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出生的歷史奇跡:劉邦走錯門誤幸其母

說到漢文帝的能忍,不得不首先說到他的母親薄太后。民間俗話說「兒子隨娘」,這位身世坎坷的女人,同樣是一個能「忍」的人。

薄太后的本名,現在說法多種多樣,真實姓名已不可考,但說到她的身份,可以說既很好,卻又很慘。她是蘇州人,母親是魏國的王族,但她卻不是「合法出生」,她是母親和人私通的私生子,又兼秦朝治下,六國王族的身份非但不值錢,反而頗受打壓,小時候的生活,可以說是窮困與白眼交加。這日子得忍,忍了沒幾年終於苦盡甘來,大澤鄉起義一聲炮響,六國遺民翻身迎解放,憑王族身份,成年後她嫁給了魏王豹為妻,也算是王族貴婦。這魏王豹雖說是一方王族,但人生追求卻也不大。秦末農民戰爭中,起先他就想著跟對一個好主人,安安穩穩地討一塊封地,關起門來當王爺。卻偏偏有個叫許負的算命先生,見了她後立刻驚歎:此女子將來會生個天子。就這一句話,魏王豹的心思活絡了:她生的兒子是天子,我是她老公,那也就是說心思活絡了,行為也就活絡了,好好的魏王也不想當了,立刻扯旗造反,跟正在打天下的劉邦撕破臉:算命的都說我老婆的兒子是天子,我還怕你作甚。可他哪是劉邦的對手,被劉邦的大將曹參幾下子打得稀里嘩啦,魏王豹兵敗身死。許負的卦,他到底沒弄懂:你老婆生的兒子做天子不假,可這天子的爹,卻未必就是你。

沒弄懂的後果,對於薄夫人是嚴重的。王族貴婦是做不成了,搖身一變成了罪犯家屬,發配到皇宮裡當奴僕,負責在紡織房當織女。這織女的活可不好幹,整個皇宮上至帝王皇后,下至太監宮女,裡裡外外穿的,全都出自織女之手。勞動量大,工作辛苦,地位也低賤得很,最重要的是人生沒機會。皇宮裡的女子,名義上說都是皇帝的老婆,再苦再累,改變命運的辦法,就是被皇帝看中,得到寵幸,最好能生個一男半女,也就有苦盡甘來的希望。可混在紡織房,這個想法就很不靠譜:有哪個男人會閒著沒事,跑來看女人織布呢?沒辦法只能繼續忍。

可不靠譜的事情,偏偏就發生了。當了皇帝的劉邦某一日心血來潮,竟真到織布房來閒逛,掃了一眼薄夫人,又偏覺得順眼,順眼了就好辦,一紙詔書調出織布房,提到宮裡做妃子。可這「妃子」卻是有名無實,做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就算一天寵一個,猴年馬月也難輪到她,只能獨守空房繼續忍。這一忍,從公元前206年,一直忍到公元前202年,劉邦總算有一天踏進了她的房間。正史的說法是,宮裡有小姐妹說起這個女人的身世,無意中被劉邦聽到,劉邦一時心血來潮,就過來寵幸了一把。野史上也有說法,是劉邦那天走錯了門,誤入了她的房間,也就順水推舟將錯就錯了。心血來潮也好,將錯就錯也罷,她和劉邦,也僅僅做了這一夜夫妻,那夜之後,劉邦再沒來過。

可「低概率」的事件再次發生了,就這麼「一夜夫妻」,忍了好多年的薄夫人竟然懷上了,10個月後嬰兒呱呱墜地,是個大胖小子。這就是劉邦的四兒子劉恆。憑此機緣,她也終於在後宮嬪妃裡佔有了一席之地,有了作為妃子的名分薄姬。

得了寵幸,生了兒子,有了名分,所有的低概率事件一連串地發生,貌似好事都讓她佔了。可這時候她的處境,卻似乎沒太多改善。宮裡得寵的女人多了,生不出孩子來的更多,憑什麼你春風一度就能懷上?其他妃子們的妒忌白眼自然少不了。而劉邦對這對母子也沒太多感情,有了兒子以後,薄姬又守了8年活寡。老公不答理,生了兒子遭人忌,後宮的娘娘們,誰不拉幫結派?誰沒有個三親六戚,誰沒個背景靠山?明槍暗箭下,想太太平平地過日子,那是何其難?要太平?還要忍。

