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趣聞:章太炎拿大勳章當扇墜兒 大罵袁世凱

說起近代史,有一個人的名字繞不過去,這就是章太炎。近現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與他有著直接的關係,有些他甚至在其中是決定性人物。「中華民國」之名稱出自章太炎,「五色旗」是他提出的,身後他用「五色旗」結爻,而拒用青天白日旗。他曾被袁世凱和黎元洪兩任大總統授予「勳位」。而他與勳章的最有名的故事,是拿大勳章作扇墜,大罵袁世凱。此事當時曾登於《申報》和《時報》。

杭州西湖南屏山下有個章太炎紀念館。章太炎早年在西湖孤山下的「詁經精舍」從著名國學大師俞樾「曲園」求學,從23歲到30歲,前後七八年。他說話有餘杭口音,初聽有點聽不清,而且他愛吃江南霉字系列的菜:霉乾菜、霉冬瓜、霉筧菜梗、臭豆腐、臭花生……據說有個叫做錢化佛的畫家投他所好,用這些菜換走了他手書的一百多幅字,現在當然是寶貝了。

章太炎一生講學、著書、革命,門下弟子眾多,影響巨大。胡適也很敬重章太炎,評價他的古文學是五十年來第一人。1936年6月,在日本即將全面侵略中國前夕,他留下「設有異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孫毋食其官祿」的遺囑黯然離世。他在《中華民國解》這篇文章中首創了「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所以當他死後,非常理解他的夫人湯國梨要用五色綢為他結爻,拒絕青天白日旗。

對於章太炎的評價,魯迅那段話說得最精闢:

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的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志,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

這兩個「並世無第二人」就是這位章門弟子對老師的蓋棺定論。說章太炎「三入牢獄」,據現有史料我們只知道有兩次,一次是在上海租界因「蘇報案」被判刑三年,另一次是在北京被袁世凱軟禁將近三年。

轟動一時的「蘇報案」

先說他的第一次坐牢。他是個大學問家,卻喜歡談政治,到晚年還喜歡褒貶當世人物。早年他是改良派,在戊戌變法前就支持維新變法,做過上海《時務報》的編輯,遭到通緝而流亡日本。1902年,他與秦力山等人發起「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起草了一篇激動人心的宣言書,以後在留日學生中愛國團體紛紛出現,都是起源於這次亡國紀念會。

1903年,他在上海愛國學社教書,18歲的少年鄒容寫了熱情澎湃的《革命軍》一書,他慷慨作序,首先發表在《蘇報》上。他還寫下著名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為革命大唱讚歌:「然則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舊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黃之猛劑,而實補瀉兼備之良藥矣。」文中甚至直呼光緒帝之名,「載湉小丑,未辨菽麥」。

文章在《蘇報》節選發表,舉世嘩然,上海市上,人人爭購,清廷惱怒,認為他大逆不道。加上《蘇報》的其他言論,經清廷多次要求,上海租界工部局終於下令查封《蘇報》和愛國學社,逮捕章太炎、鄒容、《蘇報》老闆陳范等7人。巡捕來抓人時,其他人都聞風而逃,只有他一個人不逃,他認為革命就要流血,沒什麼可怕,清廷要捉他已經是第七次。他指著自己的鼻子對巡捕說:其他人都不在,要抓章炳麟就是我!他不僅自己不屑逃走,還在巡捕房寫信叫鄒容等投案。少年鄒容不願讓這位大哥一個人受難,就自動投案。這就是轟動一時、名垂青史的「蘇報案」。

