏出朝笏猛地朝裴延齡腦袋打去,高聲笑罵道:「哈哈,段秀實搶奪朝笏敲打奸臣朱泚,我就拿出朝笏敲打你這個奸臣裴延齡!炳哈,哈哈!」

裴誕齡羞惱異常,一時又不好發作。因為,如若同醉鬼論理,豈非太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他只好自認晦氣,摸摸腦袋,解嘲似他說:「嘿嘿,顧學士發酒瘋啦。」

唐德宗見此情景,笑得前仰後合,傳呼下人將顧少連扶回家裡休息。

可是,裴延齡遭此奇辱卻不以為恥,照樣我行我素,驕橫跋扈之狀日甚一日。顧少連不由怒火中燒,便畫了一幅圖畫,在上朝時把它作為奏章,呈送給德宗。

皇帝打開「奏章」一看,不見文字,只見上面畫的是一隻老雕,昂著頭顱,伸著利喙,翹著尾巴,耀武揚威地站在當中;周圍是一大群鳥兒,有的低頭縮頸,有的相互偎依,有的卻是直著脖子朝老雕聒噪..

唐德宗抬起頭,朝階沿下侍立兩旁的群臣瞥了一眼.只見裴延齡昂頭挺胸,志得意滿地站著,顧少連直挺挺地立在那裡乜斜著前者。百官呢,或是縮頸,或是低頭,或是面含怒氣地望著裴延齡的後背..皇帝輕輕地「啊」了一聲,恍然明白:大家都很憎恨裴延齡啊!這才覺悟眾怒難犯,從此再也不敢重用他了。

《中國智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