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楚水

第三十四章

在李自成破洛陽之前,北京人心中只有個張獻忠,知道李自成名字的人很少,原來知道的人也幾乎把他忘了。直到破洛陽和殺福王的消息正式報到北京,才真像是晴天霹靂,使大家猛一震驚。此後的十來天內,不論在大小衙門,王侯貴戚邸宅,還是在茶館酒肆,街頭巷尾,洛陽事都成為中心話題。

崇禎得到飛奏是在快進午膳時候。他登時臉色大變,頭腦一蒙,幾乎支持不住,連連跺腳,只說:「嗨!嗨!嗨!」隨後放聲大哭。

午膳時候,撤去了照例的奏樂,將幾十樣菜減到十幾樣,叫作「撤樂減膳」,表示國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崇禎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洛陽的事,悲從中來,簌簌淚下,投箸而起。原想午膳後休息一陣,方去稟告祖宗神靈,現在實在難以等待,他也不乘輦,步行去奉先殿,跪在萬曆的神主前號啕大哭。

周後聽到消息,率領田、袁二妃,太子和永、定二王趕快來到坤寧宮,他們趕到奉先殿。因為不奉詔不得入內,便一齊跪在殿門外,勸皇上回宮進餐,不要過於悲傷,損傷「聖體」,勸著勸著,一齊大哭起來。

院中有四棵古柏,其中一棵樹身最粗,最高,相傳在嘉靖年間遭過雷擊,燒死了一邊樹枝,但到萬曆初年大部分枯枝重新發芽。老太監們說,這一棵古柏有祖宗神靈呵護,從它的榮枯可以占驗國運。近幾年,不知什麼緣故,從樹心開始枯死。就在那最高處的枯枝上,有一個烏鴉窩。如今那只烏鴉在窩中被哭聲驚醒,跳上乾枝,低頭下望片刻,忽然長叫兩三聲,飛往別處。

崇禎又哭一陣,由太監攙扶著站起,叫皇后和田、袁二妃進去,也跪在萬曆的神主前行禮。等她們行禮之後,他對她們說:

「祖宗三百年江山,從來無此慘變。朕御極以來,敬天法祖,勤政愛民,未有失德。沒想到流賊如此猖獗難制,禍亂愈演愈烈,竟至洛陽失守,福王被戕。親王死於流賊,三百年來是第一次。朕如何對得起神宗皇爺!」說畢又大哭起來。

他為著向上天加重「省愆」,不僅「撤樂減膳」,連葷也不吃了。雖然他平日非葷不飽,對完全素食很不習慣,但是他毅然下了決心,傳諭御膳房,百日之內不要再為他預備葷菜。三天以後,皇后怕損傷他的身體,率領田、袁二妃來乾清宮勸他停止素食。他搖頭拒絕,含淚歎口氣說:

「朕年年剿賊,天天剿賊,竟得到這樣結果!朕非闇弱之君,總在為國焦勞,勵精圖治,可惜上天不佑,降罰朕躬。朕不茹葷,不飲酒,只求感格上蒼,挽回天心耳。你們好不曉事,不明白朕的苦衷!」

為著福王的世子朱由崧和福王妃都逃到豫北,還有其他逃出來的宗室急待救濟,而國庫十分空虛,崇禎只得在宮中籌款。他自己拿出體己銀子一萬兩,皇后拿出四千兩,田妃三千,袁妃二千,太子一萬,慈慶宮懿安皇后一千,加上慈寧宮皇祖宣懿惠康昭妃和皇考溫定懿妃各五百,共湊了三萬一千兩銀子,命司禮監太監王裕民前往豫北慰問王妃、世子,賑濟諸逃難宗室。又命老駙馬冉興讓代表他往太廟祭奠二祖列宗的神靈。

十天以後,李自成進攻開封的飛報到了北京。崇禎大罵河南巡撫李仙風該殺,下旨嚴加切責,命他火速回救開封,立功贖罪。又下旨將洛陽總兵王紹禹逮京斬首。他很擔心開封失陷,在乾清宮不住捶胸頓足,仰天悲呼:

「蒼天!蒼天!你不該既降生一個獻賊,又降生一個闖賊!」

周後見崇禎長期素食,為國操勞,身體日損,眼看會支持不住,便派一個小宮女將乾清宮的掌事宮女魏清慧叫來,望著她口氣溫和地說:

「皇上長久吃素,眼看御體消瘦,精神大不如前。你服侍皇上多年,皇上的秉性脾氣你很清楚。你想想,有什麼好法兒勸皇上停止吃素?」

魏清慧說:「奴婢也在皇爺面前勸過多次,無奈皇爺執意不再茹葷,實在難勸。奴婢為此事日夜發愁,沒有法兒可想。唉!」

皇后說:「我知道你是個細心機靈的姑娘,所以從你十五歲起就派你到乾清宮管家,平日對你另眼看待。如今你若能想辦法使皇上重新茹葷,也算不辜負我的恩待,事後我也要重重賞你。」

