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靜情逸

【原文】

性靜情逸,

心動神疲。

守真志滿,

逐物意移。

堅持雅操,

好爵自縻。

【註釋】

性:天賦的本性。情:本性的表現,有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形式。神:精神。真:本性、本源。志:心志、意志。操:情操。縻:原指拴牛的繩子,引申為牽繫、拴住。

這四句話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想在內心保持仁、義、理、智、信這五種基本品德,就要每天反省自己所做的事情和心裡的各種念頭,這樣才能不被外面一些不好的事情所迷惑。當我們不被外面不好的事情所迷惑時,好的運氣也就會自然而然降臨到自己身上了。到此為止,《千字文》關於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如何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的講述就結束了,這也是《千字文》全篇的核心所在。以下部分就要開始描述國家、政治制度以及祖國的大好河山了。

【釋義】

一個人的心性如果能夠沉靜淡泊下來,那麼他的心情也會安逸舒適;相反,如果內心浮躁妄動,精神就會疲憊睏倦。堅守住自己天生的善性,內心就能夠很充實;而一心追逐物質享樂,天生的善性就會被改變。堅持住高尚的情操,好運自然而然就會降臨到自己身上。

【典故】

陶侃信守遺訓

陶侃是東晉的大將軍,為人很講信義。

他做荊州刺史時,曾在武昌宴請殷浩、庾翼等幾個名士,吟詩作賦,講談學問,大家志趣相投,玩得好不開心。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殷浩舉杯說為陶侃平定叛亂敬酒。陶侃答謝後便將杯酒一飲而盡。隨後,庾翼也舉起杯為陶侃上次平定蘇峻的叛亂而敬酒。

蘇峻曾是東晉的將軍,他不滿晉成帝顧命大臣庾亮削減他的兵權,起兵造反,將朝廷所在的建康「台城」攻佔,年紀尚幼的皇帝被挾持到軍事重地石頭城。陶侃臨危受命,率領六萬大軍從武昌城浩浩蕩蕩沿江而下,將石頭城團團包圍,擒殺了蘇峻,解救了晉成帝。陶侃在這次平叛中功勞卓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按說,當庾翼祝酒時,陶侃應該高高興興地飲下這杯酒才是,不料陶侃聲稱自己酒已足,再不能飲。

殷浩建議說:「今天大家高興,將軍應開懷暢飲!」

沒想到一向馳騁疆場的大將陶侃卻一下子淚流滿面,哽咽地說出了其家母生前的規定:每次飲酒,三杯為限,並說自己不能違背先母的禁約。

接著,他回憶了青年時代的一段往事。陶侃的父親陶丹本是三國時孫吳的名將,但不幸早逝。陶侃小時家境貧窮,全靠母親紡紗織布維持生計,後來他當上了潯陽縣城一名小小的「魚梁吏」。

母親對陶侃家教極嚴。有一次,陶侃為了孝順母親,托人捎幾條鹹魚回家。不料陶母原封不動地退了回來,還附了一封口氣嚴厲的信,責罵陶侃不該拿人家的東西。

還有一次,潯陽縣衙舉行宴會,陶侃喝得酩酊大醉。酒醒後,母親一邊垂淚,一邊責備他飲酒無度,無法為國家建功立業,並要求他保證:從此嚴於律己,飲酒不過三杯。

陶侃講完往事,接著說蘇峻之亂雖然已經平定,但是中國尚未統一,男兒報效國家的路還很長,他不能違背先母遺訓。

殷浩、庾翼聽完,對他信守母訓的行為深感佩服。

《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