章太炎在獄中還公開在報紙上發表慷慨激昂的文章:「吾輩書生,未有寸刃尺匕足與抗衡,相延入獄,志在流血,性分所定,上可以質皇天后土,下可以對四萬萬人矣。

他在駁斥《新聞報》的文章中預言,五十年後,銅像巍巍立於雲表的將是他。有這樣的底氣,所以他才會在法庭上從容不迫,侃侃而談,為自己辯護,讓原告、堂堂的大清政府無言以對,因為官司是在租界的法庭會審公廨打的。他的主要罪名是「載湉小丑」四個字,載湉是光緒帝的名,他是那個時代造詣最深的文字學家,他說:所謂觸犯清帝聖諱,我只知清帝是滿人,不知道什麼聖諱,「小丑」在漢語中本來是「類」字或「小孩子」的意思,並不是什麼譭謗。

這是36歲的章太炎和18歲的鄒容進入歷史的日子,以指控罪名之大,他們從沒想到會活著出來。當時指控他們的罪名是:「大逆不道,煽惑亂黨,謀為不軌」。章長髮披肩,穿的衣服不東不西,很像是僧人袈裟。鄒容剪掉了恥辱的辮子,穿西服。庭審完畢,他們坐在馬車上回捕房,上海街頭萬人空巷,一路上章太炎大聲念詩:「風吹枷鎖滿城香,街市爭看員外郎。

清廷一開始一心想致他們於死地,要把他們兩個引渡過來,自己來審判。可是在租界擁有治外法權的外國人不買賬,他們有他們的規則。在他們看來,章、鄒不過是言論得罪朝廷,是國事犯,並沒有那麼嚴重,不同意交給清廷處置。經過兩個多月翻來覆去的討價還價,清廷最後放棄了引渡的努力。

章太炎、鄒容請的外國律師都為他們做了無罪辯護,說他們是年輕學生,出於愛國熱忱,並無謀叛之意。這大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律師出庭為被告的政治犯辯護。在他們被捕10個月後,會審公廨終於作出判決,章太炎監禁三年、鄒容監禁二年,期滿驅逐出境,不准留在租界。

這個案件實際上代表了當時排滿的一種民族情緒,象徵意義特別大,章太炎因此博得大名。此案對於辛亥革命的影響極為深遠,章太炎所代表的革命言論影響所及,從地域上看,由上海擴大到整個長江流域。從對像上看,由下層階級普遍到知識階級,因為章太炎的國學深湛,世人共知。這對於後來革命成功關係極大。特別是「蘇報案」,章太炎、鄒容以區區個人和大清朝廷打官司,這是清朝以來前所未有的事。清廷雖然勝訴,章、鄒不過囚禁兩三年而已,民氣為之大壯。這是孫中山後來的評價。

在獄中,章太炎、鄒容被罰作苦工,經常遭到拳打腳踢,章太炎為了抗議曾經絕食七天,他從佛經中尋找解脫之道。鄒容因為憤激交加,病倒了,刑期不到三個月時死在獄中,只有20歲。1906年6月底,章太炎刑滿獲釋,孫中山派人專程從日本趕到上海接他出獄,當晚就東渡日本。他加入同盟會,並主持機關刊物《民報》,寫了一系列有戰鬥力的文章,用魯迅的話說那真是「所向披靡,令人神旺」,「戰鬥的文章乃是先生一生中最大、最久的業績」。

袁世凱最怕的兩支筆

辛亥革命後,章太炎從日本回國。

辛亥革命前,章太炎和陶成章等人因為和孫中山意見分歧,重組光復會,以章太炎擔任會長。辛亥革命爆發後,1911年11月章太炎返回國內,接近同盟會的《民立報》專門發表社論《歡迎鼓吹革命之文豪》:「章太炎,中國近代之大文豪,而亦革命家之鉅子也。正氣不滅,發為國光,文字成功日,全球革命潮……」呼籲同胞將章太炎看作是「新中國的盧梭」。

他和宋教仁、黃興等聯名發表了很多有關時局的通電,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他還提出過「革命軍起,革命黨消,天下為公,乃克有濟」的口號,反對「以一黨組織政府」。

