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哥哥摧殘少女武則天 催生一代女皇扭曲人格

武元慶,武元爽這兩個哥哥竟然是在武媚娘得勢之後嚇死了。而武惟良和武懷運被殺,改為蝮姓。武懷亮雖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死掉了,可是他的妻子卻被武媚娘拷掠而死,由此我們知道,這五個大帥仔,對美貌小妹妹的態度,絕非是那種疼愛的感情。

武媚娘改造李治的手段,實際上並非是她自己的獨創。事實上,這種導致了歷史發生重大改變的人格養成,最早發生在她自己的身上。

少女武媚娘為何如此仇恨她的哥哥們?

13歲那年,武媚娘的父親死之,武媚娘被母親帶著,投奔到了親戚家裡。武媚娘在這裡遇到了至少四個表哥,年齡都比她大幾歲——都已經過了14歲,形成了自己的固有人格。

這四個哥哥的名字分別叫武元慶,武元爽,武惟良及武懷運,其中武元慶及武元爽是武媚娘同父異母的親哥哥,而武惟良及武懷運,是武媚娘父親的哥哥的兒子,總之血濃於水——那麼這四個帥哥哥是如何寵愛小表妹武媚娘的?這事不好細說,但武媚娘是如何回報他們的,這個史書上倒是詳細的記載了:

先是武元慶,他被流放龍州,憂慮而死,實際上是活活嚇死的。

接著是武元爽,他是被流放振州,史書上沒有說他是嚇死的,但也沒有說他不是嚇死的,這樣一來,對此事我們心裡有了個譜。

接著是武惟良及武懷運這倆倒霉蛋,史書上說,武媚娘一槍倆鳥,一箭雙鵰,由於李治看上了武媚娘的姐姐韓國夫人的女兒魏國夫人,於是武媚娘就在肉醬裡下了毒藥,讓魏國夫人吃下去,結果魏國夫人死之。武媚娘將兇手定義為表哥武惟良及武懷運。於是這倆哥哥被處死,他們的姓氏,從此改為了蝮氏——意思是說這些哥哥們,心腸比之於蝮蛇還要毒。

事情還沒完,武媚娘父親的哥哥家裡,生下的其實是三個兒子,除了被武媚娘殺死的武惟良及武懷運之外,還有一個大哥武懷亮。可是武懷亮早就死了,死了也不行——武媚娘將武懷亮的妻子善氏擄入宮中為奴,每天用荊棘刺狂抽這死了丈夫的寡女人,把善氏的背部全都抽爛,露出了根根骨頭,善氏就在莫大的痛苦之中,哀嚎著死去。

客觀評價,武媚娘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政客,冷酷無情,心狠手辣,不管是兒子還是孫子,只要惹她不高興,殺就一個字,絕不講什麼親情溫柔——但她應該不是生下來就是這樣,這種酷厲寡毒,視親人為死仇的陰毒個性,必然是形成於某一個至關緊要的契因。

一定是因為有人以錯誤的方式對待幼年時代的武媚娘,並將這種錯誤的人倫觀念輸入到她的大腦之中,這人會是哪一個呢?

14歲是人類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每個人都在這時候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所謂人生價值觀,就是對社會人生價值觀念的形成,從此能夠判別是非對錯,並依據不同事情的重要程度,安排好先後次序。

而在13歲那一年,武媚娘遇到了她的五個哥哥,武元慶,武元爽,武懷亮,武惟良和武懷運,五個大帥哥帶一個小妹妹,這個小妹妹應該是備受寵愛的了,但史書上卻說,這五個大帥仔「對武媚娘的母親不敬」,所以導致了小表妹武媚娘的激烈報復。

五個大哥哥對武媚娘的生母「不敬」,到底是怎麼個不敬法呢?

