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百惠是楊貴妃後代嗎 貴妃東渡日本是真的嗎

關於楊貴妃的事情,你究竟知道多少?讀書讀的仔細嗎?有沒有看出唐玄宗的掉包計。安史之亂的時候,唐玄宗準備去蜀地避難,軍隊在半路上嘩變,認為楊玉環的族兄楊國忠禍亂朝政,才爆發安史之亂,要求誅殺楊國忠父子,殺了楊國忠以後,認為還要殺了楊貴妃,以絕後患。玄宗無奈,只好命人縊殺了楊貴妃。其實這是通行的說法。楊貴妃,她欺騙了當時所有人,唐玄宗暗中使用掉包計,楊貴妃本人逃到了今天的浙江或江蘇的沿海,並且從這裡渡船去了日本。

新舊兩《唐書》關於楊貴妃之死,都是只見香囊,不見屍骨。

《舊唐書》記載,安史之亂結束以後,唐玄宗命令將楊貴妃的屍體重新安葬,可是「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內官以獻,上皇視之淒惋,乃令圖其形於別殿,朝夕視之。」

《新唐書》的記載更可疑,「啟瘞,故香囊猶在,中人以獻,帝視之,淒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別殿,朝夕往,必為鯁欷。」

《舊唐書》還提到肌膚已壞,可是《新唐朝》只提到香囊猶在。按照道理來講,這麼多年過去了,打開棺材,裡面應該是白骨。為何只有香囊存在?

新舊兩唐山的材料都是來自於唐朝官方的記載。在白居易的《長恨歌》和陳鴻的《長恨歌傳》中,其實事情的經過與唐朝官方的記載還有所不同。

第一:楊貴妃不是唐玄宗賜死的,唐玄宗並沒有下達詔書,唐朝官方的說法是唐玄宗下達了賜死貴妃的詔書,因為當事人怕被追究責任,說皇帝已經下詔了,怕萬一玄宗反悔,他們就得掉腦袋了。

白居易的《長恨歌》說:「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詩中明明說了,楊貴妃是被軍隊劫持,首飾都掉了一地,沒人收拾,唐玄宗無可奈何,「掩面就不得」,而唐朝官方的史書卻說,「與妃詔,遂縊死於佛室。」兩者之間出入有多大!更重要的是,白居易的《長恨歌》還說唐玄宗迴鑾後要為楊貴妃改葬,結果是「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注意!這句話相當重要,打開棺材以後,裡面沒有屍體,「不見玉顏空死處」。

陳鴻的《長恨歌傳》也說得明白無誤,唐玄宗被沒有下詔賜死楊貴妃,「當時敢言者,請以貴妃塞天下怨。上知不免,而不忍見其死,反袂掩面,使牽之而去。」

此外,陳鴻還生怕讀者不知道,唐朝的官方記載,其實是隱藏了事實,文章的末尾還特別囑咐了一句:「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紀》在。今但傳《長恨歌》云爾。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關於楊貴妃的事情,世上的人只知道唐朝的官方記載《玄宗本紀》裡的事,卻不知道《長恨歌》裡的事。

第二:楊貴妃既然沒有死,那麼她去哪裡了。

今天的日本山口縣有楊貴妃的墓,這裡的很多人都自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山口百惠在2002年也說過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於是有讀者會說,這是山口百惠炒作自己吧,你還別說,山口百惠真心沒有必要炒作自己,因為她在1970年代就出名了,不需要炒作,況且,山口百惠退出娛樂圈之後,非常低調,任何人採訪她,她都拒絕,在日本有一種說法,如果你能採訪到山口百惠,那麼全日本的記者都會來採訪你。

當地人說,楊貴妃逃往日本的山口縣大津郡油谷町久津,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亂之後,曾派方士出海尋找。在久津找到楊貴妃後,方士還將玄宗所贈的二尊佛像交給了她,楊貴妃則贈玉簪作為答禮。這二尊佛像現在還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內,楊貴妃最終死於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內。

於是有人會說,當時的航海技術,楊貴妃能順利達到日本嗎?你放心,技術上是沒問題的,唐朝那麼多的日本人來中國,中國人又有很多去日本,為何楊貴妃就不能逃到日本呢?

《楊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