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諸葛亮前後六次北伐為何全都無功而返?

諸葛亮六次北伐為何全都無功而返呢?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巾」。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未果,常使英雄扼腕。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北伐不能成功呢?

中國自古以來就存在南征易、北伐難的現象。從古至今,南征成功的案例無數,但北伐成功大約只有兩次:一次是朱元璋對蒙元勢力的北伐,一次是國民政府的北伐。

諸葛亮的北伐之所以不成功,從《三國演義》上看,各次有各次的具體原因。第一次是因為馬謖失街亭,被司馬懿抄了後路;第二次是因為軍糧接濟不上;第三次是因為聽到張苞去世,諸葛亮因傷悲而生病,不得已撤軍;第四次是魏國使用反間計,苟安散佈謠言,後主劉禪下詔回兵;第五次是李嚴因運糧出現問題,矯詔班師。第六次諸葛亮病死五丈原,由楊儀代理統帥,撤回西川。

《三國演義》寫得很精彩,每次北伐失敗的原因都各不相同,但事實上,蜀漢每次北伐面臨的困難幾乎都是相同的。蜀軍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上:一個是運糧問題。蜀道艱險,運輸困難,蜀軍因此打不起持久戰,且容易被對方截斷糧道。打到最後,戰爭基本上就演變成了劫糧戰。另一個是敵軍堅守不戰。開始魏軍還存在一定的主動出擊和盲目追擊行為,到後來司馬懿堅守不戰,蜀軍幾乎沒有機會在野戰中殲敵,因而無計可施。

第一個困難,諸葛亮實際上已經基本解決了。他採取了三個辦法:一是發明了木牛流馬,節省了人力,提高了運輸效率,緩解了運力不足的問題;二是採取取之於敵的辦法,赴隴西割麥,補充糧草;三是在長期對壘中,實行軍隊屯田,進一步減少了運糧壓力。但對魏軍堅守不戰的問題似乎一直沒有解決,以至於蜀軍長期駐屯於魏蜀邊界地區,直到諸葛亮病死五丈原,把一場北伐打成了持久戰。

陳壽把北伐不成的主要原因歸結於諸葛亮的能力,認為安邦治國是諸葛亮的長處,而用兵打仗的軍事才能不足。並且指出,諸葛亮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統一天下,所以用兵不止,不客氣地說叫窮兵黷武。而後人對六出祁山乃至諸葛亮的評價方面大約都沒有超出陳壽的窠臼。

如果諸葛亮真像陳壽所說那樣,那麼當年劉備的「三顧茅廬」又怎樣解釋呢?

在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年代裡,所謂的人才首先就是軍事人才,其類型可能各不相同,或野戰型,或參謀型,但其價值是一樣的。諸葛亮與關張趙黃馬相對照,肯定是參謀型軍事人才。對於當年胸有大志卻沒有地盤的劉備來說,諸葛亮不但給他提交了一份東聯孫權,北抗曹操,西距荊益的遠景規劃,而且也是這個規劃的具體實施者,所以諸葛亮必定暢曉軍事。並且在規劃的實施過程中,諸葛亮也得到了劉備的認可,被拜為軍師將軍,劉備曾對關羽、張飛說,我的諸葛亮,如魚得水。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應該與小說和民間傳說基本相符。北伐雖然沒有成功,但諸葛亮也把司馬懿打得焦頭爛額。五丈原退兵後,司馬懿見到諸葛亮一路上的營壘,也稱讚諸葛亮是天下奇才。

那麼為什麼蜀漢擁有優秀的軍事人才,但卻不能戰勝曹魏呢?

當然,曹魏佔據中原,擁有政治、文化、人口方面的優勢,從綜合國力上講魏國強於蜀國。但戰爭的勝負往往並不取決於綜合國力,影響戰爭的因素其實很多。

諸葛亮北伐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最佳的北伐機遇期已經錯過。

三國這段歷史是分為兩個時期的,前期是漢末,後期是三國。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十常侍、董卓、李傕、郭汜、曹操輪流把持朝政。在漢武帝推行的儒家孝義思想的影響下,劉氏家族還有著相當社會影響力,篡權者承擔著天下人共誅之的道德風險。

就連集文治武功於一身的曹操,雖然都做到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程度,但到死也只不過落了個大漢丞相稱號,而不敢公然篡位。即使這樣,曹操還要面對著「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社會輿論的指責,隨時提防各種相聲討和暗殺。

改變正統的代價著實不小。那時,確切地說,是說從董卓入朝到赤壁大戰前後這段時期,應該說是興復漢室的最佳機遇期。可惜,當時劉備沒有這個能力。

等劉備佔據了西蜀,有了人馬,有了地盤,平定了南方孟獲,可以抽身北伐的時候,魏國已經經歷了十幾年的休養生息,人民生活安定。「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新上台的統治者也在不停地對民眾進行這樣的思想灌輸,人們對曹氏集團政權的合法性也在逐漸認可。這時,興復漢室的口號雖然掛在北伐者的嘴邊,但這個曾經讓很多英雄豪傑熱血沸騰的理想已經在人們心目中漸漸淡化了。