還有,就算是五個哥哥對武媚娘的生母不敬了,可是他們又是如何對待這個小妹妹的呢?要知道,武媚娘在第二年就進了皇宮,而她之所以被老頭李世民弄到宮裡去,只是因為武媚娘的美貌之名,傳佈天下。

才不過13歲的小丫頭,屁事也不懂,艷色就傳佈天下了,史書上可真敢瞎吹——五個哥哥面對如此美貌的小妹妹,男人的天性會疼愛美貌的小妹妹,這五個大帥哥,對小妹妹至少也會和顏悅色吧?

——可是武元慶,武元爽這兩個哥哥竟然是在武媚娘得勢之後嚇死了。而武惟良和武懷運被殺,改為蝮姓。武懷亮雖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死掉了,可是他的妻子卻被武媚娘拷掠而死,由此我們知道,這五個大帥仔,對美貌小妹妹的態度,絕非是那種疼愛的感情。

單從武元慶,武元爽活生生嚇死這件事情上來看,他們都知道這個小妹妹心中積淤著深仇大恨,而且也知道她的報復手段絕不會輕鬆。所以他們竟然是活活嚇死了——活人被嚇死,可知他們是何等的害怕武媚娘的報復。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武媚娘如此仇恨她的哥哥們?

五個哥哥對武媚娘的態度與方式,構成了武媚娘對這個世界的最根本解讀。

武媚娘的帝王之路,伴隨著的是一路殺戮,一路血腥。最早的皇后王氏是被斫去手足,浸泡於酒缸之中。朝臣們的酷毒死法就不要說了,她在殺自己的親生兒子,殺自己的孫子孫女時,冷靜而殘酷,完全顛覆了女人天性中的溫柔與善良。而所有的這一切,正是她的五個帥哥哥教給她的——他們以對待她的方式,幫助她建立起了一種冷厲酷毒的性格。

武媚娘入宮之後不久,就對老頭李世民提出了她的鞭錘錐一體化的馴馬方案。這個方案必然不會是忽發奇想,而是早在13至14歲那一年的時候,就已經被人為的鑄造在她的人格之中。

由是我們知道,武媚娘在她13歲的時候,曾經遭受到了這樣一個可怕的過程,她遭受到了暴力——暴力威脅,在她的心靈深處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她還曾不止一次的被置於死亡的狀態之下,她雖然沒有死,但死亡的印痕卻已經牢牢的鑄在她的心靈之中——在之後是暴力的持續釋放,也就是說,她遭遇到了反反覆覆的脅迫與暴力凌辱,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她的心態由屈辱轉為了喜悅,她已經習慣於強加於她身上的一切了——她的人格終於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這種人格是金字塔式的,由低而高,界定著這個世界上的芸芸眾生。如果她不是處於最底層,那麼就是在最高處,除了奴役與被奴役,她再也無法接受第三種觀念。

現在我們知道了,遭到五個大帥哥「不敬」的,並非是武媚娘的母親,而是武媚娘本人。

現在我們可以復原那段恐怖的歷史,在黑暗的小屋子裡,13歲的武媚娘因為極度驚駭,死死的把拳頭塞入到嘴裡,她不敢喊叫出聲,因為她所面對的是五個身強力壯的男人,這五個哥哥組成了一支快樂的虐待小分隊,每天變著法子摧殘這個漂亮的小表妹——這段歷史,武媚娘沒有跟任何人說起,因為她很快就被李世民宣召入宮了,只要能夠逃離這可怕的命運,她什麼事都肯做——所以她絕不會把這些事情說出去,因為她擔心這會引起李世民的厭惡與反感,從此讓她失去機會。

事實上,武媚娘確曾失去了機會,李世民對她很快失去了性趣,因為這經驗豐富的老頭發現,這個小女孩竟然有著豐富的性愛體驗。儘管李世民更喜歡「熟女」,但是年齡這麼小就「熟」了,還是讓老頭吃不消。

