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年早逝三國謀士郭嘉 曹操因此走向「下坡路」

三國時期英才輩出,曹操手下更是文臣如雲,武將如雨,這也是他為什麼能雄霸北方的原因,而在他的營帳中,有一個人即使身在眾多英才中,也無法掩蓋他的光芒,那就是郭嘉。

郭嘉字奉孝,穎川郡陽翟縣人。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成就霸業靠一人之力是不可能成功的,高明的主君也需要高明的謀士,郭嘉曾投奔袁紹,可是他很快認識到袁紹是個外強中乾的人,不能成就大業。這年是公元197年,郭嘉時年27歲,那時正是袁紹實力最強大的時候,在這時候離開袁紹需要莫大的勇氣,他對袁紹的謀士說:「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說袁紹學周公禮賢下士卻只學到皮毛。如果不是對自己的判斷有強大的自信,怎麼會走的這麼決絕。

良禽擇木而棲,郭嘉一生的眼光都准的像X光一樣,他為自己選擇的是當時還不怎麼樣的曹操。曹操正是因為郭嘉的到來,才漸漸開始走向巔峰。他識人的本事在當時大約無人能出其右,官渡之戰前夕,曹操心裡也是忐忑不安,郭嘉在這時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詳述了曹操的十項必勝,袁紹的十項必敗。堅定了曹操的信心。

在戰爭進入膠著狀態的時候,曹操擔心劉備偷襲,又擔心袁紹會突然反擊,只有郭嘉不以為意,勸道「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此存亡之機,不可失也。」就是說袁紹優柔寡斷來不了,果然,曹操抽空打了劉備一仗回來,袁紹才痛心疾首。當時孫策在江東戰得風生水起,曹操又擔心後院失火,沒想到郭嘉從容淡定的說「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結果孫策真的就被刺客殺死了。

(圖)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

官渡之戰,袁紹敗北。曹操想趁勝追擊,郭嘉又把他攔下了,說袁紹的兩個兒子都是不省心的,我們追他們,他們就會聯合起來,不管他們,這兩個人必定禍起蕭牆,不如我們先佯裝要攻打荊州,看看他們怎麼樣。一切如郭嘉所料,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收了袁紹的所有地盤。

因為郭嘉實在料事如神,一般情況下,曹操對他是言聽計從的,只有一次沒聽,也不知是不想聽,還是沒聽明白,總之就是因此犯下了不可彌補的錯誤,當時劉備前來投奔曹操,曹操的一大群謀士都嚷著說要除掉劉備以絕後患,只有郭嘉和曹操一樣不同意殺劉備,他覺得劉備是英雄,殺了他影響不好,可他的意思是我們不殺他,但是要軟禁起來。結果曹操不知怎的沒有領會到郭嘉的意思,一不小心就放虎歸山了。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劉備一步步壯大起來後悔的跳腳。

公元207年,曹操欲征烏丸,眾人以烏丸偏遠苦寒反對,唯有郭嘉贊同,而後他隨軍遠征烏丸,到達柳城的時候,向曹操進言兵貴神速,要出其不意。曹操於是行小路奇襲柳城,大破倉促應戰的敵軍。這一戰也成為了中國戰爭史上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典戰例。然而天妒英才,而就是在這一戰中,一向體弱的郭嘉沒能扛住惡劣的天氣,病逝在回軍途中,時年三十八歲。

曹操心痛不已,親自去弔喪。郭嘉在曹操軍帳中短短11年,立下奇功無數。可惜郭嘉英年早逝,否則,他在歷史的天空中所留下的光環絕對可與諸葛亮相媲美。他的離世對曹操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打擊,而就在這一年,劉備迎來了諸葛亮,從此鯉魚躍龍門,無人能耐他何。

郭嘉一生料事如神,他是典型的策略性的謀士,是把握大方向的。在曹操前期發展過程中,幾乎每個重要的決策都有郭嘉的身影,但凡他出手,沒有不成功的。曹操甚至想百年之後把自己的兒子托付給他,卻沒想到他英年早逝。因為郭嘉的離世,曹操陣營從以往的勢如破竹開始走下坡路。

公元208年,曹操和劉備孫權隔江而對,最後戰敗於赤壁,狼狽的逃回北方。只留下一個三分天下的無奈結局。他在路上就遺憾的歎道「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