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章第一:關於立身成名的根本問題

一個人立身存命的根本是什麼?黃石公的答案是:天道、德行、仁愛、正義和禮制。這五個方面既是為人處世的落腳點,更包含著立身成名的大道理。

1.五種思想構建人生格局

【原典】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

【張氏注曰】

離而用之則有五,合而渾之則為一;一之所以貫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點評】

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譯釋】

道、德、仁、義、禮這五種思想是渾然一體、缺一不可的。

黃石公是與鬼谷子齊名的謀略家,《素書》是一部權謀的經典著作,但本書開篇講的卻是似乎與謀略無關的仁義道德。這是因為在黃石公眼裡,道、德、仁、義、禮是統攝一切權謀的綱領,是最高境界的謀略。

現在一講到道德、仁義、禮節、信用,有人常常嗤之以鼻:靠這些陳詞濫調能成事嗎?成功需要的是勇氣、智謀和機會,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我們並沒完全見到所謂「道、德、仁、義、禮」的力量。

這些人的看法反映了現代社會的一種浮躁心態:急於求成,為此不惜棄道德的約束於不顧。但顯然這是一種淺見,是缺乏做人修養的表現,因為大凡這種人,不論曾經擁有多麼耀眼的光環,也注定只是過眼雲煙。

在我國傳統思想中,道、德、仁、義、禮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體系,應該系統地去認識。老子的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道、德、仁、義、禮是古人日常修養的五個具體標準,歷史上許多在政治、軍事、人文等領域卓有建樹的人物,正是依靠對這五個方面的嚴格要求和自我修煉,而達到令人仰視的高度,從而彪炳史冊。

解讀

有一點自省的精神

孔子的學生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來是否誠實呢?老師傳授我的學業是否複習了呢?」曾子學習勤奮,很快便有所成就。為養活父母,曾子曾經在莒地為官,而後他又收徒講學。據《孟子》記載,他的弟子有七十多人,著名的軍事家吳起就是他的學生。

我們在這裡要探討的不是曾子自省的內容:為人謀是否忠,與朋友交是否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已掌握,而是探討其「一日三省吾身」的自省精神。追求外在成功也罷,精神為外物所累也罷,無論何時自省精神顯得難能可貴。

「一日三省吾身」,這句話所體現出來的自律精神,是每一個有志於做有「檔次」的人,並成就一番事業者所必須學習的。做不到這一點,「道、德、仁、義、禮」也就無從談起。

明代的張瀚在《松窗夢語》中有這樣一段記錄:

張瀚初任御史的時候,有一次,他去參見都台長官王廷相,王廷相就給張瀚講了一則乘轎見聞。說他某一天乘轎進城辦事時,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一個轎夫剛好穿了雙新鞋,他開始時小心翼翼地循著乾淨的路面走,後來轎夫一不小心,踩進泥水坑裡,此後他就再也不顧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後總結說:「處世立身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錯誤,那麼以後你就再也不會有所顧忌了。所以,常常檢點約束自己,是一個人必修的功課。」張瀚聽了這些話,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論,終身不敢忘記。

這個歷史故事告訴我們,人一旦「踩進泥水坑」,心裡往往就放鬆了戒備。反正「鞋已經髒了」,一次是髒,兩次也是髒,於是便有了慣性,從此便「不復顧惜」了。有些人,起先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廉潔奉公,偶然一不小心踩進「泥坑」,經不住酒綠燈紅的誘惑,便從此放棄了自己的操守。這都是因為不能事先防範而造成的惡果。

不慎而始,而禍其終,這道理誰都明白,但要做到一直「不濕」,似乎也很難。一些人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會設置種種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彈」來百般誘惑,讓你「濕鞋」。

世界充滿了誘惑,有時候,僅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作抵抗是不夠的。由於「病毒」的無孔不入,所以必須經常性地給自己打「預防針」,並且隨著「病毒」的升級而更新換代。其實,大多數人缺少的正是這一種自我省察和約束的精神。讓自己做到這一點,為自己的做人做事打造優良的「軟裝備」,就等於邁出了超越一般人的了不起的一步。

2.道是人必須遵循的最高法則

【原典】

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

【張氏注曰】

道之衣被萬物,廣矣、大矣。一動息,一語默;一出處,一飲食大而八紘之表,小而芒芥之內。何適而非道也。仁不足以名,故仁者見之謂之仁;智不足以書,故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不足以見,故曰用而不知也。

【王氏點評】

天有晝夜,歲分四時。春和、夏熱、秋涼、冬寒;日月往來,生長萬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納百川,不擇淨穢。春生、夏長、秋盛、冬衰,萬物榮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人生天、地、君、臣之義,父子之親,夫婦之別,朋友之信,若能上順天時,下察地利,成就萬物,是人事自然之道也。

【譯釋】

天道是世間萬物存在和發展所遵循的自然法則和運行規律。

我們以前會說「人定勝天」,認為只要努力就沒有辦不到的事,可是事實證明,這是人類的一廂情願。事實上,人類只能順應自然,而不可能去戰勝它、逆轉它。

比如說我們可以將果樹嫁接,但是我們不能讓一頭牛的角上長出蘋果來;我們可以人工降雨,可是我們不能控制一場海嘯的發生;我們可以提高糧食的產量,但是不可能讓1畝地裡長出1萬斤糧食來。

也就是說,我們盡可以利用大自然的饋賜,可以用人類的聰明才智去創造一些東西,但是不可能完全違背大自然的規律,不能逆「道」而施,否則就會自取滅亡。

什麼是自然?老子所講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沒有「外力」影響的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現在來理解,它既應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也應包括「自然運行的規律」。可是,自然既然是至大無外,有什麼能成為「外力」而使之「不自然」呢?

