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三文魚致盲?

染色三文魚致盲?

染色三文魚致盲?

有位著名的美食家發表了一篇博文,說橙紅色的三文魚是因為吃了一種叫做“角黃素”的色素,宣稱“歐盟食物安全組織最近的研究是,吸入高份量‘角黃素’的話,這種物質會積聚於視網膜,影響視力。開始禁止使用……”毫不意外,這則“爆料”引發大量轉載,有媒體甚至用了“染色三文魚致盲”的說法。

角黃素又叫“斑蝥黃”,是一種天然存在於甲殼、魚類、藻類等生物體內的類胡蘿蔔素。它是一種橙紅色的色素,穩定性比較好,可以用於飲料、醬料、肉類等食物的調色。相比於直接用於食品,它更多地用在飼料中。比如三文魚,角黃素可以使它的肉更加紅潤。對於其他魚類或者家禽,它也有用武之地。比如蛋,它就可以使蛋黃看起來更加誘人。

每當看到這種“不天然”的做法,就有人痛罵“天朝商家”的無良。其實這實在有點往“天朝無良商家”身上貼金——如果這是中國人發現的,還真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用角黃素喂動物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作為一種小分子,人工合成顯然要比天然提取更加經濟實惠。所以作為飼料添加劑的角黃素,基本上是人工合成的——當然,天然的與合成的,分子結構並沒有差別。

與中國女性追求白白嫩嫩不同,北美的女性們追求深色的皮膚,也就是通常說的“太陽色”或者“健康色”。要獲得這樣的皮膚,曬太陽當然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不過,激烈的日曬會損傷皮膚,甚至增加皮膚癌的風險。所以,“安全曬黑”引人注目,在北美甚至成了一個產業。一類叫做“美黑丸”的產品應運而生。它的賣點在於,不用曬太陽,或者減少曬太陽,也能讓皮膚變成“太陽色”。角黃素就是這類產品中最有號召力的成分。就像中國不少時尚女性為了減肥什麼都敢吃一樣,北美也有時尚女性為了曬黑什麼都敢試。雖然美國FDA從來沒有批准過這種美黑丸,但還是有人從其他國家非法進口,並以大無畏地精神當起了小白鼠。

不幸的是,美黑丸是否使這些“勇敢者”變黑尚不清楚,角黃素沉積到視網膜上的現象倒是被發現了。不過,幸運的是,這些沉積尚沒有造成視力損傷,在使用者及時回頭之後,慢慢地消失了。至於美食家說的“影響視力”,並沒有證據,只不過是臆測罷了。而媒體轉載中所說的“致盲”,就更是腦補的結果。

不過,這至少說明,角黃素這種“天然色素”,並不天然地意味著“安全”。它對健康有什麼樣的影響,還必須通過嚴謹的科學實驗來審查。經過實驗,發現食物中的角黃素只有一小部分能被吸收,大部分會直接排出體外,吸收的比例跟食物中的脂肪含量有關。在動物中,吸收率只有3%到8%。而在人體中,吸收率在9%到34%之間。吸收的部分可能到到肝、脾、脂肪組織和腎上腺等部位。停止食用之後,其他組織中的會很快消失,脂肪中的則減退緩慢。總體而言,5天才能消退一半。

在各種毒性實驗中,角黃素在致死量、遺傳毒性、生殖、致癌、器質病變、致敏等方面都表現良好,展示了“哪怕是當糖豆吃都沒事”的安全性。安全審核要關注的,就是在視網膜上的沉積。

雖然曬黑愛好者們的“視網膜沉積體驗”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不過視網膜上沉積出一堆不該有的東西還是件挺彆扭的事情。科學家們關心的是攝入量與沉積的關係。在猴子與人體實驗中,每公斤體重每天攝入的量不超過300微克,就觀察不到視網膜上沉積的出現。

從實驗結果到安全標準,還需要一個比較大的安全係數,以保護那些悲催的倒霉鬼們。所以,國際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取了個10的安全係數,把安全限量定為每天每公斤體重30微克。那位美食家說“歐盟最近評估角黃素的安全性”確有其事,不過他沒看明白的是:評估結果確認目前的安全標準完全合理,不用修訂。

歐盟專家委員會還評估了人們的日常攝入量。他們根據愛爾蘭人的飲食習慣,假定他們吃的所有魚都是餵了角黃素的,再加上其他食物中直接使用的,平均攝入量是每天每公斤體重6、1微克;即使是攝入量比95%的人要多的人,也只有16、1微克。針對兒童計算出的攝入量要稍微高一些,不過也明顯低於30微克的“安全限量”。再考慮到計算中所作的假設都是往大了估計(比如不可能所有的魚都餵了角黃素),歐盟專家委員會認為:人們日常攝入的角黃素不會“過量”。

而中國人吃的三文魚等“染色魚類”的量,大概無法與愛爾蘭人相比。去擔心攝入“角黃素致盲”,就更是杞人憂天了。

《三文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