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貝尼小島

  從極圈算起,「哈勒佈雷納」號已穿越近八百海里航程。現在,貝尼小島已經在望!船員們迫切需要休息:最後幾個小時,海風完全停息,他們劃著數艘小艇牽引雙桅船前進,已經累得精疲力盡。因此推遲到第二天登岸。我又回到我的艙室。
  這次,再沒有任何喃喃低語的聲音驚擾我的睡眠。剛剛清晨五點,我就上了甲板,是最早來到的一個。
  毋庸贅言,在這可疑海域航行需要採取的一切防範措施,傑姆·韋斯特都已採取。船上實行了最嚴格的警戒。石炮已經炮彈上膛,圓炮彈和彈藥筒已運上甲板,長槍和手槍已準備停當,接舷網已準備就緒只待拉起。「珍妮」號遭到扎拉爾島島民攻擊的情景,人們記憶猶新。我們的雙桅船距離那次災禍發生的地點,不到六十海里。
  一夜過去,平安無事。白日來臨,「哈勒佈雷納」號四周海面上,沒有一艘小船出現,海灘上不見一個土著居民的蹤影。這地方似乎荒無人煙,威廉·蓋伊船長在這裡也不曾找到人類的蹤跡。海岸上既不見茅屋,也不見炊煙從茅屋後面升起。如果有炊煙,當表示貝厄島有人居住。
  我所見到的小島,與阿瑟·皮姆指出的一模一樣,遍地岩石,周長一里,寸草不生,沒有任何植物生長的跡象。
  我們的雙桅船在小島北面一海里處拋下單錨。
  蘭·蓋伊船長告訴我,這個位置絕對不會錯。
  「傑奧林先生,」他對我說,「你看見東北方向上這個岬角了麼?……」
  「看見了,船長。」「是不是岩石堆積而成,狀如棉花球?……」
  「果然與書中所談毫無二致。」
  「那麼,我們只要下船到岬角上去就行了,傑奧林先生,說不定我們會在那裡找到『珍妮』號船員的蹤跡呢,如果他們最終是從扎拉爾島逃出來了的話……」
  關於「哈勒佈雷納」號船上人們的精神狀態,容我再說上幾句。幾鏈之地開外,坐落著阿瑟·皮姆和威廉·蓋伊十一年前涉足的小島。「珍妮」號抵達時,遠遠不是處於有利的情形之中:燃料開始缺乏,敗血症症狀在船員身上已表現出來。我們的雙桅船情形則相反:水手們個個身體健壯,讓人見了心情舒暢。後來招募的人背後嘀嘀咕咕,老船員們則表現得熱情充沛,滿懷希望,對於接近目的地非常滿意。
  至於蘭·蓋伊船長此刻的思緒、願望和迫不及待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雙眼緊緊盯著貝尼小島,恨不得將它吞掉。但是,還有一個人,眼光更加死盯盯地望著貝尼小島,這就是亨特。
  自從拋錨以來,亨特沒有像往常那樣在甲板上睡覺,甚至兩三個小時打個盹他都不肯。他胳膊肘支在船首右舷舷牆上,寬寬的嘴巴緊閉著,額頭上千百條皺紋深陷,從不離開這個位置。他的雙眼一刻也不曾離開過岸邊。
  我再提醒一下,以志備忘。貝尼,是「珍妮」號船長合夥人的名字。「珍妮」號在南極洲這一部分發現的第一塊陸地,便用他的名字來命名。
  離開「哈勒佈雷納」號以前,蘭·蓋伊囑咐大副絕不要放鬆警戒——其實對傑姆·韋斯特完全無需囑咐。我們出去探查,大概最多半天時間也就夠了。如果到了下午還不見小艇回還,就要派出第二艘小艇前去尋找。
  「也要注意我們招來的人,」蘭·蓋伊船長又加了一句。
  「放心吧,船長,」大副回答,「你不是需要四個人劃漿嗎?在新船員中挑四個好了。這樣船上可以減少四個搗蛋的。」
  這個主意很明智。在赫恩的惡劣影響下,他的福克蘭同伴身上,不滿情緒日見滋長。
  小艇武裝好了,四個新船員上艇,坐在船首。應亨特的要求,讓他掌舵。蘭·蓋伊船長、水手長和我,坐在船尾,全副武裝,離船向小島北部駛去。
  半小時以後,已經繞過岬角。從近處看,岬角已不像是一堆搓好的棉球。這時小海灣展現出來,「珍妮」號的小艇曾在海灣深處靠岸。
