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名人堂拒絕魏忠賢李蓮英引熱議各界力挺

中新網滄州12月15日電(陳國林 張春明 陳昊)《滄州名人園拒魏忠賢李蓮英入園 傳遞「正能量」》、《李蓮英缺席河北滄州名人堂 負責人稱其為世人不齒》12日經中新網發出後引起廣泛關注。連日來,媒體紛紛發表評論文章,河北滄州社會各界也力挺名人堂,認為應堅持正面宣傳滄州、傳遞歷史「正能量」。

史料顯示,魏忠賢,河北肅寧縣人,明末大宦官,因其自稱「九千歲」,排除異己,專斷國政,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李蓮英,直隸河間府人,慈禧太后寵愛的太監,亦被人稱「九千歲」,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歷史上的二人將中國「宦官專權」這一奇特現象發揮到了極致。

作為甄選名人堂入選名人的主要文化單位,滄州市廣電新局負責人王玉芳說,滄州名人堂繁榮了本地區的文化環境,是當地向上文化的物質載體,同時也順應了十八大以來「發展文化產業要堅持正確導向」的總體方針。在甄選名人堂滄州歷史人物的工作中,並沒有意識形態上的偏見。

她表示,不會迴避魏忠賢、李蓮英作為滄州歷史名人的客觀事實,二人能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說明其有不凡之處,其所作所為更應讓後世之人引以為鑒。拒絕魏、李入選名人堂是滄州各界堅守歷史底線的正確選擇,更是正確認識文化道德的集中體現。

對於魏忠賢和李蓮英是否應該入選滄州名人堂,來自滄州市民和網絡的聲音也有趨同之勢。

市民白女士表示「不應該入選」。她認為,滄州自古多慷慨之士,是「俠義之城」。魏忠賢、李蓮英若入選名人堂雖然會吸引社會目光,但絕對不會有正面的宣傳效果。

劉倩是一名當地在校大學生。她表示,魏忠賢和李蓮英雖然是大奸大惡,但也是滄州名人,能提升本地文化知名度,但如果入選名人堂「會讓人感覺不倫不類!」

網友「雅集茶具」在微薄上寫道,「來自滄州的明代奸臣魏忠賢、清代太監李蓮英則因形象負面被拒之門外,沒有入選當地名人堂。歷史證明,人真的可能會遺臭萬年的!」

滄州師範學院歷史系教授以爽認為,魏忠賢、李蓮英的成名經歷是特定的時代產物。作為一個特殊群體,他們身心受到過摧殘,心理上有扭曲,反應了中央集權制社會的制度弊端,不能起到「文化風向標」的作用。當前有不少地區以地方軼事為噱頭,靠「賣丑」提升知名度,是對當地歷史的「大不敬」。滄州名人堂拒選魏忠賢、李蓮英的行為值得肯定。

記者留意到,截至15日,百餘家新聞網站轉載了中新網的稿件。連日來,媒體也紛紛發表評論文章,對滄州名人園的做法表示肯定。

北京晨報發表裡工的署名文章說,我們讚賞滄州名人館的做法。文章認為,滄州的做法很有「氣節」,在流行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不少歷史名人被從「撂荒」多年的故紙堆裡請出來為家鄉再做貢獻的情勢下,「滄州名人堂」拒絕明代宦官魏忠賢、清代宦官李蓮英,聲言要「正面宣傳滄州」的做法,頗值得我們尊敬。

中國網發表署名文章認為,滄州名人堂拒絕魏忠賢值得稱道。文章說,歷史人物的是是非非,只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慢慢形成的。至於所謂的負面人物,也僅僅是相對而言。但是,明代宦官魏忠賢、清代宦官李蓮英,至少在現在這樣一個評判標準和歷史結論下,不符合「先賢」的標準。而假如將此二人選入「名人堂」,招來非議事小,造成社會的負面影響事大。

紅網也發表了題為《魏忠賢缺席滄州「名人堂」是常識的回歸》的署名文章。文章說,一個民族如何對待自己的歷史,如何評價歷史上的各種人物,不僅關乎過去,更影響未來。滄州名人堂卻偏偏逆「時尚」而動,這與其說是故作清高,毋寧說是一種對歷史的敬畏,對底線的堅守。

《李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