魏宮人含著眼淚說:「娘娘厚恩,奴婢永世難忘。各種辦法奴婢都想過,苦無妙計。有一個辦法怕未必能成,所以奴婢不敢說出。」

「快快說出吧。倘若能成,就是你為皇家立了一功。」

魏宮人低頭不語。

坤寧宮的管家婆吳婉容在一旁說:「魏姐,既然你想了一個辦法,為什麼不敢說出?快說吧,說錯啦娘娘不會怪罪你。」

魏清慧猶豫一下,向皇后說:「萬一張揚出去,皇爺知道是奴婢出的主意,將會吃罪不起。」

皇后說:「這屋中只有我們三個人,斷無人張揚出去。」

魏宮人悄悄說出來她的計策,使周後心中豁然一亮,輕輕點頭,隨即命吳婉容去叫掌事太監劉安前來商量。

第二天中午,周後命御膳房早早地做好兩樣崇禎往日最喜歡吃的葷菜,送進坤寧宮,換到坤寧宮專用的銀器中,到午膳時重新蒸熱,派吳婉容送到崇禎面前的御膳桌上,跪下說:

「啟奏皇爺,皇后娘娘為皇爺親手做了兩樣小菜,命奴婢捧呈御前,懇皇爺看娘娘一番至誠,隨便嘗嘗。」

從銀碗蓋中冒出來葷菜的香味,刺激得崇禎往肚子裡嚥下去一股口水。但是他仍然不肯動葷,揮手命魏宮人端走。正在這時,一個太監來到崇禎身邊,躬身呈上一封文書,說道:

「啟奏皇爺,這是瀛國太夫人上的本,要不要此刻就看?」

崇禎聽說是他外祖母上的奏本,不知何事,立刻就看。這奏本中說她昨夜夢見孝純太后[1]歸省,告她說皇帝十分消瘦,不禁悲泣,並且說:「替我告訴皇帝,趕快開葷,莫要過於自苦。」崇禎看畢,以為他的亡母真托夢給他的外祖母,心中十分感動,湧滿兩眶熱淚,歎了口氣。一個尚膳太監趁機會揭開銀碗蓋,果然是兩樣精緻的葷菜。崇禎掂起兩頭鑲金的象牙筷,遲疑一下,望一望那一碗用乳白的魚翅、鮮紅色的火腿精肉絲、五六隻雪白的鴿蛋,加上若干片翠綠的萵苣(這是豐台農民在地窖中培育的特別時鮮)燒出的美味。這碗美味,是周後的往年發明,並賜它一個佳名叫「海陸同春」。它的色、香、味都曾為崇禎讚賞。崇禎正要伸出筷子夾菜,忽然停頓一下,含著淚對左右的太監和宮女說:

「朕為著聖母[2]和皇后,勉為動葷!」

跪在地上的魏清慧和吳婉容都叩頭輕呼:「萬歲!」然後起立。其他在左右伺候的太監和宮女也都喜上眉梢,輕呼:「萬歲!」

膳後,崇禎又在乾清宮正殿徘徊一陣,然後決定明日召見若干朝臣,專處理洛陽的事。但他無心省閱文書,懷著又恨又氣的心情,自言自語地小聲說道:

「奇怪呀奇怪!人們不是說李自成早就給消滅了麼?」

次日,即二月二十四日,上午辰時剛過,幾位內閣輔臣,禮部尚書和左右侍郎,兵部尚書,禮、兵兩科的幾位給事中,河南道御史和湖廣道御史等,還有年高輩尊、白髮垂胸、儀表堂堂的老駙馬冉興讓,奉召進宮。他們先在皇極門內的金水橋外會齊,穿過宏政門、中左門,到了右後門。門內就是皇帝經常召對臣工的地方,俗稱平台。昨夜傳諭說今日在此召對,但這裡冷冷清清,只有一位太監在此等候。他對眾官員說,因御體偶感不適,改在乾清宮中召見。於是這一群朝臣繼續往前走,繞過建極殿的背後,進入乾清門。

太監沒有帶他們走進正殿,卻帶他們從正殿簷外向東走去,到了東角門。角門旁邊有一座小建築,垂著黃色錦簾,門額上懸一小匾,上寫昭仁殿。太監連揭兩道錦簾,大家躬身進去。向東,又連揭兩道錦簾,群臣進到最裡邊的一間,才到了皇帝召見他們的地方。崇禎面容憔悴,坐在鋪有黃緞褥子的御榻上。榻上放一張紫檀木小几,上邊擺幾封文書。左邊懸一小匾,是崇禎御筆書寫的「克己復禮」四字。等群臣叩頭畢,崇禎叫他們起來,然後歎口氣,神情憂傷地說:

「朕御極十有四年,國家多事,又遇連年饑荒,人皆相食,深可憫惻。近日,唉,竟然禍亂愈烈,流賊李自成攻陷洛陽,福王被害。」他的眼圈兒紅了,傷心地搖搖頭,接著說:「孟子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連親叔也不能保全,皆朕不德所致,真當愧死!」忽然他的鼻子一酸,抽咽起來,淚如奔泉。

駙馬冉興讓和首輔范復粹趕快跪下,勸他不要悲傷,說這是氣數所致。崇禎止了哭,揩揩眼睛和臉上淚痕,接著哽咽說:

「這……說不得都是氣數。就是氣數,亦須人事補救。這幾年,何曾補救得幾分啊!」

另外幾位大臣聽皇上口氣中含有責備之意,趕快跪下,俯伏在地,不敢作聲。崇禎今日無意將責任推到他們身上,揮手使他們起來。他從幾上揀起兵科給事中張縉彥的疏和河南巡按高名衡的疏,翻了一翻,叫張縉彥到他面前跪下,問道:

「爾前疏提到河南的事,現在當面奏來。」

張縉彥叩頭說:「洛陽失陷,福世子下落傳說不一。臣思當此時候,親藩所在,關係甚重。臣見撫、按塘報,俱未言之詳細確鑿。臣是河南人,聞福世子現在孟縣。」

「你怎麼知道的?」

「孟縣人郭必敬自臣家鄉來,臣詳細問他,是以知道。他在孟縣親見世子身穿孝服,故知福王殿下遇害是真。」

崇禎長歎一聲,落下熱淚。

張縉彥又說:「福王為神宗皇帝所鍾愛,享國四十餘年。今遇國變,王身死社稷。凡葬祭慰問,俱宜從厚。」

崇禎點頭:「這說得是。」

范復粹跪奏:「福王有兩個內臣,忠義可嘉。」

崇禎說:「還有地方道、府、縣官及鄉宦、士民,凡是城破盡節的,皆當查明,一體褒嘉。」

范復粹暗覺慚愧,叩頭而退,心中責備自己:「唉,我怎麼只想到兩個內臣!」

次輔陳演在一旁躬身說:「福王身殉社稷,當立特廟。」

崇禎沒有作聲。

科臣[3]李焻出班跪奏:「凡是用兵,只有打勝仗才有軍威。督師楊嗣昌出兵至今,一年有餘,唯起初報了瑪瑙山一次小捷,近來寂寂無聞,威勢漸挫。須另選一位大將幫他,方好成功。」

崇禎聽出這話中實有歸罪楊嗣昌以奪其兵權的意思,說道:「督師去河南數千里,如何照管得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你們說話,亦要設身處地,若只憑愛憎之見,便不是了。」

李焻說:「正因其照管不來,故請再遣大將。」

崇禎不想對李焻發怒,敷衍一句:「也遣了朱大典[4],這便是大將。」李焻起身後,崇禎向群臣掃了一眼,問道:「李自成是從何處來到了河南?」

又一位兵科給事中章正宸見機會已到,躬身奏道:「聽說賊是從四川來的。」

兵部尚書陳新甲立在一旁,趕快糾正說:「賊從陝西來,非從四川來,非從四川來。」

崇禎不再理會,想著張獻忠在開縣境內戰敗官軍的事已有塘報,此時可能已到川東一帶,便望著陳新甲問道:

「張獻忠現在何地?」

陳新甲跪下說:「自從猛如虎一軍在開縣黃陵城受挫之後,尚無新的塘報。」

崇禎怒形於色,又問道:「獻賊在達州、開縣之間,萬一逃出,豈不夔、巫震動?夔州可有重兵防守?」

「萬元吉可能現在夔州。」

「可能!楊嗣昌遠在重慶,萬元吉奉督師命追剿獻賊。開縣敗後,他到底到了何地?如何部署追堵?如何扼獻賊東逃入楚之路?你都知道麼?」

陳新甲戰慄說:「萬元吉尚無續報到部,臣實不知。」

崇禎嚴厲地望著陳新甲說:「卿部職司調遣,賞罰要嚴,須為朕執法,不得模稜。此後如姑息誤事,皆卿部之罪!」

陳新甲叩頭說:「臣身為本兵,奉職無狀,致使洛陽失陷,親藩遇害,四川剿局,亦有小挫,實在罪該萬死。今後自當恪遵聖諭,執法要嚴,賞罰要明,使行間將帥不敢視國法如兒戲。川楚剿局,尚未大壞;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伏乞陛下寬心等待,不要過勞宸憂。」