孫中山被推為臨時大總統,據說他最初提出的南京臨時政府內閣名單中,本來是以章太炎為教育總長,因為遇到同盟會內部的反對,才改為蔡元培。章太炎創辦了有名的《大共和日報》,發揮了有力的輿論影響,對孫中山及其南京臨時政府有許多的不滿與批評,他為四川烈士追悼會送去一副輓聯:

群盜鼠竊狗偷,死者不瞑目;此地龍蟠虎踞,古人之言虛。

這副流傳後世的輓聯表達了他對南京臨時政府的不滿。也就是這個時候,章太炎發起組織了中華民國聯合會、統一黨、共和黨等政治團體,與黎元洪交好,一度還對袁世凱抱有幻想。書生氣十足的章太炎恐怕想不到,袁世凱等正是要利用他與孫中山一派的不和,坐收漁翁之利。1913年5月袁世凱為了籠絡他,授予他勳二位(「二等勳位」),對此,他是不滿的,他的自我評價是八個字:「首正大義,截斷眾流」。

章太炎認為自己的言論鼓吹之功要在孫中山之上,而且他與黃興、孫武、段祺瑞、汪精衛等五人論功都高於孫中山(後來黎元洪當總統時授予他大勳位)。袁世凱先是給了他一個總統府顧問的空銜,然後,給了他一個空頭的東北籌邊使,無錢無人。他曾經發電報給袁,要求撥款三萬,很久沒有回音,他生氣了,給袁政府發了個有名的十字電:「只管推宕不要你的錢了。

堂堂國學大師,文章深奧,這次一生氣,發了這個白話的十字電,還在上海《新聞報》上發表,實際上是一次公開抗議。時間在3月25日。這時宋教仁被暗殺的消息已傳到東北,南北即將破裂,刀兵再起,章太炎辭去東北籌邊使的職務,毅然南下,孫、黃和陳英士等大為歡迎,稱其為「革命先覺,民國偉人」。章太炎在國民黨舉行的歡迎會上也表示:「共和黨與同盟會雖時有小嫌,百年宜思大義」。

不過,他發表反對袁世凱的宣言,對於將全部罪行歸於袁不以為然,只認為袁身邊梁士飴等「四凶」、「七奸」可殺。

等到「二次革命」失敗,大家勸他去日本,他拒絕流亡,反而冒險入京,結果被袁世凱軟禁(袁曾對身邊人說過,他怕兩支筆,一是梁啟超,一是章太炎),直到1916年6月袁死後才獲得自由。入京前,他剛剛和湯國梨新婚不久。

連婚姻都與眾不同

這個特立獨行、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的婚姻也是與眾不同。

章太炎25歲的時候,母親給他娶了個妻子,姓王,他總是不承認是妻,所有文字都寫作「妾王氏」。他與王氏有三個女兒,沒有兒子。這個精通文字學的國學大師,連給女兒起名字也要顯示學問,不查字典,我們可能一個字也不認識。

1903年,也就是「蘇報案」前夕,他的第一任妻子在故鄉餘杭病故。這一年他36歲。以後過了10年的單身生活。很多人勸他續絃,給他提親,問他有什麼條件,他的回答是:「人之娶妻當飯吃,我之娶妻當藥用」。他對上一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舊式婚姻很厭惡,所以破天荒地在報紙上登廣告公開徵婚,他的《徵婚告白》中對擇偶共有五條要求或者標準:

一是限湖北籍女子;

二是讀過書,文理通順,能作短篇文字;

三是屬大家閨秀;

四是雙方平等,互相尊敬;

五是不要纏足女子。如丈夫先死,可以再嫁;若夫妻不和,可以離婚。

這個五條,後面四條都容易理解,只有第一條令人納悶。

他自己解釋擇偶標準時說:「兩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適合者為北方女子。廣東女子言語不通,如外國人,那是最不敢當的。」他為什麼會認為「兩湖人甚佳」?兩湖當中為什麼又更限定湖北人?他沒有說。據說,他曾看上過一位畢業於女子學校的湖北籍大家閨秀,叫做吳淑卿,有人對他講,吳也愛上了他,此事雖然沒有結果,但因為這個緣故,他對湖北女性有了特別不尋常的好感。

