孱弱漢惠帝劉盈 劉邦呂後變態陰影下短命皇帝

漢惠帝所做的事情當然不僅僅就這麼多。他確實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和非常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做了一些於國於民有利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在中國歷朝歷代的二代皇帝中還是一個比較令人同情的皇帝。

第一代「董事長」的喜怒哀樂好比六月的天,孩兒的臉,第二代「董事長」的繼承之路並不平坦

詞曰: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引子

西漢的第二個皇帝就是劉邦和呂後的兒子漢惠帝劉盈,他生於公元前211年,當時還是秦始皇三十六年。漢惠帝是個年輕的皇帝,在16歲時就繼承了皇位;但他也是個短命的皇帝,僅僅七年就去世了。這和他的母親呂後有直接的關係,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也——登基做皇帝是母親呂後的功勞,但最後英年早逝也和母親的所作所為有極其重要的關係。他代表了二代現象中十分重要的一類,即母親操控下的二世祖。

公元前205年,劉邦率五十多萬人伐楚,項羽自率三萬人應之,大破漢軍,劉邦大敗。根據史書記載,由於當時劉邦的人馬死傷太多,以至於睢水被屍體堵塞,河水都無法流動。同時,項羽領導的楚軍不僅在戰場上勢如破竹,還派兵馬攻到了劉邦老家,把劉邦的家人驅趕得四散奔逃,落荒而逃的劉邦在路上碰到自己的一子一女,一同上馬車逃命。楚軍的騎兵追到的時候,劉邦嫌人多車速太慢,將兒女推到車下,連丟三次,幸虧夏侯嬰下車救起。這屢次三番被推下去的兒女分別是劉邦的兒子,也就是我們本講要講到的主人公——漢惠帝劉盈和女兒劉魯元。如果不是那個後來被封為「滕公」的夏侯嬰,劉盈的小命可能當時就沒了。

其實,對於劉盈來說,這一幕不過是一個開始,在他老爸劉邦的心中,他幾乎從來就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雖然在九歲那年,劉盈就被冊封為皇太子,但劉邦卻一直沒有真正把劉盈當成皇太子,這是為什麼呢?原因還得從第一代「董事長」劉邦的獨特個性說起。

性格一:無賴加流氓的本性。

劉邦其人,雖然曾經當過秦朝的亭長,但從本質上說卻是個流氓無賴,熟悉他的人想必都還記得他的種種劣跡。比如說,當他還沒有和呂雉結婚,到素不相識的呂家賀喬遷之喜時,曾經非常無賴地一點錢都沒送,卻口口聲聲敢說是奉上禮錢一萬。再比如說,和項羽打仗時,項羽抓獲了劉邦的老爹劉太公,並以此威脅劉邦說,再不投降就把劉太公放到鍋裡煮了,劉邦卻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意思就是說:「咱倆曾經是結拜過的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實在要想把咱爹放到鍋裡煮,那也沒關係,別忘了送一杯肉湯給我。」諸如此類的無賴之舉,終劉邦一生可謂俯拾皆是。

性格二:偷情而不重情。

雖然他很早就與呂雉結婚了,但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並不真的喜歡呂雉,兩人可能更多的是一種政治關係而不是夫妻關係。劉邦早在與呂雉結婚之前,就與一個姓曹的風騷女子偷情並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劉肥,與呂雉結婚後他又與薄氏、戚氏、趙氏等女人先後生下了劉恆、劉如意、劉長、劉友、劉恢、劉建等一大批後代。其中尤其與戚氏,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戚夫人關係最為密切。戚氏是山東定陶人,西漢初年的歌舞名家,擅長跳「翹袖折腰」之舞,而且還長於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深得劉邦的寵愛。愛屋及烏,劉邦越看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越感到順眼,一心想要扶立他當皇太子,取代劉盈的地位。

據史書記載,劉邦曾經不止一次地與手下大臣商量廢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無奈西漢初年的那些開國大臣們都認準了劉盈是地地道道的嫡長子,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與劉邦進行抗爭。

