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是啊,大人一定先回去了。」 兩名隨從好不容易才下了山,抵達牛車停留處時,仍不見基次蹤影。 事情嚴重了。 第二天,宅邸的人雇了不少熟悉山裡的人,在那一帶的山谷或山脊搜尋,用盡所有方法找了三天,仍尋不到基次。 即便溪澗有水可以喝,但山中沒有食物,於是眾人都認為基次可能已經死了,屍體被山中的野獸吃掉,所以找了三天後便停止搜尋。 然而—— 第五天傍晚,基次竟然回到自己的宅邸。 基次精神很好,雖然看上去有點疲累,不過他沒有消瘦,而且面色豐潤。 「基次大人,我們都擔心得很。」 「太好了,平安無事……」 眾人紛紛如此說。 「別擔心,我很健康……」基次答。 可是,若有人問基次: 「您這幾天都在哪兒過的呢?」 「這幾天都在做什麼呢?」 基次對這些問題均不作答。 「反正我已經平安回來了,這樣不就行了?」 「我也莫名其妙。我在山中迷了路後,漫無目的地走著走著,走到我熟悉的地方,之後好不容易才回來。」 基次的說明完全沒頭沒腦。 即使他真的在山中徘徊了五天,也不可能如此有精神,但只要有人間及這點,基次總是答道: 「好了,不要再提這件事了。」 於是,宮中謠傳道: 「基次那傢伙,肯定是待在某個老相識的女人住處了吧。」 「大概和那個女人不歡而散,面子掛不住,所以才說不出到底待在哪裡吧。」 「或許,對方身份很高,基次才不能說出對方是誰。」 這類謠傳說得煞有介事。 然而,基次回來後,竟食慾不振,逐日消瘦下去。 臉色也日漸焦黃,有時會看似很痛苦地唉聲歎氣。 若有人問他: 「您在失蹤的那五天期間,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 基次也只是用袖子摀住嘴巴答: 「不,沒事。什麼都沒發生。」 這正是基次的事件。 二 「晴明啊,基次大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博雅問。 「我也猜不出。」晴明答。 「自古以來,不是常出現絕對不能說出詳情,也不能告訴任何人的事嗎?晴明。」 「是嗎?」 「雖然不知是哪個時代,但你應該聽過,有個在大峰山修行的僧人去了酒泉鄉的故事……」 博雅開始描述。 僧人的名字沒被記載下來,但據說那名僧人某天在爬大峰山時,中途迷了路。 他在以前從未見過的深谷中走著走著,最後抵達某村落。 僧人打算前去敲門,詢問哪條路可通往高野或吉野,走著走著,竟然發現村中有一處湧泉。泉水噴湧不息,佈置華麗,四周鋪滿石子,再仔細一看,噴出的泉水有點黃,而且很香。僧人立即伸手掬飲,喝了後,才發覺那是酒。 而且是美酒。 正當僧人又喝起來的時候: 「此處不是任何人能來的地方。」 他聽到聲音。 回頭一看,原來村民站在四周,正望著僧人。 「我迷路了。」僧人答。 一名村民站出來,牽起僧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