崇禎命他起去,又翻了翻几上放的幾封奏疏,很不滿意地搖搖頭,說:「闖賊從洛陽往汝州南去(他不明白攻汝州的是李自成派出的一支故意迷惑官軍的偏師),李仙風卻領兵往黃河北來,明是規避,害怕與賊作戰。就拿高名衡說,先報福王尚在,後報遇害,兩報矛盾,也太忙亂了!」隨即向閣臣們問道:「福世子諭札內言闖賊『殺王戮官』,在河南府境內更有何王被害?」

幾位閣臣都說沒有聽說。崇禎不放心,又問一次。他們仍說不知。張縉彥走出班來,跪下奏道:

「正月初三日[5]賊破永寧,內有萬安王被殺。他是伊王[6]一支的郡王。」見皇上不再追問,他接著說:「洛陽失陷,凡王府宮眷,內外官紳士民,焚劫甚慘。此時賊雖出城,生者無所養,死者無所葬,傷者無所調治。皇上已發河南賑濟銀三萬兩,可否先調用三五千兩,專濟洛陽,收拾餘燼,以救燃眉?」

崇禎說:「河南到處饑荒,別處亦都是要緊。朕再措發,即著欽遣官帶去。」

召見已畢,諸臣重新叩頭,魚貫退出,到東角門立了片刻,見皇上不再叫回,才放下心,走出宮去。

從這次召對以後,朝中就開始紛紛議論,攻擊陳新甲和楊嗣昌。有些人說,李自成是張獻忠手下的一股,既然張獻忠逃入四川,足見李自成是從四川到河南的。又有人說,李自成曾經被官軍圍在川東某地。突圍而出,奔入河南(關於這川東某地,輾轉附會,經過了幾個月的添枝加葉,形成了一個被圍困於「魚復諸山」的完整故事)。人們說,陳新甲為著掩蓋楊嗣昌的罪責,所以說李自成是從陝西到河南的,不是來自四川。陳新甲聽到那些攻擊他的話,一笑置之。他是本兵,軍事情況知道得較多。他曾得到報告:去年秋天,陝西興安一帶的漢南各縣曾有李自成的小股人馬出沒打糧,後來又有一股人馬從武關附近奔入河南,從來沒有李自成到川東的事。崇禎心中也清楚李自成不曾到過川東,所以以後朝臣們紛紛攻擊楊嗣昌時,沒有一個人敢對他提出李自成自川入豫的話。

在崇禎召見群臣的第二天,老駙馬冉興讓就奉欽命率領一群官員和太監王裕民前往豫北去了。

崇禎仍是寢食不安,焦急地等待著各地消息,最使他放心不下的是關於開封的守城勝敗、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行蹤、楊嗣昌的下一步「剿賊」部署,還有遼東的危急局勢,山東等地的軍事和災荒……

愈是中原大局糜爛,崇禎愈擔心張獻忠由川入楚的消息。大約十天以前,他得到楊嗣昌自四川雲陽來的飛奏,知道張獻忠同羅汝才在開縣黃陵城打敗堵截的官軍,將從夔州境內出川。楊嗣昌在奏疏中說他自己正在從雲陽乘船東下,監軍萬元吉從旱路輕騎馳赴夔州,以謀遏阻「獻賊」出川之路。崇禎十分害怕湖廣局勢也會像河南一樣,不斷地在心中問道:

「張獻忠現在哪裡?獻賊可曾出川?」

如今,張獻忠和羅汝才已經勝利出川,來到興山縣境,在香溪旁邊休息。

興山,這是張獻忠和羅汝才熟悉的地方。如今春天來了,香溪兩岸,景色分外美麗。雖然每日趕路很緊,將士們十分辛苦,騾馬都跑瘦了,但是士氣十分高漲,精神煥發。不過半年以前,羅汝才和張獻忠受到楊嗣昌的大軍壓迫,不得已從這裡相繼進入川東。當時,楊嗣昌把獻忠視為死敵,正在川東擺好口袋,逼迫他非去不可,單等他進去後就束緊袋口,將他消滅。自從他在巫山、大昌之間同曹操會師,到如今僅僅半年時間,局面大變,楊嗣昌的全部軍事方略被摧毀了,督師輔臣的聲威完蛋了,幾百萬兩銀子的軍事開銷付之東流,十幾萬人馬徵調作戰,落了個雞飛蛋打,而他卻勝利出川,重入湖廣,從此如龍躍大海,再也不怕被官軍四面包圍。