大臣們為什麼要強烈抗爭呢?這其中的緣故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可能與「秦鑒不遠」有很大關係。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搞樸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原本是有可能子孫十幾代甚至更多代而為君的,但為什麼傳至二世就亡國了呢?不立嫡長子扶蘇而少子胡亥得立乃是一個重要原因,至少當時的人們是這樣認為的!既然已經上了劉邦的船,每個人肯定都不希望自己這條船很快就沉沒,所以不管嫡長子是誰,哪怕是個白癡,也要死保,因為這不僅是劉氏家族的事,而且關係到大漢帝國每個大臣的利益。 強烈抗爭的大臣形形色色,有用比較搞笑的方式進諫的,如一個名叫周昌的大臣在聽到劉邦要廢掉劉盈的太子位置時,口吃的毛病突然發作,憋得面紅耳赤又非常頑強地說,「臣……期期……以為不可」。這不僅把劉邦給逗笑了,而且還留下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成語——「期 期以為不可」。

也有比較深謀遠慮的,如張良。與周昌相比,號稱「漢初四傑」的張良顯得老謀深算。他知道劉邦非常尊重秦末漢初隱居在商山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這四位老者被稱為「商山四皓」。於是,他就向呂後建議採用各種手段,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關係,將「商山四皓」請到了京城,並讓他們跟在劉盈的身後一起去見劉邦。劉邦見了大吃一驚,召來戚夫人指著「商山四皓」的背影說:「我本來想換掉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無奈劉盈已經得到了『四皓』的輔助,羽翼已經豐滿,勢難更動。」說罷長歎一聲,並藉著酒意,擊築高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當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夫妻二人只好相對泣下。

劉邦為什麼屢次三番想要換掉劉盈,這裡邊的原因非常複雜。表面上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愛屋及烏。

戚夫人擅跳「翹袖折腰」之舞,從出土的漢畫石像來看,其舞姿優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當的技巧,且花樣繁複。舞時只見兩隻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極具韻律美。戚夫人還長於鼓瑟,節奏分明,情感飽滿細膩,劉邦聽之常不由自主地隨聲唱和,高興時,兩人開懷大笑,憂傷時則相對唏噓不已。因寵愛戚夫人,所以連帶也喜歡戚夫人所生的兒子。

二是性格上的偏好。

劉如意聰明伶俐英武果敢,而劉盈性格則相對柔弱,作風也並不強悍,二人相比,劉如意的性格可能更接近劉邦。當然這兩個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表層的原因。

深層次的原因是:自身的危機感。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劉邦以一介布衣白手打下天下,他既非出身顯赫的世家,自身也沒有特別過人的長處,但是卻打下江山做了皇帝。這和他祖宗幾十輩人的生活方式比較是翻天覆地的變化,沒有經驗也沒有積澱,就像猴子一下變成了人,由原始社會的類人猿一下子當上現代社會的總統,所以很自然一直有一種憂患感,甚至恐懼感。

在他看來,項羽雖然被消滅了,但天下並不太平,還必須選擇一個強悍的接班人以非常強悍的手段君臨天下,才能夠確保他所創建的大漢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為此,他曾經把被秦始皇滅掉的六國的後裔以及各地的名門望族共十幾萬人全部遷到關東居住,置於中央完全控制之下;還曾經以莫須有的罪名把他認為功勞「天下第一」的蕭何下獄;至於他與呂後合謀,殺死韓信、彭越等,就更不用說了。

劉邦的這個判斷,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他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在他稱帝以後一個名叫叔孫通的學者已經制定了一整套等級尊卑的禮儀。從現代人的視角來加以解讀,這套禮儀體系為大漢帝國依靠文化軟實力鞏固統治打下了道德根基。「馬上得天下」的劉邦其實已不需要「馬上治天下」了,而必須像另外一位有名的大臣陸賈向他建議的那樣逆取順守,文武並用。

當然,不管怎麼說,劉邦最終並沒有廢掉劉盈,而是仍舊讓他在自己死後接班。

第一代「董事長」夫人過於強悍,第二代「董事長」的執政之路實在艱難

公元前195年,當了12年皇帝的漢高祖劉邦因箭傷發作在長安病逝。臨死前,念念不忘國家的他又進行了最後的「制度設計」,他對守在身邊的妻子呂後一一交代了他死後「總經理」團隊的人選,依次包括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但可能他至死也沒有想到,雖然他選擇的這些「總經理」都非常優秀,但與他一起創業的「董事長」團隊還有一人健在,那就是他的妻子呂後。他並沒有明確規定呂後不可以干政,這樣,就為在他死後出現「一老一小」兩個董事長同時君臨天下提供了可能。

