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抗日神劇 明朝時期的朱元璋的「通倭罪」

朱元璋在處理胡黨案時,發明了一項史無前例的罪名。

這起史無前例的罪名叫什麼呢?

通倭罪。

倭是古代中國對日本的簡稱,不是蔑稱,古代日本也是接受這個封號的,只是到了中世紀以後,才改稱日本。按照朱元璋後來的偵破結果,胡惟庸不僅成了中國最後一個丞相,而且還創造一項中國歷史紀錄——勾結日本的第一個中國國字號漢奸。在胡惟庸之前,中國還從未出現與日本有染的亂臣賊黨。

那麼,話說後來,這個朱元璋發現的日本是誰派來的?胡惟庸是怎麼勾搭上日本人的呢?具體說來又牽出一大案:林賢案。

林賢是誰?明史沒有這個人的列傳,只說他是朱元璋任命的明州衛指揮史。明州,也就是今天的寧波,是明中國東海門戶。拿今天話來說,林賢身份相當於中國東海艦隊司令。

明朝對林賢案的官方描述,是一個很詭異的「諜戰」故事——

這位林指揮史是個好大喜功的人。早在進京述職時,胡惟庸就吃定了他,準備將他發展為自己死黨。如何利用這個好大喜功的傢伙為自己所用?有一次,胡惟庸給林賢設了個套,告訴他有一對日本商貢船要經過他的防地,讓當做倭寇船打擊,出動官船去火燒一氣,然後,向朝廷報告「抗倭大捷」。結果,一心想邀功求賞的林賢如是這般做了,不料胡惟庸背後捅刀子,向朱元璋揭發這起「火燒戰船」的遊戲,結果林賢遭到重罰。處罰的方式比較詭異——撤了職,沒有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而是發配日本。而更詭異的是,過了三年,胡惟庸派人去日本,暗自將林指揮召回,威脅加利誘,使林賢別無選擇,成了胡黨一員。胡惟庸與林賢共商大計,主要思路是借兵日本,裡應外合,陰謀顛覆洪武政權。於是,林賢領命,回到日本開始準備。

隨後,這起諜戰劇除了胡惟庸和林賢外,出現第三個關鍵人物,那就是日本高僧如瑤藏主,這個人明為高僧,實際上是高級刺客。朱元璋發現的,那個往來胡家大院的人,就是如瑤藏主使者。

在巨大的物質利誘下,這個如瑤藏主與林賢一拍即合。殺手嘛,出個好價錢就干。兩人籌劃配合胡惟庸變天的一條毒計:帶四百日本武士,扮成僧人模樣朝貢大明,向朱元璋進獻巨燭,也就是大蠟燭,裡邊藏著兵器暗器,伺機暗殺朱元璋。我們知道,日本武士搞暗殺可謂天下第一,他們一不怕死,二擁有對主人的絕對忠誠。如果這夥人真靠近朱元璋,洪武大帝還真兇多吉少。

但是誰知人算不如天算,沒等胡惟庸和日本人動手,朱元璋先下手了。

胡惟庸的馬仔、御史中丞塗節反水,告發胡惟庸有謀反計劃。隨後,有個叫雲奇的內史火線告御狀,發現胡惟庸醞釀的一起「重大政變」,史稱「雲奇告變」。說他在經過胡惟庸家門口時,發現牆道裡藏著士兵,宅院旌旗招展,刀槍林立,這是意圖兵變跡象。朱元璋聞訊迅速採取行動,抓捕胡惟庸及其黨羽。胡惟庸頃刻倒台。

朱元璋拿下胡惟庸後,宣佈立案偵查。隨後,他用了大量時間,來對付日本人的刺殺行動。而不知道日本人那邊,是情報工作不利,還是明朝對日本封鎖了消息,總之胡惟庸出事後,林賢夥同日本如瑤藏主帶四百武士,還是按既定方針辦,如約入境了。早已識破此計的朱元璋,將計就計,設個反埋伏,來個請君入甕,將他們一網打盡。這個假朝貢真行刺最後沒有成功。四百日本精兵全被朱元璋發配到雲南邊疆,當邊民去了。

這起暗殺事件自始至終沒有胡惟庸身影,但卻成為胡惟庸裡通外國的鐵證。破獲此案的朱元璋很興奮,將林賢案視為胡黨案重大突破,排在胡黨案第九系列。列入親自牽頭編寫的「反面教材」《大誥三編》,但細心的人們發現,此案有很多可疑之處,我歸納為三大疑點:其一,當時日本並非明朝藩屬國,何以成為接受明朝官員流放地?其二,明初日本內戰不絕,自己國家尚未統一,有何實力去顛覆他國?其三,時間對不上號。明史記載,洪武十三年,胡惟庸事發,洪武十九年,「林賢獄成」,而日本史料記載,洪武十六年,如瑤藏主入貢大明。也就是說,這三件事,每個相隔三年,那三個人,誰也不挨誰。不能排除,朱元璋在定胡惟庸通倭奇罪時,發揮了豐富想像力,愣是把三個故事整合成了一個故事。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干呢?非要把胡惟庸和日本人連在一起呢?