解讀

順其自然而生,逆道而行則亡

黃石公所云之「天道」其實就是自然之力。

我們常說的自不自然的概念其實是針對人類自身而言的,是從人類角度出發的。人,自有文明以來,也就一直處於這樣的矛盾之中:既認為自己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時常將自己置身於自然之外,以至於將自己看成一個能夠影響「自然」的外力。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有的人認為,人類無須敬畏自然,更不必順天。

但是,在人類製造了工具,有了一些發明,有了科學發展之後,開始提出「人定勝天」這類的口號,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時,總是「以人為本」。結果如何呢?

因為「以人為本」,樹木被濫砍亂伐,野生動物被屠殺,地球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人類似乎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本來就是自然的一部分,有什麼道理不去順應自然而非要以我們人類為本呢?民盟中央副主席張梅穎在看了德國一個小學生的環保紀實後很感慨地說:「那種不認為自然為母,反以自然為器,乃至要征服自然的反自然觀念,助長了環境災害中日益嚴重的人類。」

的確,許多天災實為人禍,是因為人類的活動為自然環境帶來無可逆轉的傷害。

其實自然就像一個大家庭,這個家庭中不只有人類一個孩子,還有其他的物種。當面對自然的時候,我們考慮的不能僅僅是人類自身,否則就會被其他的「兄弟姐妹」所拋棄。

我們提倡敬畏自然,是要順「道」而行,因為「道」是萬物之所由。我們說敬畏,重點在敬,而不是畏,是要以深厚的現代環境科學作為支撐趨利避害,明瞭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我們應該善待我們的環境,同時摒棄自以為能夠對自然為所欲為的思想,以及對人自身的盲目崇拜。只有這樣,才會「得之者生,順之者成」。

《易經》云:「在天成事,在地成形,變化足矣。」自然世界,人類社會,天地間沒有不變的事情,萬事萬物,時刻在變,變是「天道」的法則,是事物發展的規律。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想成其所事,個人的努力固然非常重要;但順守天道,順其自然,尊重現實,實事求是,量力而行,以變應變更是關鍵。

大道無術,若自以為是、不知天高地厚地一味偏激和固執,明知其不可為而強為,只能為自己增添無盡的煩惱和痛苦,帶來無窮的失敗和災難。即使是神機妙算、被國人譽為「智慧之神」的諸葛亮在遇到挫折時也不能不仰天慨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無論歷史上還是現實中,我們都不難見到有些人或愚昧無知、意氣用事,或逞匹夫之勇、不自量力,或驕妄輕狂、倒行逆施。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功不成名不就,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有的更為自然帶來破壞,為社會帶來損失,為他人帶來災難。這些人,除了沒有真正瞭解自己,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外,就是悖時勢,逆天道。

3.有多高尚的德行就有多大的成就

【原典】

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

【張氏注曰】

有求之謂欲。欲而不得,非德之至也。求於規矩者,得方圓而已矣;求於權衡者,得輕重而已矣。求(至)於德者,無所欲而不得。君臣父子得之,以為君臣父子;昆蟲草木得之,以為昆蟲草木。大得以成大,小得以成小。邇之一身,遠之萬物,無所欲而不得(者)也。

【王氏點評】

陰陽、寒暑運在四時,風雨順序,潤滋萬物,是天之德也。天、地、草、木各得所產,飛禽、走獸,各安其居;山川萬物,各遂其性,是地之德也。講明聖人經書,通曉古今事理。安居養性,正心修身,忠於君主,孝於父母,誠信於朋友,是人之德也。

【譯釋】

德,就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具有的品行操守,德促使人們依德而行,使一己的欲求得到滿足,唯有「德」才能有所得。從宏觀角度來講,德,就是讓世間萬事萬物各得其所欲,各展其所能。

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一個有道德的人絕不會孤單,肯定會有人與他在一起。一個人不可能把自己孤立起來,真正的有德之人生活在人群中間。

也就是說,一方面,有道德的人自己有修養和風範,自然會影響周圍的人,吸引周圍的人與之成為朋友。另一方面,有道德的人既已獻身於道德學問,就會耐得住孤單和寂寞,即便暫時沒有得到他人的理解,也會在道德學問中,在先賢的思想和人格中找到神交的朋友,這樣,他也不會孤單。說到底,因為道德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而發展的,所以,有道德的人也不會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總會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事業夥伴。

而這些,不恰恰是成就偉業最急需的「本錢」嗎?

解讀

有德者一定會有所得

德行就是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身邊的人,有德之人必有所得:大德得天下,小德得朋友。

戰國時期,魏國的公子信陵君最愛招攬天下賢能之士。當時有一個年過七十卻只做了個看守大梁東城門的小吏的隱士,叫作侯嬴,他家境貧寒,但頗有才華。信陵君很希望將他納入自己的門下,於是親自去拜訪侯嬴,並饋贈他極為貴重的禮物。但令信陵君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侯嬴竟然婉言謝絕了。

一天,公子府大擺筵席。當酒席擺好後,信陵君帶著隨從親往東城門迎接侯嬴。侯嬴也不謙讓,直接坐到信陵君的身邊,企圖用自己的傲慢無禮激怒信陵君。而信陵君卻親自駕駛馬車,態度絲毫也沒有不恭敬。剛走出不遠,侯嬴就對信陵君說:「我有個朋友在屠宰場,您能送我去看他嗎?」信陵君毫不猶豫地就將車趕到了屠宰場。

侯嬴見到自己的朋友朱亥後,故意把信陵君晾在一邊,而自己卻和朋友談話。侯嬴一邊談話,一邊注意觀察信陵君的反應,他發現信陵君的臉色更加溫和。因為信陵君的親朋好友都在等著他回去開筵,他的隨從都暗罵侯嬴不識抬舉,市井之人也都好奇地觀看著眼前所發生的一切,可信陵君自始至終都和顏悅色。

