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與溪頭竹廬

同樣位於南投山區的溪頭,位於鹿谷鳳凰山麓,海拔1170米,四周針葉樹林環繞,也是中台灣相當知名的景點。

清末時期,溪頭原是一座山林小村,日據時期被日本東京大學農學部選為附屬演習林,並在暑假派遣學生來實習研究。因此光復後由台灣大學接收,並開闢台灣大學實驗林場。

由於早受保護,溪頭到處古木參天,並以濃密的竹林風光為特色,林相保存良好,是台灣少見原始風味濃厚的自然景點,並於1973年轉型為森林遊樂園區,同時開放民眾參觀遊覽,遊客絡繹不絕。

溪頭終年山嵐裊裊,包括孟宗竹林、大學池、神木都是台灣知名的景點。

孟宗竹林內有座簡易的小屋「竹廬」,以鋼筋為基礎,內外建材、設施均採用孟宗竹製品,相當有特色,據說當年蔣介石在溪頭漫行,感歎如能結廬而居絕對是件美事,因此催生了這棟別有風情的小屋。

◆溪頭竹廬

隱在竹林間的「竹廬」,曾為蔣介石行館。落成於1976 年,立體竹字造型的竹廬,位於神木步道旁幽靜的孟宗竹林中,融合了傳統中國式風貌於現代,圓形大門呼應竹子的圓柱外觀,內部透過落地窗及圓窗,處處呈現出一幅天然美景。當年蔣介石漫步孟宗竹林,為此地之清幽寧謐深深動心,希冀有生之年可以感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悠然。只是為其建造的竹廬卻沒能趕在蔣介石離世之前為之滿足心願,倒是蔣經國常常來此逗留,但因安全原因卻未曾留宿。如今的竹廬亦開放為普通遊客申請入住,每晚約兩萬新台幣的高昂價格和苛刻的遴選條件讓多數人止步於觀望。

◆「廬山」吊橋

去到南投,不能不去「廬山」泡澡。說到「廬山」溫泉,不能不想到作為地標性建築的「廬山」吊橋。橫跨雁羅灣溪上的「廬山」吊橋建於1977 年,據說遇天災不倒。信步於搖曳的橋面,可觀四方之美妙山水;夜晚霓虹變幻,營造浪漫氛圍。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尋景的需求,「廬山」吊橋經過了重新修整,一次可同時承載30 人過橋。現在還可以看見當年吊橋落成時南投縣長劉裕猷的題字,作為永久的紀念。

這所行館系由台大實驗林管理處於1975年興建,除行館之外,也打算充當貴賓招待所,因此特地延請東海大學建築系名師免費設計,竹廬旁一條野溪,終年流水潺潺,充滿詩意;同時為安全起見,甚至設計到從外觀看也看不出主臥室所在。

竹廬內部是三房一廳格局,只是台大原先想要整棟建築都采孟宗竹材興建,因考慮溪頭濕度大,竹材容易發霉腐爛,所以才采基礎鋼筋,內外包覆孟宗竹材的方法,加上定期更換建材,以營造竹廬的氣氛。因此屋內包括地板、壁飾、壁燈具等均是孟宗竹所制。

但由於當時蔣介石已如風中殘燭,並隨即去世,因此他並沒有親自到過竹廬。至於蔣經國雖常到溪頭休息,經常傍晚抵達溪頭小住一夜,隔天清晨即離去,甚至密集到每個月來個三四趟,但他認為,「不宜有私人別墅」,因此雖名為蔣經國行館,他卻始終沒在竹廬下榻過。倒是曾在竹廬宴請過中部地區重要的民意代表及政要。反倒是許多政要都借此之便,能在竹廬享受溪頭之美。知名畫家張大千還曾在竹廬揮毫,更傳為一時佳話,連帶讓竹廬名號更響亮。

另外,從安全角度考量,因竹廬位居竹林中,鄰近都無其他建築,不利隨扈護衛,因此蔣經國也不宜在此下榻。結果他每到溪頭,多住在溪頭旅館一號樓,也就是蔣介石造訪溪頭時曾住過的地點,以緬懷父親,或在溪頭「救國團山莊」的檜木屋小住。

1979年的清明節,也就是蔣介石忌日後,蔣經國還曾在溪頭小木屋外階梯旁,手植了三株四方竹,強調「勁節風骨」,目前「救國團」已把竹子經人工修整雕琢成一隻猛獅,作為紀念。

蔣經國去世後,隨著台灣的發展,以及溪頭旅遊住宿需求增加,台大也終於將行館開放給一般民眾登記住宿。不過因為竹材昂貴,稍不小心或用力搖晃都容易破壞屋況,加上必須定期更新,龐大的開支與收入根本完全不能平衡,因此經營此地完全是在做口碑。也因此台大對住宿者的挑選相當慎重,全權委託業者專業判斷,凡口嚼檳榔或有大批兒童的家庭都一律婉謝,房價更是相當昂貴。

《蔣介石後傳:蔣介石台灣26年政治地理》