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為何八次都拒絕群臣給他上尊號?

康熙為何八次拒絕群臣給他上尊號?在封建時代,給皇帝上尊號是一種「大典」,所謂「加上尊號,典禮甚大」。因為對於一個乾綱獨斷、至尊無上的封建君主來說,權力和地位都已經臻於巔峰,無可再增,所以「上尊號」便是擴大政治威望、提高歷史地位的重要舉措,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徵意義。康熙皇帝拒絕這類活動,究竟出於什麼樣的心態?有著什麼樣的政治考慮?

在封建時代,給皇帝上尊號是一種「大典」,所謂「加上尊號,典禮甚大」。(《康熙政要》,第242頁)因為對於一個乾綱獨斷、至尊無上的封建君主來說,權力和地位都已經臻於巔峰,無可再增,所以「上尊號」便是擴大政治威望、提高歷史地位的重要舉措,具有重大的政治象徵意義。康熙皇帝拒絕這類活動,究竟出於什麼樣的心態?有著什麼樣的政治考慮?

當大臣們一而再、再而三地奏請時,康熙帝斬釘截鐵地說:「朕意已定,決不允受。如受之,則前言為虛矣。」「其上朕尊號之事,斷不可行,此乃朕實意,非粉飾之詞也。自今以往,大小臣工各宜洗心滌慮,砥節勵行,休養蒼黎,培復元氣。爾等可向九卿各官悉諭朕意,不必再行陳請。」

兩年後,群臣因台灣統一,「神功聖德,超越千古,非加上尊號,無以慰臣民仰戴之願」,再一次請上尊號。康熙帝同上次一樣,堅決拒絕。他說:「治天下之道,但求平易宜民而已,何用矜張粉飾?」「朕但願以平易之道,圖久安長治,不願煩擾多事,可將朕意傳諭九卿、詹事、科道知之。」

一些評論者往往把康熙皇帝拒受尊號的行為,歸之於他的謙遜。例如《康熙政要》的執筆者在談及此事時就說:「群臣請上尊號,至於再四,而謙讓彌堅,至德益廣。」(第803頁)《康熙政要》也把這些事跡納入《論謙讓》這一卷的內容之中。這當然並非沒有一點道理。但把全部問題歸結為個人的品德修養,似乎還沒有完全說到點子上。其實,我們如果認真讀一讀詳細記錄皇帝言行的《康熙起居注》這部書,可以發現,康熙帝對於大臣們一些「頌聖」的話,有時明明是言過其實,也常常會欣然接受。

所以,他的拒受尊號,更為重要的還是反映了他作為封建統治者所具有的難得的寬闊政治胸懷,反映了如本文開頭提到的「凡事但求實際,不務虛名」的政治風格。如果把問題提高了來看,可不可以說,正是這種政治胸懷和政治風格,使他在歷史舞台上扮演了「康乾盛世」開拓者的角色。如果他一味追求虛名,受到損害的將恰恰是他的政治實績,他在歷史上的地位也許會打一個很大的折扣。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