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武則天稱帝路上最危險的經歷是什麼?

武則天從小就是個「白富美」,其父武士擭(yuē)是個木材商人,反隋有功,是政績卓著的高級官員。但即便是這樣的出身,武則天想擠進皇親國戚的圈子,當上皇妃、皇后乃至改元稱帝,仍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只要一步走錯,輕則被廢黜、進冷宮,重則掉腦袋、株連親人。武則天是怎麼一步步做到的呢

入宮

主要困難:未獲聖眷入寺為尼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被唐太宗召入宮中,但整整12年未獲寵幸。唐太宗駕崩後,她還被遷入長安感業寺為尼。

作為一個奔三的尼姑,武則天似乎再也沒有進入皇城的機會。但是,在太宗病重期間,他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入寺為尼後,與李治仍藕斷絲連。

永徽二年(651年),無子的王皇后為與情敵蕭淑妃爭寵,請高宗將武則天納入宮中,李治應允,武則天才得以再度入宮,隨即生下兒子李弘。

宮斗

主要對手:王皇后蕭淑妃元老大臣

為站穩腳跟,武則天先用了招苦肉計。據《新唐書》、《資治通鑒》記載,永徽五年(654年),武則天產下長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來看望。她走後,武則天掐死公主,嫁禍於王皇后。

為上位掐死親閨女,這個橋段在歷史上頗有爭議,比如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只記載有小公主的暴卒。

當時,支持王皇后的,主要是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為首的元老大臣,他們勢力強大,皇帝李治也得讓三分。武則天看穿了李治的心思,把「廢王立武」解釋成李治重振皇權的標誌。她一邊站到了皇帝這邊,一邊重賞支持廢後的大臣。

不久,李治下詔,把王皇后和蕭淑妃廢為庶人,立武則天為後,將長孫無忌、於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

稱帝

主要對手:李氏皇族及支持他們的大臣

李治當政後期病痛不斷,武則天有機會就幫著他處理朝政,慢慢積攢下了政治威望。

麟德元年(664年),李治允許武則天與他一起上朝,臨朝聽政,她的政治經驗和影響力進一步增長。

相比之下,她和李治生的兒子,命運都不咋好,太子李弘早逝,二子李賢謀逆被廢,李治駕崩後,三子李顯繼位,可沒當幾個月,就被武則天廢黜,立四子李旦為帝。

為維護李唐正統,徐敬業兄弟、博州刺史琅邪王李沖、豫州刺史越王李貞先後起兵反武,但均被剿滅。

再後來,武則天建立告密制度,任用周興、來俊臣等酷吏,掌管制獄,殺戮大量李唐宗室。

載初二年(691年),武則天「順應民意」當了皇帝,改唐為周,改元天授。此外,她還改名為「曌」,意味著自己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

稱帝路上最危險一步!

武則天一生中最大的逆境是改朝換代,其實就是改唐為周,那個時候她遇到非常堅強地反對,最嚴肅地反對是徐敬業在揚州發動叛亂,30萬大軍挑釁中央。在徐敬業叛亂的同時,朝廷裡面裴嚴講怎麼樣讓徐敬業叛亂平復,很簡單,只要太后退位就可以了。外面有人打仗,裡面有人逼宮,這是很嚴肅的事情,怎麼樣解決掉的。

在這裡有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充分利用妻子和母親的身份。這是在幹什麼?在解決改李為武的問題。怎麼叫做充分利用妻子和母親的身份?武則天一直是唐高宗重要輔佐者,唐高宗有風疾,類似於高血壓,所以他一直不能獨立主政,武則天是他合理的盟友,他很信任武則天,信到什麼程度?在他死的時候留下一份大帝遺詔,這個遺詔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比來天後事條,深有益於為政治。務令崇用,式尊無怠。」這是武則天在唐高宗之後繼續執政的重要依托,拿著遺囑辦事。唐高宗對所有大臣下了命令,武則天說的話一定要繼續沿用,你們要尊重她,絲毫不能有懈怠。政治遺囑非常非常管用,在集權社會政治遺囑非常管用。武則天一直很好地利用了唐高宗這一點。

