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族英雄鄭成功為何會成為「日本神話」

將荷蘭人從台灣趕跑、使寶島重回祖國懷抱——明末抗清名將鄭成功無疑是中華民族英雄。然而,在日本的歷史劇中,鄭成功卻成了「日本驕傲」。在日本,鄭成功的事跡並不陌生,因為在日本的史著中,有一本著名的歷史劇作,名叫《國姓爺合戰》。此書的作者是活躍於十七世紀末到十八世紀初的日本一個著名武士作家,名叫近松門左衛門,這位被後人稱作「日本的莎士比亞」的日本作家,就是靠「國姓爺」一舉成名。直到今天,《國姓爺合戰》仍是日本的一個偶爾出演的傳統劇目。

這部歷史劇誕生於1715年。劇中,鄭成功的「日本血脈」被無限放大,近松門將這位中國海盜名將鄭芝龍和日本女子所生的後代,取了個日本名字,叫「和籐內」。所謂「和」即為大和民族之意,所謂「籐」,取自中國「唐」諧音,所謂「內」與日語「不」同音,「和籐內」的意譯,即是「非日本人非中國人」,但是「和」字在前,又突出了鄭成功的日本血統。

「和籐內」在日本出生、長大、娶妻生子,二十幾歲回到中國,為揚日本國威幫助漢人與入關的韃靼人(清兵)作戰,清兵一次次被 「和籐內」打敗,每次勝利後,「和籐內」 總是摸著老虎的脊背對被他打敗清兵說:「縱然你們人多勢眾,也沒什麼了不起,我的生國是大日本……你們看看日本人的本領!連老虎都害怕我們!」日本人如此移花接木、驚天動地描述鄭成功究竟是為了什麼?這就不能不從近代日本的「文化焦慮」說起。

眾所周知,日本文化的致命缺陷,是「原創」問題。即日本文化先天缺失主體性。從古至今,有兩個日本,一個是「漢化」日本,另一個是「西化」日本。但這並不表明,日本沒有一點屬於自己的「土生土長」的東西。尤其是「漢化」後、「西化」前的中近代日本,眼見中國一步步衰落、古老帝國不斷遭受華夷之變,顧影自憐,頓生「文化焦慮」。十七世紀,日本就有人提出放棄中國儒學。那麼,要用一種什麼文化取代儒家文化呢? 此時,一批日本學者發現了本土的「神道文化'。

神道文化本為日本的地方文化,因為國家苦於放大原創,神道文化邊由地方文化轉成國家文化。與其用儒學教育臣民成為天皇的馴服工具,不如用神道鼓舞民族信心,把日本的歷史精英們一道「封神」,從而讓國民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們走,甚至把東方領袖國天經地義地說成是日本。於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歷史傳奇故事就成了無價之寶,其功能被無限放大,從那裡尋找土生土長的日本精神,變成了原創捷徑。結果,心靈手巧的近松門左衛門找到了鄭成功,把鄭成功變成「和籐內」,又把「和籐內」寫成了「日本國家神話」……

《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