於是武媚娘就被李世民丟到了一邊。她14歲入宮,到得26歲李世民死去為止,始終是一個「才人」,在宮中的地位與最初入宮時沒有任何改變,這實際上就表明了李世民的態度。

歷史上有「髒唐臭漢」之說,所謂髒唐,是指唐時代的性關係超級紊亂,這裡有高宗李治繼承父親的女人,後面還有唐明皇強搶兒子的老婆,再往後還有一個憲宗李純,此人更狠,悍然娶了姑姑當皇后,結果搞到皇家血統一片混亂,見了面大家都招呼都不好打……總而言之,唐時代的皇帝選妃子,沒那麼多的講究,不像後世代非處女不可入宮。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武媚娘本是「熟女」之事,也就沒被追究。

說沒有追究也不對,李世民考校宮人馴馬之術,武媚娘提出鞭錘錐一攬子解決方案的時候,以李世民那已經老到成精的人生經驗與智慧,馬上就知道武媚娘入宮之前所遭遇到事情——可是李世民懶得管這閒事,管這事幹什麼?說到底武媚娘現在已經是他的女人了,倘若事情嚷嚷開,豈不是讓人嘲笑他嗎?

倘若李世民追究一下,揪出潛伏在武家中的犯罪團伙,事情反倒好辦了。可是李世民的態度是丟下武媚娘不管,自顧勇敢的去追求前隋的蕭皇后。李世民這壞老頭無知啊,他不懂得女性心理學,不知道武媚娘所遭遇到的事情,導致了她對兩性關係錯誤的解讀。

要知道,武媚娘原本是她父親的妾室所生,這就已經讓她對正常的社會規範產生誤解了,而後五個哥哥的所作所為,帶給了她的徹底錯誤卻偏偏和皇權思維貼了譜的兩性關係的研判。

武媚娘是這樣解讀這個世界的:

第一:人類社會只有一種關係:兩性關係——其餘所有,不過是兩性關係的附屬或衍生而已。

第二:兩性關係是祟高的,神聖而不可侵犯。

第三:情人之外,皆是死仇。

這三個觀點都有其正確性,只是太過於片面——但如果我們仔細審視一下武媚娘的生平,就會發現,所謂大周帝國,不過是她對世界解讀的後果而已,她對兩性關係的解讀,無巧不巧正切中在皇權思維的命門上,這促使她成為了權力最需要的女人。

我們曾經分析過,武媚娘不幸落入到了五個人面獸心的哥哥手中,他們組成了一支輪姦小分隊,肆無忌禪的摧毀著這個未成年少女。而且這伙壞蛋所選擇的時機,恰是武媚娘的人格形成時期,這導致了大唐帝國未來的悲劇。

武媚娘對五個哥哥恨之入骨,然而奴性人格的養成,又使得她漸而迷戀這種喪盡人倫的曖味關係。所以她一旦得勢,立即毫不猶豫的追殺四個哥哥,但由於她在心靈深處又泥陷於這種黑色的人生,所以她不唯是仇恨四個還活著的哥哥,同時又對業已死去的長兄武懷亮懷有一種既渴望又痛恨的複雜情感。

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複雜的情感,她將武懷亮的妻子擄入宮中,以帶刺的荊條擊抽背部,令那女人受盡萬般痛楚而死去——武媚娘的這個做法,一如她斫去皇后王氏的手足,浸泡於酒缸中一樣,都是因為她不能容忍別人和她爭奪男人——所有的男人都是她的,早在她13歲的時候,五個哥哥就在施虐的快感之中,將這個觀念灌輸給了她。

她深信,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兩性關係之外,絕不可能再存在其它類型的人倫關係——這個觀念也是她的哥哥灌輸給她的,如果她的生命之中曾經存在過親情,那麼不可能不在她的人格中留下絲毫形影。

這種特殊的經歷,導致了武媚娘與其它宮人迥然不同的心路歷程。別的宮人入得宮來,無不是琢磨著能找個機會貼近老頭李世民,替他生下了兒子,徜或兒子再立為太子,那麼自己這輩子就夠了。