而縱觀呂後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她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女人,在劉邦去世以後她做出的一些舉動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一,對外「軟」得過人。

據史料記載,匈奴冒頓單于曾乘劉邦之死,下書羞辱呂後,說:「孤僨之君,生於沮澤之中,長於平野牛馬之域,數至邊境,願游中國。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娛),願以所有,易其所無。」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是寡女,我是孤男,咱倆何不彼此交換樂和一下呢?

這種侮辱人格的話擱在現代人身上都會有脾氣,更何況是放在非常講究禮教的古代,特別是堂堂一國皇后身上,如是正常人那非得鬥個你死我活不可。但是,呂後沒有這樣,相反,她採納季布的主張,壓住怒火,平心靜氣復書說:「單于不忘鄙邑,賜之以書,鄙邑恐懼。退日自圖,年老色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汗(污)。鄙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兩乘,馬二駟,以奉常駕。」

陳平聞聽,急道:太后萬萬不可,如此自謙,且辱及個人,恐令冒頓更為猖狂也。季布、樊噲也說道:太后如此輕慢於己,辱及大漢,恐天下以為恥。但呂後就是堅持己見,不惜降低身份,可謂「軟」得過人。

其二,對內「硬」得反常。

公元前187年,呂後下召分封三人為諸侯王,這三個人被封的王號並不相同,分別是呂王、梁王、燕王,但他們有一點是相同的:都姓呂而不姓劉,都是呂後的侄子,是她的娘家人。如果再加上呂後追尊她的父親呂文為呂宣王,大哥呂澤為悼武王,二哥呂釋之為趙昭王,短短幾年之間,她竟先後分封了十幾個呂姓男子為王為侯。這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熟悉中國歷史的人肯定都覺得呂後此舉實在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是一個非常反常的舉動,因為它違背了西漢帝國第一代「董事長」劉邦早年立下的「白馬之盟」。

所謂「白馬之盟」,是劉邦為鞏固統治而進行的一項制度設計:漢初的政治體制基本沿襲秦制,但在中央集權制度下,又恢復了秦代已廢除的分封制,採用郡縣與封國並行的體制。早在楚漢戰爭時期,劉邦為了網羅各股軍事力量,與項羽爭奪王位,曾分封了一批異姓王。他們在漢軍大旗之下,助劉邦建成帝業。其後,他認為異姓王終不可信,而僅能利用。因此他稱帝以後,先後以種種借口除掉異姓王,同時又分封劉氏子侄為同姓王,並與群臣定下白馬之盟,立下「非劉氏不王」的誓約,作為鞏固西漢中央政權的輔助手段。白馬之盟是漢高祖劉邦在位時與手下人以殺白馬方式訂立的盟約,這是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要殺牲取血,並用手指蘸血塗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約。此盟約的目的是為確保只有劉姓者可為王,即「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當手下人提出必須恪守「白馬之盟」,不應分封非劉姓的呂氏家族成員為王時,呂後「硬」得反常。

呂後的這種反常有時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比如說,在漢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劉邦的長子,非呂後所生的齊王劉肥來到長安朝見呂後和漢惠帝,呂後竟然在一次家庭私宴上想用毒酒毒死劉肥,因為漢惠帝與劉肥一起舉杯敬酒,呂後投鼠忌器,才沒有讓劉肥當場斃命。但她仍然心有不甘,逼得劉肥只能把自己的封地拿出一部分,獻給呂後的親生女兒魯元公主。更出格的是,劉肥竟然被逼得要認他的同父異母妹妹為自己的老娘,尊這位同父異母妹妹魯元公主為齊王太后,才撿回了一條小命。諸如此類的例子舉不勝舉。

可能有的朋友會問了,呂後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問題提得好,我的答案是——這是一種人性被扭曲後的極度的變態反應。