人馬停在昭君村和附近的村莊打尖。當將士們休息時候,張獻忠拍一拍徐以顯的肩膀,兩人離開老營,來到不遠處的香溪岸上說話。水清見底,在他們的腳下奔流,衝著溪中大石,濺出銀色浪花。溪前溪後,高山重疊,林木茂盛,處處蒼翠。不斷有鳥聲從竹樹中間傳來,只覺宛轉悅耳,卻看不見在何樹枝上。徐以顯望望面前風景,笑著說:

「這搭兒山清水秀,難怪出了王昭君這樣的美人兒!」

獻忠罵道:「又是一個老臊胡!你莫學曹操,不打仗的時候,什麼大事不想,只想著俊俏的娘兒們!」他隨即哈哈一笑,風吹長鬚,照入流水。「夥計,咱們到底打敗了楊嗣昌這龜兒子,回到湖廣。你說,下一步怎麼辦?」

徐以顯猜到獻忠的打算,但不說出,側著頭問:「你說呢?」

獻忠在軍師的臉上打量一眼,低聲說:「咱們既然要整楊嗣昌,一不做,二不休,索性狠整一下。去戳他王八蛋的老窩子行不行?」

徐以顯迅速回答:「對,一定要打破襄陽!」

獻忠點頭,問:「你也想到去破襄陽?」

以顯想了一下說:「襄陽防守很嚴,只可智取,不可力攻。趁眼下襄陽人還不知道咱們已經出川,也許可以成功,不妨試試。」

獻忠興奮地說:「對,對。襄陽也還不知道楊嗣昌在黃陵城打了敗仗的消息。咱們突然破了襄陽城,不愁他楊嗣昌不捏著鼻子哭!」

徐以顯冷笑說:「要是楊嗣昌失掉襄陽,倒不是光哭一通可以拉倒,崇禎會叫他的腦袋搬家哩。」

獻忠將大腿一拍,說:「老徐,你算是看準啦!對,咱倆就決定走這步棋,將楊嗣昌逼近酆都城!夥計,怎麼咱倆都想到一個點子上?」

「我是你的軍師,不是飯桶。」

他們互相望著,快活地哈哈大笑。獻忠隨即問道:

「老徐,咱們今天到興山城外,聽到老百姓謠傳河南方面的消息,說自成在去年十一月間到了河南,到處號召饑民,如今已經有二十多萬人馬,又傳說他在一個月前破了永寧,殺了萬安王,近來又破了洛陽。你覺得這些消息可靠麼?」

徐以顯歎口氣,心有遺憾地回答:「你同自成都不是平凡人物,只要得到機會,都能成大氣候。謠言說自成在河南如何如何,我看是八九不離十。只是,謠傳他如今有二十多萬人馬,我想不會。頂多十萬上下。他先到南陽府地面,如今又到了洛陽西南,都在豫西,年荒劫大,餓死人的年景。你想想,專靠打破山寨,懲治富家大戶,又要賑濟饑民,又要養兵,如何能養活二十多萬人馬?」

獻忠點點頭,說:「對啦,恐怕是連影子有二十多萬人馬!」

以顯接著說:「近幾年,自成一直很倒霉。如今忽然交了庚字運,到了河南,如魚得水,一下子有了十來萬人馬。看起來他要做一篇大文章啦。」

獻忠罵道:「這大半年,咱們將楊嗣昌引入四川,把幾省的官軍拖住不放,有的給咱們打敗了,有的給拖垮了,餘下的給拖得筋疲力盡。自成這小子躲在鄖陽深山裡,等待時機,突然跳出來揀個便宜。這能夠算他有本領麼?」

「大帥當斷不斷,放虎歸山。倘若採納以顯的主張,何至有今日後悔!」

「老子那時不忍心下毒手,以義氣為重嘛。」

「我的『六字真言』中沒有『義氣』二字。」

「他已經羽毛豐滿,咱們怎麼辦?」

「我們如破襄陽,也可以與他勢均力敵。以後大勢,今日尚難預料,我們擴充人馬要緊。」

張獻忠同徐以顯回到老營,將破襄陽的打算悄悄同曹操和吉珪商量。曹操自然贊成。獻忠談到李自成破了洛陽的傳聞,忍不住破口大罵,還說:

「咱們拚命打了一年半的仗,便宜了李自成。我不信他有天大本領!」

曹操說:「不過自成真要破了洛陽,對咱們也有好處。」

張獻忠用鼻孔哼了一聲,說:「咱們在四川同楊嗣昌死打活拼,他卻到河南撿便宜,這就是古話說的『鷸蚌相持,漁人得利』,對咱們有屌好處!」

曹操笑著搖頭說:「不然,敬軒。咱們在湖廣、四川打得楊嗣昌焦頭爛額,他又在河南點把火,叫崇禎八下摀不住,敗局從此定了。你想,自成在河南放的這一把大火,難道對咱們沒有好處?」

