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農業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互相信任開始,之後才會有接觸交流及進一步的共同作業,最終促進人類共同的發展進步,而區塊鏈完美詮釋了這一關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允許系統中多人參與記賬過程,也就是說,每人都有一個完全相同的賬本,但誰都不可以刪除或修改賬本內容,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既然區塊鏈的實用價值及透明度都較高,在我國這個農業大國,區塊鏈能否與農業結合得相得益彰呢?

我國農業現狀

1. 從農業生產經營形態來看,目前農業生產經營依然比較傳統、粗放,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變;

2. 從資源可持續發展情況來看,中國農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資源和能源消耗,致使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直接影響生態安全、人民健康;

3. 從信息化程度來看,中國農業信息化、現代化進程還處於起步階段,需要相關人士引入更多的先進技術,提升農業智能化水平;

4. 從食品安全角度看,法律約束、監管力度不夠,以及部分企業、個人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導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層出不窮,人們對食品安全機制缺乏足夠的信任。[17]

圖4–36 我國農業存在的問題

基於我國農業現狀,可與區塊鏈技術結合的方向有兩個:商品化與農業保險

1. 商品化與區塊鏈:消費流程全透明。

生產商可運用互聯網身份標識技術,將生產出來的每件產品的信息全部記錄在區塊鏈中,在區塊鏈中形成某一件商品的產出軌跡。

舉例來說,假如小王自產了10斤非轉基因小麥,於是他在區塊鏈上添加一條初始記錄:小王於某日生產了10斤小麥。接下來,小王把這10斤小麥賣給了去集市趕集的小劉,於是區塊鏈上又增加了一條記錄:小劉於某日收到了小王的10斤小麥。之後,小劉把小麥賣給了城裡的麵包房,區塊鏈上新增記錄:麵包房於某日收到了小劉的10斤小麥。接著,麵包房把小麥做成了麵包。最終,當消費者購買麵包時,只需在區塊鏈上查詢相關信息,就可以追溯麵包的整個生產過程,從而鑒定真偽。

圖4–37 消費流程全透明

2. 農業保險與區塊鏈:提升農業智能化。

將區塊鏈技術與農業保險相結合,不僅可以有效減少騙保事件,還能大幅簡化農業保險的辦理流程,提升農業保險的賠付智能化。比如,一旦檢測到農業災害,區塊鏈就會自動啟動賠付流程,這樣一來,不僅賠付效率顯著提升,騙保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圖4–38 提升農業智能化

案例一:沃爾瑪的全球供應鏈

沃爾瑪與IBM以及清華大學展開合作,在中國政府的協助下啟動了兩個獨立推進的區塊鏈試點項目,旨在提高供應鏈數據的準確性,保障食品安全。沃爾瑪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全球供應鏈,成本將減少1萬億美元。此舉不僅能夠幫助中國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更會為沃爾瑪本身大幅度降低成本。

IBM全球供應鏈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解釋道:「一旦這個試點項目投入運行,沃爾瑪將從中國的豬肉市場獲得更為豐厚的利潤。」

該試點項目目前處於起步階段,共安排了三個測試節點,包括IBM、沃爾瑪和一家不願意透露名稱的供應商。負責人表示,等到後期測試節點達到10個時,整個行業成本將減少「數十億美元」。項目開展後,沃爾瑪超市的每一件商品,都在區塊鏈系統上完成了認證,都有一份透明且安全的商品記錄。在分佈式賬本中記錄的信息也能更好地幫助零售商管理不同店舖商品的上架日期。[18]

案例二:Filament的智能農場

根據Agfunder News(農業新聞網站)的報道,眾多分佈式賬本農業解決方案正在興起,包括創造出「智能農場」概念的Filament公司。在Filament公司的平台上,用戶可以利用智能農場技術建造可靠的農場基礎設施。所謂智能農場,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模式,能夠提高環境質量,整合科學技術與生物循環調節,通過農場運作創造經濟價值。採用區塊鏈技術的農場能夠播報防篡改的氣象數據、短信提醒、機械協議、GPS(全球定位系統)定位,並從其他相關平台上獲取更準確的信息。

業內人士在解釋區塊鏈在推動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潛力時指出:消費者對「乾淨」食品(包括有機食品)的需求急劇增加,但生產商和製造商通常很難保證從農場到餐桌這個生產流程中數據的準確性。在這個問題上,區塊鏈可以提供很大幫助。此外,區塊鏈技術在農業領域的實際應用還包括減少不公平定價、記錄產品產地、減少進口農產品影響、發展本地化經濟。在未來,區塊鏈平台還可以幫助匯款到農村地區,提供農業金融解決方案。

區塊鏈技術正向人們展示它改變全球市場和經濟產業的潛力,農業領域將是其中之一。[19]

《圖說區塊鏈:神一樣的金融科技和未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