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施妙計登君位 孔子眼中最偉大霸王橫空出世

在鄭莊公「曇花一霸」之後,九五之尊的周王室開始歇菜了,不但歇菜,更沒諸侯拿他當盤菜。之後的多年,是各路諸侯相互爭雄的時代。霸王是人人都想當的,麻煩是大家相互找的,周天子是沒人拿著當盤菜的,大抵就是這期間的主要特徵了。但第一個當上霸主的,卻是鄭莊公當年的「小弟」——齊國。當上霸主的人,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他稱霸的政策,是一個表面上拿著周王室當盤菜的政策——尊王攘夷。

說尊王攘夷,字面上的意思好理解。尊王,就是尊奉周王室的權威,利用周王室「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名號,借此行使其對各路諸侯的主宰權力。所謂「攘夷」,就是要團結各諸侯國的力量,共同對付此時侵擾中原的蠻夷勢力,在這過程裡,確立自己對各諸侯國的領導地位。這是大多數後人的理解,但是後人所不知道的事實是,這個政策在當時,也只有齊國可以實行。而這個政策對於中國未來的影響,更不僅僅是製造出了齊桓公這樣一個霸主,也不僅僅是製造出了其他幾位有樣學樣,號令諸侯的霸主,更重要的是,它確立了中華民族之後兩千多年來的一個重要共識:無論內部的分歧有多嚴重,內耗多慘烈,在外敵入侵的時候,我們這個民族會重新恢復它堅韌團結的特質,團結槍口一致對外。

之所以會有這個影響,原因很簡單。公元前六七世紀的中國,不僅僅是諸侯混戰,內戰頻發的中國,更是一個外敵紛紛入侵,民族危機嚴重的中國。關於這一點,儒家思想的宗師孔子就有一句發自肺腑的感慨: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就是:如果沒有管仲輔佐齊桓公「九合諸侯」的霸業,我們這些後人們,恐怕就要被外來的蠻夷統治,喪失自己的文化與傳承,遭到屠殺與同化。所謂的中華民族,恐怕也不復存在了。

孔子的話,有兩個意思:第一,那時代的蠻夷入侵,很囂張很嚴重;第二,提出「尊王攘夷」口號的人,帶領中原諸侯完成這個口號的人,不僅僅對於他的諸侯國,對於整個周王室覆蓋下的中原諸侯而言,都是一個貢獻卓著的偉大人物。這個貢獻卓著的偉大人物,自然是首倡霸業的齊桓公、管仲君臣。

要瞭解他們多偉大,恐怕還要看一看當年的「中國國際形勢」。關於這一條,這些年西方考古學家和天文學家也來湊熱鬧,他們認為公元前六七世紀,是蒙古草原的「極端自然災害世紀」,在這一百多年裡,由於北方草原地區的持續雪暴和乾旱,導致大量蠻族遊牧部落南遷,大肆劫掠中原農業區。

這個說法在科學上還有待討論,但是歷史上的事實卻可以佐證:西周的滅亡,直接原因就是山戎蠻族的大規模入侵。東周遷都的直接原因,也是因為西周西面遭到蠻族的殘暴入侵和破壞,成為劫掠之後的爛攤子,早已無法立國。而在周王室遷都洛邑之後,蠻族的入侵,相反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這些侵擾中原的蠻族,就是中國歷史書中所記錄的「蠻戎夷狄」。其中侵擾中原最激烈的,就是「戎」與「狄」。

戎族主要遊牧在當時中原西北地帶,即今天內蒙古草原地帶,侵擾的主要對象,是西北的秦、晉諸國以及河南北部地區。而狄則主要遊牧在今天中國東北地帶,侵擾的主要對象,包括齊國、燕國,甚至位於中原腹地的鄭國、衛國。喜歡養仙鶴的衛懿公,就是亡國於狄人之手。狄族還多次入侵洛邑地區,逼得有名無實的周天子幾次外逃避難。

在當時,這些遊牧民族的侵擾範圍,已遍及中原各諸侯國,甚至深入到黃河流域的腹地。他們以遊牧為生,雖然部落分散,但是號令明確,作戰兇猛,執行「打一槍就跑」的游擊戰政策,專挑實力最弱的諸侯國下手,等著兄弟諸侯來救援,又撒丫子就溜。在當時內部征伐連連,窩裡鬥打成一團的中原地區,他們嘗夠了甜頭,佔盡了便宜。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國,早期有七位君主就犧牲在與蠻族作戰的戰場,東方的大國齊國曾三次在蠻族的侵擾中不得不遷都。