獻忠說:「好啦,老哥,你想當和事佬,也好,眼下還是對付崇禎和楊嗣昌要緊。往後的事,騎毛驢兒念唱本,走著瞧。說不定,你日後會知道他的厲害哩。」

汝才哈哈一笑,沒再說話。他近幾天已經覺察出來,獻忠因為打了勝仗,說話時越發盛氣凌人了。獻忠見他不再談李自成,便轉向吉珪說道:

「子玉,你是主意包,多謀善斷,請你同曹帥再商量一下往襄陽這步棋吧。」

吉珪趕快說:「大帥過獎,實不敢當。奔襲襄陽,抄楊嗣昌的老窩子,真是妙策,非敬帥沒人能想得出來,亦無人敢如此想。」

獻忠心中得意,又問:「你看,李自成能成功麼?」

「請敬帥不要只看一時,誤以為李自成破洛陽後聲勢大振,就是成功之象。其實不然。秦亡之後,項羽分封諸侯,凌駕群雄,叱吒風雲,天下諸侯王莫敢不唯項羽之馬首是瞻。劉邦偏處漢中,終滅項羽。王莽篡漢,赤眉、銅馬共奉更始為帝,入據長安,儼然已有天下,終被光武剪除。故先得勢者未必成功,徒為後來真命天子清道耳。李自成目前得勢,遠不能與項王、更始相比,有何懼哉!可喜敬帥得我們曹帥盡力輔佐,何患不得天下?請敬帥放心。」

獻忠斜著眼睛問:「你說的是真話?」

「對敬帥豈敢有假。」

獻忠哈哈大笑,親切地拍拍吉珪的肩膀,同徐以顯走了。到沒人處,他對徐以顯說:

「看來老吉果然不是草包。」

「我不是說過麼?此人不像曹帥,不可不防。曹帥有時頗有詭計,亦甚狡猾,但有時粗疏,容易露底。吉珪確實城府深沉,真心思點滴不肯外露。」

他們匆匆地吃了東西,便率領人馬繼續趕路。

從他們出發的昭君村到當陽,四百多里,山路崎嶇,還要翻過一些大山,卻只用兩天時間就趕到了。楊嗣昌在張獻忠離開瀘州以後,就已經考慮到他們會出川奔入湖廣,所以趕緊傳檄下縣,預為防備。當陽縣也在十天前就接到了緊急檄文。守當陽城的是都司楊治和降將白貴。白貴原是曹操率領的房均九營的一營之主,深知獻忠和汝才用兵情形,所以守城嚴密,使獻忠和汝才無隙可乘。他們決定不攻當陽,在關陵休息一夜,然後分兵兩支:羅汝才率領曹營人馬沿沮水小路往西北去,重經遠安,向房縣方面進兵,牽制最近駐兵房縣以西的鄖陽巡撫袁繼鹹,使之不能夠馳援襄陽,而張獻忠率領西營將士從當陽西北渡過漳河,繞過荊門州,踏上從荊門往襄陽的大道,以一日夜三百里的速度前進。

這時候,楊嗣昌正在船上,從夔州瞿塘峽放船東下。江流湍急,船如箭發。如今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沙市,方能知道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行蹤,決定繼續追剿方略。他孤獨地坐在大艙中,久久地望著窗外江水,不許人進來驚動。後來他輕輕地歎口氣,自言自語地說道:

「皇上,臣力竭矣!」

去年五月,他將各股農民軍逼到川東一帶,大軍四面圍堵,惠登相和王光恩等股紛紛投降,羅汝才也已經決定投降。他想,只剩下張獻忠一股,已經被包圍在夔、巫之間的叢山中,不難殲滅。無奈首先是四川巡撫邵捷春不遵照他的作戰方略部署兵力,其次是陝西將領賀人龍和李國奇兩鎮將士在開縣鼓噪,奔回陝西境內,使堵御西路的兵力空虛。張獻忠對羅汝才又勸說又挾制,使羅汝才不再投降,合兵一處,突入四川內地。他親自趕往重慶,打算將張、羅驅趕到川西北的偏遠地方,包圍殲滅。無奈將不用命,士無鬥志,尚方劍不起作用,一切堵剿謀劃全都落空。半年之間,張獻忠和羅汝才從川東到川北,回攻成都,又順沱江南下,到川西瀘州,再從川西回師北上,繞過成都,東趨通江,迅速南下,行蹤詭秘,消息杳然,過了端日,突然在開縣黃陵城出現,消滅了總兵猛如虎率領的堵截部隊,從夔州、大昌境內出川。他奉命督師至今,費了上百萬銀子的軍餉,一年半的心血,竟然毀於一旦!他望著江水,繼續想了很久,苦於不知道張獻忠將奔往何處,也苦於想不出什麼善策,覺得心中有許多話要向朝廷申訴,可是常言道「一出國門,便成萬里」,如今只好聽別人的攻訐!他的心情頹喪,不自覺地小聲叫道:

「皇上!皇上!……」

半年以來,許多往事,不斷地浮上心頭。去年九月,他從三峽入川的情景,歷歷如在眼前……

去年九月上旬,楊嗣昌從夷陵乘船西上,於九月十一日到了巫山城外,船泊江邊,沒有上岸,只停了一晚就繼續西上。

在川東投降的各營農民軍中,楊嗣昌最重視的是王光恩這一營,在大船上特予接見,給以銀幣,好言撫慰。王光恩發誓效忠朝廷,永無二心。他的手下原有六千人,近來死、傷和逃散的約有一半。楊嗣昌命他挑選一部分精兵隨軍追剿,其餘的由他率往鄖陽、均州駐紮,整頓訓練,歸鄖陽巡撫調遣。他問道:

「你可知道李自成現在何處?」

王光恩恭敬地回答:「不知李賊逃往何處。他的人馬很少,十分饑疲,八成潛伏在陝西和湖廣交界地方。」

楊嗣昌覺得放心不下,沉吟說:「倘能招他出降,就可以為朝廷除一隱患。」

王光恩說:「末將深知李賊秉性脾氣與曹賊大不相同,也與八賊不同。他不管如何挫敗,如何艱難困苦,從不灰心喪氣,更莫說打算投降。想招他出降,實不容易。」

「既然他冥頑不化,死不肯降,那就稍緩時日,俟剿滅獻賊之後,再分兵將他圍殲不遲。你在鄖、均一帶駐紮,萬勿大意;務要多派細作,偵伺他的下落,提防他突然竄出,攻破城池。」

「謹遵大人鈞諭,末將絕不敢疏忽大意。」

接見了王光恩以後,楊嗣昌就在大船上批閱文書。他知道張獻忠和羅汝才已經於初六日破了大昌,繼續向西。他還不明白張、羅的作戰意圖,但是已證實了他原來說過的一句話:「倘獻、曹二賊合股,則剿局必多周折。」當天夜裡,他連著發出兩道十萬火急檄文:一道給駐紮在竹山境內的左良玉,命他今夜馳赴秭歸,使張獻忠不得從夔東重入湖廣;一道給邵捷春,命他堅守梁山,使張獻忠不能夠奔襲重慶。他雖然想到夔州十分吃緊,但因為萬元吉駐在夔州城內,使他比較放心。另外,他在軍事上仍有獲勝信心,命一位幕僚擬了一個佈告稿子,說明督師輔臣親率大軍入川,痛剿殘「寇」;凡願投降的一概免死,妥予安插,唯張獻忠一人不赦。他還叫另一位幕僚擬就了一個捉拿張獻忠的檄文稿子,要使老百姓容易吟誦、記憶和流傳。兩份稿子都連夜交給後邊一隻大船上的刻字匠人,命他們連夜刻出來,大量印刷。

第二天黎明,巫峽中黑森森的。只聽得三聲炮響,最前邊的一隻大船上鼓角齊鳴。稍過片刻,船隊起錨,開始向夔州進發。巫山縣文武官吏、士紳和王光恩等新降將領,跪在岸上送行。但楊嗣昌沒有走出船艙,只是命一位中軍參將站在船頭上傳諭地方官紳免送,嚴守城池要緊。每一隻大船都有許多燈籠火把,照耀江中,照出大小旗幟飄揚,像一條一里多長的巨龍,在激流中艱難地蜿蜒西上,十分壯觀。為著早到夔州,每隻船都增加了縴夫。在懸崖峭壁的半腰間,稀疏的燈籠在暗影中飄搖前行,縴夫的號子聲此起彼伏。楊嗣昌從船窗中探出頭來,向下看,水流洶湧,點點燈火在波浪中閃動,幾丈外便是一片昏黑;往上看,黑森森高峰插天,在最高的峰尖上雖然已有輕淡的曙色和霞光,但是看來非常遙遠,並不屬於這深而窄的、隨時都有沉舟危險的峽中世界。船一轉頭,連那染有曙色的峰尖也看不見了。他一路上已經經過不少暗礁險灘,從此到夔州還要經過瞿塘,繞過灩澦堆,一處失誤,便將在艱險的征途上死於王事。他正在胡思亂想,忽然聽見從高處懸崖上落下來幾聲猿猴的啼叫,聲音清苦。他心中一動,歎息一聲,不覺吟道:

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

由於心情沉重、悲涼,楊嗣昌無心再看江景,將頭縮回艙中。他昨夜同幕僚商議軍事,睡眠很少,想趁這時再倚枕假寐片刻。但剛剛閉上眼睛,種種軍事難題一股腦兒湧上心頭,同時從艙外傳進來猿聲、水聲、櫓聲、船夫的號子聲,使他的心神更亂。他迅速起床,喚僕人進來替他梳頭,同時在心中歎道:

「朝中諸公,有幾個知道我的為國苦心!」

僅僅經過半年,楊嗣昌由希望到失望,到失去信心。這時他還不知道洛陽失守,不知道河南的局勢已經大變,他所關心的只是張獻忠和羅汝才的行蹤,所以急於趕到沙市,重新部署軍事。他在當時滿朝大臣中不愧是一個精明能幹的人,去年從夷陵入川以後,儘管鄂北鄖、襄一帶已無義軍活動,但是他不能忘懷襄陽是軍事上根本重地,而且是親藩封地。他命襄陽知府王述曾負責守護襄陽城,但是他常常感到放心不下,幾次親自寫信給王述曾,囑咐他切不可疏忽大意。

現在因張獻忠已經出川,他又想到襄陽,更加放心不下。在半夜就寢時候,從夔州上船的監軍萬元吉和另外幾位親信幕僚都已離開,只有兒子楊山松尚未退出。他趁左右無人,歎口氣小聲問道:

「你看王述曾這個人如何?」

山松恭敬地回答:「大人最有知人之明,用王述曾做襄陽知府自然比前任為好。他年輕有為,敢於任事,又為大人親手提拔,頗思感恩圖報。只是聽說自從大人離開襄陽後,他有時行為不檢,不似原先勤謹。還聽說他有時借親自查獄為名,將獻賊的兩個美妾從獄中提出問話。倘若日子久了,難免不出紕漏。」

楊嗣昌說:「目前戰局變化無常,襄陽守臣須得老成持重方好;倘稍輕浮,縱然平日尚有幹才,也易僨事。所以襄陽這個地方,我有點放心不下。」

山松說:「大人何不火速給王知府下一手教,囑其格外小心謹慎,加意城守[7],嚴防奸細?」

楊嗣昌搖搖頭,輕聲說:「此時給王知府的書信中不寫明川中戰局變化,他不會十分重視。對他說明,亦有不便。目前正是謠言紛起時候,萬不可使襄陽知道真相,引起人心驚慌,給住在襄樊的降人與流民以可乘之機。且朝廷上很多人出於門戶之見,不顧國家安危利害,唯以攻訐為能事。倘若我們自己不慎,將新近川中戰局的變化傳了出去,被京師言官知道,嘩然相攻,而皇上又素來急躁,容易震怒……」楊嗣昌不再說下去,無限感慨地歎口長氣。

山松問:「如不趁此時速給王知府下手教,囑其小心城守事宜,萬一獻賊竄出四川如何?」

嗣昌沉默一陣,說:「目前獻、曹二賊也是疲於奔命,人馬更少,只剩下三四千人,縱然能逃出四川,未必敢奔襲襄陽;縱然奔襲襄陽,只要襄陽城門盤查得嚴,奸細混不進去,也會萬無一失。王知府雖然有些輕浮,然張兵備[8]素稱老練。看來我的擔心未免是過慮了。」

楊山松見父親的心情稍安,也很睏倦,便輕腳輕手地退了出去。

有一些可怕的預感壓著楊嗣昌的心頭。過了很久,他苦於睡不著覺,索性起身出艙,站立船頭。皓月當空。江風淒冷。兩岸黑黝黝高山突兀。船邊激浪拍岸,澎湃作響。他望望兩岸山影,又望望滔滔江水,感到前途莫測,無計可想。他的老僕人楊忠站立在背後,想勸他回艙中休息,卻不敢作聲;過了很久,聽見他輕輕地歎口氣,吐出來四個字:

「天乎!天乎!」


[1]孝純太后——崇禎的生母。

[2]聖母——指崇禎的母親。

[3]科臣——六科給事中的簡稱。李焻是兵科給事中。

[4]朱大典——金華人。崇禎十四年六月受命總督江北、河南、湖廣軍務。在此次召對時,他的官職是總督漕運兼巡撫廬、鳳、淮、揚四府,鎮鳳陽。

[5]正月初三日——李自成破永寧是崇禎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張縉彥所說的是傳聞之誤。大概正月初三是殺萬安王的日子。

[6]伊王——朱元璋的第二十五子封為伊王。

[7]城守——義同守城。此詞最初見於《漢書》,遂為後代士大夫所習用,顯示吐詞古雅。

[8]張兵備——襄陽兵備道張克儉。

《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