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節

  這已經是楊塤第四次在這裡遇到郭信。似乎這位郭公子對蔣蘇台亦頗有意,所以才總往這裡跑。然楊塤從來沒有多問過,除了對蔣蘇台甚有信心外,他也不希望自己再耽誤她,如果能遇到她真心喜歡、又令她兄長蔣鳴軍滿意的男子,那是再好不過。既然愛她,就要為她考慮,女子的青春年華可是耽誤不起。
  郭信早已熟門熟路,主動招呼道:「楊匠官,你也來了?」
  楊塤只「嗯」了一聲,便匆匆奪門而出。走出一段,忍不住回過頭去,卻看到蔣蘇台已迎了出來,正與郭信交談甚歡,不知為何,心裡竟升騰起一股莫名的嫉妒酸楚來。
  一時頗為惆悵,他心底裡自然是希望蔣蘇台過得好的,但真的看到她對其他男子笑語晏晏時,心中又不大舒服。這,大概是人自私的天性吧。
  不知不覺走到教坊司附近,忽見已升任錦衣衛指揮僉事的朱驥正站在街口槐樹邊,盯著教坊司門口——曾名動京華的教坊司名妓蔣瓊瓊正在與一名高大帥氣的男子交談。那男子赫然便是曾在國丈孫忠府上有過一面之緣的衍聖公弟子源西河。
  楊塤走過去,輕拍了朱驥一下,笑道:「朱指揮在做什麼?而今你已是錦衣衛代理長官,竟然還在親自做監視疑犯的勾當嗎?」
  當日英宗皇帝朱祁鎮決定御駕親征,除了京營精銳外,錦衣衛也在扈從之列。指揮僉事王林選取精兵強將,跟隨明英宗出征,朱驥部屬亦被選中,但朱驥本人卻被留下,協助指揮馬順留守官署。然之后土木堡之變,王林等人盡歿於戰陣,屍骨無存。指揮馬順等靠依附大宦官王振者的下場則比王林還要淒慘,要麼被群臣在殿上活活打死,要麼被新皇帝明景帝朱祁鈺下令抄家處斬。錦衣衛一時群龍無首。朱祁鈺便破格擢升千戶朱驥為指揮僉事,令其暫時代管錦衣衛事務。
  朱驥自知年輕識淺,不足當大任,之所以為新皇帝矚目,完全是因為岳父于謙新任兵部尚書,又以「社稷為重,君為輕」力主立朱祁鈺為帝,得到景帝的傾心信任,由此才恩及自己。然朱驥幾次上書請辭,朱祁鈺均不允准。
  朱驥又去向岳父求教。于謙操勞國事,千頭萬緒,無暇他顧,只道:「惡戰在即,大局為重,一切等危機過後再說。」
  言外之意,無非是讓女婿先代管錦衣衛,等到朝廷尋到合適長官人選再說。朱驥也只得勉為其難。他執掌錦衣衛後,亦不敢有什麼大的作為,只優待撫恤戰歿的錦衣衛將士,又因將校多死於土木堡,官署人手奇缺,不得不花大量時間到軍營選補人丁。
  朱驥正全神貫注地凝視前面,忽被楊塤自背後一拍,嚇了一跳,忙道:「我其實是因為惜兒來找瓊娘的,但見到她和那位源公子交談甚歡,便一時沒有過去。原想等他二人談完再說,這不楊匠官你就來了。」
  楊塤笑道:「看他二人模樣,似乎聊得極為投機,應該還有許多話要說呢。朱指揮日理萬機,等得及嗎?」
  朱驥不理會對方玩笑,搖頭道:「算了,反正我也只是想問問惜兒的情況,沒什麼要緊事。」
  「惜兒」即是李惜兒,是前錦衣衛校尉王永心外甥女,一直養育在王家。王永心因張榜揭露大宦官王振罪惡被殺後,李惜兒亦被沒入官中,發配到教坊司。虧得朱驥暗中托付蔣瓊瓊營救,才勉強做了舞姬,未至淪為娼妓。
  楊塤奇道:「朱指揮人都已經到了教坊司,不會直接去找李惜兒嗎?」
  朱驥搖頭道:「自從上次我將惜兒強行送回教坊司後,她便再也不肯見我了。」
  楊塤道:「要她回心轉意又有何難?而今王振一黨已經身敗名裂,只要朱指揮能出面為王永心平反,李惜兒也會被開釋,朱指揮大大有恩於王氏家族,李惜兒還會不見你嗎?」