大國尚且自身難保,小國們更是苦不堪言,不但每年秋收的時候遭到野蠻劫掠,甚至有的國家更因此滅國。不難想像,在這種內戰外戰打成一鍋粥的局面下,窩裡鬥打得熱鬧,相互間一盤散沙的中原各國,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人物出面整合力量,抗擊外敵,被蠻族們最終各個擊破,瓜分中原,似乎只是時間問題。

但這個「時間」最終沒有出現,這個強有力的人物終於出現了——齊桓公。

齊桓公的稱霸,現代人津津樂道的是他的英明神武以及良相管仲的輔佐,而其稱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當時的中原,沒有哪一個國家,具備齊國這樣承擔這個「偉大使命」的條件。

在東周時代開始的時候,齊國曾經是鄭國的「小弟」,但是它的發展潛力卻注定大於鄭國。一是地理原因,齊國的地盤,包括今天河北北部和山東東北部,南邊依托的泰山山脈,恰好成為他們拱衛國土的屏障。縱觀當時中原諸侯中勢力最強者,南方楚國的勢力還沒有跨過長江,晉國正忙於平定內亂,秦國苦於西北蠻族的侵擾。二是經濟條件,也是拜這個好地段所賜,齊國很有錢,山東地區當時已是農業發達區,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部的沿海地區,更有一樣壟斷資源——鹽。齊國的制鹽業,是春秋諸國中最為發達的,北方的燕國,中原的鄭國、宋國、衛國,其食鹽消費均依賴於齊國的供應。這樣一個又有錢又安全的國家,自然得到歷史的眷顧。

除了經濟條件外,齊國的政治條件也好得很。春秋時代的齊國,號稱「姜齊」,開國國君正是大名鼎鼎的周朝開國國相姜尚,即《封神演義》中神通廣大的姜子牙。歷史上的姜尚,雖無神話裡呼風喚雨的神通,卻有號令東方諸侯的獨特地位。周朝開國早期,苦於東方的戰亂,授予了齊國節制東方諸侯的權力,這也給了齊國壯大的機會。之後的齊國歷代國君,又通過和周朝王室世代聯姻,建立了他們與周天子家族特殊的血緣關係。長期以來,齊國也因此被看作東方諸侯的翹楚,儼然一方豪強。

但是在春秋的早期,這個豪強卻只能給鄭國當小弟。在鄭莊公多次重大的軍事行動中,齊國都充當了跟班兼打手的角色,一者因為當時鄭國實力同樣強大,又靠著離周天子近,當然近水樓台先得月;二者是齊國位置偏東,要西進中原爭霸,偏偏又面對著一個世代強鄰——魯國。作為當年周公後裔的魯國,在春秋早期同樣具有極強的實力,齊魯兩國在山東地區的長期爭雄,形成了當地的戰略平衡,誰都無法獨大。蠻族侵擾中原日烈後,原本處於內地的齊國,卻也成了重要受害國。鄭莊公時期,齊國就曾因山戎進犯無力抵抗,不得不向鄭國求救,也因此一度成了鄭國的小弟。

齊國的稱霸之路,完成於齊桓公,卻起始於齊桓公的兄長齊襄公。齊襄公在位時期,正是鄭莊公去世後,鄭國「曇花一霸」後迅速衰弱的時期,做了多年小弟的齊國也因此鹹魚翻身,開始了做強之路。齊襄公在位時期做過的重要事情有兩件:一是通過連年對魯國的戰爭,連續多次擊敗魯國,使魯國與齊國之間的差距日益拉大,東方諸侯國因為齊魯「戰略平衡」,迅速倒向了齊國一邊;另一件事,就是通過鄭國的內亂,採取扶持新君、發動政變等方式,造成鄭國國內勢力分裂。

當年作為齊國大哥的鄭國,此時卻已淪落成被齊國玩於股掌的地步。但饒是如此,齊襄公本人的才略卻距當年的鄭莊公甚遠。此人雖有大略,處事果決,但為人性情殘暴,且嚴苛猜忌,對待屬下甚至親族,都非常苛刻橫暴。