  亨特引導我們向小灣駛去。盡可相信他的本能。岩石尖角不時露出水面,亨特操作起來,竟毫釐不差。真的要以為他對這個登陸地點瞭如指掌呢……
  探查小島時間不會很長。當初威廉·蓋伊船長只用了幾個小時就走遍了全島。任何蹤跡,只要存在,是肯定逃不過我們的搜索的。
  我們在小灣深處下艇,岸邊岩石上鋪著單薄的地衣。已經退潮,露出沙底,類似海灘。黑乎乎的大塊岩石星羅棋布,有如偌大的釘頭。
  蘭·蓋伊船長讓我注意觀察,這沙質地毯上,有大量長條的軟體動物,長度三到十八法寸不等,寬度一到八法寸不等。有的側身平臥;有的爬行尋找陽光,吞食微生物。珊瑚即由這種微生物所形成。果然,在兩三處地方,我觀察到好幾個支杈梢梢,那是正在形成的珊瑚。
  「這種軟體動物,」蘭·蓋伊船長告訴我說,「就是人稱之為海參的東西,中國人十分欣賞。我之所以要你注意這個問題,傑奧林先生,是因為『珍妮』號來到這一海域,本來的目的就是搞海參。你大概沒有忘記,我哥哥曾經與扎拉爾島首領『太聰明』進行洽談,為了提交幾百擔這種軟體動物,在岸邊修建了庫房,三個人應該負責加工產品。在這期間,雙桅船則繼續進行其地理大發現的遠征……最後,在什麼情況下,『珍妮』號受到攻擊,船隻被毀,你大概都還記得……」
  是的!這一切詳細情形我都記憶猶新。就連阿瑟·皮姆對海參的詳細描述我都記得一清二楚。這就是居維埃1稱之為腹足類的動物。它頗類似一種蟲,一種青蟲,沒有甲殼,沒有足,只長著有彈性的環節。從沙灘上將這種軟體動物拾起來以後,沿長短方向劈開,摘除肚腸,清洗乾淨,煮熟,埋在土裡幾小時,然後放在陽光下暴曬。一俟曬乾並裝桶,就啟運到中國去。在天子帝國的市場上,海參和另一種被認為是補品的燕窩一樣,身價百倍。頭等質量的貨色,可賣到九十美元一擔——等於一百三十三點五英鎊——而且不僅在廣州,就是在新加坡、巴塔維亞2、馬尼拉也是如此。
  我們一踏上岸邊岩石,便留下兩個人看守小艇。蘭·蓋伊船長、水手長、亨特和我,由另外兩人陪同,往貝尼小島中心方向走去。
  亨特走在前頭,一直沉默不語。我與蘭·蓋伊船長和水手長有時交談幾句。亨特儼然是我們的嚮導。對這一點我忍不住發表幾句議論。
  這都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不全面偵察完畢就不回船。
  我們腳踏的土地異常幹旱,不宜於生長任何作物,也不可能提供人的食物來源——哪怕是野人,到此也無法生活。
  1居維埃(1769—1832)法國動物學家、古生物學家。
  2今印度尼西亞之泗水。
  這裡除了一種帶刺的仙人掌以外,任何植物都不生長。最廣適性的反芻類,其要求恐怕也得不到滿足,人又怎麼能生活呢?如果威廉·蓋伊及其夥伴,在「珍妮」號失事之後無處躲藏,逃到這個小島上,飢餓定然早已摧毀了他們最後一個人的生命。
  小島中央有一不高的圓形小丘。站在小丘上,整個小島一覽無餘。所見之處一片荒蕪……說不定什麼地方有人的足跡,爐灶柴灰的殘跡,坍倒的茅屋吧?總之,是否有保留下來的「珍妮」號的幾個人可能來過的物證呢?……
  我們懷著認真查實的強烈願望,決定從小艇靠岸的小海灣深處開始,將沿岸周圍巡視一遍……
  從小丘上下來以後,亨特又走在前面,彷彿事先已經商定他為我們引路一般。他朝小島最南端走去,我們也就跟隨著他。
  到了盡頭,亨特的目光環視四周,彎下身去。在亂石中間,他把一塊已爛掉一半的木材指給我們看。
  「我想起來了!……」我大叫起來,「阿瑟·皮姆提到這塊木材,好像是一艘小船艏柱上的,上有雕刻的痕跡……」
  「我哥哥認為那個圖案是烏龜……」蘭·蓋伊船長補充道。