  朱驥道:「這件事,我不是沒有想過,極難。之前王永心是經過三法司正式審判後才被定罪判刑,且由皇帝欽命處死,甚至未經三復奏程序。刑科第一遍上奏請旨時,皇帝便立即批示執行。欽定要案,沒有皇帝諭旨,照例是不能重開的。」
  楊塤道:「我明白了,這算是之前太上皇親自審定的鐵案,而今新皇帝又指望不上。」
  朱驥道:「我曾趁當值宮中時,私下向新皇帝提過,他只是漠然看了我一眼,便起身走入內宮。司禮太監金英還訓斥我不懂事,新皇帝是從兄長手中繼承大寶,怎麼可能剛一登位,就去推翻皇兄欽定的舊案?將我罵了出來。」
  楊塤道:「我瞧李惜兒個性為人,是個極有主意的女子,又有勇氣,應該不會甘心在教坊司當一輩子舞姬。」
  朱驥道:「惜兒就是太有主意,我才格外擔心。」
  楊塤歎道:「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一切皆有定數。李惜兒自有她的命運,朱指揮也不必太勞神了。」
  朱驥見蔣瓊瓊已引著源西河入了教坊司,搖了搖頭,道:「我們走吧。」
  楊塤奇道:「我們?去哪裡?」朱驥答道:「去胡尚書府上。他前幾日派人到錦衣衛官署找我,讓我叫上楊匠官,找個時間去他府上做客。我因為忙,一直沒顧得上,正好今日不當值,又遇到了楊匠官,相請不如偶遇,乾脆就趁這個機會吧。」
  楊塤道:「你我上次到胡府,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想調查楊行祥案,結果在胡尚書那裡碰了個軟釘子。怎麼他忽然又主動相邀,可是想提供那起舊案的線索?」
  朱驥道:「我猜應該如此。胡尚書年事已高,近來一直深居簡出,連皇帝都免了他朝參。他從不多事,突然派人相邀你我二人,一定是事關楊行祥一案。」
  那麼問題就來了。欽命重犯楊行祥「自殺」當日,禮部尚書胡濴亦被人綁走,回來後,他自己絕口不提,旁人不明就裡,這件事本就這麼算了。後來司禮監大宦官金英洩露了禁中秘密,稱錦衣衛長官王林欲將楊行祥之死歸咎於朱驥。朱驥一時驚懼,擔心禍及家人,不得不自行調查楊行祥一案,想弄清楚內中是否有貓膩。不想當值獄卒韓函失蹤已久,驗屍仵作伍漢又被人搶先一步殺死,線索盡斷。
  楊塤認定楊行祥一案與禮部尚書胡濴失蹤大半日之事必有關聯。朱驥不得已,便來找胡濴詢問究竟。胡濴大打太極,始終不肯透露半點風聲,只叫朱驥不必再管,稱錦衣衛長官王林想借楊行祥陷害朱驥一事,難以得逞。
  朱驥心中仍然忐忑不安,既不敢找岳父商議,也不能告訴妻子,只好求教於漆匠楊塤。楊塤相信胡濴的判斷,只要朱驥不再聲張,就不會有事,但由此愈發認定是英宗皇帝朱祁鎮派人殺了楊行祥。皇帝既是幕後主使,相關人等又被滅口,當然是越少人提及越好。不知真相的王林試圖藉機扳倒朱驥,只能自討沒趣,最終不了了之。胡濴一定早知道這一點,所以才甚有把握。
  然不日便有土木堡之變一事,英宗朱祁鎮被俘虜,王振、王林叔侄盡死於亂軍之中,針對朱驥的危機徹底瓦解,楊行祥一案自此煙消雲散。
  但老尚書胡濴為何又突然找上朱驥和楊塤呢?莫非他認為大明已換了新皇帝,英宗皇帝歸國無期,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朱、楊二人心頭疑雲甚重,便聯袂往西,打算趕去胡府問個究竟。剛拐上東大街,便遇到了朱驥內兄於康及國子監監生丘濬。