武媚娘卻全然不是這個心思,她並不反對老頭李世民對她毛手毛腳,事實上,她不反對任何人對她毛手毛腳,可是諾大的皇宮裡空空蕩蕩,除了老頭李世民之外,居然再也找不到一個男人,這讓武媚娘說不出來的鬱悶。然而終於有一天,她在皇宮中遇到了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當時她想也沒想,就立即撲了過去——男人入得宮來,不可能有別的目的,鐵定是來找她的。此前她所有的經歷證明了這一點,而現在,李治又用他的實際行動,雄辨的證明了這個真理。

再接下來,就是以她那嫻熟到了令人目眩的性技巧迅速的征服李治的過程,整整十二年才逮住這麼一個男生,她不可能不使盡全身的技巧。

此後李世民死,她被送往感業寺,但是李治很快又來找她了,這又證明了她的觀念之正確——她就是這個世界中的中心,所有的男人都會圍繞著她轉動。

皇后王氏召她入宮,這讓她憤怒而驚訝,她無法理解,自己的男人身邊,怎麼可以有別的女人——當初五個大哥哥帶她一併玩性遊戲的時候,整個世界上只有她這麼一個女生,她希望一切都恢復到正常狀態。

五位哥哥到底教導了她些什麼?

武則天的倒子武三思曾經說過:我不知道什麼叫好人,也不知道什麼叫壞人。但是,舉凡符合我的心思,對我好的人,就是好人。舉凡讓我看了討厭,不符合我的心思的人,肯定是壞人——實際上這正是大眾對好壞善惡的解讀,也是皇權專制得以在中國延續三千年之久的思想基礎。理性的思維在判別一個人的時候,是依據這個人所做的事情,一個人在維護公益,仗義執言的時候,他表現得是一個好人,但當他為了私利而抵辱公義的時候,這時候他就是一個壞人。正如佛家所言,眾生皆苦——人無好壞之分,事有善惡之別。好的社會表現為激發一個人心中的善念,讓他多多的做好事,從而成為一個好人。而一個惡的社會,則是不斷的激發心中的邪惡,讓他不停的做壞事,最終成為了一個壞人。

理性的思維,是對事不對人。而基於本我的皇權思維,則是對人不對事。後者先是依據自我觀感,強行為別人定制好人壞人的標籤。並堅定不移的認為,好人做的事都是好的,如果一個好人殺害人命,那也是逼上梁山。壞人做的事都是壞的,如果一個壞人樂善好施,那也是假仁假義,收買人心。

武媚娘在五個哥哥的訓導之下,形成了她的獨特皇權思維,這種思維的最大特點就是神性人格裁決——一切從自我的觀感出發,先為人打上壞人的標籤,再以殘暴的手段傷害對方,並在這個施暴的過程中體會到無比的愉悅與快感。

她斫去皇后王氏的手足,浸泡於酒缸之中。她將大嫂善氏的脊背用荊條抽到見骨,讓她於極度痛苦中死去。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武媚娘心裡懷有一種很神聖的情感——既然她已經先行將對方界定為惡人,那麼,無論用什麼樣殘虐的手段對待惡人,都是合理的。

殺長子李弘,廢次子李賢,這卻是武媚娘承襲了五個哥哥為她所灌輸的行為思想。事實上,武媚娘於親情是隔膜的,早在她13歲那年,親情的概念於她而言,不過是意味著最容易的摧殘與傷害——五個哥哥若非是因為與她存在著親緣關係,又怎麼會那麼容易的傷害到她?

