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病毒

對於電報的內容,老J表現出無奈,聳肩說道:「那些雪山海拔太高,氣候也很糟糕,偵察機確實沒辦法過來,還是靠我們人吧。」
趙半括沒有多說,對於這個結果,其實他有一定的心理準備,沉著臉,他帶著大家繼續往雪山的位置行軍。
越往裡走,鬼子的行軍痕跡越多,出現了很多被丟下的隨身物品,物資和毀壞的輜重車輛變得常見起來,軍醫甚至發現了一些兜襠布。但沒有再發現地雷陣那類用來阻擋後來人的東西。
這讓老J和趙半括都感到奇怪,趙半括直覺這種丟棄裡有一種無奈的意味,日本人這麼做,好像是一種逼不得已,戰爭局勢一天一變,這幫鬼子看來是自顧不暇了。
但這也只是猜測,他們不能掉以輕心。
隨著海拔升高,氣候開始變冷,這讓趙半括想到了一個現實問題——他們的衣服不夠保暖。又通過王思耄給軍部發電報,報告了大體位置,讓美國人的飛機在他們休整的附近地方空投了一回物資,整個過程耽誤了他們一天時間,但也解決了衣服和給養的問題。
這次適時迅速的空投讓趙半括找回了一些信心,他覺得,美國人和軍部,對他們這幫人還是非常重視的。
分發完物資,穿上加厚的軍服,一幫人繼續趕路。道路順著高山延伸,地勢從第二天開始出現往上的斜坡,腳下的路也越來越難走。樹林隨著地勢的升高減少到幾乎不可見,滿眼都是各式各樣的風化石。
第三天,身後的原始森林已經被他們踩在了腳下,回頭去看,曾經的樹林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得讓人窒息的原始盆地。自然地勢的壯闊,讓人不由自由產生出一種戰爭都遠離了的錯覺。
傍晚的時候,大家從傾斜的地勢上,看到對面的山坡下出現了飄揚著膏藥旗的營地。但是更驚訝的是,隨後跑回來的小刀子說,那營地只是個空殼。
趙半括帶著一幫人搜索了過去。
營地裡確實沒人,而且各種設施都很完好,看不到一點被破壞的痕跡。它的完整性,說明了它不是被攻陷的,而是日本人自己放棄的。這說明什麼?趙半括猜測那是一種戰略轉移,山下的原始森林裡仗打得熱鬧,這裡地處偏遠,駐紮個營地有些浪費人力,日本人的戰略一向是遇援必救,這營地被放棄其實不難理解。他把想法一說,王思耄卻表示了不認同。他四處走了走,回來說道:「隊長,咱們一直追著日本人跑,這裡從地形上看,是阻擋我們最好的狙擊地,只要稍微放幾個人,就可以起碼消減我們一半的戰鬥力,日本人白白把這裡放棄,太奇怪了!」
王思耄最後的總結是,日本人的搜索過程可能出了意外,以至於他們完全來不及顧及身後。這樣的推論,趙半括覺得不太靠譜,現在飛機的影子都沒找到,憑空說出了意外,實在是不太可信。第一次的任務裡,他們做得最多的就是推論,但最後還是什麼也沒幹成,不該死的人死了,想不通的地方還是想不通。
推論有時候會給人希望,但他這時候已經不相信希望。
這時候,阮靈的聲音從一個帳篷裡傳出來,其他人循聲過去一看,進去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焦味,又看見她所在的地方非常的雜亂,到處都是紙張的灰燼,沒有燒乾淨的紙片滿地都是,有幾個鐵皮櫃子倒了下來,桌子上落滿了灰塵。
怎麼回事?怎麼這裡亂得這麼厲害,感覺不是自然撤退的?趙半括疑惑地看向阮靈,她手裡拿著一些碎紙片,上面寫滿了日文。
阮靈示意趙半括過去,說道:「我找到了一些沒毀乾淨的資料,提到了盒子和鐵車的一些信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沒有轉移。」
趙半括馬上問道:「資料上講了什麼?」
阮靈說道:「大部分都燒得很難辨認,我只能通過一些紙片拼湊出大概的信息。」說完她看了老J一眼,老J神情複雜地和她對視著,過了幾秒才說道:「密斯阮,你挑重點說。」
趙半括看他倆有些古怪,心裡著急起來, 說道:「有什麼就直說,難不成還有什麼見不得人的。」
阮靈歎了口氣,說道:「這裡提到了盒子,說那是德國人改裝了的信號器,鐵車是德國科學家研究出來的用在叢林裡的特別坦克,鐵車和盒子之間好像有什麼聯繫,我沒找到全部的資料。」
趙半括想了想問道:「有沒有提到另一半飛機的資料?」
阮靈搖搖頭道:「沒有。我翻了很多文件,只能拼湊出一些線索,他們好像最近在附近調動了很多兵力。」
趙半括嗯了一聲,腦中有了些想法,王思耄在一邊說道:「現在的仗打得那麼厲害,日本人還往附近抽調兵力,我看和那半架飛機一定有關係。看來我們的路線是對的。」
老J說道:「這算是我們最近唯一的好消息,密斯阮,請你繼續查看,最好能再拼出什麼信息。」