來到公子府,侯嬴被信陵君請到了上座。信陵君還向他介紹了在座的宗室、將相,並親自向他敬酒。直到這時,侯嬴被信陵君禮賢下士的德行,完全打動和折服,並最終為幫助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成功行動立下了汗馬功勞。

信陵君能夠招攬到侯嬴,與他的品行修養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道德品質和修養的高下,是決定與他人相處得好與壞的重要因素。道德品質高尚,個人修養好,就容易贏得他人的信任與友誼;如果不注重個人道德品質修養,就難以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交不到真心朋友。我們身邊就不乏這樣的人:有的人看自己一枝花,看別人豆腐渣,處處自我感覺良好,盛氣凌人;還有的人一事當前往往從一己私利出發,見到好處就爭搶,遇到問題就相互推諉,甚至給別人拆台。這些人在生活中之所以難交朋友,歸根到底,就是在自身道德品質和個人修養方面出了問題。

4.做個有慈惠惻隱之心的仁者

【原典】

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惠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

【張氏注曰】

仁之為體如天,天無不覆;如海,海無不容;如雨露,雨露無不潤。慈慧惻隱,所以用仁者也。非(有心以)親於天下,而天下自親之。無一夫不獲其所,無一物不獲其生。《書》曰:「鳥、獸、魚、鱉鹹若。」《詩》曰:「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其仁之至也。

【王氏點評】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若行恩惠,人自相親。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能行義讓,必無所爭也。仁者,人之所親,恤孤念寡,周急濟困,是慈惠之心;人之苦楚,思與同憂;我之快樂,與人同樂,是惻隱之心。若知慈惠、惻隱之道,必不肯妨誤人之生理,各遂藝業、營生、成家、富國之道。

【譯釋】

仁是人所獨具的仁慈、愛人的心理,仁使有志於天下的人互相親近,人能關心同情人,各種善良的願望和行動就會產生。

在《論語》一書中「仁」字出現了兩百多次,但孔子並沒有給「仁」下過一個明確的定義。韓愈說「仁」就是「博愛」。「仁」是一種內心的人生觀、世界觀,要求發自內心地愛自己、愛家人、愛鄉里、愛國家乃至愛天下。但這種愛不是沒有原則的濫愛,而是看到別人好,你要愛他,看到別人不好,你更要愛他,以此把他感化過來。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裡仁並不是說要住在仁人堆裡,而是要懷著一顆仁心,以仁的標準來要求、磨煉自己。仁是一種生活態度,它能滌蕩你心中的塵埃,還你一顆活潑純淨的心靈,讓你活得瀟灑,活得自如,活得理直氣壯,活得無愧於心。

解讀

仁者總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關於做人之「仁」,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為別人著想」。能夠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許多事情都可以順利地解決,這個世界就會擁有更多的關懷。生活中的很多誤解和隔膜實際上都是由於人與人的生活狀態存在差異,造成思維角度和方式不同所引起的。一個人如果能夠充滿仁愛之心,言行充滿人情味,不但能給他人帶來溫暖,也會令自己的人生順風順水。

東漢的袁安就是這樣一個充滿仁愛之心的人。有一次,鵝毛般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天放晴了,應該是掃雪的時候了。這時,洛陽的地方官下去視察,發現家家戶戶都出來掃雪。可是,走到袁安家門前時,看見雪地上連腳印都沒有一個,官員們懷疑袁安是不是在家裡被凍死了,急忙命人將他門前的雪掃開走進屋子,看見袁安在家裡直直地躺著。地方官問他為什麼不出去,且還可向親友家借點糧食,袁安說:「這樣的大雪天氣,大家都沒好日子過,我怎麼好去打擾人家呢?」地方官認為他很賢德,就舉薦他當了孝廉。

為自己謀取方便似乎是人們的天性,能夠將別人放在心上來考慮的人,無疑是道德高尚的人。袁安因為怕妨礙別人就不出門掃雪,真可稱得上是君子的行為,難怪地方官要把他舉薦為孝廉。人在順境中往往會沉浸在自己的快樂生活中而忽視他人的苦難和不幸,袁安卻超脫於個人的情感之外,將關注的目光投向同樣需要幫助的人,體現出他高於常人的境界。

北宋名臣張詠,官至吏部尚書。

一次,他辦完公事回到後廳,見一名守衛正在熟睡。張詠就把他叫醒,和氣地問他:「你怎麼了,是不是家裡出了什麼事啊?」果然,那人悶悶不樂地說:「我母親病了,哥哥外出很久了也沒有音信。」

張詠派人調查,證實守衛說的是實話。

第二天,張詠派了一個僕人代替守衛去照料他的母親,幫他把事情安排好,守衛感激不盡。

事後張詠說:「在我的後廳怎麼敢有人睡覺呢?這人當時睡著了,一定是心裡很愁悶,所以我才詢問他。」

像張詠這麼有人情味的領導,下屬能不願為他盡力做事嗎?的確,在生活中,一個充滿人情味和愛心的人,往往具有很強的親和力。無論其地位高低,都會贏得別人發自內心的尊敬。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可以說都不會有過不去的路。

人作為社會的一員,必然不能只為自己著想,否則,不但有道德上的污點,更是做人策略上的失敗。一個人,尤其是領導者,一言一行都應該帶有令人親切的人情味,多為他人著想一些。這不但能問心無愧,同時也會給自己增加「人氣」,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尊敬和擁戴。

5.以道義為準繩方可立功立世

【原典】

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世。

【張氏注曰】

理之所在,謂之義;順理決斷,所以行義。賞善罰惡,義之理也;立功立事,義之斷也。

【王氏點評】

量寬容眾,志廣安人;棄金玉如糞土,愛賢善如思親;常行謙下恭敬之心,是義者人之所宜道理。有功好人重賞,多人見之,也學行好;有罪歹人刑罰懲治,多人看見,不敢為非,便可以成功立事。