呂後的一生與劉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呂後看來,她對劉邦的付出和劉邦給予她的回報是那樣地不成比例。當初嫁給劉邦時,呂後可以說是一朵鮮花,而劉邦雖然不能說是一攤牛糞,但當時確實是一個要錢沒錢要地位沒地位的小混混,而且年齡上劉邦還比呂後大了差不多20歲。自打跟了劉邦以後,呂後幾乎就沒有過過幾天舒心的日子,在劉邦沒有起兵造反的時候她給劉邦生兒育女,還要下田耕作;劉邦起兵造反後,呂後又深受株連,先是被抓在當地的監獄裡遭獄卒羞辱,被救出後,不久又和自己的公公也就是劉邦的父親一起成為項羽的俘虜。劉邦連老爹都可以不要,肯定對她這個結髮妻子也沒有什麼情義可言。

在項羽那過了差不多一年朝不保夕的囚徒日子回到丈夫身邊後,她看到的是丈夫身邊又有了一堆女人,這些女人一個個都比她年輕漂亮,但她仍然癡心不改,幫助丈夫打天下,可劉邦給她的回報卻是——屢次三番要廢掉她所生的兒子,改立戚夫人那個小狐狸精所生的如意。即使到了臨死之前,老公劉邦也沒有下令讓她臨朝稱制。

這一切的一切,都令自尊心極強的呂後感到難以名狀的壓抑,這種壓抑實際上是一種人性的扭曲。物極必反,一旦壓在她身上的那座大山突然消失之後,她肯定會以十倍百倍的瘋狂去尋找她曾經失去的很多東西。於是,呂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兩個凡是」的實行者。所謂「兩個凡是」就是「凡是老公劉邦所喜歡的,她一律憎惡;凡是老公劉邦所堅持的,她一概反對」。循著這個思路,我們就不難理解前面所提到的一系列反常之舉了。

比如說,她為什麼見了匈奴首領寫來的帶有調戲意味的信而不生氣?以往許多專家往往都從她是一個政治家,有政治家的雅量這個角度來解釋這件事。而在我看來,呂後的態度實際上乃是對老公劉邦的一種快意的報復:當年你不斷調戲別人的老婆,現在你的妻子你的老婆也遭到了調戲;當年你劉邦曾經多次與匈奴交戰,既然你主戰,我偏要主和!

再比如說,她為什麼要分封她那些娘家人為諸侯王,為什麼要追封她已經去世的父親和哥哥們為諸侯王,這也是對劉邦當年的制度設計進行的一種肆無忌憚的反彈。前面我們說過,劉邦在打下天下之後,曾經與開國功臣們殺白馬對天盟誓:「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既然老公劉邦堅持不得分封劉姓以外的人為諸侯王,那我偏偏要這樣做,偏偏要封一些不姓劉的人為諸侯王。

在呂後那裡,與劉邦唱對台戲已經成了她人生的終極目的,為實現這一目的,她可以讓自己的心變黑、血變冷。在她生命的晚期,呂後可以說從某種意義上已處於一種近乎瘋狂的狀態,整個帝國都被她踩在了腳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一代「董事長」與第一代「董事長」夫人的意氣之爭使得17歲就繼承皇位的第二代「董事長」惠帝劉盈只能繼續生活在第一代「董事會」的巨大陰影裡。

非常態生活,非常態作為

如果說呂後的一生,特別是後半生可以用「變態」一詞來加以概括的話,那麼,作為呂後之子的漢惠帝劉盈的一生則可以用「非常態」來加以概括。「非常態」與「變態」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漢惠帝的「非常態」表現在很多方面:

一是缺少父愛的氛圍。

從小到大他與父親一直是聚少離多。雖然他比他的兄弟劉如意年長不少,但相信後者與老爸在一起的時間要遠遠多於劉盈。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窺見劉盈為什麼性格柔弱缺乏陽剛之氣,因為他一直生活在一個比較陰柔的女性世界裡,這對於他性格的養成不能說沒有一點關係。

