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

雖然問題顯得撲朔迷離,但如今的九隆早已今非昔比,他不僅力量方面有著極大的提升,自從佩戴過仙鬼面之後,就連智慧也比以前要敏銳了許多。他立即就想到,這兩個來訪者定然知道那本筆記的下落,不是見過普茲阿薩本人,就是機緣巧合從他手中得到了此書。不管怎麼說,這二人一定與普茲有著某種關係,倒不如來個順籐摸瓜,就勢將隱匿多年的普茲找將出來。
念及此處,他吩咐官員將那兩人帶上殿來,自己要親自和他們說話。
片刻,二人雙雙走進前來。九隆凝目觀瞧,只見面前二人一個俊秀非凡,一個貌似天仙,當真是一對絕美的璧人,讓人一看之下便心生好感。
待二人走到近前,九隆便沉聲問道,這魘魄石一詞,你們是從何處聽來?
那名叫慧靈的青年男子倒也不懼九隆的威嚴,朗聲答曰,他本是哀牢國的王室成員,那魘魄石以前在哀牢也曾出現,他當然知道這石頭叫什麼名字。
九隆聽說此人乃是自己的後代,便好奇地問他,既然你是哀牢的子民,那你可知我是何人?
慧靈盯著九隆看了半晌,隨後他搖了搖頭,示意自己並不認識。
九隆暗暗點頭,心想也對,這孩子不過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而自己的年齡卻已接近三百歲了。當初自己離開哀牢的時候,這孩子的祖宗恐怕也還沒有出生呢,他又豈會認得自己是誰。
於是九隆微微一笑,繼續問道,你不認得我倒也無妨,那我再來問你,慧靈這個名字乃是漢人所用,不是哀牢王室應有的名字,你又為何說自己是哀牢的子民?你倒說說,哀牢進來的狀況如何?
慧靈答道,他本來的名字應叫布哲,慧靈是他自己起的漢人名字。如今哀牢王國已危機重重,只怕再過得幾年,這個本來興盛強大的國家就要不復存在了。
九隆聞言頓感一驚,忙讓慧靈詳細道來。慧靈續道,自當年秦皇稱帝,到後來的楚漢相爭,許多年以來,整個中原一直處於戰火之中。好不容易漢帝登基,天下總算太平了二百餘年,卻終於因治國不善而激起了民憤,天下大亂,兵戈四起,到處都是討伐漢室的大軍。
如今大漢朝已被一個名叫王莽的人推翻了帝位,此人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新』,如今已然在位十載有餘了。
不過他這皇帝也必定做不久長,在王莽掌權之後,他急於解決前朝留下的一系列遺留問題,並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由於他改革的幅度過激、過快,這便引起了百姓的不滿和氣憤,再加上如今洪旱兩災連續不斷,最終導致中原地域赤地千里,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如今,赤眉、綠林、銅馬等多股勢力揭竿而起,打算再次將王莽的帝位徹底推翻。並且從當下的局勢來看,王莽也不可能再支持多久了。
面對如此大好的時機,作為王室成員的慧靈曾經多次進言讓哀牢王出兵,從而佔據更多的領土,擴大哀牢王國的勢力範圍。
然而,現在的哀牢王卻是昏庸至極,他不理國政,整日沉迷於酒色之中。國家的一切大事小情,全都由一個叫柳貌的人執掌打理。全國上下均是心知肚明,今後繼承王位之人,也定非柳貌莫屬。
說起這柳貌,慧靈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此人不但沒有採納慧靈的建議,而且還多次斥責慧靈,說他這種想法乃是亡國之道。在如此紛亂的格局之下,他毫無半點雄心壯志,反而經常表現出對大漢朝的嚮往之情,他曾親口言道,倘若自己能早繼承王位幾十年,必會率領國中子民歸附大漢,從而讓百姓過上更加寧定富裕的日子。
如今漢朝雖亡,但柳貌仍舊心向大漢。他也不止一次的說過,當下有一俊傑重新豎起了漢朝的大旗,此人名叫劉秀,乃是百年不遇的明主。如不出所料,此人必能平定天下,重新建立大漢基業,到了那時,自己必將俯首稱臣,在大漢國的治下讓百姓安居樂業。
慧靈極為不解柳貌的做法,好端端的哀牢王國,卻要不動一兵一卒地拱手相讓。這讓開創基業的祖先如何安寧?這又讓身為龍族後裔的哀牢子民情何以堪?
