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解密:唐玄宗的苦惱 竟然有人敢封殺他?

唐玄宗由於輝煌的「開元盛世」和浪漫的李楊愛情故事而流芳千古,世人對這個有才的、多情的皇帝並不陌生,如果問玄宗究竟有多少個名字?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大名隆基,小名阿瞞。其實《酉陽雜俎·忠志》中還記載了一個傳說中的名字「鴉」,除此之外,從唐史記載的蛛絲馬跡中發現:唐玄宗即位前,似乎還有一個名字,而這個最早的曾用名卻一直隱藏在歷史的角落裡,被塵封、被忽失、被遺忘。

翻開《舊唐書本紀八》就能找到有力的證據。景雲元年(710年)6月,臨淄王李隆基發動羽林軍將領擁兵入宮,討殺韋皇后之流後,擁父睿宗李旦復位,廢黜少帝李重茂。當時,李旦考慮立太子的事時,在長子李成器固辭不受的情況下,連續下了四道制書,終使李隆基繼大位的夢想成為現實。這四道出自唐朝中央政府的公文敘述了立李隆基為太子、睿宗下台當太上皇、李隆基接班當皇帝的全部經過,而李隆基的另一個曾用名也就出現在這四道公文中。《舊唐書》把這些公文稱之為「制」。

唐睿宗李旦發佈的第一道制文是立李隆基為太子的。在評價李隆基的品行時,文中使用了「第三子平王基孝而克忠,義而能勇」的格調。在讚揚李隆基討殺韋皇后的功勞時,有「基密聞其期,先難奮發,推身鞠弭,眾應如歸,呼吸之間,凶渠殄滅」之描寫。這道制文中對李隆基的稱呼只有一個字:基。猛然看來,這好像是一個筆下誤,文中顯然應該用「隆基」兩字更為恰當,因為這個時期的其他公文中稱李隆基的其他幾個弟兄都是直呼其名,如成器、成義等。

看過接下來的制書後堅信,稱李隆基為「基」絕非一時筆下之誤,因為不同時間發佈的制文均不約而同地使用了這一個基字。如景元二年制中有「皇太子基仁孝因心,溫恭成德,深達禮體,能辨皇猷,宜令監國,俾爾為政」之說。當年七月制中有「皇太子基有大功於天地,定阽危於社稷,溫文既習,聖敬克躋」之句。公元712年在平定太平公主之亂後,李旦傳位給太子李隆基,自己當了太上皇。這次下發的制文已經轉換了口氣,「太上皇聖斷宏通,英謀獨運,命朕率岐王范、薛王業等躬事誅鋤。」這個不再提名字的「朕」指的就是李隆基。

制,只有天子之命才能用這種文體,由中書省負責草擬、頒發,門下省負責審核,駁正違失,尚書省負責貫徹執行,可見其處理程序還是極為嚴格的。《唐律》還規定:「諸制書有誤,不即奏聞,輒改定者,杖八十;官文書誤,不請官司而改定者,笞四十。」這麼嚴格的要求之下,朝內公文連續出現筆下誤,這顯然是不靠譜的。能說明的只有一條:唐玄宗李隆基最早使用的名字就是李基。

李旦在給兒子們起名字時,李成器,李成義,李隆基,李范,李業,李隆悌。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前兩個兒子的名字一看就是出自《禮記學記》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寄托了李旦望子成龍的一片愛心。《舊唐書》中的「李基」雖然上下不靠譜,但顯然和老五李業的名字有前後因果關係,基業,基業,沒有基怎會有業呢?這兩個名字顯然寄托了李旦永續李唐基業的美好心願。這樣輔助地分析一下《舊唐書》中所謂的李基,唐玄宗曾用這個名字也是完全說得過去的。

那麼,古今史料共認的李隆基的「隆」字又是從何而來呢?這裡邊其實暗藏一個天機。當時,五兄弟一起居住在東都積善坊,號「五王子宅」。後來,又賜第上都,眾弟兄依然同住一起,玄宗當時所居裡邑名為隆慶,大家以訛傳訛都把「隆」說成是「龍」,這讓他頓感是天意所為。韋皇后稱制後,改元又為唐隆,皆符御名,玄宗更加相信自己有當皇帝的天意。巧合的是,這兩件事都與「隆」有關,玄宗當時因宅而改名,把當初的李基改為李隆基,暗示了自己將來成龍可慶,同時也為自己將來當皇帝尋求到了天意。

《舊唐書》用一個「基」字稱呼李隆基是否在其他史料中也有類似情況呢?不然。《新唐書》在記載這段歷史時,均使用了「隆基」字樣取而代之。《資治通鑒》則是只提「太子」兩字,不說隆基之名。更加詭秘而省事兒的是《太平御覽》一書,乾脆什麼也不提,在引用《舊唐書》時一個「某」字了事兒。幾部正史的相互不一讓人感覺到,歐陽修、司馬光、李昉等史官在編撰史書時顯然是知道這個問題的,那麼,他們為什麼採用共同手段把《舊唐書》的「基」予以封殺呢?

歐陽修等再修唐史時,對《舊唐書》中冗雜而無序的唐史錄進行了大規模的刪改,他們沒有把李基當作唐玄宗的最早正名,而是判定為前朝史官的筆下誤,予以刪改了。

這令人聯想起唐玄宗多個名字來由的前前後後:他出生時取的正名應該是李基,小時候自信地為自己起了個阿瞞的綽號,因為排行老三,外人有時叫他三郎,搬到上都隆慶後,為圖個吉祥,尋找天意,就把名字改為李隆基,李基成了一個曾用名,並且登基前的一段時間,李基和李隆基兩個名字是並用的。後來,因為受《新唐書》等史料的封殺,人們漸漸淡忘了李基這個名字,所記住的就只有李隆基了。

《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