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謀士只說了六個字就讓曹操成為最強霸主

東漢末年,群雄紛起,曹操一開始並無太大優勢,後來收編了百萬青州黃巾軍,從此開始崛起。這百萬黃巾軍,為什麼甘願投降曹操?曹操收編了數量龐大的百萬人,又怎麼解決糧食問題?

一直被人們忽視的謀士毛玠,只說了六個字,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

黑山軍東進的時候,青州黃巾軍開始活躍。中國人喜歡跟風,討伐董卓湊熱鬧,造反也湊熱鬧,不管有沒有效果,說不定能渾水摸魚撈一把呢。據說,青州黃巾軍有一百萬人。

青州刺史焦和沒見過如此大場面,嚇得氣都不敢喘了,一口氣沒上來,死了。

袁紹高呼:焦和萬歲!黃巾軍萬歲!他找到了滲透進青州的理由。他派臧洪入主青州。臧洪是個狠角色,一到青州,就打得黃巾軍落花流水。青州黃巾軍無奈,轉移到了兗州境內。

無事家中坐,賊從天上來。青州惹不起,兗州就是豆腐渣做的?黃巾軍造反也選地方,兗州刺史劉岱要氣瘋了,他不顧鮑信的勸阻,冒險出擊,結果被黃巾軍殺死了。

刺史一死,兗州人更加認識到黃巾軍不是誰想打誰就打,要打仗還得看曹操的。陳宮站出來,對曹操說:「現在劉岱已死,州中無主,和朝廷失去聯繫,王命無法貫徹。」也就是說,兗州可以自成王國了。

王國就要有國王,陳宮確定的兗州國王是曹操。「資之以牧天下,此霸王之業也。」陳宮第一個對曹操明確提出稱霸天下的目標,可以想像,陳宮的建議在曹操的心裡激起來了多大的熱情。

刺史死了,黃巾軍更加活躍,兗州的頭面人物正對局勢的失控感到束手無措。陳宮來了,帶來了好消息:「東郡有軍事高手,如果由他掌管州牧,一定能擔負起阻擊黃巾軍的重任,並且可以保護本州,使地方得到安寧。」

濟北相鮑信第一個鼓掌贊同。曹操的能力擺在那裡,黃巾軍的威脅也擺在那裡,於是兗州人把曹操推上了州牧的位子。這一年,曹操三十八歲,成了一名民主推選的州牧,明顯區別於朝廷任命。

曹操必須要拿出真本事來,才能對得起熱情的兗州人。他毅然肩負起了責任,披甲持胄,親臨戰陣,明確獎懲制度,激發士氣,穩紮穩打,伺機而動。黃巾軍遇上了對手,漸漸後退。他們的首領給曹操寫了一封求和信,套一番近乎,然後說大漢玩完了,天下要換主子了,你還為朝廷效力,傻不傻啊。

一群反賊,竟然也想做曹操的人生導師!曹操讀完這封信,踩在腳底下,用腳後跟碾來碾去,突然,腦子裡靈光一閃,就像黑夜裡有火星兒閃爍,照亮了腳下的路,抬抬腳就踏上了。原來,黃巾軍並非不講道理,他們只是要一條活路而已,時刻想著活路的軍隊,是最容易被打敗的。曹操改變了策略,下令作戰時要盡量給黃巾軍留一條活路,為他們逃走提供方便。

寒冬十月,黃巾軍逃到濟北(今山東濟南市長清一帶),再退就只能跳進黃河裡餵魚了。最痛苦的是從青州轉戰到兗州,一路苦戰,沒有根據地,供給斷了,吃的穿的都成了問題。百萬黃巾軍,戰士只有三十萬人,其餘都是隨軍的家屬。凍死,餓死,病死,戰士們眼睜睜地看著親人們在冰天雪地裡倒下,這時,他們的敵人不是曹操而是死亡之神。

只要是能有一條活路!

《資治通鑒》記載:曹操追黃巾軍至濟北,悉降之,得戎卒三十餘萬,男女百餘萬口,收起精銳者,號青州兵。

從此,曹操成了霸主。清朝學者何焯曾校訂《三國誌》,評價此事說:魏武之強自此始。

從此,袁紹成為浮雲。

可是,史書並未記載,曹操動用什麼手段讓百餘萬黃巾軍甘願放下武器。還有,百餘萬人如何安置呢?

就在這一年,謀士毛玠建議曹操「修耕植,畜軍資」,後來陸續啟動的屯田制也表明,曹操當時應該只對黃巾軍說了一句話,就讓他們踴躍地放下了武器。「放下武器,拿起鋤頭,我讓你們有地種,有糧吃。」沒有活路才造反,現在曹操給了活路,為什麼還要折騰呢?

雙贏!曹操用最簡單最實用最溫情的方式,將本為賊寇的百萬黃巾軍轉為財富。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