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虛理明 心實志堅

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慾不入。

虛:謙虛,不自滿。

實:真實,擇善執著。

一個人一定要抱著虛懷若谷的胸襟,因為只有謙虛才能容納下真正的學問和真理;同時一個人又要抱著擇善執著的態度,因為只有堅強的意志才能抵禦外來物慾的侵入誘惑。

這裡是《莊子·秋水》中的一段描述:

魏牟對公孫龍說:「你的智慧不足以弄清是非的界限,還想弄明白莊子的話,這就像讓蚊子背山,螞蟻過河,一定不能勝任的。而且你的智慧不足以理解最微妙的言論,而只能自己求得一時的勝利,這不是井裡的蛤蟆嗎?莊子的理論,下入黃泉,上達雲霄,不分南北,四通八達,難以測度;無分西東,開始於玄暗幽深,復歸於無所不通。而你瑣瑣屑屑的追求明察,要求論辯,簡直是從竹管裡看天的大小,用錐子測地的深淺。不是太小了嗎?你走開吧!況且你沒聽到壽陵的少年到邯鄲學走路的事嗎?趙國的走法沒學會,自己的走法又忘了,只好爬著回家。現在你要是不走,就會忘了你自己的走法,丟了你的本業了。」

公孫龍張開的嘴合不上,翹起的舌頭收不下了,於是就逃走了。

公孫龍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是文字開頭指出的,公孫龍無法理解莊子的思想。莊子以此告誡世人:假如一個人自以為是,排除外來的一切意見,那他的生命就猶如一潭死水,永遠得不到社會人群的理解。

《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