因此,他孤身一人行遍天下,為的就是尋找傳說中的魘魄石來扭轉局勢,只要自己獲得足夠的力量,便能高舉大旗率眾造反,從而推翻現在哀牢王的王位,讓哀牢王國回到正軌。即便不去主動對外挑起戰爭,至少也可以獨佔一方,保留下哀牢國這數百年來的基業。
聽慧靈說完,九隆長歎一聲,沉吟不語。想不到這幾百年的時間裡,天下竟已發生了這樣多的變故,分分合合,刀兵不斷。
自從他建都以來,也不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看透了凡塵,還是那仙鬼面的念力改變了他的內心,總之在這近二百年的時間裡,他的想法和性格始終在不停的轉變著。在他的心底,總有一絲難以抹去的善良在不斷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善良已經逐漸充斥了他的內心。他沒有了以前的暴躁和凶殘,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杞人憂天的憐憫,和一種超凡脫俗的淡然。他不願再因自己的原因去傷害任何一個無辜的百姓,更不願去理會那些永無休止的殺戮和紛爭。只要能躲在這仙山裡無憂無慮地過清靜日子,他這一生也就無慾無求了。
按九隆此時的心境,他本不願去理會這些塵世之爭,誰佔領了中原,誰當了天子,這與自己又有什麼干係?況且這魘魄石乃是魔物,若使用不當,必會給世間招來大禍,甚至是讓一個國家徹底滅亡。因此他一再封鎖魘魄石的消息,更沒打算過讓這種魔石流入凡間。
但如今聽完慧靈的一席話,他又回想起多年以前,自己嘔心瀝血所開創的那個南疆小國,雖然最終自己已撒手離去,但這許多年的感情,又怎能是說忘就忘的呢?
即便是離開了哀牢,他也始終心繫故地,一直期盼著哀牢的子民能過得安逸、幸福。畢竟這是自己傾注了心血的地方,也是自己夢想開始的地方,他又怎麼忍心看著自己的後人身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呢?
慧靈說的不錯,縱使不主動出兵挑起戰爭,也至少能守住疆土自給自足,何必要舉國遷徙,去做什麼大漢朝的子民?當今的這位哀牢真可謂是昏庸之至,那柳貌更加是個忘本之徒,祖宗灑盡了熱血開創的基業,豈容他憑一己之念就拱手送人了?當真是讓人惱怒之極,若不是這孩子還存著一份衷心,恐怕哀牢國滅亡了以後自己才會得到消息。
九隆很欣賞眼前這個叫慧靈的孩子,此人有膽有謀,有遠大的理想,看見他,就彷彿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一樣。再加上九隆也的確不願讓哀牢國毀於一班無能之輩的手裡,於是他狠了狠心,拼著闖下大禍的風險,帶著二人來到了存放魘魄石的石窟之中,並讓他們隨便挑選一塊。
那慧靈倒也不再客氣,叩首謝恩之後,便撿了其中很大的一塊揣在了懷裡。
九隆見他手觸魔石卻沒有任何反應,就連他身邊的女子也沒有任何受到魔石影響的跡象,心知這二人必然已經修習了那卷筆記中記載的秘法,從而能抵禦住魘魄石所發出的魔力。如此看來,這二人八成是認識普茲阿薩的。
心中雖有此想,但九隆卻並沒有表現出來。他私下裡對慧靈叮囑了幾句,讓他不要亂用魔石,一切都要以大義為重,更加不許傷害無辜,若要飲血,便捉些山獸來吃好了,倘若被自己知道他借助魔力大肆傷人,定叫他日後吃到苦頭。隨後,他便揮了揮手,打發二人下殿去了。
慧靈和杞瀾當晚並沒有馬上離開,由於杞瀾和那日松乃是同族的舊識,相見之時也難免有幾分親切之感。那日松帶領著他們在都城中遊覽了一番,晚上就在城中住下了,直到次日清晨,二人才被護送出城。
待二人離開之後,九隆派人暗中跟著他們,想借此機會找到普茲阿薩的藏身之所。其實按他此時的脾氣,早已打消了要懲治普茲的念頭,反而對他有一種眷戀和思念,希望這名忠心耿耿的老臣能摒棄前嫌,回到自己的身邊共同生活。