二是周圍的人際關係也是一種非常態。

對於一個封建社會中的成年男子來說,娶妻生子乃是他從少年走向成年的一個重要標誌,而恰恰在這兩個方面,漢惠帝劉盈有著所有男人都說不出來的痛。

先看看他的婚姻。即位後不久,老媽呂後就做主給他娶了一房老婆,這個老婆最獨特的地方是與劉盈的關係非常特殊,他們乃是親上加親,只不過輩分差了一輩。他的這個老婆是他親姐姐魯元公主的親生女兒,換句話說,劉盈與這個女子之間既是平輩的夫妻關係,又是差了一輩的舅舅與外甥女關係,而且還是親舅舅與親外甥女關係。這種不倫不類的婚姻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專門的術語叫「亂倫」,亂倫的婚姻曾被孔子視為禽獸不如的。我想,當時大漢帝國成千上萬的子民中如花似玉的女子肯定不只張氏一個,可老娘偏偏要讓他好好的舅舅不做,甚至好好的人都不做,而去做這種禽獸不如的行為。惠帝的痛苦,「地球人都知道」。

再看看他的「生子」。可能是由於存在心理障礙,惠帝與他的外甥女結婚七年,並沒有留下一個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後代。雖然老娘呂後採取了瞞天過海的手段把別人的孩子抱進宮中說成是他的兒子,甚至還有傳說說老娘親自請人給劉盈戴上綠帽子,讓別人進宮與他的老婆做愛生下幾個孽種,但真正屬於他的後代的卻沒有一個。這也不能不說是一個刻骨銘心的痛。

三是仁慈善良的性格不適合宮廷鬥爭。

劉盈原本是一個非常仁義、非常反對暴力和流血的模範青年,但卻非常無奈地目睹了發生在他身邊的、由他最親近的人所導演的一幕幕你死我活、爾虞我詐的悲劇。這些在別人看來都是非常常態的生活卻給了他以非常不常態的觀感,對他刺激最大的莫過於老娘修理小娘戚夫人。

大家想必都知道,呂後最大的情敵乃是那位山東定陶姑娘戚夫人,劉邦為了戚夫人這張漂亮的臉蛋,曾經差點把呂後母子打入冷宮,所以,一旦自己掌權,呂後第一個要修理的就是戚夫人。這種修理是逐漸升級的,一開始是先罰戚夫人幹粗活當苦力,接著又將戚夫人變成了所謂的「人彘」,就是人豬。人怎麼能變成豬呢?在呂後那裡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她派人把戚夫人手腳斬斷,舌頭割掉,雙眼捅瞎,丟到豬圈裡,就非常成功地將原本一位絕代佳人變成了一個人豬。

宋代一個名叫李覯的人就此寫道:「百子池頭一曲春,君恩和淚落埃塵。當時應恨秦皇帝,不殺南山皓首人。」另外一首名為《賦戚夫人楚舞歌》的長詩更是淒婉若絕,詩曰:

定陶城中是妾家,妾年二八顏如花。

閨中歌舞未終曲,天下死人如亂麻。

漢王此地因征戰,未出簾櫳人已薦。

風花菡萏落轅門,雲雨裴回入行殿。

日夕悠悠非舊鄉,飄飄處處逐君王。

閨門向裡通歸夢,銀燭迎來在戰場。

相從顧恩不雇己,何異浮萍寄深水。

逐戰曾迷只輪下,隨君幾陷重圍裡。

此時平楚復平齊,咸陽宮闕到關西。

珠簾夕殿聞鐘磬,白日秋天憶鼓鼙。

君王縱恣翻成誤,呂後由來有深妒。

不奈君王容鬢衰,相存相顧能幾時。

黃泉白骨不可報,雀釵翠羽從此辭。

君楚歌兮妾楚舞,脈脈相看兩心苦。

曲未終兮袂更揚,君流涕兮妾斷腸。

已見儲君歸惠帝,徒留愛子付周昌。

呂後非常血腥的行為使得被騙前來觀看的漢惠帝劉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和打擊。「人怎麼能這樣無恥?!」,這句在今天網絡上曾經非常流行的話,肯定在當時的漢惠帝心中也反覆出現過。受了這種打擊和驚嚇之後,劉盈覺得這個世界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值得留戀的東西,所以他就開始沉湎於醇酒婦人,通過自暴自棄來發洩心中的鬱悶。一年多以後,就黯然離世,年僅24歲。

