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格格為什麼不願意嫁給袁世凱的兒子和親

看霍建華主演的一部電視劇,內中有個情節,一清朝親王的,為討好袁世凱,欲將自己的女兒作為禮物,送給袁世凱的兒子和親,至於是袁克定還是袁克文還是哪個,沒說,反正,她不願。還跟男主講,這種事,漢朝王昭君做過,唐朝文成公主做過,現在,輪到我了。

雖然她這和親二字,跟咱從歷史書裡學來的不一樣,用唐中宗李顯在嫁金城公主時的詔書上的話來講,和親則「邊土寧晏,兵役服息」。無論是從劉邦以宗族女與匈奴和親還是最為著名的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同吐蕃和親,其目的,皆為以婚姻來減少邊境衝突,有著強烈的政治目的。而和親女自身,則很為身不由己——當然,從此角度而言,電視裡這個格格,保的雖不是邊境案例,卻也有其父親結交袁世凱這個大清王朝頂樑柱的目的,如果將她所講的和親二字,打個引號,未嘗不可。

這格格不願「和親」,或許是因她為人洋派,想講究個戀愛自主,婚姻自由,不願自己人格受損,變成一個禮物送來送去,跟生活之苦,沒有關係。

中國古代的和親,除去那些民族和解、減少戰事的宏大敘事,和親女們,雖然嫁為異族上層人物,或許可以繼續錦衣玉食,但在生活上、在情感上,是不是受了很多苦呢?

先講王昭君。她本是平民女,進宮之後,按著傳說故事,漢元帝因後宮女子眾多,以畫工畫像的方式,挑選女子侍寢。王昭君不願賄賂畫工,於是被畫得姿色一般。匈奴求親,元帝便讓昭君出塞。叫過一看,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後悔不迭。從此事故我們可知,元帝之所以讓昭君嫁匈奴單于,因其根本她不是他的菜,根本不憐惜她。然見她美艷動人,又悔之晚矣。亦證明,匈奴,不是個好地方,自己喜歡的女子,絕不能送過去。從一些王昭君出塞的畫作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穿著厚棉衣,抱著琵琶,一臉哀怨的形象,當然,背景裡,少不得大雪紛飛以及南歸的大雁。果然,到了匈奴,父死要嫁子。王昭君請求歸漢,漢成帝給了三個字,「從胡俗」。王昭君有什麼辦法呢?只得忍受。

再講講劉細君。他是漢武帝宗族之女。和親之事,還在王昭君之前。她嫁與烏孫王,以達成劉徹聯合烏孫抗擊匈奴之願意。劉細君到了烏孫,很難適應,思國不已,寫下,「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托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

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的《悲秋歌》,兩千餘年後讀來,還替這個吃不慣住不慣的女子,感到心痛。同王昭君一樣,她也在丈夫死後二嫁,嫁的竟然是丈夫的孫子。她也上書請求歸漢,得到的,也是「從胡俗」。她暗流了多少眼淚,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為唐朝與吐蕃之和平做出貢獻的故事,在咱的歷史教科書裡,是濃重的一笑。後來的金城公主,亦讓兩國「和同為一家」。但歷史書中,只及大事不及個人。文成公主與金城公主在吐蕃的生活,有多美好呢?其實從《新唐書》中的一句話看得很清楚——儀鳳中,吐蕃請主下嫁,後不欲棄之夷,乃真築宮,如方士薰戒,以拒和親事——武則天捨不得太平公主到吐蕃受苦,於是想了個辦法,將她留在了長安。

按說,武則天那般強大,為何都要搞這種小動作呢?看來,當時吐蕃對唐朝之軍事壓力,確實很大——和親女們,以一己之身,而消彌兵禍,用現在的話說,抵得上十個師啊——他們受點苦,免去無數男兒變成冷月之下的枯骨,這樣的事,相信無論是皇帝,還是平民老百姓看來,都很值得。

和親女們的想法,則沒人在意,或者,在意不了了。

《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