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板斧」

在印度工作了七年多的陳彥,突然發現自己對印度同事的瞭解遠不如想像中那麼深入。

2016年2月23日晚,杭州黃龍國際中心,螞蟻金服印度Paytm(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和商務平台)項目負責人陳彥,正帶領從印度趕來的同事經歷著螞蟻金服有名的「三板斧」的考驗。

「三板斧」是螞蟻金服的業務共創會的簡稱。每隔一段時間,螞蟻金服的業務骨幹就會經歷這樣一場嚴酷的頭腦風暴。每次「三板斧」時,HR會先將參加的員工進行分組,選出組長和副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就特定問題展開討論,得出的結果會接受公司高層和其他組「嚴苛」的質疑和PK。這個通常持續三天三夜的業務共創會,因對員工腦力和體力的嚴酷考驗而聞名。在陳彥參加的這次「三板斧」裡,他是組長,印度Paytm高級副總裁Kiran Vasireddy是副組長,而組員基本都是印度Paytm副總裁級別的高管。

這是「三板斧」第二天的晚上。

此刻,時針指向了2月24日的凌晨。從24日早上9點開始,漫長的討論已經過去了15個小時。一個個細如髮絲的問題,像籐蔓一樣裹住了參加討論的每個人。剛開始的時候,組員還試圖抽絲剝繭地耐心尋找答案,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都極度疲憊,煩躁的情緒開始蔓延。

就在所有人筋疲力盡之際,Kiran Vasireddy突然爆發了:「我不幹了,這個討論我不參加了。」他搖著頭大吼道,鬱積的不滿像火山噴發般奔湧而出。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反對,陳彥有點兒蒙,但他還是下意識地做出了反駁:「不行,今天必須討論出結果。」

「我們很累,要休息,這樣做沒有意義。」Kiran Vasireddy是印度Paytm杭州之行的領隊,他的抱怨馬上引來了印度下屬的附和。頃刻間,陳彥的組員開始「倒戈」,二十幾個人圍在一起,跟隨Kiran Vasireddy你一言我一語地向陳彥發難。

「不能走,就剩最後一口氣了,再憋一下就出來了。」陳彥力勸組員留下。

在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三板斧」的目的是要讓員工在「極限狀態」中得到感悟。這種狀態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促進大家放下戒備心,真實溝通,這種將人逼到極限狀態的討論,每次都會讓團隊成員有「急中生智」和「脫胎換骨」的領悟。

陳彥的經驗是,越到深更半夜,越能產生有價值的思想。晚上12點之後是自由的時間,大家可以回去休息,但往往凌晨四點甚至六點,還有人在討論。他在參與過的每一次「三板斧」中,都會看到有人掉眼淚,都會感覺到巨大的進步,這樣的討論對團隊在短期內將業務打穿、打透很有幫助。

正是看到了這些好處,螞蟻金服才有讓印度Paytm的高管來參加的大膽決定。為了準備這個活動,陳彥花了半年時間。臨行之前,他和Paytm的創始人、股東和高管都打了招呼,當時印度方所有人都覺得主意很不錯,可是不曾想到,真正到了現場,還是出現了這樣的衝突。

雙方的爭吵持續了半個小時,最後所有人不歡而散。

當晚,陳彥一夜未眠。

2006年,工作了兩年多的陳彥,加入一家中資的通信公司之後來到印度。在老東家工作的六年裡,陳彥參與了印度無線通信網的搭建。但不管是在老東家還是在螞蟻金服,他從沒有跟印度人發生過任何形式的衝突,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次激烈的爭吵更是讓他難以釋懷。

事後,陳彥和HR就這次「三板斧」進行了深入討論,也和螞蟻金服的高層多次復盤。

這件事情給了陳彥兩個提醒:一是螞蟻金服和Paytm有不同的組織文化,一起工作時要彼此包容,特別是要尊重當地人的工作方式,絕不能把阿里巴巴的工作方式不做任何改變地強加於人;二是如果想讓Paytm高層真正相信兩個組織在一起能夠產生化學反應,就必須讓印度的團隊親身感受,不能只靠說教。

「這也證明我們國際化戰略的正確性,我們沒有當地人的優勢,不可能比本土團隊做得更好,我們就是提供彈藥和思路。」陳彥說。

《螞蟻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