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中郭沫若 離開妻兒十天完成《屈原》劇本

郭沫若故居位於沙灣城區文豪街,包括郭沫若故居、郭沫若紀念館、沫若文化苑三部分。郭沫若故居是一代文豪郭沫若誕生和少年時代生活的地方,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是一座中式穿斗結構平房,由四進三井和一個後院組成,大小房間36間,建築面積1108平方米,佔地面積2148平方米,至今保留古樸風貌。故居解說員向記者介紹,第一院左邊的房間,就是郭沫若誕生處。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就誕生在這間不到14平方米的居室裡。

中院左側有一口老井,挨著老井的房間是郭沫若與第一任妻子張瓊華1912年新婚時的洞房。由於是包辦婚姻,新婚五天後郭沫若便離家出走。第三進東面,是綏山山館,這是郭沫若上家塾的地方,裡面豎立著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像--孩童時代的郭沫若與他的啟蒙老師沈煥章。雕像中,沈老師苦口婆心地講解,小郭沫若雙手摀住耳朵不想聽,因為老師講的他都已經知道了。

別婦拋雛,投身抗戰大業

「七七事變」爆發後,身在海外的郭沫若告別妻子和子女,隻身回到祖國參加抗戰。「1937年7月的一個凌晨,郭沫若為妻及四兒一女寫好留白,踱入臥室,親吻妻兒的額頭,眼淚忍耐不住地湧出……」樂山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雷家興向記者介紹說,「郭沫若毅然放棄自己心愛的學術事業,別婦拋雛潛離日本,捨小家為大家,冒著生命危險回國請戰」。

回國後的郭沫若含淚朗誦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詩:「又當投筆請纓時,別婦拋雛斷藕絲。去國十年餘淚血,登舟三宿見旌旗。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

百餘次抗日演講,為抗戰奔走吶喊

郭沫若不是運籌帷幄的將領,也不是血戰沙場的軍士,他馳騁於抗戰文化領域,在組織抗戰宣傳工作和推動文化統一戰線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1938年為了從事抗日救亡的實際工作,郭沫若奉命出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負責抗戰宣傳。期間郭沫若做了百餘次精彩的演講,鼓舞中國人民「不悲觀、不躊躇、不畏怯、不中餒,拼到最後勝利的到來」。

一氣呵成,僅用十天完成《屈原》劇本

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全民戰爭。「帶上武裝,在槍林彈雨中堅守陣地固然是最重要的反侵略方式;用文字和藝術的力量,凝聚民心,鼓舞鬥志,也是不可或缺的戰力量。用當時的流行話來說,前者是武部隊,後者是筆部隊。」 樂山市沙灣區組織部長陳紅軍說,「眾多的學者、文學家、音樂家、戲劇家、美術家,都積極參加了這支筆部隊,郭沫若是這支筆部隊的重要組織者,也是堅守時間最長、最活躍、成果最豐富的著名戰士之一。」

抗戰期間,郭沫若創作了大量話劇劇本,鼓舞民心士氣,包括《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膽》、《高漸離》六出歷史悲劇作品,其中以《屈原》最受歡迎。1942年1月2日至11日,郭沫若僅用10天時間,完成五幕歷史劇《屈原》,公演後人們沉浸在《屈原》的情緒氛圍裡,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誦劇中的台詞,從中汲取力量,抵抗日寇。

「也許筆桿子沒有槍桿子來的那麼直接,但當郭沫若站在街頭振臂高呼,發表激情澎湃的抗日演說時,我相信無數中國兒女的內心是熱血沸騰的,這力量不可估量」,隨行的人民網強國論壇網友「無需多言」感慨說。

《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