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得君王信任 蕭何用自污法獲多疑劉邦信任?

盟誓法屬於古代的「法治思維」,即便跟君王辦事,也得「先小人後君子」,重合同,講信用,這裡面是很有點西方的「契約精神」的。可惜的是,一般人沒膽量與君王討價還價,所以這個方法用的人也不多。

還有一種取得君王信任的辦法,就是「自污法」。戰國末期,秦始皇要派兵攻打楚國,問李信需要帶兵多少,李信回答「二十萬。」秦始皇又以同樣的問題問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萬不可。」秦始皇命李信帶兵二十萬攻楚,結果失敗。秦始皇回頭再請王翦出兵,並答應了王翦「將兵六十萬」的要求。王翦率兵出征之際,秦始皇還親自送到灞上。

這時,有趣的一幕出現了。統率六十萬大軍的王翦要秦始皇賜給他許多良田美宅,秦始皇說:「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說:做大王的將軍,有功最終也不能封侯,所以我趁著大王還肯賞我酒飯時,就及時請求點賞賜,以作為子孫後代的家業。秦始皇聽後大笑。

王翦帶兵到了潼關,仍三番五次派遣使者回長安,向秦始皇請求賞賜良田,連王翦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了。王翦回曰:「大王為人狡猾,不信任人。現在他把全國的軍隊都讓我統領,我如果不多向他要些良田美宅,不是等著他懷疑我嗎?」

相比於王翦,蕭何的「自污」更讓人心酸。劉邦建立西漢,蕭何是第一功臣,當上了相國。漢高祖十二年,黥布反,劉邦帶兵去討伐黥布,蕭何鎮守關中。劉邦屢屢從前線派使者回來詢問蕭何在幹什麼。蕭何當時正一心一意地治理國家,同時還鼓勵百姓捐出家財支援平叛戰爭。可有一個門客指出了蕭何的危險:「您身居高位,功勞第一,不可能再得到皇上的提拔了。可自進入關中後,您就一直得到百姓的擁護,如今已有十多年了;皇上數次派人問及您,就是害怕您得到關中百姓的擁戴,也會像韓信、陳豨等人一樣謀反。現在您為何不利用職權賤買土地,租出去賺錢呢?您用這種方法自損名聲,皇上才不會對您起疑心。」蕭何依計行事,劉邦得知情況後,果然非常高興。

劉邦打敗黥布後回來,百姓攔路上訪,控訴相國蕭何搶奪百姓田地。蕭何拜見劉邦,劉邦笑著對蕭何說:「相國對百姓真好!」然後把老百姓的「上訪信」交給了蕭何,說:您自己看著給老百姓個答覆吧。蕭何本是賢相,趁機建議:「長安地狹,上林中多空地,棄,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意為長安附近土地少,而劉邦的上林苑空地很多,希望劉邦將上林苑的空地拿出一些來給老百姓耕種,田里的秸稈還可以給牲畜做飼料。

劉邦大怒,說:「相國你自己到處斂財,卻讓我把上林苑的空地讓給老百姓?」於是將蕭何拿入大獄。幾天後,有王衛尉(衛尉,乃統率衛兵守衛皇宮之官)問劉邦,為何要這樣做?劉邦說,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國,「有善歸主,有惡自與」,現在,蕭何自己收受商人的錢財,卻在我面前為民請命,這是他「自媚於民」,所以我要下獄治他的罪。

王衛尉跟劉邦說,相國為民請命,這是職分所在。您以為相國真的貪財嗎?當年您跟項羽爭天下及後來平定陳稀、黥布叛亂時,蕭相國一直鎮守關中。當時,蕭相國如果對您稍有貳心,關中大地早就不是您的了。蕭相國當時不貪整個關中這個大財,現在反而會貪商人的一點小財嗎?而且,李斯做秦始皇的相國,秦朝最後亡國了,又怎麼可以傚法呢?

聽了王衛尉的這番話,劉邦才知道錯怪了蕭何。蕭何被赦後,趕緊「徒跣謝」。劉邦此時反倒說:「您為老百姓請求上林苑的空地,我不許,我不過是桀紂一樣的暴君,而相國您則是賢相。我之所以將您下獄,就是要讓百姓知道我的過錯,以襯托您的偉大。」

蕭何自污,雖不免遭受下獄之辱,但總算得到了劉邦的信任,沒有像韓信、陳豨等人一樣被殺掉。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