慘痛的生活告訴她,最貼近她的親人,不唯是最容易傷害她的,而且是必然會以蛇蠍手段傷害她的——尤其是她生下來的兒子,這些男人,這些依靠了消耗她而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男人,從他們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惡毒的傷害她了。

五個哥哥曾經他們那令人髮指的獸行告訴她:在這世界上,沒有父女,沒有兄妹,沒有母子,只有男人和女人——而血親關係,只不過是彼此傷害的關係而已——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就再也難以扭轉。

當武媚娘一口氣生下了李弘,李賢,李哲並李旦四個兒子之後,心情並不是象普通的村婦那樣沉浸入了多子多福的快樂之中,她是以憂慮的目光看著這四個男人——這四個傢伙,會不會是武元慶,武元爽,武惟良並武懷遠轉世回來了呢?

她從未將兒子視為兒子,而是視為隨時都有可能傷害她的男人——而她的的主觀人格中,男人,不過是壞人的另一個稱呼。

武媚娘是這樣認為的,所有的壞人都在致力於傷害她,但是皇宮森嚴,這些壞人無法靠近一步。於是壞人們繞了個彎子兜了個圈子,經由她的肚皮而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了。

壞人果然是壞人,竟然用了這麼壞的法子找到她。

那怎麼辦呢?殺!

於是長子李弘,被她用了一劑大補毒藥搞死,二兒子李賢,原本也可以用這個法子,但是李賢壞得有點徹底,這倒霉孩子竟然懷疑自己的生母不是武媚娘——你奶奶的,十月懷胎,含辛茹苦,多麼不容易啊,可臨到最後卻被這王八蛋一筆抹煞,居然全都不認帳了,你說這種男人,心腸是何等之壞啊。

殺了他,就太便宜他了,廢為庶人,讓他自己端個破碗沿街要飯去吧。

即使是皇帝李治,也無辦法阻止這些事件,畢竟是武媚娘師出有名啊,李治所能做的,最多不過是鬱悶而死。

李治死了,三兒子李哲立為皇帝,可是這老兄甫一登基,就大吵大鬧,要將自己的皇位讓給老婆韋氏。這個韋氏也敢瞎琢磨,你在朝中絲毫的政治勢力也沒有,誰會支持你接收皇位?

三兒子的不成器,讓武媚娘深切體會到了男人這種東西的軟弱之處。所有的男人都和丈夫李治一個德性,都是用下半身思考,一旦被女人抓到命根子,就徹底沒咒念了。

怎麼辦呢?要不換老四李旦當皇帝吧——可這王八蛋同樣也是靠不住,前面三個都靠不住了,你還能再相信老四嗎?

真的沒辦法了,只好自己繼續垂簾聽政了。武媚娘為自己的慈悲與善良深深的打動了。

為了國家,為了百姓,為了民族的未來,我付出了多少犧牲啊!武媚娘歎息道。

於這聲悠長的歎息聲中,千古一帝武則天,橫空出世了。

延伸閱讀

就皇位的傳承來說,唐朝是一個血腥味很濃的王朝,多位皇帝都是在經過謀殺案的洗禮後登上皇位的。譬如唐太宗在玄武門之變中謀殺了自己的兩位兄弟,唐玄宗的皇位是在伯父、嬸嬸和姑媽的一系列謀殺之後奪取的,唐代宗也是在謀殺了唐肅宗皇后之後才成功登基的,還有唐文宗的皇位也是從被謀殺的唐敬宗手裡接過來的。

不過,唐朝任何一位皇帝的皇位與武則天比起來,其血腥味都只能算小菜一碟。正所謂做皇帝難,做女皇帝更難,武則天由一個皇帝的小妾一路長征52年,才最終坐上龍椅,其所經歷的謀殺自然要多於常人。這其中,有六件謀殺案對武則天稱帝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將她由一個弱勢群體者變成了那個時代最強的人。