北伐最終甚至淪為類似春秋時期的不義之戰。無怪乎我們常說機遇稍縱即逝,挑戰不請自來。

第二,後主劉禪對北伐持消極態度。

從《出師表》中諸葛亮「臨表涕零」的言語中,可以看出劉禪是並不積極支持北伐。而且從《三國演義》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南征,還是北伐劉禪都持消極態度。諸葛亮南征時,後主說「東有孫權、北有曹丕,今相父棄朕而去,倘吳、魏攻來攻,如之奈何?」諸葛亮北伐時,後主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

劉禪面對諸葛亮的出兵,總提出些很幼稚的問題,讓不明真相的人真以為劉阿斗是扶不起來的人。其實,與其說劉禪不願證諸葛亮出兵,不如說他不願意讓諸葛亮帶兵。

在當年那個毫無政治文明的年代裡,兵權決定一切。特別是蜀漢後期有,臣強主弱,諸葛亮總攬國家大事,劉禪隨時面臨被廢的可能。他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一口一個相父的背後是對諸葛亮深深的恐懼。

劉備臨終前曾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幫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王」。其實等於是在告訴劉禪,這個身穿鶴氅,手搖羽扇的人,隨時可以罷黜自己,甚至結束自己的生命。劉禪也應該知道,當年曹丕趁劉備新喪,自己即位不久的時機,糾集孫權五路伐蜀。在大家焦急萬分的時候,諸葛亮已於自己的相府中退去了四路人馬。可以說諸葛亮的個人行為已經凌駕於國家之上了。

因此,劉禪終日擔心的並不是魏國的進攻,而是諸葛亮對軍隊的控制,他唯一能做的只有韜光養晦,裝傻充愣。蜀國的群臣對此也是心知肚明,譙周在劉禪的支持下,每次出征,總以天象為依據勸諸葛亮罷兵,後主的消極態度對北伐起到了重要的牽制作用。

第三,諸葛亮出於自保心理,把北伐當成避禍手段。

在臣強主弱的政治格局下,諸葛亮的日子也不好過。當年劉備曾就立儲問題徵求過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以「此家事也,問關張可矣」作答,採取了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雖然巧妙地避開了當時的政治鬥爭,但在這種「大是大非」問題上並沒有站出來支持劉禪,這點劉禪明白,諸葛亮當然也明白。劉禪繼位後,諸葛亮實際上相當被動。永安托孤時,劉備的話語,劉禪會做怎樣的理解,諸葛亮當然也清楚。

如果劉禪一旦把自己當成威脅,那自己隨時也有可能面臨殺身之禍。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最安全的辦法無疑是手握重兵,當然還要有一個前提,就是諸葛亮不想或不去篡權。這點我們應該相信,因為世界上總應該有些美好的東西存在的,即使在殘酷的政治鬥爭當中。

諸葛亮或為報當年劉備的三顧之恩,或根本不恥於幹些王莽、曹操之流的勾當,所以他沒有廢掉劉禪,而是採取了避禍軍中的辦法自保。當年,他也是這樣教公子劉琦遠走夏口逃避後母迫害的。而在諸葛亮死後,深得諸葛亮真傳的姜維接著採取這個辦法進行九伐中原和屯田沓中的。

當完全可派一位將軍南征時,諸葛亮要親征,南征過後,就是接連不斷的北伐。而且總是一遍一遍地復出祁山。兵貴速,不貴久,對於熟讀兵書的諸葛亮來說不會不知道,而且總是在一個方向用兵,也不符合「奇正用兵」的軍事原則。是諸葛亮不懂嗎?

顯然不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得很好,「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兩路夾攻,以取天下。頗有點當年東北野戰軍「一點兩面」的作戰味道。

那麼,為什麼諸葛亮在北伐中還要一點進攻呢?固然,由於關羽丟失荊州,東面失去了伐魏的跳板,但房陵、上庸仍可以成為威脅曹魏的犄角,可諸葛亮卻沒有這樣做。甚至魏延多次明確提出循秦嶺,出子午谷方案時,諸葛亮也以冒險輕進為由,予以否定。

因為諸葛亮知道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下,君臣已經開始相互提防了。如果真的奪取中原,君臣關係將更難維繫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寶弓藏」的道理諸葛亮不會不懂。所以,他寧可在陝甘一帶的山地裡和司馬懿玩貓捉老鼠的遊戲,也不願全力北伐。

我們沒有理由鄙視劉禪和諸葛亮以一已之私而廢天下大業。因為從結局上看,無論是劉禪的韜晦之計,還是諸葛亮的避禍北伐,與同一時期魏、吳君臣之間的兵戎相見都要高尚許多。

諸葛亮病死軍中,也許對誰來說都是一個最好的結局。

在陳壽看來,劉禪政治上是「軟弱」的,諸葛亮軍事上是「無能」的,其實在劉禪「軟弱」、諸葛亮「無能」的背後是他們各自的無奈和被逼迫出來的變通與睿智。

他們的行為蒙蔽了陳壽,迷惑蒙蔽了許多不明真相的人們,但幸而沒有蒙蔽住我們!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