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不棄往這豆漿裡加了一點鹽,然後喝起來。我看著有點納悶,問道:「這豆漿怎麼還能喝鹹的啊?」莊不棄說道:「豆漿當然得喝鹹的啊,難道還有甜的豆漿不成?」這個問題讓我有點疑惑了,豆漿怎麼可能會有鹹的?不過我並沒有在這種細節上矯情,這國營早餐的包子發得很好,用的是酵母發的,不是用蘇打粉發的,雖然賣相上要差上一點,但是這口感上面,卻是強了許多倍。裡面的肉也是很香,我瞭解了一下,這應該是當地的三元豬,隆秋兩頭烏的肉。跟凡俗世界二三十年前一樣,這時候的豬肉那才叫一個好吃啊。等到後來,再吃豬肉,沒有鮮味,卻只有一股子腥味,真心不好吃。我之前覺得這是人因為吃慣了嘴,口味變刁了,可是現在再吃這肉包子裡的肉,卻發現還是一貫的好吃。這也就說明了其實人的口味卻是並沒有變的,變的是肉味。吃完了之後,莊不棄又領著我去縣裡的圖書館轉了轉。這縣裡的圖書館放著縣志,而且這縣志各個朝代的版本都有。我們這一次來縣裡的目的就是來查資料的,為的就是研究清楚這田螺姑娘的真正來歷。縣圖書館裡,許多人都站在那裡看書。看得出來這個年代,人們身上都有著一種欣欣向榮的氣質。這種氣質,二三十年以後,人們身上就少了許多。估計這也是因為這年代正好是萬象更新,十年的沉寂,把人們壓抑得不行,現在終於有了一個緩和期,大家都憋足了勁頭想要往上飛翔。我來到縣志館裡,借閱了這隆秋縣最早的縣志,這縣志是在宋朝的時候寫下來,這隆秋縣雖然是個小縣,但是歷史卻很悠久,從先秦的時候就設了縣治。這一翻縣志,我發現了一條關於石蘭村的記載。石蘭村,縣二十都所在也,有河曰靈水,靈水之中產螺……石蘭村女石氏,女貞不字,黃巢軍犯境,女為亂軍所迫,投靈水而亡。後封靈水水神,設水神廟,香火眾,善男信女求子多往。……這一條記載竟然還真是跟田螺姑娘相關的,而且這說得很清楚,原來是有一個烈女,投河而死,被封水神。而且這靈水水神還有廟。大家都覺得這靈水水神是可以幫著人們多生孩子的,所以拿這水神當成送子觀音一般。看上去這靈水水神應該就是這田螺姑娘。我突然有點明白了,這田螺姑娘之所以會擁有靈力,應該跟香火有關。香火可以將鬥氣轉化為靈力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轉化的機制是什麼呢?難道是說信仰之力嗎?需要建一個廟,受香火,然後才能得到靈力?可是這重離界應該也有很多廟吧,為什麼只有這田螺姑娘身上有靈氣呢?看來這並不簡單。我又翻了幾本縣志,發現這靈水水神的記載一直都有,當然都是後人抄前人的,這縣志一向都有這種傳承性。我看了一篇又一篇,比較來比較去,也看不出什麼端倪來。最後乾脆不看了,出了圖書館,重新來到這大街之上。這年代的縣城其實也只有一條主要街道。次要街道沿著主街道往外延伸。沿著這主要街道走了走,撲面而來的全都是八十年代初的這種穿著打扮。街上最時髦的姑娘,也就穿白色的確良的襯衫,甚至都不是短袖,裙子也很長,一直到腳踝,但是就這已經是很搶眼了。男人們身上全都是挎籃背心,太陽把他們的身上曬出一個明顯的背心印來。這讓我想到了老陸,當初老陸就喜歡穿白色的挎籃背心,看上去就跟一個廢柴大叔沒什麼兩樣。我的目光在大街上每個人身上掃過,突然看到了街邊上的一家賣冰棍的小攤。當初賣冰棍,都是用一個木頭箱子,裡面放上棉被,再在裡面放上冰棍兒。這勾起了我童年的滿滿回憶,我決定不想那些田螺姑娘的事情,而是先體會一下童年的感覺。第1370章 賣冰棍的男孩到了這冰棍小攤上,我買了兩根。白糖的五分,赤豆的一毛。便宜,實在太便宜了。可是當付錢的時候就有點尷尬了,因為找不開。我拿出來的是一張大團結,也就是十塊錢,可是這冰棍小攤,我估計一共上貨就上十塊錢不到的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