武則天稱帝路上的六次驚天謀殺案

第一次謀殺案的對象是武則天的女兒安定公主。武則天從感應寺再次回到皇宮時只是唐高宗的一個普通嬪妃——昭儀而已,她既沒有王皇后統馭六宮的地位,也沒有蕭淑妃格外受寵的資本,要想在偌大的後宮混下去,她必須要做老大,成為皇后。事實上,所有皇帝的女人都是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此時的武則天已沒有退路。但王皇后出身名門望族,在朝中樹大根深,想通過正常途徑扳倒她簡直比扳倒富士山還難。所以為了那個宏偉的目標,她必須冒險,而冒險這種性格是他們老武家的傳統。她父親武士擭原本是位敦厚謙恭的長者,為人十分謹慎小心,曾經因為顧忌自己知名度不夠而把工部尚書的工作堅決推掉,然而在隋末風雲之際,他冒著毀家滅族的風險,將萬貫家財和一家人的身家性命全都交給了李淵父子,投入到一場凶險莫測的政治投機中。俗話說虎父無犬女,武則天在這方面一點也不比老爹遜色,她很快就找到了一個機會。大概在永徽四年末至五年初,武則天生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女兒永定公主。按照《新唐書》和《資治通鑒》中的記載,永定公主愛笑,十分討人喜歡,唐高宗和王皇后也不例外。一次王皇后逗弄完小公主離開後,武則天悄悄地扼死了自己的親生女兒,然後若無其事地迎接高宗。在發現女兒死後,盛怒的唐高宗經過詢問,得知惟有王皇后探視過小公主。他不假思索地認定王皇后是兇手,事情雖然沒有證據,王皇后卻也無法自解,最後不了了之。但是經過這件事,王皇后的印象在唐高宗心中一落千丈,夫妻關係出現了不小的裂縫。

動搖了王皇后的地位後,武則天本著同打落水狗的精神,一路向前又開始了第二次謀殺。公元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在武則天強大的12級枕邊風吹拂下,唐高宗終於廢去王氏後位及蕭氏妃位,貶為庶人,打入後宮最不想去的宮——冷宮。此外,為了洩憤,她又將王氏改為蟒氏,蕭氏為梟氏,把這兩個極具侮辱性的字眼深深烙在她們身上。然而不久後,唐高宗李治因為思念二人,就到囚禁的地方去看望,卻只看到一個送飯的小洞,看不到人,便大呼說:「皇后、淑妃安在?」王皇后哭著回答:「妾等得罪,廢棄為宮婢,何得更有尊稱,名為皇后?」只是向高宗提出將此冷宮改為「迥心院」(《舊唐書·后妃傳》)。遍佈宮中的眼線很快將此事告訴了武則天,她果斷地揮起屠刀,下令對王、蕭二人各杖一百,砍去手足,浸於在酒中,名曰「骨醉」。幾天後,王氏被折磨死,時年約28歲。自此,武則天徹底掃清了自己在後宮的全部障礙,實現了由小老婆到大老婆的升級。

打倒了宮內的敵人,武則天又向宮外的敵人開刀了。在唐高宗廢除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的過程中,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為代表的元老重臣們投反對票,而以許敬宗、李義府為代表的另一批中下級臣僚則投了贊成票。然而長孫無忌既是唐高宗的舅舅,又是唐太宗顧托掌權的重臣,官居太尉,掌握兵權,所以他的意見對唐高宗的決策影響極大。武則天曾幻想爭取長孫無忌的支持,但這位國舅爺天生的門神像,水火不進,無奈之下,武則天不得不放棄爭取元老重臣支持的想法,決心讓這些老不死的去死。第三次謀殺悄然登場。

