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趙光義當著宋太祖的面調戲美艷皇嫂

宋人筆記《盡余錄》中,記載後蜀滅亡之後,花蕊夫人被趙匡胤佔有,而趙光義也非常喜歡,有一個晚上,趙匡胤睡著了,趙光義多次呼喚沒答應,於是趙光義去挑逗花蕊夫人。趙匡胤醒了,拿起牆上的玉斧就砍過去。宮內一時吵鬧不休,皇后、太子都到了,但這個時候太祖已經是氣息奄奄,趙光義匆忙逃回府中。第二個晚上,太祖皇帝趙匡胤駕崩了。在宋人筆記《鐵圍山從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說趙光義看到太祖皇帝寵愛花蕊夫人,多次進諫不聽,有一次跟隨皇帝打獵,花蕊夫人在一邊服侍,趙光義拉弓射箭,卻忽然轉身一箭射死花蕊夫人。太祖皇帝喝酒射箭彷彿一切沒有發生一樣。

花蕊夫人是後蜀國主的寵妃,國破家亡之後,被宋太祖收編,賜封貴妃,這個在正史上有記載。不過花蕊夫人的結局,史書語焉不詳。當然,這兩則材料中都暴露了一個共同問題,即太祖晚年,兄弟之間的不和已經公開化了。只是,宋太祖包容一些,而 趙光義(宋太宗)狠毒一些。可是,再怎麼樣,公然調戲皇兄寵妃,這趙光義未免色膽包天,不知死活了吧。趙光義真的是怎麼一個精蟲上腦,就不計後果的人嗎?

太祖皇帝五十歲的時候,趙光義已經38歲了。其實在朝廷中也好,在軍中也好,自從趙匡胤登基之後,21歲的趙光義就逐漸成為僅次於趙匡胤的第二號核心人物。趙光義從主持發動陳橋兵變起,就已經取代趙匡胤成為軍中第一號人物。雖然在趙匡胤即位之後的十七年間,兄弟二人還算是和睦相處,趙光義也韜光養晦,表面上還是唯命是從。但是隨著年齡的長大,到了38歲的時候,羽翼已豐。已經離開軍隊十七年,高高在上的趙匡胤不知不覺被弟弟架空。

至於調戲花蕊夫人,或許是趙光義色心偶起,可以理解,但更可能是趙光義的一種試探。看看面對自己的挑釁,兄長會有怎樣的太祖態度。趙匡胤面對心愛的女人被殺,為什麼沒有生氣?是趙匡胤心胸寬廣,不計較?不是。一者,趙光義這種行為,是符合朝廷道義,自己一旦處罰趙光義,必然被輿論和史官指責,趙光義反而落個好名聲;二者,或許是趙匡胤心中暗自記恨,不表現在臉上,以後找機會收拾你!三者,可能此時趙匡胤已經深深明白,朝政也好,軍隊也罷,早就掌握在趙光義手中,自己生氣也沒有用。

作為38歲的成年人,作為一代君王趙光義,他的政治遠見是非凡的,絕對不會等同於凡人,由於衝動去調戲皇兄的妃子,更多的會是一種政治試探吧。而在這一次試探之後,兩兄弟必然會加緊步伐。不過兩人採取的行動卻可能完全不一樣。

作為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趙匡胤當然知道弟弟對於自己兒子的危險性。但是趙匡胤並沒有做出果斷的決定,比如殺掉趙光義。或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佈置,或許是不忍心如此,覺得沒必要如此。從趙匡胤立下三條誓言,就可以看出,在軍人出身的趙匡胤身上,對朝廷官員,對士大夫,還是很尊重的。或許他在最後的一晚,召見趙光義,就是希望趙光義在他面前立下誓言,擁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而趙光義也答應的很好,表演很出色,於是趙匡胤放心的睡下了。

而趙光義則不然。他早有大志,不甘於做一個王爺,更不甘於把自己苦心經營了十多年的權力拱手交給自己的侄兒。於是他四下安排眼線,設計毒害了兄長,在第一時間得知死訊,第一時間帶兵擁入宮中。面對眾軍擁護的趙光義,宋皇后知道大勢已去,於是只能屈服。

《趙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