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朱元璋「緩稱王」策略棋高一著?

蒙古人從馬背上得天下,也企圖在馬背上治天下。元朝建立後,統治者推行民族歧視政策,把國人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高高在上,漢人、南人飽受剝削和壓迫。元末,漢人、南人奮起反抗,紅巾軍大起義波及全國。在起義軍首領紛紛稱王稱霸時,朱元璋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採用「緩稱王」的策略,使北方紅巾軍成為自己的屏障;然後採取「先西後東」的策略先後殲滅陳友瓊和張士誠。最後揮師北伐中原,驅除韃虜。朱元璋治軍嚴整,用兵如神。毛澤東評價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是朱元璋耳。」

當郭子興在濠州舉起義旗響應劉福通的時候,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朱元璋正在皇覺寺裡當和尚。當時他想躲避兵災,在神像前卜了一卦,結果顯示去留皆不吉。他自言自語道:「得無當舉大事乎?」於是又卜了一卦,結果顯示大吉。朱元璋大喜,便於至正十二年三月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隊伍。郭子興「奇其狀貌」,任命他為親兵長,還把自己的養女馬氏嫁給他。朱元璋胸藏韜略,郭子興凡有攻伐,「必召與謀,命之往,輒勝」。至正十三年,朱元璋見濠州起義軍諸將「日事剽掠」,知道他們成不了氣候,與徐達、湯和、花雲等二十四人「謀略定遠,取滁陽」。至正十四年,朱元璋招降驢牌寨民兵三千人,又在橫澗山夜襲元軍,得兵二萬人,隨後攻佔滁州。

至正十五年,因滁州乏糧,朱元璋率兵攻克和州,渡江攻下太平、溧水、溧陽等地。同年三月,郭子興病死,五月,小明王任命郭子興之子郭天敘為都元帥,朱元璋為左副元帥。九月,在攻打集慶(今南京)的戰鬥中,郭天敘戰死,朱元璋統有郭子興的全部人馬。次年,朱元璋攻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當時,朱元璋只佔有應天府及其周邊地區,在他的北邊有韓林兒、劉福通,東邊有張士誠,西邊有徐壽輝等,南邊有元軍,他們的力量都比朱元璋強大。面對四面強鄰,朱元璋接納儒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興修水利,廣開屯田,發展生產,儲備糧草,建設根據地。集中力量對付東、西兩邊與他為敵的張士誠和徐壽輝。同時,朱元璋還網羅了浙東名士劉基、宋濂、章溢、葉琛等人。

至正二十年五月,陳友諒要挾徐壽輝攻陷朱元璋的地盤太平,並約張士誠一起進攻朱元璋。朱元璋兩面受敵,他問劉基有何良策。劉基回答說:「士誠自守虜,不足慮也。今友諒方劫主脅下據我上游,宜先圖之。陳氏既滅,張氏亦孤,一舉可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也。」朱元璋大悅,於是決定先打陳友諒。不久,陳友諒殺徐壽輝自稱大漢皇帝,並發動對應天的進攻。朱元璋打敗陳友諒,率軍反攻,先後攻克饒州、安慶、洪都等地。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朱元璋率二十萬軍隊與號稱擁有六十萬軍隊的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決戰,兩軍大戰三十六天,陳友諒被流矢射死,朱元璋大勝。第二年,陳友諒之子陳理投降。

消滅陳友諒後,朱元璋把兵鋒轉向張士誠。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包圍張士誠的大本營蘇州,張士誠自縊而死。接著朱元璋又打敗了福建、廣東的元軍。同時,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興師北伐中原,迅速攻下山東諸郡。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佔領開封,八月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倉皇逃往上都(今內蒙古多倫西北),元朝的統治被推翻。之後朱元璋又用20年時間消滅了元朝殘餘勢力和其他不聽命的農民起義軍,統一了中國。

急於稱王是歷代農民起義軍領袖的通病,只有少數頭腦冷靜的人是例外。陳勝不聽張耳、陳余忠言,過早稱王,導致內部分裂,將領不服從命令,被秦軍各個擊破。

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也大多犯了這個錯誤。劉福通把自稱是宋徽宗第八代子孫的韓山童之子韓林兒推上皇帝寶座,固然有利於號召天下漢人反抗元朝,但同時也使元朝統治者把矛頭指向北方紅巾軍。元朝的軍事實力雖不如建國之初,蒙古鐵騎卻依然很有戰鬥力,加上北方紅巾軍活躍在中原和北方地區,對元大都產生直接的威脅,元朝統治者不得不全力對付北方紅巾軍,使劉福通的紅巾軍幾乎獨力承受元軍的重壓。

其他起義軍領袖如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明玉珍等也紛紛稱王建立自己的政權,在強敵如林,稱王條件尚不具備的前提下,這種做法顯然是不明智的,稱王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對手。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先後被殺或被滅,明玉珍佔據偏遠的四川,也只能偏安一時,明玉珍死後,他的繼承者雖負隅頑抗,但無力抵抗強大的明軍,只好投降。

朱升提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在當時是富有遠見的戰略思想,尤其是「緩稱王」的建議被朱元璋採納後,對朱元璋勢力的生存發展起了很大作用。韓林兒、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當時實力最強,他們在朱元璋的北邊,朱元璋在政治上臣屬於小明王,沒有獨樹一幟,避免了樹大招風,四面受敵。由於有北方的紅巾軍對元軍進行阻擋,朱元璋才有時間和力量對付東、西兩面的張士誠和陳友諒。

遵循「緩稱王」的原則,朱元璋在消滅陳友諒後才自稱吳王,在推翻元朝統治後才稱帝,成為名副其實的開國之君。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