刊登徵婚廣告在我們今天是稀鬆平常的事,在當時卻是驚世駭俗之舉,引起了軒然大波,被許多人看作荒誕,雖然章太炎名聲在外,很長時間也沒有一個人前來應徵。符合條件的大家閨秀肯定接受不了這種越軌的徵婚方式。

直到1913年,經朋友介紹,44歲的章太炎與31歲的湯國梨在上海結婚,這則開創先河的徵婚廣告才算作廢。湯女士和《徵婚告白》中的五項標準中後面四條基本符合,只不過她是浙江人,不是湖北人。不知道章太炎是不是為這一點感到有些遺憾。章太炎找老婆有5條件,要湯嫁他,她還覺得為難呢。她說章太炎有三點不合她的要求,讓她猶豫。

她說:「一是其貌不揚,二是年齡太大(比她大十三歲),三是很窮。」

可是,她想到章太炎為了革命,早在清朝統治下就毅然剪掉辮子,而且為革命坐牢,辦《民報》宣傳革命,他的精神骨氣、淵博學問都非庸庸碌碌之輩可比。她想在婚後可以在學問上隨時向他討教,所以才同意婚事。

湯國梨是浙江桐鄉烏鎮人,茅盾的老鄉,不過出生在上海。父親是個普通的讀書人,她9歲那年就去世了,回到烏鎮,在親戚接濟下長大。從小就會寫詩填詞。而且幫母親料理家務,針線活、種花除草都拿得起。23歲那年(1905)在舅舅支持下,進入上海新式學堂務本女學讀書,同學中有張謇等名流的女兒。她在務本女學不僅成績出眾,而且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比如保路拒款運動,上街演講。1907年夏,她從務本女學師範畢業。回浙江私立吳興女校教書,在這裡工作四年,後來做了校長。辛亥年秋天,她辭職準備到上海辦學,武昌起義的消息傳來,她興奮地寫下這樣的詩:「莫道秋光多肅殺,經霜紅葉爛於花。」

她和老同學張默君參與發起有名的「女子北伐隊」,她出主意組織遊園會,3天內募集到5萬元經費。攻破南京,孫中山建議她們做教育和宣傳工作,她們就用這筆錢辦了神州女學和《神州日報》,她做教師又做編輯。1913年她已經30歲,這年春天,經同學張默君的父親張通典(做過孫中山的秘書長)介紹,他和章太炎有了婚姻之約。

1913年6月15日,他們的婚禮在上海有名的哈同花園舉行。男女來賓有孫中山、黃興、陳英士等共二千多人,各界要人與知名人士雲集一堂。證婚人是蔡元培先生,證婚書卻是由章太炎自己用典雅深奧的古文寫的,今天看來有點文縐縐、酸溜溜。什麼泰山之竹、南國之桃,還有「松柏後凋,貞干無移於寒歲」等句子,國學大師的證婚書畢竟不同一般人。

當天晚上,章太炎與湯國梨二位,在「一品香」舉行了婚宴,酬謝嘉賓。酒席上,賓客們要求新人即席賦詩,而且以20分鐘為限,章太炎即席吟了一首五言詩,詩中把自己比做像稗草一樣的小草,卻把湯女士視為天人,得到賓客尤其女賓的讚賞。湯國梨女士也當場揮毫寫下一首舊作《隱居詩》,詩比章太炎寫得好,意境高遠脫俗,淡泊飄逸,有大家風範。在來客中傳看,引得眾口一詞的讚美聲。只,她與頂級文化名人結婚後,夫唱婦隨,她的「隱居」夢再也做不成了。他們雙雙回餘杭掃墓、省親,度蜜月。