為此,武則天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想法,拉攏了一批對長孫無忌等不滿的大臣,如許敬宗、李義府、崔義玄、袁公瑜等人,讓他們為自己說話、造輿論,和元老們比嗓門。畢竟年輕人有力氣,嗓門大,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終於不顧大臣們的冒死極諫,冊立武則天為皇后。之後,褚遂良被遠貶蠻荒之地,唯有長孫無忌憑借自己是高宗的舅舅的關係得以倖免。顯慶四年(659年),在武則天的授意下,許敬宗費盡心借處理太子洗馬韋季方和監察御史李巢朋黨案之機,誣奏韋季方與長孫元忌構陷忠臣近戚,要使權歸無忌,伺機謀反。唐高宗先是吃驚不信,繼而傷心懷疑,命許敬宗再察,然後面對許敬宗足未出戶編造的關於韋季方交待與長孫無忌謀反的供詞,哭泣道:「舅若果爾,朕決不忍殺之,天下將謂朕何,後世將謂朕何!」許敬宗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天下以為明主之例寬慰高宗,又引「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古訓,催促其下決心。唐高宗一時糊塗,竟然不與長孫無忌對質,就下詔削去了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流徙黔州,但准許按一品官供給飲食,算是對當年為其爭得帝位的報答。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被株連,或流或殺。三個月後,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復合此案,許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長孫無忌自殺。

原本武則天只是想做皇后,經過一系列風波後,她不僅賺到了皇后的鳳冠,還掙到了一筆控制朝廷的政治資源,從而邁出了從政的第一步。之後,武則天先是在唐高宗身後有了把椅子,然後又把椅子搬到了他的右邊,實現了大臣面前,男女平等。

時間走到了公元666年,掃清了外敵的武則天不得不開始打掃自己後院了,於是新的謀殺案開始上演了。當初,在除掉王皇后和蕭淑妃後,武則天為了控制丈夫,不讓別的女人有靠近他的機會,索性把自己的姐姐拉近宮中。高宗很高興,後果很嚴重,不僅封了他的姐姐為韓國夫人,還發生了床第關係。可喜韓國夫人紅顏薄命,沒有幾年就去世了。然而老娘英雄,女兒也不熊包,她剛嚥氣,親生女兒就繼承了母親未完的遺志,征服了唐高宗,還賺到了魏國夫人的封號。一邊是審美疲勞的武則天,一邊是花樣年華的魏國夫人,久而久之,唐高宗愛情的天平傾向了後者,打算給她正式的名分,納為嬪妃。武則天明顯感到了不安,年輕就是資本,外甥女第一步嬪妃,第二步說不定就是皇后,這樣下去還了得?所以,她堅決反對高宗給魏國夫人正式身份。《資治通鑒》裡是這樣記載的:「上欲以魏國為內職,心難後,未決,後惡之。」不得已的情況下,武則天開始了決定人生命運的第四次謀殺。

這時,對於已經在政壇摸爬滾打多年的武則天來說,藝術地殺一個人易如反掌。她借自己的兩個異母哥哥送食之機,暗中下毒,誘騙魏國夫人食用。魏國夫人一聽是娘家人所獻,毫無防備就吃了,結果七竅流血而亡。

截止第四次謀殺為止,武則天基本上還是在為生存而戰,在政治資本積累得足夠雄厚之後,武則天決定把自己的野心上市——做皇帝。但是讓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的敵人這次是她的兒子。公元656年,原本的太子李忠被廢,唐高宗改立武則天所生的長子李弘為皇太子。李弘深得父皇的鍾愛,立為太子後,仁孝謙謹,禮接士大夫,朝廷無不期待其成為一代明君。高宗和武則天出遊東都洛陽的時候,李弘留長安監國。當時遇上大旱,關中鬧起饑荒,於是李弘巡視士兵的糧食,發現有吃榆皮、蓬實的,就私下命家令寺給他們米糧。到了鹹亨四年(673)八月,高宗因為病重,還命令李弘受諸司啟事,進行接替皇位前的實習。高宗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東宮的事,應該是不用朕擔心了。」所有這一切表明,高宗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有禪讓太子之意。

