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上的玩笑 除了劉邦外還有三位「漢高祖」

讀《新五代史》後漢建國皇帝劉知遠的傳。此人生來也有皇帝像啊,「面紫色,目多白睛」,看起來就不一般。他兩救石敬瑭。一次在戰場之中,石敬瑭的馬甲斷了,差點被敵人追上,他把自己的馬換給了石敬瑭,親自殿後,逃了出來。石敬瑭因此很感激他。另一次,石敬瑭與後唐愍帝議事,一言不和,後唐衛兵就要殺上來,哪曉得劉知遠早有準備,早派了勇士石敢將鐵錘藏在袖子裡跟著石敬瑭呢——因為去見皇帝,不能帶武器啊,藏在袖子裡,真是個好辦法,當年張良他們想殺秦始皇,也是這麼幹的呀——不同之處在於,張良他們失敗了,而石敢護主成功,殺盡愍帝左右之人——石敬瑭就更感激劉知遠了呀。

大功就會有大位,後晉滅亡,後漢建立。然不過幾年,劉知遠的大兒子死了,他傷心過度,未久亦歸天矣。

廟號,高祖。

這下,咱才入正題。

咱們知道,劉邦是漢高祖啊。但那之後,姓劉的,每建王朝,好像這「漢」便是首選之字。而建漢的,又多稱高祖。

南北朝時,劉淵建立了漢,後又改為趙,史稱趙漢;五代時,劉知遠建立了漢,史稱後漢;劉建立了漢,史稱南漢……他們的廟號,都是高祖——而他們的功績,跟劉邦比起來,又乍可同日而語呢?

況且,劉淵是匈奴人,劉知遠是沙陀人,他們之所以定國名為漢,就是因為覺得自己跟劉邦那個劉,是有著歷史關聯的。

劉淵雖為匈奴人,但漢時有和親,漢匈約為兄弟,所以,他家那一支,子孫以劉為姓;劉開始建立的國號為越,後來覺得自己也姓劉啊,跟劉邦有淵源啊,所以國名改成了漢;至於劉知遠,應該也是類似狀況吧……

這就有趣了,既然他們都自認祖宗是劉邦,為何他們的廟號,居然又跟劉邦一樣呢?當然,廟號都是他們死後,後人定的——他們的後人,怎能如此僭越,衝突了劉邦呢?

設想一下,他們在黃泉相遇,自我介紹,劉邦說,我是漢高祖,劉淵說我也是漢高祖,劉知遠說,我也是漢高祖,劉也說,我也是漢高祖——他們會不會打起來呢?

其實說白了,就是他們托以為劉,實際上,又何嘗真把劉邦他們看在眼裡呢?欺世盜名,大概就是如此吧!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