另外有一種說法,章太炎在東北回到上海,孤身一人,生活無人照料,所以在北京、上海幾家報紙上刊登求婚廣告,廣告內容很簡單,只對「對像」提出三條要求:

一、須文理通順,能作短篇文字;

二、須大家閨秀;

三、須有服從性質,不染時下習氣。

這三條中有兩條和前面相同,只是最後一條多了大男子氣味,還是男尊女卑。流傳更廣的是前面五條,也更可信。

湯國梨萬萬沒有想到,她們結婚不滿一個月,還在蜜月當中,「二次革命」爆發了,而且很快失敗。孫中山、黃興等再度亡命日本,章太炎不僅不走,反而要北上身入險地,當面去責問袁世凱。湯勸他:袁世凱怎麼會輕易放過你?他回答:「事出非常,我志已決,卿毋多慮。」匆匆離去。

特立獨行的「章瘋子」

章太炎是一介書生,一個傳統的讀書人,一個特立獨行的學問中人。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踏上反清之路。也正因為如此,到了1913年8月,他才會冒險入京,結果被幽禁將近三年,他仍嚴詞拒絕為袁世凱稱帝上表勸進以換得人身的自由。

時危挺劍入長安,流血先爭五步看。」這是他當時寫下的詩句,其實他手中哪裡有什麼劍,有的不過是一支筆,和書生的天真、骨氣,正如他寫給負責看管他的憲兵副司令陸建章信中所言,他在旁人紛紛逃避南下之時反其道而行,僅僅是因為:「余本光復前驅,中華民國由我創造,不忍其覆亡,故來相視耳。

他被軟禁在北京,每天都要寫大字「袁賊」、「袁賊」,他在牆壁、窗紙上都寫了這兩個字。有時也寫「袁棍」。他喝酒時,吃花生米,一面去掉花生蒂,大罵:「殺了『袁皇帝』的頭!」

關於他「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垢袁世凱的包藏禍心」,當時的《申報》有過公開的報道:有一天穿藍布長衫的章太炎手拿團扇一柄,團扇下面繫著大勳章,腳上穿了一雙破官靴,在總統府院子裡瘋言瘋語,大罵袁世凱,大鬧不休。《時報》的題目就叫《章炳麟大鬧總統府》。

這是他一生中繼「蘇報案」拒絕逃走、「風吹枷鎖滿城香」之後又一個經典鏡頭,章太炎的形象也由此而永遠鮮活。

章太炎被軟禁,對湯國梨打擊可想而知,她連忙派人到故鄉餘杭和族人商量營救辦法。結果帶回來的消息你們猜是什麼:「族中已決定將他開除出族。」

袁世凱還千方百計誘迫她也進北京,為了達到長期軟禁章太炎的目的,他想把章的家眷接過去。所以,常常有自稱章門人或至友來看她,或者問通訊情況,或者表示願代遞秘密文件,貌似慇勤。她和章太炎結婚不久,並不認識他的門人、至友,也沒秘密文件要寄。《大共和日報》、《神州日報》幾個人多次來找她,說章先生已得到當局諒解,還要出任要職,車馬洋房都已準備就緒,先生也樂於接受,當局必須要家屬到京,才能成事,所以望夫人早日成行。袁世凱之所以要她北上,就是要斷了章太炎南歸的念頭,而且掩蓋了自己軟禁章太炎的惡名。而且她參加過革命,又和陳英士有同鄉之誼,袁對她也並不放心。

既然北上無益,反而可能中了袁的計算。她堅持不北上。每次寫信給章太炎,她總是勸他不要以家屬為念。兩人在三年中書信往還不斷,她多次寫詩寄托相思,安慰丈夫。為了生計,她先後到湖州陳英士等人家裡當家庭教師。湯夫人給袁世凱寫了一封信,措辭得體,不亢不卑,說到自己與章太炎的結合,她有八個字:

「結褵一年,誓共百歲。」

袁世凱先是把章太炎軟禁在共和黨黨部的一間小屋裡,再移到龍泉寺,後來又轉到錢糧胡同。到龍泉寺的第二天派長子克定親自送被褥來,都是當時最好的錦緞,他不見。而且把這些東西燒了、扔了。章太炎經常發脾氣,罵人,砸碎器物,揚言要放火燒房子,還幾次絕食抗議。原來是袁給憲兵頭子陸建章下了保護章太炎的手條,共八條,很細緻:

一、飲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計;

二、說經講學文字,不禁傳抄,關於時局文字,不得外傳,設法銷毀;

三、毀物罵人,聽其自便,毀後再買;

四、出入人等,嚴禁挑撥之徒;

五、哪個人與他關係密切,又不妨礙政府的,任其來往;

六、早晚必派人巡視,防止出意外;

七、求見者必須持許可證;

八、保護全權完全交給你。

陸建章說自己奉了袁世凱的命令,無論先生的性情如何乖僻,都必須敬護他。否則我們連黃巾軍都比不上了。「章太炎就是當今的鄭康成,當年黃巾軍過鄭公鄉避開。」

另有一種說法,袁世凱也想過要把他殺了,陸建章勸說:「太炎先生不可得罪,用處甚大,他日太炎先生一篇文章,可少用數師兵馬也。」

第三個版本是幕僚阮忠勸說袁世凱,武則天讀了駱賓王的檄文還讚歎是個人才,燕王朱棣挨了方孝儒的罵,也不想殺方。章太炎的文章學術,不可多得,無罪加以殺戮,公的智謀難道還不如武則天、燕王嗎?袁世凱聽了哈哈一笑,自我解嘲:「他一個瘋子,我何必與之認真。」不久,又將章太炎遷居到錢糧胡同。他不想擔殺士的惡名。所以,無論章太炎怎麼鬧,都不殺他,容許他和家人通信,通信雖然要經過檢查,但他寫的家書中罵袁世凱沒有奸雄氣象,不過是腐敗官僚的頭頭。說袁連曹操都比不上。這樣的信居然都通過了。袁還容許他講學,學生最多的時候有上百人。

後來湯夫人將章太炎那三年中寫的家書印了一本,共84封,只有二封給三女兒,82封是寫給她的,都寫得情致纏綿,古板的國學大師原來也是多情種子。袁世凱死後,他終於回到上海,受到盛大歡迎。他們夫婦回餘杭老家掃墓,在杭州也受到盛大歡迎。把他開除出族的章氏族人紛紛前來道賀,湯依然以禮相待。1916年元宵節,吃晚飯時,他夾起一個湯圓對陪同他的長女、小女和長女婿等人說:「湯圓又稱元宵,元宵者,袁消也。」

然後把湯圓吞下去。沒有多久,袁世凱就報銷了。袁說他是一個瘋子,在民國初年,他確實有一個「章瘋子」的綽號。

其實章瘋子並不瘋,只是特立獨行罷了。

毋庸諱言,章太炎也有缺點,有士大夫式的習氣,比如好名,喜歡恭維,愛隨意臧否人物,事事要挑剔等。辛亥革命期間,他一度被「意氣用事」的一些少年包圍。受梁啟超之命多次拜訪過章太炎的盛覺先在寫給梁的信中說,聽說章太炎左右幾個人,囂張浮華,專事阿諛,以為太炎奇貨可居,挾章太炎而自重,而章太炎似乎為他們所蒙蔽,並不知情。

魯迅回憶,民國元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好發議論,而且毫無顧忌地褒貶。常常被貶的一群人於是給他起了一個綽號,曰「章瘋子」。他的瘋子之名由此而來。