劉盈的一生,可以說是平平淡淡的,因為除了老娘垂簾之外,他還被第一代「總經理」團隊「蕭規曹隨」。

據史料記載:劉盈執政期間,第一代「總經理」團隊先後有兩個重量級人物輔佐:一個是蕭何,一個是曹參。前者死於劉盈即位後的第二年7月,蕭何之後的「總經理」是曹參。曹參做漢朝相國,前後有三年時間,主要工作是飲酒。漢惠帝埋怨曹相國不理政事,覺得相國是看不起自己,於是對曹參的兒子,時任中大夫的曹窋說:「你回家後,試著私下隨便問問你父親:『高帝剛剛永別了群臣,皇上又很年輕,您身為相國,整天喝酒,遇事也不向皇上請示報告,根據什麼考慮國家大事呢?』但這些話不要說是我告訴你的。」

曹窋假日休息時回家,閒暇時陪著父親,把惠帝的意思變成自己的話規勸曹參。曹參聽了大怒,打了曹窋一頓板子,說:「快點兒進宮侍奉皇上去,國家大事不是你應該說的。」

到上朝的時候,惠帝責備曹參說:「為什麼要懲治曹窋?上次是我讓他規勸您的。」

曹參脫帽謝罪說:「請陛下自己仔細考慮一下,在聖明英武上您和高帝誰強?」

惠帝說:「我怎麼敢跟先帝相比呢!」

曹參說:「陛下看我和蕭何誰更賢能?」

惠帝說:「您好像不如蕭何。」

曹參說:「陛下說的這番話很對。高帝與蕭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經明確,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謹守各自的職責,遵循原有的法度而不隨意更改,不就行了嗎?」

儘管有很多人認為曹參說得對,但我仍然認為,這是對劉盈這個二代「董事長」的藐視——曹參你自己可以說不如蕭何,焉知劉盈就一定不如劉邦,退一步說,就算是不如,這話似乎也不應由一個臣子之口說出。由此可見劉盈這個二代「董事長」的執政之艱難了。

但是,在非常態的環境中,作為大漢帝國第二代「董事長」,劉盈還是有些作為的,這些作為大致可以用「減稅、廢律、修城」六個字來概括:

一是「減稅」。

劉邦在位時,因為連年征戰,向老百姓徵收的賦稅非常之高。惠帝即位後,奉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取消了老爸所設計徵收的很多賦稅,並且重新確立了「十五稅一」。所謂「十五稅一」,就是把收入的十五分之一上交給國家,其他則由老百姓留給自己。這在當時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僅此一項德政,就使當時的老百姓得到了很多實惠。配合減稅的工作,漢惠帝還大大放鬆對商人的限制,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二是「廢律」。

所謂「廢律」,就是廢除「挾書律」,這是秦始皇當年焚書坑儒時所頒布的一項法令。這項法令規定,除了官府裡可以藏書外,民間一律禁止私人藏書,漢承秦制,「挾書律」被保留了下來。惠帝劉盈登基後宣佈廢除這項法律,促進了文化的傳播,也為後來的儒家思想和黃老之學的再度流行奠定了基礎。

三是「修城」。

劉邦在位時,雖然當了一統天下的皇帝,但也只是修了長樂宮和未央宮,並沒有修京城的城牆。惠帝登基後,從公元前194年開始,前後用了四年時間,完成了長安城的全面修建。整修後的長安城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非常有名的,可以說,除了羅馬城以外,當時的世界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夠與長安相媲美。

漢惠帝所做的事情當然不僅僅就這麼多。他確實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和非常有限的空間內盡可能做了一些於國於民有利的事情,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在中國歷朝歷代的二代皇帝中還是一個比較令人同情的皇帝。

司馬遷在流傳千古的《史記》中居然不為他單獨列傳,實在讓人感到遺憾。

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四月,劉邦病死。五月,17歲的劉盈繼位,公元前188年,即七年之後,年僅24的劉盈去世,謚號孝惠。孝意即孝子善於繼承父親的事業;「惠」則有「仁慈、柔順」的意思,這個謚號可謂概括了劉盈的一生。

班固在《漢書·惠帝紀第二》最後有一段評論是這樣說的:「孝惠內修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說,可謂寬仁之主。呂太后虧損至德,悲夫!」這個評價還算是比較公允的。文章轉自新浪歷史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