齊國長期不能成為霸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政治體制落後,相對於鄭國早在春秋早期就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提高了國家行政威權,整合了國民經濟,齊國卻差得很遠。它最大的問題是國家力量分散,國內宗族林立,富庶的國民經濟無法轉換成國家財富,表面繁榮的政經局面,更難以整合成強大的國家力量。長期以來,齊國早已是諸侯中的經濟強國,卻並非軍事強國。

齊國經濟富裕,物產豐庶,既非臨近邊地,又非四戰之地,百姓生存壓力較輕,除了早期姜尚節制東方平定叛亂,以及後來與東夷的征戰,大多數情況下,承平日久的齊國,在軍事戰鬥力和軍事動員能力上,都遠遠不及其他諸侯國。齊襄公時期,通過個人的高壓統治政策,振奮了齊國的武備,開始崛起,但政治制度不改,霸業根本無從談起。齊襄公對待臣下的一貫方式,就是逮著好用的人,就拚命用,又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直到用廢為止。

公元前686年,齊襄公照例這般,他派手下大夫連稱、管至父二人戍守和魯國交界的邊地葵丘,行前說好了到時間後派人替換他們兩個,可到了規定期限,齊襄公卻彷彿忘了這碼事。兩位想家的官員反覆打報告請求調動,齊襄公除了裝糊塗,就是打哈哈,還是想把人家用廢。

這時期的齊國,因為連年參與征戰,國家財政捉襟見肘,齊襄公又拆東牆補西牆,降低了各路宗室的俸祿待遇,包括他的堂弟公孫無知。這位堂弟名字叫「無知」,行為是更無知,竟然一怒要造哥哥的反,並且和那兩位駐守葵丘的官員一拍即合。結果,三人發動政變,一舉殺掉了齊襄公,狠狠地報了把仇,但報仇報痛快了,麻煩卻來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殺了齊襄公誰接班?先是公子無知自立為國君,很快被臣下所殺,偏偏這時期的齊國,竟無人有資格繼承國君之位。齊襄公苦苦追求的霸業,非但沒「霸」成,卻反而讓人給「罷」了。

「罷」完了的齊國,局面已亂得不能再亂,夠資格繼承王位的人,全都不在國內,國都臨淄城內,就留著一幫群龍無首的大臣在守株待兔。待的「兔」很簡單:能繼承王位的人。主要的人選有兩個,一個是齊襄公的弟弟公子糾,此時正在魯國,一個是齊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小白,此時在莒國。兩個人資格差不多,距離首都臨淄的距離也差不多,支持的大臣更差不多。接班的關鍵就是:誰先搶到算誰的。

所以倆人就開始搶了,搶的方式就是比賽跑,誰先回到臨淄,誰就繼承王位。當時公子糾的條件更便利,他所在的魯國被齊襄公揍了好多年,吃夠了苦,早想著扶持一個和自己要好的人登基,以便為將來牟利。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國,打的算盤也差不多,但魯國的實力遠遠強於莒國。好在齊國的大臣還是很有愛國心的,誰都不願意看到新國君是魯國的傀儡,所以齊國的兩大家族高氏和國氏趕到莒國,明確表示了對公子小白的支持。接著,雙方就開始「賽跑」了,爭分奪秒地向著臨淄城進發。

公子糾的謀士管仲,此人不但會賽跑,更會作弊,早早的就在齊國和莒國的邊境上埋伏了。公子小白還沒進邊境,就被管仲一箭射中,慘叫倒地。滿以為作弊成功的公子糾,也就不著急了,優哉游哉地在路上磨洋工。誰知道還沒走幾天,卻發現面前佈滿了齊兵,連護送他回國「賽跑」的魯國軍隊,也被三下五除二收拾了。原來公子小白當時不過是將計就計假死,轉而抄小路回國,「賽跑」成功。轉眼之間,齊國政局已經「老母雞變鴨」,公子小白生米煮成熟飯,大搖大擺登上國君位,這就是後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齊桓公。

登上國君位的齊桓公,當然沒忘了算老賬,他先是派兵威逼魯國,迫使魯國殺了公子糾,將管仲收押後送回齊國。誰都以為管仲這下非死不可,可在鮑叔牙的勸告下,齊桓公卻摒棄前嫌,反而任命管仲為相。公元前686年,一起開創霸業的君臣,就這樣開始了他們的征程。歷史選擇了齊桓公,不僅僅因為「賽跑」的勝利,更因為他當機立斷的果決,能屈能伸的堅韌,以及不計前嫌的胸懷,這樣的英傑人物,才是尊王攘夷事業的真正承擔者。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