【譯釋】

所謂義,就是人們的行為要合乎事理,無論做什麼都要合乎事宜。以此來獎賞善者,懲罰惡人,繼而人心所歸,建功立業自然水到渠成。

從另一個角度講,義還是一套衡量人們的言行是否得「道」的標準,合乎這個標準,就一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違背這個標準,無論是天道還是天理,都難容其立身處世。

不論哪個朝代,哪個國家,人們對奉行仁義的人都充滿了敬仰和愛戴。因此,在古代就出現了「仁義大俠」、「仁義之師」之類的稱呼。老子對待這個問題是這樣看的——「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後來,孟子對老子的這句話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愛仁者人人愛之,敬仁者人人敬之」。

漢朝著名的學者董仲舒也很支持老子的這一觀點。在《仁義法》中,他講道「仁之法在愛人,不在愛我;義之法在正我,而不在正人」,意思就是首先要愛別人而不是愛自己,講正義首先從自己做起而不是要求別人。

清朝學者吳敬梓講「以義服人,何人不服」,就是指以仁義來服人,誰又會不服呢?

解讀

正直守義是為人間正義

歷史上有名的「強項令」(硬脖子縣令)董宣,在自己的崗位上,疾惡如仇,不畏強權,為懲辦凶頑,連皇帝都敢頂的精神,就是堅守道義立身立世的有力證明。

董宣字少平,東漢陳留郡(今河南開封東南陳留城)人。他勤奮好學,博通經史。光武帝建武初年,董宣做了幾任縣級官員,頗有政績和清名,後又被提升為北海國相。

在他年近七十歲時,又被調任為洛陽令,洛陽是東漢的都城,京師的豪門貴族常常倚仗權勢,枉行不法。董宣任洛陽令,執法如山,蔑視權貴,對皇親國戚的不法行為敢於懲辦。例如,皇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家有個惡奴,狗仗人勢,青天白日在洛陽西市殺人,然後躲進公主府內。洛陽府衙的吏役們誰也不敢進公主府中捉人,殺人犯在公主的庇護下,竟逍遙法外。董宣決心要懲辦兇犯,伸張正義。他不露聲色地暗暗派人監視兇手的動向,尋找時機,緝捕兇手。那個凶奴在府中躲了幾天,聽外面沒有什麼動靜,以為沒事了,就大著膽子坐上公主的車子,隨公主一起到城外去遊玩。董宣探知這一消息後,立即帶人抄近路趕到公主車馬必經的夏門亭。當公主的車馬一到,董宣手持利刃,突然往路中一站,迎面攔住公主的車,湖陽公主大吃一驚,怒聲喝道:「你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攔住我的車馬?」

董宣鎮定地回答:「稟公主,我是洛陽令董宣,特來緝拿在逃的殺人犯,請公主馬上交出兇手!」

湖陽公主根本不把小小的洛陽令放在眼裡,態度十分傲慢地責問:「董宣你身為縣令,不顧朝廷的法度,竟敢手執凶器,攔劫我的車馬,該當何罪?誰是兇手?!」

董宣見湖陽公主以勢壓人,異常憤慨,強壓怒火,義正辭嚴地說:「公主,你家法不嚴,致使家奴無視法律,膽敢在鬧市上無故殺人,本來就有一定的責任,現在又公開庇護殺人犯,更是錯上加錯!自古以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你的家奴?請速速交出兇手!」

湖陽公主見董宣毫不相讓,一點不講情面,不由惱羞成怒,十分蠻橫地說:「就算我的家僕傷了人命,如果我不把他交出來,你敢怎麼樣?」

董宣聽了,勃然大怒,喝令身後的差役,從公主的車上揪下那個殺人惡奴,就地正法,湖陽公主被這個場面驚得三魂出竅,立即調轉車頭,逕奔皇宮,哭哭啼啼到皇帝那裡去告狀。

光武帝劉秀九歲就失去父母,從小靠姐姐拉扯長大成人,所以他對湖陽公主感情特別深。他聽說姐姐遭到董宣的「凌辱」,不由大怒,立即派人把董宣傳來,不容分說,喝令近侍將他拉出去打死,董宣毫無懼色,從容地對劉秀說:「請陛下允許我臨死的時候說一句話。」「你還有什麼話說?」劉秀怒沖沖地喝道。「陛下以聖德而中興漢室,現在卻袒護姐姐縱奴殺人,今後還怎麼治理天下?用不著別人動手,讓我自己結果這條老命算了!」董宣說罷,就以頭猛撞殿柱,頓時血流滿面。劉秀聽了董宣的話,有所醒悟,又見董宣如此剛烈,不由暗暗佩服,怒氣漸消,馬上命殿上的小太監拉住他。

為了照顧公主的面子,劉秀對董宣說:「你要是現在給公主叩頭賠罪,我馬上釋放你。」

「依法辦事,何罪之有!」董宣堅決不答應。

劉秀見董宣如此固執,弄得自己也無法下台,不由心頭怒火又起,喝令侍從把董宣推到公主面前,用手強按他的腦袋,逼著他叩頭。不料董宣兩手用力撐在地上,就是不低頭。公主見了,窩了一肚子火,轉過身來激劉秀說:「文叔(劉秀的字)從前做平民百姓時,家裡窩藏亡命,官府明明知道,也不敢登門過問。現在貴為天子,操生殺大權,難道連一個小小的縣令也制服不了嗎?」劉秀深深地被董宣的不屈精神所打動,笑著對湖陽公主說:「正因為我現在身為天子,所以做事才不能胡來。」於是立即下令,釋放了這位「強項令」。

