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王皇后悲劇命運 王皇后為何輸給武則天

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唐太子李治登基後,冊封太子妃王氏為皇后。年號:永徽。永徽二年(651年)秋天,王皇后授意從感業寺接武才人回宮,到了永徽六年(655年)10月,王皇后被廢貶為庶人,武昭儀被冊封為皇后,同年12月,廢後王氏在冷宮賜死,悲情王皇后咋混得這麼慘?到底犯了啥彌天大罪?王皇后出身於高門大族:太原王氏。她知書達理淑靜賢德,還是位出名的美人,她和李治的婚姻是李治的姑姑同安長公主做媒結合的,選為晉王妃,(李治當時是晉王)。

太子李治登基後冊封她為皇后,唐太宗對這個兒媳婦非常滿意,去世前對首席宰相長孫無忌和重臣褚逐良說:「佳兒佳婦,托付給卿----」當朝中書令柳摯是王皇后的親舅舅,王皇后實力勢力超強。武才人呢?剛從感業寺接回宮,28歲大齡剩女,曾是唐太宗才人歷史有污點,出身山西商人家庭,回宮時無名無份,只是個侍寢的宮女,朝廷沒有後台,這樣的條件和王皇后沒法相比,就是這個女人,是王皇后剋星。武才人二進宮,四年後自己登上皇后寶座,還把王皇后打入十八層地獄,王皇后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性格決定命運,王皇后是悲劇命運。《舊唐書.王皇后傳》記載:王皇后「性簡重,不曲事上下」意思是王皇后嚴肅刻板不苟言笑,不會在皇帝丈夫面前小鳥依人的可愛,對宮女太監呢?更是沒個笑臉,目空一切高傲無比,地道的冷美人,女人不是因漂亮而可愛,而是因可愛更漂亮,冷美人沒有親和力,她的皇帝丈夫李治不愛她,夫妻不要相敬如賓,太客套做作不像親人,夫妻處成客人太虛偽,能有愛情親情嗎?

後宮如花御妻81人,有的是會當妻子的,蕭淑妃就是一個,蕭淑妃是個活潑靈動生活化的小女人,潑辣聰明敢愛會愛,出身姿容也不比王皇后差,蕭淑妃給李治生了二女一子,李治愛蕭淑妃,王皇后看到蕭淑妃受寵心裡不平衡,經常在李治面前說蕭淑妃壞話甚至哭鬧抱怨,李治其煩無比更加疏遠她。受到丈夫的疏遠的結果:王皇后不生孩子,可以理解王皇后常守活寡咋能生育?皇后不生孩子問題嚴重了,首先地位危機,再說封建社會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母憑子貴,王皇后不孕不育,就是不被廢到老晚景也淒慘,因為一點指望也沒有。女人必須有孩子,無論皇后還是草根女人,孩子是維繫夫妻感情和家庭的紐帶,王皇后咋就沒設法懷孕呢?古代吃的都是綠色食品,咋能不孕不育呢?

如何讓李治重新回到自己身邊?當王皇后得知李治經常去感業寺幽會尼姑武才人時,琢磨一絕招:接回武才人,讓她和蕭淑妃爭寵,蕭淑妃失寵後再收拾武才人。李治會感念皇后,武才人也會拿她當救苦救難的菩薩。王皇后玩的是引進競爭機制,借刀殺人,成功後把武才人或殺或攆出宮,李治就會專寵本皇后了。如果換了別的女人皇后的計劃或許成功,王皇后的重大失誤是低估了武才人,武才人的經歷,已經修煉成精了,王皇后生活一帆風順沒有心機和危機感,接回武才人等於自掘墳墓。王皇后善良心機不足,沒有防範意識。永徽三年三月(653年)武才人生兒子李弘,被冊封為昭儀,位九嬪之首,永徽五年(654年)武昭儀又生一女孩,高宗李治很高興,王皇后來看孩子後小公主死了,武昭儀像李治哭訴王皇后害死了孩子,王皇后冤枉自辯說不清,李治很氣憤,產生了廢後想法。

到底孩子是自然死亡還是謀殺?史書沒有記載,小公主死亡誰受益?從這一角度考慮武昭儀下手有可能。沒有人認為王皇后要害小公主,王皇后太缺乏心機,她笨到看不透武昭儀不好惹,遠離是非之地為上策,幹嗎還送貨上門呢?王皇后從小生活環境優越,不瞭解人性險惡,未察覺有人虎視眈眈的瞄著皇后位置,皇帝丈夫不愛不支持,危機四伏硬是沒有察覺和防範。王皇后單純的悲哀。武昭儀覬覦皇后位置,王皇后慌神出蠢招,武昭儀目標遠大,她要當皇后。入宮幾年她在朝廷培養了自己的嫡系,像許敬宗,李義府等,支持立她皇后的同志均提拔重用,反對派往死了收拾。王皇后位置岌岌可危,王皇后慌神了,她恨死了武昭儀,咋辦呢?王皇后在宮中暗行「巫祝」術,詛咒武昭儀,就是整兩個布娃娃或者布偶,身上寫上此人的生日時辰,然後用針紮在其心臟上,詛咒其人不得好死,這事被宮女告發,武昭儀借題發揮,像李治報告王皇后「巫祝」皇上和武昭儀。

封建時代人們迷信,在皇宮裡如此惡搞問題很嚴重,機緣巧合趕上李治頭疼犯了,一切就像真的奏效了,李治決心廢後,武昭儀正在找茬,你王皇后還往槍口上撞。王皇后愚蠢的可憐。永徽6年(655年)10月,李治下達廢後詔書:王皇后,蕭淑妃,鴆毒(謀害謀殺罪)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併除名,流放嶺南。唐高宗李治廢王皇后力挺武昭儀為皇后,也有政治因素,以及和武昭儀的政治夥伴關係。王皇后沒有犯啥大罪,有的是行動失誤和策略失敗,致命問題是皇上丈夫李治不愛她。永徽6年(655年)12月,唐高宗李治批准,賜死王氏和蕭淑妃。王皇后拜了兩拜說:「願大家萬歲,昭儀承恩,死自吾份。」大家是說皇上萬壽無疆,面對死亡如此平靜,貴族女子驕傲氣質表現的淋漓盡致,致死不承認姓武的有資格當皇后,昭儀而已。

《武則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