這麼一個能幹、又受大臣擁戴的兒子一旦即位,武則天必然要坐冷板凳。更不能讓她容忍的是,李弘還多次與她頂牛。譬如鹹亨二年(671),李弘發現宮中幽閉著他的兩個同父異母的姐姐義陽、宣城公主,即蕭淑妃所生的兩個女兒,已是三十多歲的老姑娘了還為出嫁。李弘動了惻隱之心,奏請父皇恩准她們出嫁,武則天非常氣憤,馬上把兩位公主許配給了衛士。另外一件事是太子選妃未能如願。原來,太子妃初選的是司衛少卿楊思儉的女兒,望族出身,書、香門第,又有殊色。可是,就在定下婚期後,姑娘竟被武則天外甥、韓國夫人子賀蘭敏之「逼而淫焉」,婚事被荒暴地破壞了。這就造成李弘同母后娘家人的宿怨,李弘對抗武氏家族,武則天當然不會容忍,她開始了自己帝王道路上的第五次謀殺。公元675年,李弘與父母同赴合璧宮時突然死亡,時人多認為是武後毒殺他。高宗悲痛萬分,將他謚為「孝敬皇帝」,葬於恭陵,而且使用皇帝之禮舉辦後事。

李弘死後,弟弟李賢繼任太子位。他的出生日期則明確記載為永徽五年十二月,當時還是昭儀的武則天隨高宗謁太宗的昭陵途中突然小產,因其未足月而生,所以對這個兒子特別冷酷。李賢自幼「容止端雅」,小小年紀就已讀了《尚書》、《禮記》、《論語》等,過目不忘。曾受封為雍王,高宗對李賢也十分愛寵。李賢聰明好學,處事果斷,在士人中有一定聲望。他組織一批名儒註釋《後漢書》,儘管得到父皇的褒獎,但也引起母后的猜疑,因為《後漢書》載有後漢大權落入皇后和外戚之手的史事,帶有譏諷時政之嫌。兩年後,高宗下詔改元為調露,與武則天巡幸東都洛陽,命李賢監國。監國期間,李賢處事明審,頗得朝中大臣擁戴。

兒子越能幹,將來就越難以控制,對自己的帝業威脅也就越大,這是武則天無法接受的。加上她的寵臣明崇儼多次挑撥,武則天逐漸萌發了廢掉李賢的念頭。她屢次下書訓誡兒子,並讓人撰寫了《少陽政范》和《孝子傳》二書供李賢研習忠孝之道,還「數作書以責讓賢」。書中暗寓訓斥的意思。李賢天生聰明,當然看出了其中的奧妙,是母子間的矛盾越來越大。明崇儼在路上被強盜所殺,武則天懷疑由李賢主使,大索盜犯,數月沒有結果。李賢對母后的做法心懷失望,於是有些自暴自棄。他開始狎暱女色,放浪恣行。武則天召李賢至洛陽,派遣薛元超、裴炎、高智週三人去東宮搜查,三人竟在東宮查得皂甲數百具,又誘令趙道生訐告太子,硬把明崇儼被殺之案加在李賢身上。武則天遂提出大義滅親四字,打算把李賢置諸死地。高宗代子求情,將廢李賢為庶人,幽錮一室,不久又流徙距京師兩千三百里的巴州。

然而已經沒有翻身之力的李賢還是不讓武則天放心,因為他曾經寫過一首《黃台瓜詞》:「種瓜黃台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為可,四摘抱蔓歸。」這首詩與曹植的七步詩有異曲同工之妙,暗示母親對親生骨肉的冷酷,在當地流傳頗廣。也許是殺人沙慣了,抑或李賢的能力和影響力太有威脅了,武則天決定第六次實施謀殺,剷除一切敢於冒頭的威脅。於是她讓邱神績馳赴巴州,逼令李賢自殺。然後佯貶邱神績為疊州刺史,過了一段時間事情漸漸平息,又召邱神績為金吾將軍,宮廷裡才慢慢得知武則天殺李賢的事。

李賢死後,她和高宗的另外兩個兒子水平皆屬一般,而且一個怕老婆,另一個膽小懦弱,再也不能成為武則天帝業道路上的絆腳石。至此,經過數十年如一日的「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六親不認政策,武則天終於掌握改朝換代所需要的全部本錢,一個女皇帝的出現只是時間問題了。

《武則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