生活中的「瘋子」很有趣

章太炎平時心思放在學問上,生活上有點弱智。早年在東吳大學教書,住在一間租來的小屋,早出晚歸,回家時常常忘記自己的門,走到鄰居家去了,還不知道。他喜歡穿奇裝異服,招搖過市,「蘇報案」時穿的那件衣服不僧不俗,有點像袈裟。章太炎紀念館還保存著一件夏天穿的背心,是竹子編的,夏天穿了涼快。他以大勳章作扇墜,大罵袁世凱,也被一些人看作「瘋子」。早在日本黃興就曾經稱他是「瘋子」。民國初年有「三大瘋子」之說,都是國學大師,一個是章太炎,一個是劉師培,另外一個是章門大弟子,被稱作「黃瘋子」的黃侃。

章太炎的一生維新、革命,親自參與創建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又親眼看到所謂的民國只不過是軍閥們的裝飾品,從袁世凱到蔣介石,政治舞台上大大小小的軍閥走馬燈一樣上演著一出出武戲。他的晚年,湖南軍閥趙恆惕請他去「主考縣官」,孫傳芳請他「主持授壺」,吳佩孚想要請他當「總參贊」。魯迅說他「既離民眾,漸入頹唐……但也不過白圭之玷,並非晚節不終」。

終其一生他還是一個做學問的人,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和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五四時期,北大那些有名的教授,大多出自他的門下,如黃侃、錢玄同、朱希祖、沈兼士、馬幼漁、周作人、沈兼士、劉文典,還有兼職的魯迅等人。章太炎曾經對人說,他門下有五大弟子,可以比太平天國的諸王,黃侃是天王,汪東是東王,朱希祖是西王,吳承仕是北王,錢玄同是翼王。合稱「章門五王」,只是缺了一個南王。有人問章太炎為什麼封錢玄同為翼王?章回答:因為他常常喜歡造反,鬧獨立。原來錢後來成了今文學派,章還是古文學派。五大弟子個個國學深湛,名重一時。

直到他晚年還在蘇州辦「章氏國學講習會」,講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還專門講過《尚書》、《說文》等。他每次講完一門課,學生就會將聽講記錄整理出來,他因為精力不逮,付印前不能親自審校,所以他堅決不同意在聽課記錄上署名。

當章太炎滔滔不絕的時候,總是煙不離手,一支接一支,裊裊如縷,每當手邊的煙吸完了,他就會大聲地喊:「老李,取煙來!」他的嗜好就是抽煙,常常一支還沒完,還有一寸,他又點一支,三四個小時接連抽煙,晚年也是,抽的是當時上海流行的美麗牌,偶爾抽白金龍,就是珍品了。他給人寫字一般不受錢,而是收香煙,所以綿綿不絕。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兒子七八歲時,看見父親常常為人寫字,就貼了一張紙:寫一副對聯皮球一個,條幅一張,火車頭一個(玩具)。別看他幼稚,問的話,讓客人驚訝,比如他會問他爸爸:「商務印書館的百衲本二十四史還沒有出齊嗎?」

章太炎寫字常常是鐘鼎文,很古雅的,寫字的時候,他喜歡一個人。有時湯夫人站在後面,說某個字寫得不佳。他會回頭笑笑:「你不懂得寫字囉!」其實湯不僅詩好文好,而且字也寫得端秀,更重要的是深深理解章太炎。

用五色綢為他結爻的原因

民國之前,章太炎和孫中山的分歧就已經很明顯了。民國之後,陳英士不僅安排刺殺陶成章,對章太炎的攻擊也沒有停止過。

1912年3月的一天,章太炎收到一封來自南京臨時政府的匿名電報,內容是說章太炎主張建都北京,有功於袁世凱,袁要給他教育總長或最高顧問之職,請他速進京陛見云云。章太炎詰問南京政府,孫中山有回復。後經電報局查實,發電時「確有內務部印信」。同盟會內部有人說章太炎反對同盟會,還要暗殺他。章太炎每當想起陶成章被殺後,黃興馬上致電陳英士保護他,不免有些激動。

