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死後誰繼位 大清朝清世宗雍正傳位給了誰

雍正死後誰繼位:雍正帝,他是大清王朝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間對於而後的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那麼他又是把皇位傳給了哪個兒子呢?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退位後當了三年太上皇,實際掌握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乾隆帝在位期間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鞏固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並且當時文化、經濟、手工業都是極盛時代,他在發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確為一代有為之君,但在位後期奢靡,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廟號"清高宗",謚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於清東陵-裕陵。

愛新覺羅·弘歷(1736年-1795年在位)雍正帝第四子,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於嘉慶四年(1799年),自幼聰明,五歲就學,過目成誦。

據說康熙年間的一天,康熙帝在圓明園第一次見到了孫子弘歷。弘歷當時只有十二歲,一下子就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愛,令養育宮中,親授書課。雍正元年,雍正手書立儲密旨,立弘歷為繼承人,藏於錦匣,置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雍正十一年弘歷被封為和碩寶親王,開始參與軍國要務。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駕崩,內侍取出諭旨,宣佈弘歷繼承皇位,以明年為乾隆元年。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年10月15日),圓明園勤政殿,為了不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大帝的在位時間(61年),已御極天下60年的乾隆決定禪位於自己的兒子嘉慶,弘歷當眾開啟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佈永琰為皇太子,改名顒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內毓慶宮。以第二年為嘉慶元年,正月初一舉行傳位大典,自己退位稱太上皇帝,仍自稱「朕」,太上皇諭旨稱為「敕旨」。皇帝處理「尋常事件」,如果有重要軍國大事以及官員任免,由太上皇親自指導處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員,都要到太上皇前謝恩。太上皇每天還要對皇帝「訓諭」。

嘉慶元年的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一場千年罕見的傳位大典在紫禁城舉行。八十六歲的乾隆皇帝不靠攙扶,邁著穩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寶座的台階,就皇帝寶座。寶座前地上放著拜墊,寶座東側案上陳放著傳位詔書和皇帝玉璽,皇太子顒琰立在西側,侍衛近臣分立太和殿內外,大殿前廣場文武百官按文東武西原則,分班肅立。朝鮮、安南、暹羅、緬甸等屬國也派使臣前來朝賀,場面莊嚴、壯觀。據說乾隆曾臨時決定不把玉璽授給顒琰,只念一下傳位詔書即可。這可急壞了幾位大學士,因為這樣一來典禮就不圓滿了,傳播天下也有損乾隆帝的形象。於是連哄帶勸,最後乾隆答應交出玉璽。授璽後,禮部鴻臚寺官員詣天安門城樓,恭宣嘉慶帝欽奉太上皇帝傳位詔書,金鳳頒詔,宣示天下。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