第二,母親的身份。唐高宗之後上台的,後來的唐中宗李顯,李顯拿掉上來的是李旦。武則天怎麼把他拿?利用中國傳統的孝道。中國古典文化不僵硬,男尊女卑一定講的,但是中國的男尊女卑不是絕對的教條,還受到另外一個教條的制約,叫做母尊子卑,母親是女的,兒子是男的,但是在母親兒子問題上我們講母尊於子,所以武則天能在唐中宗的時代把他拿掉,拿掉的理由是唐中宗不小心說了一句話,說要把天下讓給岳父,這是一句氣話,我讓他當官就當官,我哪一天還讓他當皇帝呢。武則天抓住這句話,說有一天我兒子要把天下讓給他岳父,這是對不起祖宗,這樣的兒子不能要,把他拿掉,換上最小的兒子李旦,李旦是乖寶。

武則天怎麼解釋呢?我兒子非常孝順,他兒子去世了他非常悲痛。這個悲痛持續多久?中國古代講守喪要守三年,小孩剛生來到三歲的時候都是父母抱著,因此對父母的感念之情持續三年。說我的兒子特別孝順,三年之內他沒有辦法處理朝政,所以我暫且替代。這些都是利用妻權和母權。中國古代講夫婦齊體,丈夫和妻子差不多算是一個人,丈夫跟妻子講你辦事我放心,留下一個政治遺囑,這是妻子可以利用的資源。另外一個利用的資源是孝道,母尊於子。你看起來她反傳統,其實她是利用傳統反傳統。至少紅旗舉的很漂亮,利用妻權和母權解決她在唐高宗去世之後繼續執政的問題,就為她以後改李為武打下基礎,他在唐高宗之後繼續執政,而且把兒子壓下來,這是很重要的凌駕於皇帝之上的舉措。

第三,皇帝是他兒子,她可以隨便接入母權壓制兒子,這是解決了皇帝的問題。但是國家除了有皇帝之外還有大臣,怎麼樣解決大臣的問題?大臣也都反對她改李為武,怎麼解決?

第一個解決辦法,所謂恩威並用,大臣裡有好多人反對,抓一批殺一批,能解決殺雞害儆猴的問題,解決時間問題,李自成在北京呆一個月,大家說是賊。清朝皇帝在北京呆二百多年,大家說是皇帝。皇帝和賊之間差的就是時間。酷吏政治為什麼解決時間?武則天知道下面大臣反對她,她知道反對最厲害的人,讓酷吏把這些人抓起來安一個罪名殺掉。這時候形成整體的恐怖氣氛,原來很反對她的人這時候要先收斂一下,因為皇帝在嚴打,我不要撞槍口。收斂多久?比如收斂一年,原來90%人反對,一年以後已經剩70%,大家開始習慣這一年平安無事,有30%人會轉化,不反對了。這時候再抓一批,殺一批,又嚴打一次,又震懾一批人,統治維持到第二年,到第二年結束的時候反對她的人由70%降到50%,然後再搞一次,到第三年,從50%下降到30%,再搞一次,一個統治如果能維持五年以上,反對者力量會非常小,可能就是5%、10%,甚至都不到。

但是光靠嚇人不行,有一句話很經典,得民心者得天下。不能光靠嚇唬人,你要讓人真心時代擁戴你,嚇唬只是一面,另外一面要給機會,讓官員真的知道在你的統治下他能得到好處,能得到收益,能得到空間,人是要自由的,人是要空間的。這一點武則天怎麼做?科舉制。武則天大量推行科舉制,科舉制的精髓是英雄不問出處。

我們今天的高考還是科舉演變出來的。考試卷上不用寫家裡幹什麼的,憑的就是一張答卷。英雄不問出身解決了沒有背景的官員上升的問題。因為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就是太講背景了,唐朝是跟著魏晉南北朝來的,魏晉南北朝是著名的拼爹時代,是一個身份制社會,有身份的人,有好爹的人可以做至公卿。貴族子弟猶如長在山尖的小草,平民中的好子弟猶如長在山腳下的大松樹,松樹怎麼提取營養提升自身的高度,在絕對海拔上永遠也比不上山尖的小草。全社會的憤懣在這,這時候武則天講,大力弘揚科舉制,把科舉製作為最重要的選官原則。社會開始流動起來,平民子弟可以依靠自身的頭腦,而不是祖宗的牌位上升了。這個對於官員是不是一個莫大的刺激?一個正面的刺激?有了這樣的刺激,她就贏得了官員的擁戴,而不僅僅是畏懼。

所以恩威並施給她贏得的是官僚的心。皇帝和誰共治天下?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只要把官僚這個階層搞定,這個皇權就穩當很多。靠母權壓制住自己的兒子,給官員機會和嚇唬他們贏得了官僚,以武改李在這時候有了基礎。

《武則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