所以薄姬繼續忍著苦日子:事實正是如此,雖然他為劉邦生了兒子,但上上下下都知道這娘倆不被劉邦待見,所以待見他們的人也就不多。賞賜少,沒錢去拉攏身邊的太監宮女,遭的白眼也就不少,甚至連日常的生活,有時候都要靠她自己織布去維持。這樣的環境下,薄姬養成了溫和待人,凡事禮讓的處世態度。她溫和地對待皇宮裡每一個下人,哪怕是再低微的奴婢,見了面都客客氣氣。後宮的嬪妃們,不管是地位高貴的,還是地位比她低的,有兒子的沒兒子的,一樣恭敬有加,就連兒子有時候淘氣,和其他房裡的皇子發生了衝突,不管理贏理虧,都要帶著兒子跟人家賠禮道歉。忍來忍去,這個無根無基的薄姬,成了後宮裡公認的好人。

而那幾年西漢後宮的形勢,也真是城頭變換大王旗。在劉邦的晚年,最得寵的嬪妃,就是戚夫人。這位戚夫人本名叫戚懿,山東定陶人,不但生得貌美如花,還是西漢初期有名的舞蹈家,她的「翹柳折腰」之舞,早把劉邦的心迷住了。劉邦衣錦還鄉回故里徐州的時候,帶著的就是她;劉邦征討匈奴失敗後,陪在劉邦身邊,夜夜撫平他受傷心靈的也是她。劉邦晚年的後宮生活裡,不但她夜夜侍奉,甚至倆人還經常在宮裡舉行大型歌舞會,戚夫人每每親自領唱領舞,引得喝彩聲一片。別說比薄姬,就是比起此時貴為皇后,卻長期和劉邦分居的呂後,也實在拉風到了極點。

氣勢拉風,戚夫人的肚皮也爭氣,給劉邦生下了兒子劉如意。偏偏這劉如意天資聰穎,生得俊俏,很得劉邦喜愛。而呂後的親兒子劉盈,雖早被立為太子。劉盈性格懦弱不說,做事也迂得很,常讓劉邦有「子不類父」之感。晚年的劉邦甚至有過換太子的念頭,幸虧群臣反對,特別是「西漢三傑」之一的張良從中力阻,甚至拉下老臉求人,為太子請來了4位著名的隱士「商山四皓」輔佐,才斷了劉邦的念頭。而對戚夫人來說,斷了念頭的後果卻是嚴重的。

果然公元前195年,劉邦前腳剛蹬腿嚥氣,「扶正」成皇太后的呂後就開始反攻倒算了。獨守空房10多年的老賬,那是要還的。當年很拉風的戚夫人,被呂後砍斷了手腳,刺瞎了雙眼,扔在豬圈裡活活折磨致死。她的兒子,曾和劉盈爭皇太子位的劉如意,雖然被封為趙王,並有即位的漢惠帝劉盈全力維護,但恨得咬牙切齒的呂後還是不肯放過他,最終派人將其毒殺。此後的多年裡,為了鞏固呂家外戚獨大的地位,呂後大肆誅殺劉邦諸子。劉邦的8個兒子裡,除了親兒子漢惠帝劉盈外,劉友被呂後囚禁後餓死,劉恢被逼自殺,劉建雖然早逝,兒子也被呂後派人殺掉,這一脈絕了後,倖存下來的人裡,齊王劉肥是因其封地實力強大,難以下手,淮南王劉長是因為地處淮南,天高皇帝遠。而薄姬與劉恆母子能夠在這場血雨腥風裡倖存,卻還是拜了一個字所賜忍。

事實上,在後宮裡大肆誅除異己的呂後,非但不是薄姬的敵人,相反還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朋友。呂後仇視的,是劉邦生前分外得寵的嬪妃們,而薄姬和她一樣,也是獨守空房數年,相似的境遇,讓呂後對這對母子反而生出了難得的惻隱之心。作為皇子,劉恆被封為代王,封地在山西代地,那裡毗鄰匈奴,既窮又亂,不是個好地方,卻也能避開皇宮裡的是是非非。呂後掌權後,薄姬多次請求,要求去代地和兒子團聚。對這個此時已經又老又醜的失寵嬪妃,呂後總算是「人性化」了一回,批准了薄姬的請求,一道去的,還有薄姬的母親和弟弟,一家人總算是團圓了。宮廷裡的這一番明槍暗箭,總算是平安躲了過去。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