說完找了個背風的地方坐了下來,天色已經轉黑,趙半括也就命令各自休整。
風呼呼地刮著,雖然營地已經算窩在了避風帶裡,但沒有什麼堅固的建築,基本都是沒頂的簡易樹屋,感覺日本人最開始建造這裡的時候,也沒打算長駐。
犀利的山風用驚人的速度在這片空營裡穿過,帶起尖厲的呼嘯聲,鬼哭狼嚎的,營地內外好像凍成了冰窖,趙半括簡直沒法睡,緊緊地拉起睡袋包住頭硬挺。
堅持到後半夜,風聲小了些,趙半括從睡袋裡探出頭,看了看表,已經五點了,也沒法繼續睡覺,就坐了起來,有些頭疼,想著到外頭抽根煙解解乏。
他剛有一點動作,其他隊員也坐了起來,看來都沒睡著。趙半括衝他們一點頭,先往外走去。
這時風聲還是狠厲,灌進耳朵裡刺刺地疼。大家沉默地圍著點上煙,沒有說話。趙半括看著身邊的弟兄,再看看附近的冰冷戈壁,心裡忽地升起感慨。
從河南到南京,從南京到騰沖再到蘭姆伽,從叢林到這裡又要去雪山,整個過程之曲折複雜,在他當兵的最初根本沒有想到。走了這麼多地方,身邊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自己僥倖還一直活著,也不知道這樣的運氣還能持續多久。
而現在身邊這幾個,又有誰能活著回去?
正想著,老J也走了出來,搓著臉,呼著白氣大聲說道:「好冷,趙,我剛才又算了算,這裡應該離那半架飛機不遠了,只要再走高一點就好。」
趙半括默默地點了點頭,老J挨著他站定,說道,「趙,我知道你的心情,我們現在做的事,就是黑夜裡站在雪地上撒尿,知道自己在幹什麼,卻看不到結果。」
趙半括一下被老J的比喻弄得有些好笑,仔細一想,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他們這幫人現在不就是清楚自己在幹什麼,但最後的結果卻不被他們掌握。
老J把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說道:「我向你保證,最後,我一定會給你,給你這幫兄弟們,一個很棒的結果。所以,再堅持一下,好嗎?」
趙半括在心裡歎了口氣,學老J聳了聳肩。到了這時候,他也懶得扯皮,承諾不承諾的,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麼早點完成任務。
想著他就揚了揚頭,轉身招呼隊員們回去。
再次出發已經是七點來鐘,往高的地方看,山坡和道路,全部被厚厚的雪蓋成了白色,山頂和天空好像是平齊的,在陽光清冷的照射下,反射出一種奇異的絢光。
手搭涼棚瞇著眼睛看,藍天一片純淨,雪頂純粹明亮,所有人都呆住了。
過了很久,老J仰著頭,感歎道:「差幾米,竟然就是兩個天地,太妙了!」
土匪吐出一口白氣,搓著手接話道:「J長官,這裡好看是好看,就是上邊一定更冷。」
沒有他們那麼多欷歔,趙半括倒是心裡慶幸,幸好讓美國飛機空投了加厚軍服,不然光是這種冷,就能讓他們走不了道,更別提什麼找飛機了。
他是河南人,老家一向是四季分明的,這種大面積的雪山和自然景色,雖然也很新鮮,但還沒到失態的地步,正要招呼大家繼續走,軍醫卻像沒見過什麼世面,突然抓起一把雪直接放到嘴裡,正喊著老漢長這麼大都沒見過雪,又迅速皺眉吐了出來,叫道:「我操,這雪怎麼又腥又鹹的?」
土匪他們哈哈笑了起來,王思耄就說:「你個老草包肯定是想肉想瘋了,連雪都能吃出葷來。」
「四眼你就放屁吧。 」軍醫又抓了一把雪,直接端過去,嚷嚷道,「的確是鹹的,不信你嘗嘗。」
王思耄馬上就伸手推開了,其他人也都笑笑地看著,算是苦中作樂看看戲。只有小刀子一言不發地走過去,在軍醫抓雪的地方挖了把,放在鼻子下聞了聞,跟著面色就變了,立即踢了起來。
趙半括也意識到了不對,走了過去,很快就看見,刀子踢開的雪地下,露出了一截胳膊。
那只胳膊被凍成了硬塊,青色的皮膚上淌著血,肉暴了出來,外頭凍著幾片撕爛的黃色衣服。王思耄跟上來一看,皺起了眉頭道:「看來又是日本人。 」趙半括點點頭,揮手招呼其他人一起扒雪。
這裡靠近雪山的冷暖分界線,雪還不算太深,一幫人順著那截胳膊,一會兒就扒出了一具屍體,果然是一個鬼子兵。
事情一下變得奇怪起來,照剛才的痕跡推測,日本人的進度比他們快不了多少,但從鬼子屍體的冰凍程度看,感覺死了有七八天了,而且軍醫還扒出了另外一條大腿,可見死了不止一個。趙半括和王思耄對了個眼色,命令道:「繼續挖。」
幾個人繼續扒拉,最後一共挖出了七具屍體。這些鬼子兵的屍體都非常奇怪,保持著死前的狀態和樣子,裸露在外的皮膚有一些黴菌一樣的屍斑,還有很多腐爛的痕跡,但又不像是死了以後整體腐爛的那種。
鬼子兵怎麼會死在這裡?
