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選定顧雍為丞相 顧雍是個什麼樣的人

孫策臨死向孫權交權時,有一句著名臨終囑咐,說是「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孫權雖然基本遵從哥哥遺願,讓周瑜總管軍事和外交,對張昭也很尊重,卻並未安排張任丞相:東吳第一任丞相是孫邵,孫邵死後代替他的是顧雍。

顧雍似乎不顯山不顯水,沒有任何驚人言行,那他究竟何德何能,使孫權如此重視、重用呢?

他的出類拔萃之處,恰恰是他的低調。

顧雍其實師出名家:他的老師蔡邕(蔡雍)是東漢大文學家和書法家,是蔡文姬的父親。小顧幼時向避難於吳的蔡邕學習彈琴和書法。他學習這些才藝不是被迫,不是為中考、高考加分,也不需要家長犧牲週末時間陪伴,所以能靜下心來練習,一點就通。蔡老師驚訝他的才氣,以至於激動地說:「你以後一定能成器,我就把我的名字給你吧!」從此他就叫顧雍。當然了,老師把自己的名字給了學生之後,自己也留了一份,還是叫蔡邕。於是師生同名(同音),傳為佳話。

編電視劇的可以在這裡加一段顧雍和蔡文姬的糾葛,或埋下個什麼伏筆。我這裡沒有相關故事。

接著說。小顧二十歲就被推薦為合肥市市長,後來又輾轉各地任職。孫權當會稽郡郡委書記(太守)的時候不能到任,就命顧雍為副書記(郡丞),代行書記職務。顧雍很快將會稽治理得井井有條。幾年後又陞官入朝。孫權當吳王后,顧雍被封了侯。封侯後回鄉探親時,家裡人還不知道呢,知道之後當然非常吃驚。這種境界,一般人就難以達到:過去講「衣錦還鄉」,漢朝的老祖宗劉邦當年就弄得很張揚。在下拿自己比量,別說被封侯,記得小時候初次進動物園見了猴,回家還逢人就說呢。

顧雍低調,但絕不平庸。他自持內傾,寡言少語,但只要話一出口,就能切中肯綮。他不喝酒,所以別人在酒後狂歡時,一見到顧雍,就不敢放肆了,連孫權都說:「有顧先生在場,我也不敢縱情」。但顧雍與張昭有所不同:他並不像張子布那樣直接出面干涉,使別人當眾下不來台。當時的人都知道,孫權有事需要徵求丞相意見時,總是讓中書令去顧雍家裡探訪。如果主上的意見合乎顧雍的意思,可以執行,顧雍就設宴招待來者,與之熱烈討論;顧雍若覺得不妥,就板起面孔沉默不語,也不張羅酒食。於是來人只好告退。這樣君臣都不傷面子。

顧雍做官不追求表面政績,不搞「面子工程」。當時駐守江邊的諸將急於立功,就提出各種主動進攻的建議。孫權為此請教顧雍,顧雍就指出諸將的真正動機:他們並非從國家利益出發,而只為自己功名。他建議孫權予以制止。

但顧雍並非那種怕犯錯誤而不做為的官僚。平時他常微服私訪,考查政務是否得當,調研回來以後就將意見上呈主公。提案若被採納,他就歸功於皇上;若被駁回,也不發牢騷。你想,這樣的手下,孫權能不喜歡嗎?倘若相反,做屬下的提出點合理化建議,成功之後到處宣傳:「這可是我提出的啊!」而若主上沒採納,後來又確實壞了事,就得理不讓人,到處嚷嚷:「不聽我的,栽了吧?」那這樣的人還想不想幹下去啊?

即使提不同意見,顧雍也用平靜的語氣,並不激動,並不慷慨陳詞。大家覺得他說話有份量,是因他的想法本身的正確性,再就是大家相信他人格的正直,他辦事公道公平,一切出於公心。

老顧自己低調,也不希望子孫們過於張揚。孫權要將自己的侄女嫁給顧雍的外甥,特意宴請顧家父子以及顧雍的孫子顧譚。顧譚這時已擔任要職,看到皇上高興,他也忘乎所以,就藉著酒醉跳起舞來,還跳起來沒完。顧雍心裡生孫子的氣,但沒馬上發作。第二天,他把顧譚招來,當面斥責說:「你覺得你是傑青啊?了不起啊?當年蕭何多大的功啊,每次見漢高祖還謹小慎微,好像不善言辭的樣子呢!你對國家有什麼汗馬功勞?做了什麼可以大書特書的事?不過是靠著我的地位,靠當孫子罷了!你這樣忘乎所以不知節制,將來準會坑爹坑爺!」說完就背身面壁躺在床上,不理孫子了。過了好久才讓孫子離開。

顧雍的中正持平,還用之於對手或罪犯。有位叫呂壹的官員,平時作威作福,以權謀私,還誣陷無辜,誹謗大臣,連顧雍本人都被他攻擊過。後來這呂壹被「打老虎」抓了起來,顧雍親自審問。面對攻擊過自己、現在成了階下囚的呂壹,顧雍仍和顏悅色,平心靜氣審問,臨了,還問犯人需不需要作最後陳述。此時,一位名叫懷敘的官員衝上前,當眾對犯人侮辱謾罵。顧雍馬上予以制止,並批評說:「有國法在那,你何必這樣呢!」

你看,那時的顧丞相就有了現代的法律意識,懂得保護犯人的人格尊嚴和合法權益!

但是,對顧雍的這種做法,後來研究三國史的一些人並不都以為然。比如有個叫徐眾的,他評論說:「顧雍不因呂壹誹謗過自己而公報私仇,保持和顏悅色,這是長者風度。但是,對這樣的罪犯,還徵詢他有什麼要說的,這就不對了。呂壹這個壞蛋全國人民都恨他,有人還要親手宰了他呢。顧雍讓他申訴辯護,如果不接受上訴,於法理不通;如果接受上訴,皇上若出於尊重丞相意見的考慮原諒了呂壹,那被他陷害過的陸遜等人不太可悲了麼?懷敘當面侮辱謾罵罪犯,不是由於私憤,沒什麼錯。對不仁的人不仁,這就是『仁』!所以,顧雍不該批評懷敘。」

以今天觀點看,顧雍和徐眾到底誰對誰錯呢?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