我試著挖掘了一下這段歷史, 從一段洪武大帝的抗日神劇中找到了答案。

縱覽中國歷史,凡是建立中原王朝皇帝,登基後經常面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總有外敵與中原王朝並存。這些外敵大多從陸地而來——大多為與中原接壤的草原遊牧部落。作為大明開國皇帝的朱元璋,也遇到了同樣問題,但情況有些不同——一部分外敵從海上而來。其中,來自日本的「倭寇」騷擾最早最頻繁。

這些日本倭寇,戰鬥力極強,憑著十幾條船隻,在中國東南沿海如入無人之境。必須指出的是,元末明初時的所謂「倭寇」,與後來大舉進攻中國的「日寇」不同,不是政府正規軍,而是日本政府也管不了的浪人海匪。就像21世紀的索馬裡海盜,索馬裡政府也奈他不得。

那麼,這些倭寇在中國沿海幹了什麼?為什麼戰鬥力那麼強?官兵打不過他們?明朝著名白話小說三言二拍中,有一篇《楊八老越國奇逢》,道出了實情:

這幫倭寇,為首的是日本浪人,而還有一部分從眾,竟然是中國人。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些日本浪人武士,到中國沿海,主要干兩件事,一是搶東西,二是還搶人。對搶來的中國人,他們分三種處理方式,老弱病殘,一概殺死,年輕婦女,姦淫擄掠;強壯青年,脅迫入伙。每抓到一個中國青壯年,就不由分說,剃頭抹油,打扮成和他們一樣模樣。每遇戰事,就讓這幫假鬼子打頭陣。而中國官府有這樣規定,官軍只要砍掉一顆倭寇人頭,就可以拎著領賞。所以平常這幫官兵,看著百姓光頭,為邀功請賞都沒準砍下來;何況在戰場,哪管你是日軍偽軍。所以那些被剃了頭的中國壯丁,知道沒好,一旦到了戰場,就乾脆一往無前,非常賣命,敢死隊一樣。而那些真倭寇,就像後來日軍一樣,只等偽軍打頭陣,隨後殺出。如此,就令官軍難以招架,所以屢戰屢敗。

倭寇之亂從元鬧到明,在大明初期愈加厲害。礙於日本海盜越鬧越凶,明太祖朱元璋登大寶之初,就馬上做了一件事,派使臣向日本下國書。主要向日本表達兩層意思:一希望他們來朝拜新中華之主。二是責令他們配合大明圍剿擾明倭寇。

但是,使臣到達日本後,令朱元璋驚呆的事發生了。

日本不僅沒來朝貢,而且還砍了使者的腦袋。這是怎麼回事呢?

史料顯示,日本時值南北朝時期,南強北弱,南朝的實際統治者叫懷良親王,所謂親王,不是皇帝的兒子就是皇帝的兄弟,是僅次於皇帝一等王爵。據說這位懷良親王是後醍醐天皇之子,作風強硬,他斬殺大明使者,明擺著是向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示強。

那麼,小小日本,為何敢對大明示強?想當年,漢唐時代中國使者去日本,日本王室都是高接遠迎,為何此時對明朝翻臉?懷良殺明朝使者底氣從何而來?

日本王室對中國的態度轉變,說起來,與兩場歷史巨變有關。

其一,兩宋滅亡;其二,日本抗元。兩宋滅亡前,中國是日本的榜樣。日本對漢唐文明頂禮膜拜,對宋文化也是崇拜有加,蒙古滅宋,開啟了少數民族統治全中國先河。宋亡後,華夏的正統形象在日本人心目中破滅。不少日本史學家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即所謂「崖山之後,已無華夏」。對於那時中國,日本人的心情是複雜的,既有榜樣破滅的遺憾,另外還有此消彼長的心理變化。忽必烈滅宋後,驅戰船直取日本。借助「神風」——其實也就是颱風,日本兩次打敗蒙元遠征軍。通過抗元,日本信心和野心大漲——蒙古滅宋,卻不能滅日。中國不過如此,我們有朝一日也可以征服他。雖然百年之後,朱元璋率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在野心暴漲的日本人眼裡,已經失去了正統地位,他們不拜元,也不拜明。

所以,懷良才敢於斬殺大明使者,他一不認大明為中華正統,二是通過朱元璋示強樹立國內權威,他料定明軍不敢來打日本,忽必烈辦不到的事,朱元璋也未必能辦得到。果然,朱元璋沒有讓懷良感到失算和後悔。

很多愛好歷史的觀眾都知道,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對日本恨之入骨的皇帝之一。朱元璋為什麼恨日本?上邊這個故事已經交代清楚了,倭寇騷擾,使者被殺,日本朝野都不買他的賬。但是,朱元璋終其一生,卻沒有跟日本開一仗。即便使臣被殺,也沒有對日本興師問罪,這又是為什麼?

