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主劉備痛殺義子劉封的背後有何隱情?

當年,劉備心血來潮,想收劉封為「義子」。

心有此念,卻又拿不定主意,就去徵求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明白,劉備此舉,徵求意見是假,實則是想從自己這裡獲得認同感。支持,心有不甘;不支持吧,又怕拂了「老大」的面子。

諸葛亮狡猾,不想淌這個渾水,就說:「此乃家事,可問關、張」。輕描淡寫一句話就把自己置身事外。於是,劉備又撇開張飛去問關羽。關羽雖知書達理,卻是個出了名的「直腸子」,見大哥相問,直接說道:「你自己不是有兒子嘛!為什麼還要收一個義子呢?」

其實,關羽也是為大哥將來著想,尋常人家收個「義子」不算什麼,而劉備將來是要為帝為王的,一旦收了這個「義子」,就免不了封賞,一封賞,勢必就會做大。倘若以後「尾大不掉」,麻煩就來了,弄不好還要威脅到劉備繼承者的地位。或許是在危難之中,前途未卜,面對關羽的「良藥苦口」,劉備只一句「我視其如親子,何愁其有異心」就接納了。

此時關羽才明白,大哥這是跟自己客氣。但關羽不知道,自己的這句肺腑之言也為後來「敗走麥城」埋下了伏筆和隱患。諸葛亮不想過問,是因為諸葛亮心理明白,「清官難斷家務事」,結果好壞都沒有多少益處。「皮球」雖然踢走了,為長遠計,諸葛亮對劉備的這個「義子」卻並不看好,但此時正值用人之際,多個劉封也能多分力量,暫且留著吧。

其實,自從收劉封為「義子」之後,劉備也有些後悔了。諸葛亮不表態,實際就等於不支持,只不過礙於面子和君臣名分,不便明說而已。關羽是自己的生死兄弟,自然會說真心話。真話往往不好聽,道理卻顯而易見。劉備不傻,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這麼一想,劉備就有些不淡定了。但木已成舟,話一出口,不能收回。古時不比現在,講究一言九鼎,天理人倫,義子也是子,如果輕易廢掉,豈不惹天下人恥笑。尤其像劉備這個一向以仁德自居的人物,就更不能出爾反爾,裝也要裝到底。

這事暫時擱下了,但後來劉備的事業越做越大,最後自立為「漢中王」。當王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涉及到文武百官和立世子的問題。劉備這時才猛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又派使者「往荊州問於關公」。這次跟上次不一樣,有些急眼了。

關羽明白大哥的心思,於是獻計:「封乃螟蛉之子,使往山城之遠,免遺禍於親骨肉也。」這次,劉備聽從了關羽的意見,派劉封和孟達往上庸鎮守。這一來,劉備倒是安心了,卻不料將關羽置於了「火爐」之上。後來關羽在荊州中了呂蒙「白衣渡江」之計,敗走麥城,生擒被殺。這期間,關羽多次派出使者前往上庸求救,但劉封聽了孟達講述關羽排擠之事,內心頓時憤恨起來,按兵不動,眼睜睜看著關羽走向滅亡。

關羽死了,丟失荊州,劉備勃然大怒,追究責任,於是就有人說出了劉封見死不救的事情。劉備心想這個義子果然不顧大局,不講情義。就在這時,劉封回來了,「只帶百餘騎。」劉備一見劉封,更加憤怒,殺心陡起。猶豫未決之際,諸葛亮出現了,而且一上來就把劉備拉到一邊,附耳低言道:「此子極其剛強,今日不除,後必生禍於子孫耳。」一聽此言,劉備不假思索,忙令左右推出去斬首。

劉封當然可殺。但顯然,劉備與諸葛亮的想法不大一樣。諸葛亮想借此機會除掉劉封,為將來幼主「接班」鋪平道路。而劉備雖有除掉劉封之心,卻怕擔上殺子罵名。諸葛亮的一番話,似乎給了劉備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內心撫平了不少。但接下來的一件事,卻讓劉備再次忐忑起來。當跟隨劉封的士兵說起劉封不被孟達勸降、「扯書斬使」之事,劉備馬上就「後悔」了:「吾兒雖然剛烈,有此忠義之心也,凜然可愛。」趕緊讓人推回來,卻不料早已斬首,動作之快,令人防不勝防。

見劉備「後悔」,諸葛亮假意寬慰:「若欲嗣主久遠之計,殺之何足惜也。做事業者,豈可生兒女之情耶!」只此一句,把無情無義的髒水全部潑到了自己身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見諸葛亮嗔怒,劉備仍想摘得乾淨一些:「縱使他日殺孤之子,孤不忍今日廢忠義之人也。」看看,殺都殺完了,還忘不了搽脂抹粉,虛偽掩飾。這是劉備一貫的拿手好戲,效果就是「文武聞之,無不落淚」,效果好極了!

劉封死了,死的有些不可饒恕卻也心有不甘。在其內心深處,劉備不僅是慈父,也是仁德之主,之所以不被孟達勸降,冒著殺頭危險回到劉備身邊,可能就是覺得自己斷不至死——孩子犯了錯,責罰一頓而已。但劉封實在太天真了,他哪裡想到,自己早就成了人家的「眼中釘、肉中刺」了,在政治鬥爭和權力傳承的問題上從來就沒有仁德可言,有的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罷了。

這一點,即便是所謂的明君賢臣也概莫能外。

《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