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常溫(98.6oF)一屍體直腸溫度)/l.5=近似死後經過時間
  面部及四肢發涼、屍斑、屍僵開始出現,其死後經過時間為1~2小時。
  屍斑呈片狀分佈,屍僵大部分出現,其死亡時間經過3~4小時。
  屍斑融合成大片,屍僵全身出現,角膜微濁,嘴唇開始皺縮,用縮瞳劑、散瞳劑滴眼,瞳孔仍有反應,其死後經過時間為5~6小時。
關於此書(必看)
  關於人物:
  一、有讀者提出,為什麼只有蕭曉白同學一個人在孤軍奮戰,偶爾帶兩個小弟加苦力跑腿?難道一個刑警支隊都沒有人了麼?我的回答很簡單:本人現在還不能做到多主角刻畫,假如那樣寫,會引起寫作的混亂。所以,關於這點,大家強烈的鄙視我吧。我認了。
  二、關於領導之類為什麼沒有下達命令,嚴命多少多少天之內破案。我不喜歡中國的這種方式,比如說爭取多少天之內完成任務,假如能完成還好,不能完成呢?大家是不是要努力找到地方給完成了?刑事案是牽扯到人命的,我寧願他不破案,也不願有冤案。這是我的想法。不怎麼符合中國國情,所以,我在本書中,領導之類的,幾乎沒有涉及,假如涉及了,那麼就不是探案小說了,而是官場小說。
  領導的命令就是聖旨,這是中國很扯淡的一個行為,前一段時間,地鐵出事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吧,我不評論,大家自己想一想。
  我這個設定,是理想化的狀態,假如真正牽扯到什麼領導之類的,那麼辦案的搜查證,什麼拘捕證,不可能在夜間進行的。
  這一點,我這麼認為的,這一點大家鄙視我吧,我無所謂,我希望的中國,是這樣的。
  ……
  關於故事情節:
  一、案情。我寫的這些案情,基本上很多都是來自於現實生活的。但是並不是完全與現實一致,我提高了犯罪分子的智商。假如一抓一個准,那麼,小說也就沒什麼好看的了。這一點是沒有辦法,請大家多多諒解。
  我在寫作時,努力的將人性的醜惡和美好,都展現給大家了,農村人的愚昧也有,淳樸和大智若愚的智慧也有;城市人的空虛與慾望有,平淡幸福也有。這是我才真正想表達的,不同的生活姿態,同樣的愛和感動。
  說句實話,二十二章,我碼的時候,真的眼中有淚。徐金亭是一個農村人的縮影,他愛面子,但是卻深愛著自己的兒子。兒子進入城市,是他的驕傲;在兒子被當成殺人犯之後,他覺得自己臉上無光,說他不是自己的兒子,但是他依然深愛著自己的兒子。所以,在深夜才偷偷跑到墳前哭泣。
  這是我在農村,所見過的真實經歷。
  二、刑警支隊的生活。有人說我描寫刑警支隊的生活太多了,有些拖沓的感覺。其實我是想努力用一種生活描述的方式,來講述一個責任感強的刑警的寫照。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只是身邊的平常人,只不過身穿了警服,就要努力為百姓而服務。(當然,我所寫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好警察)
  也許有人不明白為什麼有時我會加上時間在裡面。我想告訴大家,那是我所故意設定的。刑警辦案,很多時候深夜乃至通宵,這也是我佩服他們的地方。
  ……
  關於此書的定類:
  一、他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推理。我也看推理小說,但是我並不喜歡推理小說所描述的方式。我承認福爾摩斯這樣的經典人物。但是,現實中的案情,不是那麼簡單的靠思維就可以破案的。
  給大家講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個初中老師講述的真實故事。
  當年這位老師教一個班級,班上有一個學生很調皮,他就把一個成績好的女孩子調過去跟他同桌,希望可以影響他。有一次上課,那個桌子忽然鬧了起來,那個女孩子的手,被割破了,流了很多血。老師當時很生氣,就罵了那個男孩一頓,還叫了家長。這期間,男孩子一直說是拿作業本時不小心劃到了女孩子的胳膊,女孩子也這麼承認,老師卻認為是女孩子怕他報復。