這可以從後來朱元璋留給子孫的鐵券丹書中尋找答案。

朱元璋臨終前,曾留給後代子孫一本鐵券丹書,明確將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征之國」。其中,日本赫然在列。其餘十四個國家都是誰呢?

「朝鮮、大小琉球、安南、占城、真臘、暹(xian)羅、蘇門答臘、瓜哇、湓亨、白花、三佛齊、渤尼、西洋頊(xu)理」。這十五個國家都是什麼「成分」?可以今日名稱比照。「琉球」就是現在的日本沖繩,「安南」就是越南,「真臘」就是柬埔寨,「暹(xian)羅」就是泰國,「渤尼」就是文萊,「蘇門答臘」「瓜哇」屬今日印尼,「西洋頊(xu)理」有說印度,「占城、三佛齊、白花、湓亨」這些古國已經沒有了,成為中南半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和印尼群島一部分。

由此,可一現端倪。這十五個國家有個共同特點,均與海相鄰——不是島國,就是半島國,均可稱得上是海洋國。這說明什麼呢?

說明朱元璋是個「中國式皇帝」,沒有「走向深藍」之志。對於海戰,他既無慾望,也無信心。他給子孫留下的,其實就是「不打海洋國」的鐵誓盟約。中國天子只要管好中國事、統治好中國百姓就行了,對夷狄之國,尤其是隔海島國,力避「勞師遠征」。大明戰船,是向世界炫耀財寶的,不是炫耀武力的。

今天我們可以說,朱元璋奉行的和平外交初衷是好的,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不是你不打人家人家就不打你。明初時的日本王室,根本不接受朱元璋釋放的善意。他們不僅不朝貢、殺大明使臣,甚至縱容倭寇,對大明沿海主動發起更猛烈的衝擊。打又打不得,不打又不消停。怎麼辦?洪武皇帝情急之下,想出了一個「抗日絕招」——令人做了一把仿日折扇,命名為「倭扇」,在扇面上,他提寫了一首蕩氣迴腸的「反日詩」,名喚《倭扇行》:

滄溟之中有奇甸,人風俗禮奇尚扇,

卷舒非矩亦非規,列陣健兒首投獻。

國王無道民為賊,擾害生靈神鬼怨,

觀天坐井亦何知,斷髮斑衣以為便。

浮辭嘗雲弁服多,捕賊觀來王無辯。

王無辯,折褲籠松誠難驗。

君臣跣足語蛙鳴,肆志跳梁於天憲,

今知一揮掌握中,異日倭奴必此變。

這首蕩氣迴腸的「反日詩」可以在《明太祖集》中查到,是朱元璋的得意大作。你別看朱元璋文盲出身,但經過自學,還成了一個挺不錯的詩人。在這首詩中,朱元璋明確將日本定性為「國王無道民為賊」小丑國,發出對日本挑戰大明的鄙視,同時,他也料到日本日後一定會成為中國一大外患。但卻沒有為本國、為子孫拿出具體的對應之策,只是表示要把日本像折扇一樣,「一揮掌握中」。

如此這般,把倭扇帶在身上天天握在手上,就等於天天「把玩日本」,日日「抗倭大捷」了吧。朱元璋此舉,真是夠絕,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新境界,不廢一刀一槍、一兵一卒,就取得了抗日勝利——至少是精神及意念上的完勝。

故事講到這裡,觀眾就不難理解朱元璋製造胡惟庸通倭罪的初衷了。所謂通倭罪,實乃一石二鳥之計。朱元璋一看日本煩得慌,二看胡惟庸不解氣,所以借題發揮,羅織了「如瑤藏主、林賢、胡惟庸」這個「通倭」的「證據鏈」。胡惟庸被雲奇告發時,據稱宅院裡旌旗招展。而區區一宅之地,能有多少兵力?可能朱元璋覺得這樣定個兵變也不好意思,所以在追加通倭罪時,特意給胡惟庸加上了「四百日本精兵」,從而將本國奸相和敵國賊寇一勺燴,取得了英明皇帝及其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

當然,我的這個推斷,也屬於一家之言,我姑妄說之,大家姑妄言聽之。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