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皇帝咸豐 為唱戲的伶人與大臣們爭風吃醋

世人皆知慈禧太后是個超級大戲迷。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她的戲癮很大程度上是受丈夫咸豐皇帝奕詝的影響。京戲受到清廷的青睞與熱捧,始作俑者正是咸豐皇帝。

大家也知道,京戲起源於慶賀乾隆皇帝80壽辰徽班進京。但是大家可能也不知道,徽班唱的並不是後來的京戲,甚至徽班進京也並不是真的演給皇帝看,只是在京城參加街歌衢舞,造點喜慶氣氛而已。皇帝歷來是不聽這些徽班「土」亂彈的,宮廷裡唱的是古老的弋陽腔和昆曲,而且也不要北京的戲班進宮演唱。清宮體制是由江寧、蘇州織造等機構在南方選送伶人進宮,因為正宗的昆曲在南方。

破壞這一祖制,直接召京城民間戲班進宮始於咸豐皇帝。

宮裡原是看不起民間俗腔的。康熙、嘉慶皇帝都曾有禁止俗腔的諭旨。康熙皇帝根據昆山腔和弋陽腔的藝術特色和發展演變,對內廷演劇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其中,他強調,弋陽腔是當時惟一保存了北曲特色的聲腔。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它已經是一個瀕危劇種了。而就是這樣一個瀕危的聲腔劇種,它面臨什麼情況呢?

諭旨說:「近來弋陽亦被外邊俗曲亂道,所存十中無一二矣。」這個「被外邊俗曲亂道」就是指民間流行的京腔。也就是說弋陽腔在京城的民間受到北京語音、民間俗曲等因素的影響,走了一條通俗化的道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至於用我們現在戲曲界的話來說,就是弋腔改姓「京」,被稱為「京腔」,實際上就是一種北京化了的弋腔。反而在宮廷裡流傳的弋腔,倒像康熙諭旨裡說的:「獨大內因舊教習,口傳心授,故未失真。」也就是說宮裡演出的弋陽腔,還保持了它演出院本傳奇的原貌。而在這個問題上,康熙皇帝是反對「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他下令:「爾等益加溫習,朝夕誦讀,細察平上去入,因字而得腔,因腔而得理。」即不許內廷的演出學「外邊」民間京腔的毛病,不許「失真」,必須按舊有規範演出。

後來宮裡一直嚴格執行這個命令。康熙32年,內務府包衣出身的蘇州織造李熙,大家可能都知道,《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是這個李熙的妹丈,他在江南給康熙皇帝物色了一批女孩子,要教她們學習弋腔,就不讓民間藝人來教授,專門派了內廷的教習葉國楨趕到蘇州去教習,為的就是不讓宮裡的弋腔跟民間演出那樣被俗化而變味。

乾嘉年間,宮裡把梆子、皮黃這類「亂彈」戲曲稱為「侉腔」、「侉戲」。嘉慶皇帝多次下諭不許學外邊的侉戲。後來,為了崇尚節儉、大力反腐,嘉慶皇帝以身作則,大幅度裁撤宮裡的「外學」即民籍伶人,從乾隆末年的700多人,減為300多人。在自己五十歲生日之際,嘉慶又一舉終結了皇家的「萬壽盛典」,把建言搞萬民慶賀的官員罷職發往盛京。道光皇帝繼位後,繼承父志,進一步裁退了宮裡的全部外學,只留下少部分「內學」即太監伶人演戲,下旨「永不向蘇州要人」,終止了清朝延續百年的民籍伶人選送制度。可是,這個決策很快就被他的兒子奕詝破壞了。從咸豐六年開始,宮廷又開始陸續恢復民籍伶人。因為戰爭、運河阻塞等因素,此時已無法再向蘇州要人。咸豐十年破例整班召進在北京的各大戲班演劇。剛剛孕育成熟的京戲首次亮相宮廷,即大獲聖心。在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兩個月,咸豐皇帝把京城的著名戲班春台、三慶、四喜……看了個遍,懿貴妃也是在這時領略到京戲的魅力。直到聯軍的一聲炮響,咸豐夫妻君臣倉皇逃往熱河避難,才滅了咸豐皇帝的雅興。這一停就停了二十多年,到慈安太后去世後,與丈夫志趣相投的慈禧才繼承夫志,再度恢復召民間戲班進宮,使京戲真正走紅宮廷。

關於咸豐皇帝在國難當前,縱情聲色的傳說不一而足。其中,最顯皇帝荒唐的故事就是「君臣爭寵雛伶」。據說,有一名旦角演員叫朱蓮芬,後來成了名角,名列「同光十三絕」之一,當時還只有十五六歲,所以被稱為「雛伶」。他善唱昆曲,色藝雙絕,而且能寫小詩,工楷書。咸豐見了很喜歡,經常傳召。這樣一來,竟然惹得一位御史大人吃起醋來了。

這位御史姓陸,有說他就是常熟的陸懋宗,不知確否。他也很癡迷這個朱蓮芬。因為皇帝經常把他召去,御史就很難見到。奇的是,這位御史大老爺居然假公濟私,動用他的言官職權,去向皇帝直言進諫,洋洋灑灑,引經據典寫了幾千字,勸告皇帝不可沉迷聲色。咸豐皇帝看了哈哈大笑說:「陸都老爺醋矣!」並且在奏折上手批,說這位御史:「如狗啃骨頭,被人奪去,豈不恨哉?欽此。」

這種事情居然還上奏折,下御批,真叫「不成體統」。所以,筆記的作者也說:「咸豐季年,天下糜爛幾於不可收拾。」這種狀況,恐怕也是上行下效的結果。

《咸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