  很多年以後,這名老師在自己家裡看書的時候,一不小心,也被書頁割破了手指。其實從一個特定角度,紙張也是可以像刀子一樣割破人的皮膚的。那個老師,直到幾十年後,才知道自己錯怪了那個男孩子。
  我給大家講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訴大家,很多時候,想當然的事情,是不一定正確的。
  所以,在本書中,推理並不多,而很多時候,是通過證據找線索。人命大於天,不是耍小聰明的地方。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蕭曉白傻傻的,被兇手耍來耍去。那是因為,我筆下的蕭曉白,他不是一個超人,也不是一個高智慧的天才,他是一個富有責任心的警察,僅此而已。
  而且,我所描述的案情,全部都是以無罪推論的方式而來的。
  中國的推論方式,一般都是有罪推論,他要你解釋你為什麼清白,而不是說你是清白的,為什麼會有罪。
  這也是中國執法效率一直很低,而冤案又很多的原因。
  這些,不是我所願意看到的。
  二、此書的定義。本人懂得一點法醫常識(僅僅一點點),又懂得一點點心理學知識(也緊緊一點點),又恰好知道一些案子,所以才有了此書。
  所以,我給此書的定義是:描述一個有責任感的普通刑警的故事,一種刑警世界的生活。
  請大家多多支持。
  再見蕭郎
  08年12月24日上午
關於同性戀(回應某書友的意見)
  首先聲明,本人並不歧視同性戀,這只是一個性取向的問題。假如學過心理學的人,連同性戀都不能接受,那麼,還談什麼研究人的心理。
  那麼,我們來探討一下同性戀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我在大學時上心理學科目的時候,就曾經跟班上的同學討論過,假如這裡讀者中有班上一起上課的同學,你一定會記得我當初的話。
  同性戀問題,自古就有之。中國古代的斷袖之癖,龍陽之好,都是對同性戀的描述。而西方的記載中,也有很多對同性戀的描述。
  在我看來,同性戀大類上,分兩種:真性同性戀和假性同性戀。
  一、真性同性戀,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也就是說,從他(她)生下來那一天起,就注定他(她)只會愛上同性,而不會愛上異性。正如某部反應同性戀電影的導演所說:上帝把我的靈魂,裝入了錯誤的身體。
  這種同性戀,是無法通過心理引導之類的方法來進行改變的。比如說,一名男同性戀者,他看到女性時,很可能根本就沒有慾望,無法勃起,而看到男性,他才會真的渴望。這就是真性同性戀。
  在大學時,我看過《喜宴》、《藍宇》《斷背山》(斷背山其實有些環境同性戀的感覺),我覺得,同性之愛,並不是普通人所想的那麼邪惡,只不過他們不為世俗所接受。
  就如張國榮為什麼會鬱鬱寡歡一樣,愛不為別人認可,這是一種極大的痛苦。不管是同性還是異性。
  真性同性戀,他(她)們一生的所愛,都會是異性,哪怕是結婚生子,他(她)們心中真正的所愛,並不是自己的配偶,而是某一個同性。
  二、假同性戀的分類就較多了。有環境同性戀、心理創傷同性戀,誘導形成型同性戀等等。
  1、環境同性戀很簡單的說,就是環境的寂寞和壓抑造成的。在某些特定的場所或者環境,比如說挖金礦的人,軍隊、監獄、以前的某些女子學校、還有就是日本的藝妓。這種同性戀的產生,主要是因為環境而造就,他們因為寂寞無法排解,或者是渴望與人交流,從而產生的這種戀情,但是實際上,他(她)們並不是同性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同性戀。等待這個環境消失,他(她)們很可能重新找到自己的異性戀人,回歸到異性戀的範圍。
《替死者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