從此以後,洛陽城權豪縮頸,惡霸斂手,京師肅然。

董宣並不是顯官宿儒,也不是幾朝元老,不過是個普通的郡縣官員,光武帝為什麼不殺他,甚至奈何不了他?老百姓又為何如此擁戴他?原因既明瞭又簡單,在於他為官以節操和道義為本。正是這種「義」,讓他為人正氣凜然,不畏權勢,執法如山;正是這種「義」,威懾了刁頑惡徒,感動了平民百姓;也正是這種「義」,使他名垂青史,世代受到人們的敬佩和稱頌。

日行千里的良馬,其力固然可觀,但與它內在的品性相比,則不足論,千里馬更可貴、更可讚的是它那識途、護主的高尚的道義。同樣,「義」乃人生事業的基礎,是個人才能的統帥與主心骨。離開道義的建樹,事業就失去了穩固的根基,如艷麗一時不可長存的花朵;缺乏道義的約束和指導,無論你有多麼卓越的才能,也不會取得令人稱頌、經天緯地的成就。

6.時刻踐行禮的規範

【原典】

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張氏注曰】

禮,履也。朝夕之所履踐而不失其序者,皆禮也。言、動、視、聽,造次必於是,放、僻、邪、侈,從何而生乎?

【王氏點評】

大抵事君、奉親,必當進退;承應內外,尊卑須要謙讓。恭敬侍奉之禮,晝夜勿怠,可成人倫之序。

【譯釋】

禮,是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的總稱。人人必須遵循禮的規範,夙興夜寐,兢兢業業,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倫關係所排列的順序行事。

禮,從大的方面說就是社會各種制度,包括等級制度、宗法關係、禮法條規等,從小的方面說就是個人行為準則、禮儀規範。在封建社會,這些條條框框是人們必須遵守的,其法律效力相當於今天的憲法。

以「禮」治國是儒家一直倡導的基本精神,而這種禮制恰恰符合當時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需求,所以很盛行。

那時的很多人都認為治國應以綱常禮義為先。因為綱常禮義是「性」與「命」,即所謂「以身之所接言,則有君臣父子,即有仁、敬、孝、慈。其必以仁、敬、孝、慈為則者,性也;其所以綱維乎五倫者,命也」。無論是「三綱」還是「五倫」,都是一種天性天命的禮,誰也不能違背。並且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一秉於禮」,「自內言之,捨禮無所謂道德;自外言之,捨禮無所謂政事」。

解讀

禮多人不怪

諸葛亮可謂是整部《三國演義》中最具亮點的人物,人們對他的評價頗高。陝西岐山縣五丈原諸葛亮廟有一副讚揚諸葛亮的對聯:義肝忠膽,六經以來二表;托孤寄後,三代而後一人。很顯然,這是對諸葛亮歷史功績的誇讚。但人們對於諸葛亮的認識卻更偏重於他的計謀和為人處世方面。也可以說,人們更欣賞他的為人及處世智慧。

雖然在很多時候諸葛亮的禮數並不是最周全的,甚至有的時候在劉備面前還有點越俎代庖的嫌疑,然而有一次,他的禮數可謂是恰到好處。

在聯合抗曹取得了一定勝利的時候,蜀、吳兩家卻為了荊州鬧了起來。然後諸葛亮定計「三氣周瑜」,使周瑜氣絕身亡。當時,東吳上下對諸葛亮可謂是恨之入骨,欲殺諸葛亮而後快,兩家的盟友關係也面臨著分裂的嚴峻考驗。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時的諸葛亮卻親自到柴桑口為周瑜弔孝以盡禮儀。當然,諸葛亮也不是沒有準備、只身前往的,他也知道倘若自己有絲毫差錯,必然會有去無回。因此他帶上了威震長阪坡的趙子龍,以確保他到柴桑口之行的人身安全。

接著,諸葛亮設祭物於靈前,親自祭酒,跪在周瑜的靈位前,開始宣讀祭文。祭文寫得感人至深,諸葛亮宣讀完祭文,伏地大哭,淚如泉湧。他的表現令在場的東吳將士無不為之感動,甚至人們對於周瑜是否是被諸葛亮氣死的產生了質疑,哪裡還有報仇的意思。

這次祭拜,不管是不是發自諸葛亮的內心暫且不說,但是諸葛亮的禮數到了,而且諸葛亮祭拜的目的也達到了——不但消除了東吳諸人對他的恨,也修補了蜀、吳兩國合作的裂痕,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禮」自古就是受人推崇的道德,人們一直將「禮」看得很重。《禮記·冠義》上說:「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記·曲禮》說:「鸚鵡能言,不離於禽。猩猩能言,不離於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當然,封建社會的很多五花八門的禮數都是徒有其表,可以借鑒,卻不值得極力推崇。但是,我們國家畢竟是禮儀之邦,所謂「禮多人不怪」,平時做個知書達「禮」的人還是不無裨益的。

「禮」是出自對人的敬重,而透過內心的傾慕和外在的尊崇表達出來。若對人沒有那種敬重之心,即使表面的功夫做得再出色,那也都是假的,並不可說是禮,只能說是虛禮;相反,只要對他人產生敬重的心,不論你有否向人行「禮」,這已是真真正正的禮了!所以說,禮可以有形,也可以無形,最重要的是人的內心。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禮」,也正是由於忽略了它們,才使得家庭矛盾升級、朋友關係緊張……從而導致一系列隱患的產生。

《左傳·僖位公三十三年》上記載,春秋時一個叫冀芮的人在田里鋤草,他的妻子把午飯送到田頭,恭恭敬敬地用雙手把飯捧給丈夫。丈夫莊重地接過來,畢恭畢敬地還禮後才用飯。妻子在丈夫用飯時,恭敬地侍立在一旁等著他吃完,收拾餐具辭別丈夫。這件事被當時晉國的一個大夫看見了,傳為佳話。