屍體身上除了軍服外,該有的軍銜和武器什麼的都沒有,根本沒法猜出他們的來歷。沒辦法,趙半括對軍醫打了個眼色,軍醫就蹲下檢查起來。
忙活一陣後,軍醫搖著頭站起來,說道:「死鬼子身上有些傷口爛了,而且是從裡到外爛的。」
趙半括就問道:「怎麼會這樣?」
軍醫想了想,說道:「有可能是慢性病,這裡的氣候,還有吃的食物或者喝的水, 都可能是源頭。」
土匪後退了一步,嫌棄地說道:「難道是瘟疫?會不會傳染?」
軍醫白了他一眼,說道:「不懂別他娘亂說,大冷天的鬧什麼瘟疫?」
趙半括就問道:「老J,你對這事有什麼看法?」
老J正看著屍體沉思著,好像還沒理出頭緒,沒直接回答,停了好一陣才慢慢說道:「對不起,我只清楚物理學,醫學上的事,我不懂。」
王思耄走上來,建議道:「隊長,日本人死不死的,跟咱們沒關係,這幫鬼子可能是那軍營裡的,都死在了這裡,至於怎麼死的,咱們沒必要考慮。」
趙半括默默地點點頭,心中卻有種預感,鬼子的死,一定沒那麼簡單。
接下來的路,因為滿山都是厚厚的雪,唯一能確定的,只有老J勘察出來的方向。道路積雪讓他們的行軍速度慢了下來,爬了半天,只走過了一個小山頭,雪山頂看著還是很遠。接下來的路,因為滿山都是厚厚的雪,唯一能確定的,只有老J勘察出來的方向。道路積雪讓他們的行軍速度慢了下來,爬了半天,只走過了一個小山頭,雪山頂看著還是很遠。隨著高度的提升,腳下的積雪變得又硬又滑,腳下很不著力,走到後來,小刀子就讓大家用刀把軍靴底子砍糙些,情況才好了一點。
順著老J指的方向,大家一步三挪地走著,一直到傍晚,才算爬到了雪山半山腰。趙半括偶然間回頭看,腳下的那些樹林,全成了灰暗的枯黃色,完全看不見細節,對比著白色的雪頂,突然生出一種寂寥的感覺。
過了半山腰再往上,山勢和道路越來越複雜,雪坡上佈滿了怪模怪樣的石頭,軍醫又緊張起來,一路挨著刀子,大家也謹慎地往前。
凍了千萬年的冰雪,沿著巨大的山石一路往下,有的懸在半空,有的跟其他石頭裹在了一起,抱成了怪獸的形狀,有的乍一看還有點像山魈。可能是這裡的石頭能吸納溫度,本來單調的雪和冰在這裡鮮活得要命,白的雪裹著黑的粗石,亮的冰映襯著雜色的山,形成了一種古怪的景色。
一直走到天黑,趙半括感覺要走出這片巨石區域有點困難,就讓大家先停下來休整,然後吩咐小刀子勘察一下,看看有沒有能休息的地方。這片區域的冰雪雖然還不算多,但感覺陰冷得很,就算有睡袋也肯定扛不住。
小刀子很快消失在一片山石後,趙半括喘了口氣坐下來,其他人都鬆懈下來,紛紛啃起了乾糧。趙半括看見他們放在地上的槍,想起美國人的武器雖然很棒,但他還從沒在這麼寒冷的環境裡用過,也不知道槍栓和槍油能不能頂住。
想著就拿出槍驗了一下,倒沒發現什麼問題,但還是有些不放心,就走到一邊想開兩槍,看看槍機的供彈機能。
剛走到一邊把槍舉起來,還沒扣扳機,一個三連發的衝鋒鎗聲突然從山體右邊響了起來,四周馬上就鳴成了一片。趙半括以為是其他人先他一步試槍,就回頭罵道:「誰這麼不長眼,沒看到我在這裡?」
一罵完,就感覺不對,因為他看到五把槍全都在地上放著,五個人完全沒有一個是放槍的動作。
愣了一下,趙半括立即明白了,馬上大叫快找掩護,自己往一邊的石頭跑了過去。剛趴下,頭頂斜上方又傳來一陣連續的衝鋒鎗射擊聲。這次他聽得很清楚,這陣槍響竟然是他們拿的湯普森衝鋒鎗的射擊聲。