然而,被他派去跟蹤二人的三名密探,卻一連數載都沒有回來。九隆心中生疑,又派出幾撥人馬四處打探,卻始終找不到慧靈、杞瀾以及那三名密探的下落。日子久了,他也就將此事慢慢淡忘了。
◇◇◇◇◇◇◇◇◇◇◇◇◇◇◇◇◇◇◇◇◇◇◇◇◇◇◇◇◇◇◇◇◇◇◇◇◇◇◇◇◇◇◇◇◇◇◇◇◇◇◇◇◇◇◇◇◇◇◇◇◇◇◇◇
抱歉,沒能按照約定在這一章完結掉九隆的篇章,只因為此處與前文相互吻合,也算解開了慧靈和杞瀾的一部分謎題。該處馬虎不得,必須詳細,也只能委屈各位再忍一章了,呵呵。
更多到,地址

第二百四十章 魙齒出世
第二百四十章魙齒出世
又過了幾年,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投誠者越來越多,並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如今的九隆早已沒了當初創建神國時的熱忱和執著,在他看來,平靜度日,與世隔絕,這才是他本人和他治下子民們應有的歸宿。世上的一切災難皆由**和野心而來,受不受世人的敬仰,早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
為了避免有更多的慕名者前來勞擾,九隆再次率領眾能工巧匠大興土木,將連接著外界的唯一橋樑從中截斷,而位於深淵底部的那塊巨大磁石,也在這些能力超凡者的打造下發揮了作用。浮橋建成,除了本國子民以外,外來者是根本不可能越過深淵半步的。
他這個辦法果然奏效,隨著時間的流逝,親眼見過神國的人變得越來越少,即便是依然有頑固不化者來到此地,卻還是無法抵達仙山的腳下。由於都城所在的山峰終日都隱藏在煙霧之中,若是不夠耐心,或是運氣不佳的人,甚至都看不到神國的影子。也正因如此,這個本就非常神秘的國家,在世人的眼中就變得更加虛幻縹緲了。
不過,當地仍有一些的牧民時常來到此地瞻仰仙山,也有好事者將仙山的出現時間編成了謎語,並刻寫在進入仙境的隧道之中。九隆也曾親眼見過這些文字,但考慮到路徑已斷,並且這些文字又是隱藏在一種非常特殊的密碼之中,只有當地的牧民才能看得明白,因此他也就沒再理會此事,任由那些文字留在了牆上。
時光飛逝,轉眼又是數載。這一日,忽有飼獸官來報,說是自己日前在野外泉邊飼獸之時,發現一處泉眼附近有人類的足跡,經細查過後,又發現藏於這處泉眼之中的魘魄石居然全都丟失不見了。
這飼獸官一職,乃是九隆在多年以前親自委任的。考慮到城中子民的食物來源皆是出自地下的泉水,而野外的山獸,則是讓泉水化為血水的不二法門。但山中的野獸畢竟有限,就算有再多的數量也不夠這十萬之眾坐吃山空的。如放任不管,出不了十年就會將周邊的野獸消耗殆盡,這滿城的子民又將如何過活?
於是他挑選出擅長飼養野獸者數百名,負責在山林之中馴養各類山獸,只要山獸繁衍不斷,城中的居民也就飲食無憂了。
近二百年來,從未發生過任何變故,此地人煙稀少,況每一處泉眼也都位於隱秘之處,如不是刻意尋找,根本不可能被人發現。但如今卻突然發生了魘魄石丟失的事件,這的確是有些莫名其妙,到底是何人要來盜取魘魄石呢?
九隆思索了良久,覺得盜石之人定是自己的舊識,如不是一直隱匿不出的普茲阿薩,就是數年以前請求賜石的慧靈和杞瀾。不過普茲已是多年都沒有半點消息,而且他從未進過都城之中,又豈能知道泉眼機關的位置所在?而慧靈和杞瀾卻有所不同,他們曾在城中逗留過一日,並在那日松的帶領下遊覽過都城,莫非此事真是他們幹的?
想到此處,九隆立即叫來了那日松,問他說,此前慧靈夫婦遊覽都城,你是否將泉水化血的機關也透露了出去?
那日松也聽說了魘魄石丟失的事情,聽九隆問及此事,頭上汗水立即淌下,並戰戰兢兢地點頭稱是,說他當年見到杞瀾甚感親切,畢竟是闊別多年的同族遠親,見到了她,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也就在興奮之餘多說了幾句。
《活人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