從1912年5月到6月,孫中山的忠實追隨者、以激進著名的戴天仇(季陶)不斷地在《民權報》對章太炎破口大罵,從《哀章炳麟》、《該死的章炳麟》、《殺》、《章炳麟非人》、《水性楊花之人妖》這些題目就不難想見其內容。其中認定章太炎最大的罪過就是「運動各界排斥同盟會」、在袁世凱面前「力詆孫、黃」、要求取消南京留守府等,所以指責章「阿權」、「朝東暮西」、「偽詐百出」。

史學家張玉法先生分析:「章炳麟所以組統一黨與同盟會抗,是起於對南京臨時政府權力結構的不滿,而武昌革命爆發後,同盟會人對光復會的打擊與冷落,亦早已促使章炳麟的離心。」張繼回憶:「舊同盟會因政見之不同,已分數派,加入民社者有之,加入統一黨者有之……因陶煥卿(成章)光復會之關係,浙江亦與武漢接近,而疏南京。」大致上合乎事實。

因為民國初年複雜的政治鬥爭中,親密同伴陶成章被暗殺,章太炎終生都罵蔣介石是殺人兇手。1927年6月,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發出「通緝著名學閥章炳麟」令,1928年11月,又呈請國民黨中央通緝他。當然蔣介石沒有這麼傻,把一個對自己權力沒有威脅的章太炎抓起來。

當章氏國學講習會開辦不久,國民黨中央委員丁惟汾前來蘇州代表國民黨中央慰問章太炎,他們曾是同盟會的老友。這是老蔣要拉攏元老,收買人心。丁臨走時留信一封,裡面夾了萬元支票一張,說是給他治病用的。章太炎是不肯接受蔣的錢的。那怎麼辦呢?如果拒絕,會讓蔣難堪,也會惹禍。這時,湯國梨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我們明天登個報,聲明將這一萬元用於國學講習會,作為助學金。凡是困難學生都可以享受免費的教育。

章太炎為此拍案叫妙。第二天,他們登報聲明,國民黨中央送的醫療費全部作為助學金。這樣就巧妙地應付過去了。

1936年6月,在日本即將大舉侵略中國前夕,章太炎留下「設有異族入主中夏,世世子孫毋食其官祿」的遺囑黯然離世。他死後,按照他故鄉餘杭的風俗,要在棺材內用綢覆蓋,並將綢子打成結,叫做結爻。一般都用一種顏色的綢子。非常理解他的夫人湯國梨卻買了五種顏色的綢子,紅、黃、藍、白、黑。她將這五種顏色按五色旗的順序排列在棺內,就是用五色綢為章太炎結爻。

她說:「太炎先生為辛亥革命勝利,為五色旗的誕生,出過力,坐過牢,而沒有為國民黨旗效過什麼勞,因而用五色綢為他結爻,最為恰當。」當時,國民黨當局有意為章太炎舉行國葬,國民政府發佈了一個「國葬章太炎令」,其實沒有下葬,靈柩一直停在蘇州家中的園子裡。所謂國葬令只是一紙空文。如果當時真的國葬,那就必須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用五色旗當然要得罪蔣。

章太炎有個心願,想埋骨在南屏山下,與抗清名將張煌言(張蒼水)的墓為鄰,他仰慕張煌言,曾經說過:「生不同辰,死當鄰穴」。他在那篇有名的《支那亡國二百四十二年紀念會書》中就重點提到了張煌言。

埋骨西湖的這個遺願一直到1955年才完成。周恩來說章太炎是一代儒宗、樸學大師,學問與革命業績赫然,是我們浙江人民的驕傲。這個地方現在是章太炎紀念館,他的故鄉也以「章太炎故里」而驕傲。「蘇報案」發生後,他在獄中預言五十年後銅像巍巍立於雲表,可以說完全實現了。

《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