其他五個人也快速靠在了幾塊巨石後邊,目光都往上看,但看樣子因為巨石壓頂,他們什麼也沒見到。
兩陣槍響過後,好一陣沒動靜,也不知道是不是小刀子弄的。難道他出了什麼意外?趙半括焦躁起來,忍不住示意給他打掩護,自己往槍響的位置摸了過去。
右邊是小刀子剛才消失的地方,有幾塊大石頭,移過去往石頭後的山坡上一看,立即看到小刀子趴在高處的石頭上一動不動,槍口衝著前頭。
招呼了一下,趙半括也爬了過去,一接近就看到刀子的槍口對著對面的一塊雪坡,瞬時趙半括也把槍口對了過去,等了一下卻沒看到那裡有什麼人或者動物,就奇怪地問怎麼回事。
小刀子專注地看著對面,低聲道:「那裡有幾個鬼子,從上邊下來,跟我打了照面, 我先下手打了兩梭子。」
趙半括這才明白,就問三個鬼子兵怎麼這麼軟蛋,也不見有什麼反擊?
小刀子解釋道:「那些人,好像沒帶武器,都是空手。」
說話的空當,其他人也爬了上來,在小刀子身邊建立起一道防線。土匪聽到有鬼子,馬上把輕機槍架起來,趴著說道:「趕緊的,停著幹嗎,甭跟丫客氣,直接滅了就算。」說完扣動扳機,高速連射的子彈瞬間就把對面打出一片雪花。但這陣子彈掃過去了,雪坡裡還是沒有動靜,趙半括就示意阮靈用日語喊話,他和小刀子、土匪包抄了過去。
三個人很快就圍到了雪坡前,阮靈喊話的這一陣,沒有得到一點回應。趙半括心說不等了,大吼了一聲,三個人把槍口對到雪坡裡,小刀子砰地打了一槍,意料中的慘叫聲沒有出現,等他們伸頭去看時,卻發現裡頭竟然一個人都沒有。
小刀子愣了愣,就皺著眉頭說道:「見鬼,剛才那三個鬼子躲到了這裡,怎麼沒了?」
趙半括當然相信小刀子的話,但這裡沒人也是事實,他站起身前後左右看了看,發現往左邊走遠點是懸崖,而右邊是滑得站不住腳的斜坡。想了想他翻過雪坡往下看去,馬上就發現,十多米深的地方有一塊突起的冰川,那裡好像有三個黑點。
趙半括拿出望遠鏡看了看,確定了那是趴著的三個人影,一動不動感覺像是死了。他馬上招呼土匪他們過來,又趁這空當,觀察到了人影手上確實沒有武器,心中不由得有點奇怪,這樣的小鬼子他還沒見過。
軍醫拿過望遠鏡也看了看,一下就嘿嘿笑了,說道:「隊長,那三個短命鬼看樣子是摔死了,也不用浪費子彈了。」
趙半括點頭,這邊土匪說道:「他們身上好像沒槍,會不會是逃兵?」
王思耄就搖頭, 說道:「都到這裡了,有什麼可逃的?我看他們好像連乾糧都沒帶,不像是要逃跑的樣子。不過也不像是出來站崗的。」
趙半括心裡也感覺奇怪,這裡離飛機應該不遠了,好不容易碰到活的日本人,卻又摔死了,未免有些可惜。他揮了揮手,就命令大家往下走走看,鬼子身上可能有線索。
上山容易下山難,為了保險起見,他們這會兒是先下一段山路,然後再從另外一個山坡往上走,才能更安全地抵達冰川。路太滑了,這段下坡路是真正的要命,幾乎沒有下腳的地方,大家幾乎是屁股著地拿匕首紮著一點點蹭下去的,中間阮靈就差點滑倒,還是趙半括早先拿繩子綁在她腰上一直拉著,才算沒出大事。
一刻鐘後,他們到了屍體跟前,一看之下,趙半括才覺出了這三個日本人到底有多古怪。

《怒江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