《左傳》上記載的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作為對「相敬如賓」這個成語的解釋。在我們看來,夫妻間應該少些禮數,但是必要的禮數卻能夠增加彼此間的親密度,使夫妻關係更加和諧。同樣的道理,朋友、兄弟間倘若多一些禮數,也會使那些沒必要矛盾的減少;上下級間倘若多一些禮數,也能形成一種融洽的工作氛圍,使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7.要想建功立業就不能五缺其一

【原典】

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

【張氏注曰】

老子曰:「夫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者,散也。道散而為德,德散而為仁;仁散而為義,義散而為禮。五者未嘗不相為用,而要其不散者,道妙而已。老子言其體,故曰:「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黃石公言其用,故曰:「不可無一焉。」

【王氏點評】

道、德、仁、義、禮此五者是為人,合行好事;若要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不可無一焉。

【譯釋】

凡是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對於道、德、仁、義、禮這五種思想體系,都是不可或缺的。

道、德、仁、義、禮作為一種內心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既是做人之德,又是做事之器。我們常可以在生活中見到這麼一種人,他們態度蠻橫,行為霸道,恨不得將所有的好東西都據為己有,但他們又真正得到了什麼呢?而且有道、德、仁、義、禮這五種美好品德的人,雖然他並未成心有意地去索取,但上天並不負於他,那些理應屬於他的,以及他所得到的東西,都會盡其所用,伸手可及。

朱熹《朱子語類》中有云:「聖人之德無不備,非是只有此五者。但是此五者,皆有從後謙退不自聖之意,故人皆親信而樂告之也。」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解讀

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一個人的立世之本

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人的立世之本,是任何代價都不能換取的。我們要做一個頂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就必須在內心深處具備道、德、仁、義、禮這幾種美德,要時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不僅僅追求虛名。

道德是人們生活及其行為的一種重要的準則和規範。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是具有個性的。但是,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因而就必須自覺地遵循社會的道德準則與規範。

然而,大千世界,世象紛繁,人們的處世態度,行為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有的人豁達大度,有的人斤斤計較,有的人積極進取,有的人自暴自棄,有的人堅持正義,有的人顛倒是非……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可能很多,但都與他們道德品質的優劣有關。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應正確判斷孰是孰非,不斷提高道德品質的水準,自覺地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

曾國藩是個不折不扣的書生、文人,但後來由於形勢需要他做了湘軍的統帥,但很快就適應了,而且做得比當時所有的專業軍事將士要好,其原因就在於他的人格修煉。

大事業只能是人格完美的人才能擔當得起。要立志做大事業,只靠技能不行,還要注意人格的修養。

東漢時,羊續在南陽做太守。南陽這個地方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農業和畜牧業非常發達。由於這裡的人民生活富裕,社會風氣難免奢侈浮華。特別是地方官府中請客送禮、講究排場、講吃講喝的風氣尤為嚴重。看到這種情況,羊續十分不滿,他決定要移風易俗。但要改掉一些不正之風,必須先從官府和為官者入手。羊續覺得還是先從自己這個太守做起比較好。

一天,郡裡的郡丞提著一條很大的魚來看羊續。他為了讓羊續收下他的魚,就說這條魚不是買的,也不是向別人要的,而是自己在休息的時候從白河裡釣上來的。接著他還向羊續介紹了南陽的風土人情,並極力誇讚白河鯉魚味美可口。他還說,自己絕不是拿這條魚送禮,而是出於同事之間的感情,讓新來的羊續嘗一嘗。羊續聽他說了這麼多,但還是決定不收他的魚。而郡丞是無論如何都不把魚拿回去。他說:「太守您要是執意不收,那就是看不起我,我從此以後也不會和你共事了。」羊續盛情難卻,只得將魚收下了。

郡丞走後,羊續拿起魚來看了一會兒,就吩咐家人用麻繩將魚拴好,掛在自己的屋簷下。

幾天後,郡丞又來看望羊續,手裡提著一條比上次更大的魚。羊續一看,很不高興,就說:「在南陽這個地方,除了我以外,你的官位最高了。你怎麼好帶頭給我送禮呢?」郡丞聽了,輕輕地搖了搖頭,還沒來得急說什麼,羊續就從屋簷下拿出曬乾了的魚,說:「你看,上次的魚還在這裡,你一起拿回去吧!」郡丞一看到風乾的魚,臉馬上紅了,他轉身就離開了羊續的家。

從此,南陽再也沒有人給羊續送禮了。

南陽的百姓聽了這件事後,都很高興,紛紛稱讚新來的太守廉潔不貪。有人還給羊續取了個「懸魚太守」的雅號。

時刻加強自己道德品質的修養,你就能獲得周圍人的關注與理解。

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首先要自尊自重,要明確社會的準則與規範。只有形成自我反思、自我塑造的自覺性,才能不斷地進行自我解剖,自我洗滌,從而達到完善的境界。

加強道德品質的自我修養,還應當從民族精神和倫理文化中汲取養分。我們的民族精神和倫理文化造就了眾多的道德品質高尚優秀的人物,他們重氣節,輕私利,輕富貴,甚至輕生死,如:司馬遷秉筆直書,不避災禍;關天培抗擊侵略,捨生忘死;劉胡蘭面對鍘刀,大義凜然……他們的高風亮節,不正是我們道德修養的典範嗎?然而當我們在這學習過程中遇到挫折和困境時,還應想想那些哲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奇跡總是在厄運中產生的」,「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這是中外哲人從無數事實中提煉出來的哲理,這些對我們怎樣在挫折和困境中優化自己的道德品質有很好的啟示作用。

8.要通曉盛衰與成敗的道理

【原典】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張氏注曰】

盛衰有道,成敗有數;治亂有勢,去就有理。

【王氏點評】

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國昌盛,盡心而行;君若無道,不聽良言,其國衰敗,可以退隱閒居。若貪愛名祿,不知進退,必遭禍於身也。能審理亂之勢,行藏必以其道,若達去就之理,進退必有其時。參詳國家盛衰模樣,君若聖明,肯聽良言,雖無賢輔,其國可治;君不聖明,不納良言,儔遠賢能,其國難理。見可治,則就其國,竭力而行;若難理,則退其位,隱身閒居。有見識賢人,要省理亂道理、去就動靜。

