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了玉帝

晦氣上頭

明朝嘉靖年間,江西撫州出了個名叫潘況的神童。這潘況過目成誦,五歲就能吟詩,十七歲便在鄉試中奪魁。

成為解元後,潘況躊躇滿志,決心在接下來的會試中大顯身手。潘況的父親潘鼎成有一個摯友,人稱張道士。張道士能掐會算,並且一說一個准,被人稱作活神仙。張道士曾仔細給潘況相過面,斷定他乃文曲星下凡,將來非狀元莫屬。潘況對相面不以為然,潘鼎成卻把張道士的話當了真。但是,就在潘況進京趕考的前一天,張道士突然改了口。

這日,張道士買了四盒狀元糕,興沖沖趕來為潘況送行。潘氏父子把張道士迎進客廳,一邊沏茶一邊道謝。

幾句客套話之後,張道士笑瞇瞇地對潘況說:“公子此次赴京,必定蟾宮折桂……”

剛說到這兒,張道士的笑容突然僵住了,他緊盯潘況的臉,吃驚地張大了嘴。潘況被瞧得渾身發毛,不知出了啥事。潘鼎成順著張道士的目光看去,並沒發現兒子有什麼異樣。這時,張道士豁地站起身,繞著潘況轉了一圈。然後,他搖頭歎道:“可惜,可惜!實在可惜!”潘氏父子面面相覷,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愣了半晌,潘鼎成不解地問:“請教道長,何出此言啊?”

張道士沒有回答,只顧盯著潘況問:“潘公子,恕貧道冒昧直言,你最近是否幹過大逆不道的事?”

潘況嚇了一跳,連連搖頭說:“學生飽讀聖賢之書,哪會幹大逆不道的事呀?”

張道士掐著指頭算了又算,然後問:“潘公子,你好好回想一下,五月初八這天,可曾干了衝撞神靈的勾當?”

潘況歪著腦袋使勁琢磨,突然一拍大腿笑道:“哈哈,我想起來了,確實幹過一件冒犯神靈的事……”

那天,潘況和一群朋友去郊外飲酒賦詩,傍晚回城時已喝得酩酊大醉。走到玉皇廟前,潘況覺得腹脹,就在廟門旁撒了一泡尿。當時就有朋友開玩笑,說潘公子這樣是對玉皇大不敬,要遭天譴……

張道士聽罷連連跺腳,說潘況臉上出現烏黑的晦氣,正是因為撒尿得罪了玉帝,這泡尿把他的前程徹底毀了!潘鼎成嚇得面如土色,忙向張道士請教補救之法。張道士讓潘況立刻去玉皇廟賠罪,至於玉皇大帝肯不肯原諒,那就看造化了。

潘況不信鬼神,嘲笑張道士和父親杞人憂天。他沒去玉皇廟賠罪,次日一早便收拾行囊,意氣風發地進京趕考。

望著潘況遠去的背影,張道士仰天長歎:“哎,這一去,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一再受挫

潘況是名聞遐邇的江南才子,他進京的消息一傳開,每天都有趕考的舉子慕名來訪。潘況喜歡結交朋友,這下忙得不亦樂乎。在眾多舉子中,跟潘況最要好的是來自滄州的徐廣達。

徐廣達也是天賦異稟,被譽為北方第一才俊。坊間早有傳言,說此次會試,狀元必在潘徐二人中產生。兩大才子碰到一起,自然惺惺相惜。潘況和徐廣達今天你請我,明日我請你,幾乎把北京的名館子吃了個遍。

開考前一天,徐廣達買到一罈陳年美酒,在葵香閣宴請潘況。因為明日要考試,潘況不敢貪杯,吃了個半酣便起身告辭。可是,剛回到客棧潘況就上吐下瀉,折騰到天亮仍沒止住。

進入考場後潘況連筆都握不動,考題自然沒做好,發榜時他名落孫山,而徐廣達卻高中狀元。潘況仔細回憶,越想越覺得葵香閣那頓宴請有問題,他懷疑徐廣達在自己喝的酒裡下了瀉藥。徐廣達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排除最大的競爭對手,奪取狀元桂冠。但上述猜想無憑無據,潘況既不能告官,又無法向徐廣達發難。

無奈之下,潘況只得灰溜溜返回撫州。聽潘況講完在北京的遭遇後,潘鼎成沖兒子埋怨道:“趕考前若去玉皇廟賠罪,就不會有今天這般光景!”

潘況仍不以為然,撇撇嘴說:“孩兒是遭人暗算,跟玉皇大帝無關。”

接下來潘況繼續埋頭苦讀,準備三年後再次進京趕考。時光匆匆,轉眼會試的考期又臨近了。這回潘況打定主意,到北京後閉門謝客,一心等待開考。潘鼎成怕再有閃失,便讓管家孫貴護送潘況進京。這孫貴老成持重,辦事特別謹慎。

臨行前,潘鼎成反覆叮囑兒子:“到了京城,一切聽孫貴安排,不要結交陌生人,更不要吃來歷不明的東西。”

潘況使勁點頭,把父親的話牢記在心中。去北京的路上孫貴和潘況處處小心,一有風吹草動就高度警惕。這天,孫貴搞錯了方向,領著潘況誤入了荒僻的山區。眼看天色漸暗,又找不到投宿的客店,主僕二人只好在一座破敗的山神廟歇腳。夜裡孫貴讓潘況安睡,自己則拿著一把砍刀,坐在廟門口徹夜看守。

潘況一覺睡到天亮,醒來後發現孫貴不見了,那只裝著一千兩銀子的箱籠也不翼而飛。潘況把山神廟裡裡外外找了個遍,仍沒瞅見孫貴。挨到中午,孫貴依舊蹤影皆無。這時潘況才醒悟—孫貴偷了銀子逃跑啦!

所有盤纏都在孫貴手上,他這一跑,潘況頓時成了窮光蛋。北京去不成了,潘況靠典當衣裳,忍饑挨餓回到了撫州。此時,會試已經開始。

《懸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