  「是這樣,」我接口說道,「但據阿瑟·皮姆說,這種相似十分牽強。這倒無關緊要。既然這塊木材還放在書中指出的位置上,那麼可以得出結論說,從『珍妮』號在此停泊到現在,沒有一艘船隻的船員踏上貝尼島。我認為,在這裡找尋任何蹤跡都是浪費時間,我們的注意力應該集中在扎拉爾島……」
  「對!……在扎拉爾島!」蘭·蓋伊船長回答道。
  我們折回海灣方向,在海潮沖積地附近沿著岩石邊緣前進。好幾處顯現出珊瑚的雛型。至於海參,其數量之多,我們的雙桅船完全可以滿載而歸。
  亨特一言不發,眼光低垂,不停地向前走。
  我們則放眼遠望,只見茫茫大海,無邊無際。北面,「哈勒佈雷納」號露出桅桿,隨著船隻的搖擺而輕輕晃動。南面,沒有任何陸地模樣的東西顯現出來。無論如何我們不可能在這個方向上辨認出扎拉爾島來。該島位於曲度30分以南的地方,距此尚有三十海里。
  小島四周已經踏遍,剩下的事,就是返回船上,毫不遲疑地準備開往扎拉爾島了。
  我們沿東岸海灘返回。亨特走在前面,距離我們十幾步的光景。忽然他停住腳步。這一次,他作了一個急促的手勢招呼我們。
  我們飛快來到他的面前。
  剛才他看見木板時,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驚異的表情。這次,他跪在丟棄在沙灘上的一塊木板前,神情卻完全改變了。木板已被蟲蛀壞,他用一雙大手撫摸著它,仔細觸摸著它,彷彿要感受它的凸凹不平,要在木板的表面上找到什麼可能有意義的印痕……
  這塊木板,長五、六法尺,寬六法寸,橡木心做成,估計是一艘規模相當大的船隻上面的——可能是數百噸的一隻船。風吹雨淋,它蒙上了厚厚的污垢,原來的黑漆已不可見。更特別的是,它似乎來自一艘大船的艉部船名板。
  水手長指出了這一點。
  「對……對……」蘭·蓋伊船長連連稱是,「是一截艉部船名板!」
  亨特一直跪在地上,大腦袋不時點頭,表示同意。
  「可是,」我答道,「這塊木板只能是船隻失事以後拋到貝尼小島上來的……一定是逆流在大海上碰上了它,然後……」
  「如果這是……」蘭·蓋伊船長大叫起來。
  我們兩人不約而同,想到一處去了。
  亨特將木板上書寫的七、八個字母指給我們看——不是漆在上面的,而是凹刻在上面,用手指可以觸摸得到的。我們見了,大驚失色,呆若木雞,內心的激動,非言語所能形容……木板上的幾個字母容易辨認,是兩個名詞,排成兩行:
  ANLIEPOLJANELlVERPOOL!1利物浦的「珍妮」號!……威廉·蓋伊船長指揮的雙桅帆船!……時光抹滅了其餘的字母,又有什麼關係?……殘留的字母難道不是足以說明船名和船籍港麼?……利物浦的「珍妮」號!……
  蘭·蓋伊船長將木板拿在手中,雙唇貼上去,大顆淚珠從眼中滾落下來……
  這是「珍妮」號的殘骸,被爆炸拋擲四處,又被逆流或者冰塊一直帶到這片海灘上!……
  我一言不發,讓蘭·蓋伊船長自己平靜下來。
  至於亨特,我從未見過他的眼睛這樣炯炯發光——他的隼眼熠熠生輝,遙望南天……
  蘭·蓋伊船長站起身來。
  亨特仍然沉默無語,將木板扛在肩上,我們繼續趕路……
  環島一周結束,我們在海灣深處留下兩名水手看守小艇的地方稍事休息。下午兩點半左右,我們回到船上。
  蘭·蓋伊船長打算在這錨地呆到第二天,指望會有北風或者東風來到。但願如此。否則,用小艇將「哈勒佈雷納」號一直牽引到扎拉爾島附近,實在難以設想!雖然水流,特別是滿潮時,是朝著這個方向,但要走完這三十幾海里的路程,恐怕兩天時間都不夠用。
  於是推遲到日出時再準備開船。下半夜三點左右開始刮起了微風。雙桅帆船不致耽擱許久便能抵達航行的最終目的地,終於有了希望。蘭·蓋伊船長將木板拿在手裡……