【譯釋】

那些有名的賢人君子之所以事業有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都明白盛衰、成敗的規律所在,掌握了這些規律可以很好地預見即將發生的事,從而為下一步的行動作出正確的決策,或者走,或者留,或者進,或者退,都可以從容應對。

這些事情看似容易,卻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清醒的頭腦、足夠的學識和閱歷,更需要平日裡細心觀察和思考,不斷地總結前人的經驗,不斷地實踐,最後才有可能達到「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的境界。

解讀

什麼是真正的學問

讀《素書》是為了學習做人做事,但《素書》告訴你,真正的學問並不全在書本上。真正的學問要「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用通俗的話來講,就像學生讀書,先要把書通讀,進入其中,然後把書讀厚,從一個論題衍出另一個論題,從一個知識點發散出其他知識點,將知識融會貫通。然後再把書讀薄,將其中的重點歸納整理出來,將眾多的知識點匯聚到一起,拋棄其中熟知的、無用的東西,最後和現實相結合,最好能把世間的事物本質統統看透,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人生實踐。這樣才算是學好了這一門課。

但是在這之前,如果自己的實踐經驗還不夠,或是處於無知的狀態,那又怎麼可以去冒充已經通曉了大智慧呢?

《紅樓夢》中有一個對子:「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世事都洞明、透徹了,這是真學問,對人情世故都通達了,那是大文章。一個人的修養若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很了不起的了。

錯誤和失敗並不是百分之百一定的,只要懂得去總結整理,錯誤和失敗也是一筆財富,而且可以向著成功轉化。這也是世事洞明皆學問的道理。

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所經歷的不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所經歷的失敗會遠遠多於成功,如果因此而自認為是個失敗者,那就不免浪費了生活賜給我們的珍寶。

在有限的生命裡,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洞明世事、練達人情的智者,而不要用尋常人的眼光早早將自己限定為一個成功者或是失敗者,這才是超然於物外的明智。

9.不得意時就守志待時

【原典】

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張氏注曰】

道猶舟也,時猶水也;有舟楫之利而無江河以行之,亦莫見其利涉也。

【王氏點評】

君不聖明,不能進諫、直言,其國衰敗。事不能行其政,隱身閒居,躲避衰亂之亡;抱養道德,以待興盛之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尚父阿衡帝師王佐);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

【譯釋】

在時機不成熟的時候,君子就隱居深藏,等待,但不失其意志,他們相信,終有一天,自己的價值會被明主發現。

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人和事很多。如果你有抱負、有能力,但就是沒有機會,這該怎麼辦?那就「潛居抱道」等待時機,儘管這個過程很寂寞、很孤單。很多人都羨慕那些成功者頭上亮麗耀眼的光環,卻很少有人能體會到成功之前的寂寥和無奈。

守得雲開見月明,終得梅花撲鼻香。經歷過一些挫折,真正的賢能之人終有出頭之日。

解讀

好酒不怕巷子深

有句俗話叫「好酒不怕巷子深」。孔子也說了,不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不知道別人。只要你德才真的出眾,就不怕沒有識你的伯樂。一時的不得志,只是因為時候未到罷了,姜太公釣魚釣到80歲,還不是被周文王請出來了?姜太公又稱姜尚,字子牙。他是周武王打敗商朝、攻下殷都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和西周的開國元勳,是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和政治家,被稱為「周師齊祖」、「百家宗師」,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說漂泊不定、困頓不堪,但是他卻滿腹經綸、壯志凌雲,深信自己能幹一番事業。聽說西伯姬昌尊賢納士、廣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來到西歧後,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薦,而是來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住了下來。此後,他每日垂釣於渭水之上,等待聖明君主的到來。

姜尚的釣法奇特,短竿長線,線系直鉤,不用誘餌之食,釣竿也不垂到水裡,離水面有三尺高,並且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姜尚釣魚,願者上鉤。」一個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太公不掛魚餌的直魚鉤,嘲諷道:「像你這樣釣魚,別說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魚。」姜尚說:「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魚不是大丈夫所為,我寧願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魚鉤不是為了釣魚,而是要釣王與侯。」

後來,他果然「釣」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興周伐紂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幹,他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著聘禮,親自前往磻溪應聘,並封姜尚為相。姜尚輔佐文王,興邦立國,幫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於齊地,實現了建功立業的願望。姜太公釣出的可謂是一條「王侯大魚」。

10.乘勢而上就能一飛沖天

【原典】

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

【張氏注曰】

養之有素,及時而動;機不容發,豈容擬議者哉?

【王氏點評】

君臣相遇,各有其時。若遇其時,言聽事從;立功行正,必至人臣相位。如魏征初事李密之時,不遇明主,不遂其志,不能成名立事;遇唐太宗聖德之君,言聽事從,身居相位,名香萬古,此乃時至而功成。事理安危,明之得失;臨時而動,遇機而行。輔佐明君,必施恩布德;理治國事,當以恤軍、愛民;其功足高,同於前代賢臣。不遇明君,隱跡埋名,守分閒居;若是強行諫諍,必傷其身。

【譯釋】

假如能充分把握時機,並且立即行動,那就能很容易獲得人臣的高級職位;如果得到機會就立即振臂奮起,那就能夠成就當代獨一無二的豐功偉業;如果運氣本來就不好,又不懂得主動把握機會,那就只能被無情淹沒,終身無所作為。

解讀

適時把握時機即可一飛沖天

適當地把握時機,適時掌握主動權,就會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這是為人處世立於不敗之地的要旨。

