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將軍馮玉祥為何將末代皇帝溥儀趕出故宮

我們知道,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滿清王朝的統治,但在各方的博弈下,南京臨時參議院通過了優待清室的八項條款,使得末代皇帝溥儀等人仍然居住在故宮,沿用宣統年號,享受皇帝的生活。

1922年,17歲的溥儀結婚。為了把這場婚禮辦得體面風光,特成立了「大婚禮籌備處」。一時之間,頭戴頂翎、身穿袍褂的遺老遺少,又大搖大擺起來地揍在北京的大街上……

舉辦婚禮的消息傳出之後,各方面送禮的絡繹不絕。勳、張作霖、曹錕、吳佩孚、徐世昌等各路軍閥均備有厚禮。此外,各省也前來祝賀奉禮,其中,奉禮最多的居然是辛亥革命的首倡之地廣東。對此,有「基督將軍」之稱的馮玉祥深惡痛覺。

馮玉祥的政治理念一直沒有定型,總在搖擺之中,人稱「多變」將軍。可是,他有一點是自始至終都沒有動搖,那就是堅定的反帝立場。1915年,袁世凱稱帝,身在四川的馮玉祥頂住曹錕、吳佩孚等人的威脅和利誘,一面與護國軍首領蔡鍔聯繫,一面說服四川督軍陳宦不要與護國軍為敵,應宣佈四川獨立,反對袁世凱。最終,陳宦宣佈四川獨立,給了袁世凱沉重的一擊(陳宦是袁世凱親信)。

1916年,張勳復辟。在那之前馮玉祥已經遭到軍閥排擠,在北京郊外的西山賦閒。聽到這個消息以後,他迅速回到部隊,組織討伐軍,通電反對張勳復辟。隨後攻入北京,平定了復辟醜劇。當時馮玉祥提出,要把末代皇帝溥儀趕出故宮,把皇宮的財產和文物收歸國有。不過,由於段祺瑞反對,馮玉祥的主張中斷了。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回馬一槍佔領北京,將賄選總統曹錕趕下台。曹錕下台後,在北京的一些遺老遺少和保皇黨人乘機起來活動,散佈清帝即將復辟的謠言。一時北京謠言四起,人心惶惶。針對這種情況,馮玉祥決定,立刻把溥儀趕出故宮。

11月4日,內閣會議決議修改清室優待條件,修改後的優待條件共有五條:一、從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專號,與中華民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權利;二、每年補助清室家用50萬元,另撥200萬元開辦北京平民工廠,收容旗籍平民;三、清室即日遷出宮禁,自由擇居,民國政府仍負保護之責;四、清室宗廟陵寢永遠奉祀,民國政府酌設衛兵妥為保護;五、清室私產歸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產則歸國民政府所有。

11月5日,鹿鍾麟向溥儀等人宣佈了修改後的優待條件,並限令溥儀即日出宮。

當日下午,溥儀帶著妻妾,一部分太監和宮女搬出故宮,先是住在什剎海溥儀父親醇親王載灃的故居醇王府,後又移居天津日租界的張園。

據說,解放後,北京市民政局曾經考慮把出獄的溥儀安排到離人民大會堂不遠處的故宮參加勞動,周恩來不同意:「不太合適吧?故宮每天那麼多遊客,如果都來看『皇上』,怎麼辦?」

溥儀被安排去了北京植物園。從此,溥儀就極少有機會去故宮了。

《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