  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六時半,「哈勒佈雷納」號萬事齊備,航向直指正南,離開了貝尼小島的錨地。確切無疑的是,對扎拉爾島發生的災難,我們又搜集到了新的肯定可靠的證據。
  推動我們前進的海風,風力微弱,洩了氣的船帆頻繁地拍打著桅桿。幸運的是,水砣探測表明海流向南伸展,依然不彎。前進速度相當緩慢,蘭·蓋伊船長擔心三十六小時之內恐怕都無法辨識出扎拉爾島的方位了。
  這一天,我非常仔細地觀察了海水,我覺得並不如阿瑟·皮姆形容的那樣湛藍。「珍妮」號船上採集到的長著紅色漿果的一叢叢帶刺的植物,我們一株也不曾遇到過。還有一種動物,長三尺,高六寸,四肢短小,腳上長著長長的珊瑚色利爪,體軀雪白,柔軟如絲,尾巴似鼠,頭部似貓,兩耳低垂又類狗,牙齒鮮紅。這種南極怪獸,我們也沒有見到一隻。許許多多類似的細節,我一直認為頗為可疑,恐怕純粹出於想像力過於豐富的本能吧!
  1JANE「珍妮」號之意;LlVERPOOL利物浦,英國城市名。
  我坐在船尾,手捧埃德加·愛倫·波的書,仔細閱讀。同時,我也不是沒有發現,亨特在艙面室值班的時候,不停地注視著我,那種執著的神情不同往常。
  恰巧我讀到第十七章的末尾,阿瑟·皮姆在這裡承認,自己對這些「悲慘而血腥的事件」負有責任,因為這是「他的建議產生的後果」。確實,是他使威廉·蓋伊船長從猶疑不定到下定了決心,是他極力鼓動威廉·蓋伊船長「利用這誘人的機會解決南極大陸這個偉大的問題!」他一面承認自己有責任,一面不是還自吹自擂什麼「作了一項偉大發現的工具」麼?不是還說什麼「有許多激動人心的秘密始終佔據著他的注意力。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他以某種方式為揭開其中的一樁秘密做出了貢獻」麼?……
  這一天,大量鯨魚在「哈勒佈雷納」經過的洋面上嬉戲。無數的信天翁從空中掠過,總是向南方飛去。浮冰則一塊也看不見了。在遙遠的地平線上,甚至望不見冰原閃閃爍爍的反射光。
  海風不見有增強的趨勢,雲霧蔽日。
  貝尼島最後的輪廓消逝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從大清早到現在才走了這麼一點路啊!……
  對羅盤每小時進行觀察,指示的變化已經可以忽略不計——這證實了書中的說法。水手長用了二百尋的長線,幾次測深都不見底。幸好水流的方向還能使雙桅船緩緩向南前進,時速只有半海里。
  剛到六點,太陽就消逝在黑暗的霧障後面,繼續勾畫其長長的下旋線去了。
  海風減弱,幾乎察覺不到了。我們焦躁不安,忍受著這種折磨。如果繼續耽擱下去,如果偶爾風向再改變,該怎麼辦呢?這裡的海面估計根本無法躲避暴風雨。一陣狂風席捲過來,就會將雙桅船拋向北方。那樣,赫恩和他的同伴可就「佔了便宜」,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他們的責難是有道理的了。
  到了下半夜,風力加大,「哈勒佈雷納」號航速可以提高到十二海里左右了。
  第二天,十二月二十四日,我們所在方位為緯度83度2分,經度43度5分。
  「哈勒佈雷納」號距離扎拉爾島方位只有弧度十八分了——不到一度的三分之一,即不到二十海里……
  不幸得很,中午開始,風又停了。靠了水流的力量,傍晚六點四十五分,終於抵達扎拉爾島。
  錨一拋下,便高度警戒,炮彈上膛,長槍放在手邊,接舷網就位。
  「哈勒佈雷納」號不會有遭到偷襲的危險。船上每一隻眼睛都在警戒著——尤其是亨特,他的眼睛一分鐘也不曾離開過這南極區域的地平線。
《冰島怪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