  於康叫道:「妹夫,我剛去錦衣衛官署找你,你人不在,幸好在這裡遇到你。」
  朱驥道:「阿兄找我,可是有什麼急事?」
  於康便從懷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來。
  朱驥問道:「這是什麼?」於康道:「這是我清理打掃後巷時撿到的。我看它團作一團,滾在牆根角落下,似是被昨晚大風吹來的,一時好奇,便打開看了。覺得上面的圖案有些怪異,剛好丘兄來找於冕,我便給他看了。」
  丘濬與於冕同是國子監監生,交情甚好。今日二人本約好一起到書鋪購書,丘濬如約而來時,不巧於冕被新任國子監祭酒蕭鎡叫去家中了。
  楊塤伸頭一看,那皺紙上用黑墨畫著一個大方框,中間有十數個篆體字,不大清晰,似是印章之類,不禁搖頭笑道:「這一定是哪家裱褙鋪在試刻印章,不過誰會用這麼大的印啊。」
  丘濬道:「這十六字是:『天命明德,表正萬方,精一執中,宇宙永昌。』」
  楊塤笑道:「天命明德,表正萬方……」他開始還笑嘻嘻的,忽然斂色呆住,失聲道,「天命明德?這……這是……」
  丘濬左右看了一眼,見近旁無人,這才低聲道:「這就是昔日建文皇帝所用凝命寶的璽文。」
  朱驥大吃一驚,問道:「那這紙上的印章……」
  丘濬道:「我沒見過以建文皇帝名義發佈的詔書,但從形制來看,這應該就是建文帝的凝命寶。只是墨色是黑的,不是常規的朱色。」
  朱驥和楊塤正要因為楊行祥,也就是建文帝一案趕去禮部尚書胡濴府上,忽然又冒出了凝命寶圖樣來,也不知是天意,還是巧合。二人驚疑交加,不由得面面相覷。
  於康刻意壓低了聲音,道:「近來坊間關於新皇帝的流言頗多。甚至有人說大明之所以災難連連,是因為皇位本不該歸成祖文皇帝這一系所有,要想消弭禍患,就要還政給建文帝后裔。我和丘兄都覺得不是巧合,但又不好張揚,所以只好來找你商議。」
  京師近來關於朱氏皇帝的流言確實特別多。除了漢王朱高煦借愛妾吳氏所生之子朱祁鈺復仇奪位外,還有人提及明成祖朱棣客死塞外,明仁宗朱高熾神秘暴斃,明宣宗朱瞻基壯年而卒,明英宗朱祁鎮被蒙古瓦剌俘虜,這一連串災禍事件均相互關聯,事件根源則在於成祖皇帝朱棣——
  他不該發動靖難之役,從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奪取了本不屬於他的皇位,又在立太子一事上反覆無常,因而他的子孫後代注定坐不穩大寶之位。如明仁宗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而卒,明宣宗朱瞻基死時年僅三十八歲,英宗皇帝朱祁鎮則是二十三歲做了瓦剌俘虜,成為了太上皇。
  而今報應又將落在明景帝朱祁鈺身上,不獨有明成祖朱棣的罪孽,還有明宣宗朱瞻基殘害叔叔漢王朱高煦的惡行,也將一併著落在他身上。他命中注定沒有子嗣,但因漢王朱高煦諸子皆被誅滅,九五之尊之位將會重新回到建文帝朱允炆一系。
  至於明英宗朱祁鎮命運格外與眾不同,蓋因上天曾降天火焚燬了紫禁城三大殿,欲以此作為警醒。明成祖朱棣心中不安,未敢重修三大殿。偏偏明英宗朱祁鎮不信邪,年輕氣盛,即位不久便命工匠蒯祥主持重修三大殿,且規模比當年更加宏大。朱祁鎮還欲學當年鄭和下西洋盛事,再興下西洋之舉,因其人不知天高地厚,太過狂妄自大,所以上天要特別懲罰他,讓他被瓦剌俘虜。
《大明驚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