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軼事:因不會鋤草而被自己的父親打暈在地

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山東平邑縣)人,從十六歲起師從於孔子。在孔老師那裡學習期間,曾子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回到自己家裡看望一下自己的父親(母親早逝),以盡自己的孝心。

有一天,曾子再次請假回家。剛一入門,他就看到自己的老父親正在院子裡給他那幾棵心愛的瓜苗除草呢。

於是,天生孝順的曾子同學便趕緊走上前去,對老父親表示,這活應該由自己小輩來幹,您老人家在一旁看我干就行啦!

看到兒子這麼懂事,回家就替自己幹活,曾子的父親很是高興,樂呵呵地就退到了一旁。

然而,很少參加田間勞動的曾子同學,此時的除草水平如同幼兒園中學寫字的孩子,並不在行。很快,曾子同學便發現父親不笑了。

原因他也非常的明白——自己給一棵瓜苗判了死刑,徹底斷了它的活路!

看到兒子這麼不小心,竟然如此粗魯地對待自己的心愛之物,曾老爸很是生氣。要知道,一棵瓜苗要是好好培育的話,那是會結出很多瓜果的,足夠自己吃上幾天的的。除去省錢不說,而且還綠色環保無公害。

現在倒好,自己幾天的菜餚,轉眼間就被這個敗家子給徹底搞沒了!

曾老爸很是生氣,後果很嚴重。由於當時正在氣頭上,曾老爸想都沒想,隨手拿起旁邊的一個大棒槌,對著曾子身上就打了過去。

這時,讓人不解的一幕出現了——因為按照條件反射的原理,以及人的本性來說,當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脅的時候,拔腿開溜才是上策(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然而,我們的曾子同學畢竟是孝子,他認為自己犯了錯,就應該接受父親的懲罰的。

於是,當大棒槌來臨之際,他不僅沒有躲避,反而站在原地迎接它的到來。

於是,沉重的大棒槌打到了他的腦袋上。

於是,他暈倒了(曾晰怒,授大杖擊之,曾子仆地)。

或許是曾老爸太過生氣了,眼見兒子暈倒在地他也不管了。躺著就躺著吧,誰讓你小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呢!

然而,我們的曾子同學即使受到如此超規格的「待遇」,也絲毫沒有生自己父親的氣,而且還做出了一系列令我們常人難以明白的事情來。

曾子同學在好不容易甦醒來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並不是離家出走,也不是去找自己的父親理論,而是前去慰問自己的父親。

自己被父親打暈在地,反到去慰問施暴者,很多人對此都表示想不通。

想不通沒關係,我來解釋一下。還是那句話,曾子同學是大孝子,雖然父親非常暴力地懲罰了自己,但是自己還是要趕緊看一下自己父親剛才是否被自己給氣壞了身子。

還好,曾老爸一切皆好,安然無恙。

這下曾子同學放心了,但是他接下來做的第二件事情,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只見他走進自己的房間,把琴放在桌案上,是又彈又唱,而且還相當的的帶勁。

難道小曾同學被父親給打壞了腦袋?我也可以告訴大家,小曾同學也很正常,他之所以沒有急著躺在床上休息,是有著自己的良苦用心。

他的用意其實也非常的簡單——給自己父親證明一下,你剛才給的我那一棒槌,並沒有對我造成什麼傷害,我現在的身體很好(欲令曾皙聽其歌聲,令知其平也)。

在家住了幾天,曾子同學決定回校了。然而,當他走到校門口的時候,曾同學卻被自己的同學給攔住了,而且那位同學還特意說明——這是孔老師的意思!

曾子同學很是納悶,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啊,為何孔老師不讓自己進去呢?

是啊,為何不讓他進去呢?答案其實就在曾子同學身上,因為孔老師聽說了曾子同學挨打的事情(消息夠靈通的),並且認為曾子同學接受父親的那一棒槌是不對的,是十分不孝的。

在門口站了半天,曾同學要求見一下孔老師,就是開除自己也得說明一下情況。

當然,孔老師還是答應了他的請求。

見面之後,孔老師並沒有讓曾子同學說話,而是自己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年代非常久遠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大家都知道,名叫舜。舜的母親死得早(和曾子有些相似),而他的父親又娶了個後媽。不幸的是,父親、後媽以及後媽所生的弟弟都舜都十分的粗暴,稍有不慎就橫加指責,動不動就掏傢伙打人。

舜對父母也很孝順,但他並不是那種「愚孝」。每當棍棒來臨的時候,他都會在第一時間看清楚棍棒的大小,如果是小棍子,那麼自己就挨著;但要是大棍棒,不好意思,那自己就鞋底抹油——開溜(小棰則待,大錘則走)。

之所以孔老師要給曾同學講這麼一個故事,其實是要告訴他這麼一個道理:父母在極度生氣的時候,下手是沒有輕重的,小棍子一般來說是打不死人的,但大棍子可就說不准了。

先不說父親萬一失手把自己打死,老了之後少了一個人供養(獨生子女更糟糕),再就是當時的法律也不會放過他的,殺人者都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就算老子打死兒子也不例外。

聽完孔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曾子同學明白了老師的意思,仔細想想,他自己也有些後怕了。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