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本有機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

也許你知道韓信受胯下之辱成將軍的典故,也知道韓信在歷史中的英勇,也知道韓信曾輔佐劉邦一躍成為帝王。但你並不知道,如果當時不是韓信的「婦人之仁」,也許楚漢之爭就變成了三國之爭,而韓信將會取代劉邦成為千古一帝。韓信自小貧窮,連吃飯都成問題,有一天,韓信在城下釣魚,其中有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便拿飯給韓信吃。韓信吃飽後,很感激這位大娘,並覺得大娘救了自己。此乃存一夫人。

剛開始的韓信只是一個小人物,在自己的政治生涯方面,鬱鬱不得志。他自小便身背一把劍,就好像隨時準備上戰場。直到韓信後來投奔了劉邦,遇見了蕭何,韓信的命運才就此改變。在韓信投奔項羽無果之後,韓信來到了劉邦大營,在一次犯法刑罰時遇見了蕭何,當時的韓信覺得自己默默無聞,實在無用,於是決定騎馬離開,誰成想蕭何一路追趕,並將韓信請了回來,推薦給了劉邦,劉邦礙於蕭何的面子,便封韓信做了一員大將。此乃知己蕭何。自韓信做了將軍之後,便屢建奇功,不久便與當時張良、蕭何齊名了。在楚漢之爭中,韓信發揮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並且幫助劉邦平定了魏國。可以說,劉邦的天下基本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背水一戰擊敗代國和趙國、北上降服燕國。在短短幾年時間,韓信的戰功就遍佈了天下,韓信之後被劉邦立為齊王,也就是在這位齊王的帶領下,漢軍圍殲楚軍,最後逼得項羽江邊自刎。

其實,早在項羽還沒有玩兒完的時候,蒯徹就曾勸過韓信,讓韓信自立為王,一分天下。當時的韓信剛剛滅了項羽的龍且軍,兵力大增,正是自立為王的好時候。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來看,項羽和劉邦的兵力可謂是勢均力敵,而唯一能決定兩人命運的正是韓信,韓信幫劉邦,劉邦便可一統天下,幫項羽,項羽便可為王。於是,韓信成為了整場楚漢之爭的決定性因素。再有一點,蒯徹也曾提醒過韓信,韓信當時的功勞太大,甚至已經功高蓋主,劉邦這人心思太重,不能完全相信。

但是,這些都在韓信深思熟慮了幾天後給pass掉了,在韓信看來,劉邦是個知人善用的君主,不可能欺騙自己,況且自己兵力強盛,就算劉邦想要殺自己也未必能殺得了。就這樣,韓信輸在了自己的「婦人之仁」。

可韓信哪知道,自己的衷心為主,換來的卻是暗算。在韓信滅掉相遇之後,劉邦覺得韓信對於自己的威脅太大,於是想盡辦法想要出去韓信。再次之前,劉邦曾向韓信立誓「三不殺」,即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器不殺,於是劉邦為不違反誓言,選擇了讓自己的女人動手。

在韓信立大功之後,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境地,於是有任何的聚會都不參加,但是韓信卻錯信了自己的老知己蕭何。其實,要殺死韓信的計謀是呂後和蕭何共同想出來的,呂後請韓信參加自己的宴會被拒絕,於是派蕭何前往充當說客,自己的知己怎能不相信?於是韓信來到了聚會,就這樣被呂後殺死了,呂後為了不違背劉邦的諾言,將韓信吊於鐘樓大鐘下,頭為大鐘所罩,腳懸空於地面,無法頂天立地,並使用竹刀將韓信殺死。此乃死一知己、亡一夫人。

而韓信在死後的最後一句話便是:「我真後悔自己當初沒有採納蒯徹的建議!」。一代千古名將韓信本可以取代劉邦成為一代帝王,卻因為自己的「婦人之仁」失去了最好的機會,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位大將軍,在世時為西漢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死後的墓誌銘上卻寥寥刻下了十個字: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夫人。短短的十個字,卻蘊含了韓信的一生。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