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和:溥儀最信任的太監 也是最早的啟蒙老師

1908年12月2日,三歲的愛新覺羅·溥儀登基,成為大清王朝入關後的第十位皇帝。可是這個皇帝剛當了不到4年,就在1912年的2月12日,被迫退位了。

根據中華民國政府制訂的《關於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優待條件》,退位後的溥儀依然可以保持「大清皇帝」的尊號,居住在紫禁城。

高聳的城牆將溥儀與風雲變幻的時局完全隔離開來。既有的皇室體系也禁止他與平民交往,年幼的溥儀成為了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在這樣的氛圍中,溥儀的思想和行為逐漸地扭曲變形。

陪伴在溥儀身邊的,不是皇宮中的女人們,就是成群的太監。他們趨炎附勢,習慣於看主子的臉色說話和辦事,投其所好以博取主子的歡心。

溥儀從三歲入宮開始,就由太監服侍著吃飯、穿衣和睡覺。在這群太監中間,有一個人深得溥儀的心,他就是張謙和。

每天早晨,張謙和都要準時來養心殿,服侍溥儀穿戴,然後按照太后的吩咐,教小皇帝識字。幾年之間,他教小皇帝念完了《三字經》和《百家姓》,可以說是溥儀最早的啟蒙老師。

張謙和非常會講故事,宮中的每一樣器物,甚至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他都能說出一個有趣的典故來,年幼的溥儀很是喜歡。

張謙和曾告訴溥儀,紫禁城裡有一隻通靈性的銅鶴,常年站在儲秀宮門前給乾隆護駕。有一次乾隆下江南的時候,這只仙鶴就偷偷跟了出去,在空中衝著皇帝叫。而乾隆皇帝喜好打獵,弓箭不離身,看到仙鶴後,抬手搭弓,一箭就射在了它的左腿上。仙鶴自討了個沒趣,只好灰溜溜地又飛回了紫禁城。

張謙和還拉著小溥儀給他指銅鶴左腿上生了銹的凹痕,告訴他這就是當年挨乾隆爺那一箭的箭傷。

大太監張謙和的這些故事在潛移默化中對溥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告訴溥儀,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雪山,一群美麗的仙女到山上沐浴,其中一個仙女吃下了一隻神鳥摘的紅色果實,然後生下一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溥儀的祖先。神鳥告訴這個男孩,他是上天之子,還說,愛新覺羅氏將稱王天下,一統江山。

張謙和還給溥儀看了刻在龍椅上的一條龍,龍口中銜著一塊鏡石,如果坐在這個寶座上的人不是上天授命的皇帝,那麼龍就會吐出鏡石,將這個人殺死。

通過張謙和口中的這些神話傳說,「皇權神授」的觀念開始在這個年幼的皇帝心中變得具體而清晰起來。然而,隨後發生的事情對這一觀念提出了挑戰。

1915年冬天,紫禁城外的中南海傳來了高呼「皇帝萬歲」的聲音,9歲的溥儀感到很驚訝,是什麼人如此膽大妄為,太監張謙和告訴溥儀,是袁世凱要當皇帝了。這讓溥儀既憂傷又憤怒,袁世凱竊取了原本屬於他的一切。

1915年12月,袁世凱在北京舉行了祭天儀式,宣佈就任中華帝國大皇帝,同時下令將公元1916年改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

正當袁世凱準備登基的時候,雲南省都督蔡鍔將軍首先在昆明通電全國,組成「護國軍」,武裝討伐袁世凱,各省紛紛響應。

在護國軍的步步緊逼下,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1日宣佈撤銷帝制和廢除「洪憲」年號。3個月後,他就因為身心的雙重崩潰而一命嗚呼了。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張勳在徐州成立了七省同盟,後來又把勢力範圍擴展到13個省,為復辟大清王朝積蓄了武裝力量。

張勳原來是清朝的江南提督,武昌起義時,他奉命鎮守南京與國民軍作戰。之後,退守徐州一帶。為了表示對清王朝的忠心,張勳禁止他的士兵剪去辮子,因此,這支部隊便有了「辮子軍」的戲稱。

1917年7月1日,12歲的溥儀迎來了新的一天,他被重新披掛起來,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乾清宮的御座前。此時,離他失去皇位僅僅隔了6年。

不過,這輝煌的時光只僅僅維持了12天。張勳的復辟,引起了全國的反對浪潮。民國政府和地方軍閥匆忙組織聯軍討伐逆賊,兵少將寡的張勳很快就被擊潰,逃到荷蘭公使館躲了起來。

復辟的鬧劇就這樣結束了,登基僅僅12天的溥儀不得不第二次退位。之後,很少有人再追究張勳。而溥儀則繼續在紫禁城裡當他的關門皇帝,但與9年前不同的是,這次登基讓已經懂事的溥儀感受到了皇帝的威儀,從這以後,他對於皇權的追求更加執著並越來越根深蒂固。

《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