做好一件事情,客觀條件極其有限,但只要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善於動腦,主觀能力自然會發揮到極致。

唐朝末年,浙江以東的裘甫率農民發動起義,已攻佔了幾個城池,朝廷任命安南都戶王式為觀察史,鎮壓動亂。剛上任的第一件事,王式命人將縣裡糧倉中的糧食發給饑民。眾將官迷惑不解,都說:「您剛上任,軍隊糧餉又那麼緊張,現在您把縣裡糧倉中的存糧散發給百姓,這是怎麼回事呢?」王式微笑著說:「反賊用搶糧倉中存糧的把戲來誘惑貧困百姓造反,現在我向他們散發糧食,那麼,貧苦百姓就不會強搶了。再者,各縣沒有守兵,根本無力防守糧倉,如果不把糧食發給貧苦百姓,等到敵人來了,反而會用來資助敵人。」

王式的一番話,各位將領聽後都覺得言之有理。果然,叛軍到達後,百姓紛紛抵抗,不到幾月工夫,叛亂被平定。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世上的事情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隨著情況、形勢的變化,及時掌握有利時機,把握主動,靈活應對,這是一個人立身處世建功立業不可或缺的本領。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處處時時以應變的心態看待社會,要做好應對變故的思想準備,並機動靈活運用應變之術,以使自己永立不敗之地。

所以,駕馭時機在許多場合中都是靠「裝糊塗」才會成功的,這種糊塗有進攻型的,也有退卻型的,不同的場合要靈活運用,以謀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11.道的修養超乎一切

【原典】

是以其道足以高,而名揚於後世。

【張氏注曰】

道高則名垂於後而重矣。

【王氏點評】

識時務、曉進退,遠保全身,好名傳於後世。

【譯釋】

正是因為有些人道德的修養足夠高尚,所以他們才會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不管你有多大的官職,也無論你在戰場上殺了多少敵人,但凡你想得到老百姓的口碑就必須有足夠高尚的「道」的修養,而無「道」之人只有遭人唾棄的份兒。比如趙高、秦檜之輩,儘管位居宰相之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身後留下了什麼?不過是罵聲一片而已。

通俗地講,「道」的修養也算是成功的一項硬性指標。

解讀

為學做事應以道的修養為本

一個人無論學什麼做什麼,首先要在道德上立根基。這是做人的根本,沒有這個根本,再高的學問、再大的本事也是沒有益處的。舉個例子,警察和小偷之所學,有許多相似、相通之處,但是,同樣的學,卻導致不同的結果,其原因就在於人之本。這就像今日所說的道德與科學的關係一樣。如何運用科學技術,不是取決於科學技術本身,而是取決於人的道德觀念。總之,道的修養是人之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本,才可以言及其他。換言之,也就是先做人,再為學,再做事。

一個人有沒有學問,學問的好壞,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識,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實行「孝」、「忠」、「信」等傳統倫理道德。只要做到後面幾點,他就能夠擺脫一些低級趣味和自私傾向。這樣的人,即使他說自己沒有學習過,但他已經是有道德的人了。在今天,道德修養和文化知識同等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德才兼備的有用之人。

的確,一個人儘管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如果他的言談舉止、行為方式愚笨乖謬,不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又有什麼用呢?相反,一個人即使沒有什麼文憑,沒有進過大學校門,但他言談文雅,舉止得體,行為方式正確,能夠有所發明,有所創造,難道你能夠說他沒有學習過什麼嗎?

世間什麼最難?做人最難,拼上三年兩載做成一件兩件事不難,做人卻是一輩子的事,弄不好一輩子也不會做人。不會做人怎麼做事?

有一個名叫公明宣的人在曾子門下學習,三年不讀書。曾子說:「你在我家裡,三年不學習,為什麼?」

公明宣說:「我哪敢不學習?我看見老師在家裡,只要有長輩在,連牛馬也沒有訓斥過,我很想學習您對長輩的態度,可惜還沒有學好。我看見老師接待賓客,始終謹慎謙虛,從來沒有鬆懈過,我很想學習您對朋友的態度,可惜還沒有學好。我看見老師在朝廷辦公事,對下屬的要求很嚴格,但從來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我很想學習您對下屬的態度,可惜還沒有學好。」

曾子離開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說:「我不如你,我只會讀書罷了!」

以往我們的教育偏重於告訴人們什麼是好人、必須做好人。比較偏廢於教育學生怎樣去做人,以致學生對於為人處世的原則方法並不明瞭。因而不善應對不善交際,不能協調好人際關係,不能較好地把內在的美德變成外在的美行,把個人恰當地融入集體之中。

那麼,一個人究竟該如何學做人呢?有人為此做出了如下界定:

其一,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其二,與人為善,切忌驕橫。眾怒難犯,專欲難成。物極必反,器滿則傾。肆無忌憚,焚己傷人。切勿恃強凌弱。倚勢凌人,勢敗人凌我;窮巷追狗,巷窮狗咬人。

其三,謙和為美,多讓少爭。對人須有敬愛之心。相愛無隙,相敬如賓。榮辱毀譽,處之泰然。小不忍則亂大謀,不鬧無原則的紛爭。

其四,誠信待人,遠離是非。君子重信諾,一字值千金。胸懷坦蕩真君子,口蜜腹劍是小人。毋以己長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有言人前說,人後不說人。所謂:閒談莫論人是非。

其五,仗義疏財,扶危濟貧。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烈士讓千乘,貪夫爭一文。不因貧而捨,不以富為尊。

是以,做人決然是門大學問,絕對一言難盡,絕非一蹴而就。管窺蠡測,憑君擷取。

我們並不是主張不會做人,就不要學知識,而是要把做人的道德修養放在第一位,把學知識放在第二位。因為,一個連人都做不好的人,學到再多的知識又有何用呢?

《素書全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